一文了解中国史系列之秦朝简史

纵横百科 158 0

千古一帝

秦王嬴政统一六国之后,自觉得劳苦功高,功绩比之前所有的“王”都要大,因此他决定给自己取一个“屌炸天”的名号。以前的六国诸侯自称是“王”,但“王”这个名号显然不够屌,那么该取啥名好呢!

思来想去,秦王嬴政决定用皇帝这个称号,以前不是有个神马的三皇五帝嘛!他们看起来也挺屌的,现在用“皇帝”这个称号显然比他们任何人都屌!又因为自己是秦朝的开国皇帝,因此秦王嬴政就称自己为始皇帝,后人也就称他为秦始皇。

秦始皇对取的这个名号非常满意,同时对自己后代的名号也做好了安排,自己是始皇帝,后面称帝的子孙就称二世、三世、四世……一直到万世……

理想是美好的,可现实是残酷的!秦始皇可能也没想到,他开创的大秦帝国仅仅昙花一现出现在了历史舞台上,然后到秦二世就亡国了。

取完了名号,接下来该办点正事了。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这六国的故土该如何管理?

在这里朝中大臣就有两种意见了,一种是以李斯为代表的改革派,认为应该实行郡县制,所谓郡县制就是将秦朝的国土分为36个郡(后面又添了几个郡),郡下面设有低一级的“县”,郡和县的行政长官都由中央政府统一任免;另一种是以淳于越为代表的保守派,认为应该沿用以前的分封制,理由是分封制成熟啊!而且分封的都是自己人,靠得住!

一文了解中国史系列之秦朝简史

秦始皇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决定采用郡县制,理由是分封制从以往的经验看,也并不怎么靠谱,兄弟之间为了争权夺势自相残杀的多了去了,郡县制反而有利于中央集权和大局稳定。

确定了基本的管理思路,大秦帝国还需要进一步改革。以前诸侯割据雄踞一方,每个诸侯国都有自己一套行之有效的规则和方法,但是并不统一。比如各国都有马车,但是车轮间距并不一致;各国都有自己的文字,拿到别国去,别人并不一定看得懂;开展商业买卖活动时,各国都有自己的衡量标准。

秦始皇一看,这TM也太乱了!哪行啊!于是出台规定,全国的马车兵车,两轮之间的宽度一律统一为六尺;以前那些文字就不要了,统一学习大秦的文字;那些神马秤砣啊!尺子啊!量斗啊之类的都做了统一的标准。这样才像一个统一的国家嘛!这就是秦始皇废分封、设郡县、车同轨、书同文的改革。

除了这些改革,秦始皇还做了件大事,那就是修筑“万里长城”。

以前燕赵衰落的时候,北边的匈奴就趁机南侵,当时燕赵两国已经修筑了一些防御匈奴的城墙,但是不顶用,匈奴还是钻空子打进来,当时燕赵之间正忙着内斗和抗秦呢,也无暇顾及匈奴的侵略,因此被夺走了河套地区大片的土地。

秦始皇上台之后,匈奴不仅没有收敛,甚至还有进一步南侵的意思,这让秦始皇大为光火:小小匈奴居然这么嚣张!看来是活腻了!于是马上派大将蒙恬领兵三十万北伐匈奴。

为了加强北方地区的防御工事,秦始皇征派几十万民夫到北方,把原来燕、赵、秦的城墙连了起来,又做了加固。这座庞大的城墙就是今天“万里长城”的雏形。

秦始皇做了这些有利于国家的改革,又修筑了万里长城抵御北方匈奴,看起来怎么着也是个明君。但实际上,后世对他的评价大多是“暴君”。这又是怎么回事呢?这就不得不提到深让后人诟病的焚书坑儒事件了。

一文了解中国史系列之秦朝简史

公元前221年,就在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同一年,秦国国都发生了件“大事”,天上掉下一块巨大的陨石。本来这是件稀松平常的事,没什么大不了的,但估计是被灭亡的六国的贵族偷偷在上面刻了几个大字——“始皇帝死于此地分”,秦始皇知道以后勃然大怒,下令彻查此事。

结果折腾了几个月也没找到始作俑者,秦始皇一怒之下干脆把住石头周围的人都抓了起来全部砍了。同一年秋天,又发生了件“怪事”,外出的使者居然带回了秦始皇曾经遗失的玉璧,而且交玉璧给使者的人还让他带回了一句话——“今年祖龙死”。

秦始皇心里一惊,“祖”是开始的意思,“龙”象征天子,这不意味着自己要死了嘛!虽然明知道这是有心人故意而为之的把戏,但秦始皇还是被忽悠住了,他老觉得自己刚刚建国,就连续发生这种怪事,难道真的是什么不详的征兆吗?

想到这,秦始皇吓得马上去问方士这是咋回事?方士呢,其实就是一种神棍,专靠忽悠秦始皇这种人傻钱多的金主过活。现在科学发达了,神棍不好混了,但古代这种职业却特别吃香,因为人们迷信,喜欢把一切“未解之谜”归为天意。

方士说,皇上,大凶啊!破解的方法是“游徙吉”,意思是秦始皇要不断去巡游,才能破解灾祸。秦始皇呢,挺怕死的,马上照办,毕竟刚统一六国,这荣华富贵还没享受够呢!怎么能就此嗝屁?

于是秦始皇从称皇开始,第二年就开始巡游。为了能永世享受这荣华富贵,他又命方士去寻仙问药,想要找寻长生不老药。估计秦始皇此时心里想的是“嗯哼!老子不仅不会死,老子还要当个永世皇帝呢!”

在秦始皇第三次巡游到博浪沙的时候,遇到了原来韩国的贵族张良的行刺,行刺失败了,张良潜逃,可是有人认为张良的行为是一种“义举”,民间开始议论起秦始皇的种种“暴行”,秦始皇很头疼。

后来,在给秦始皇祝寿的时候,大臣淳于越再次跳出来反对当时实行的“郡县制”,要求遵循古法,分封子弟,才能平定民心。丞相李斯不同意,认为郡县制挺好的,凭啥要恢复分封?还说现在民间妖言四起,就是办私学那些人的锅。

秦始皇大怒,你说你们整天不学好,一天到晚给人洗脑,说要遵循古法,古代的东西就一定好么?而且死了还不算,还出书继续给人洗。这样下去老子还怎么管理国家?

公元前213年,秦始皇听从了李斯的建议,下令禁止开设小学堂“妖言惑众”,所有学校都要申请公办,由政府统一管理。还有你们这些《诗》《书》等给人洗脑的玩意也别看了,统统收缴上交国家进行无害化处理,闲得没事就多读读《秦纪》,或其他的科学读物就得了。

这就是秦朝历史上著名的焚书事件。

而坑儒是发生在一年之后,说当时替秦始皇找寻长生不老药的神棍侯生和卢生,自知没法找到不老药向秦始皇交代,而按照当时的法律,找不到药那是要按失职问斩的。

于是这两个吊毛干脆携着老板秦始皇给的巨款跑路了,跑路还不算,这到处散播秦始皇的坏话,大意是说,秦始皇就是个傻屌,世上哪来的什么长生不老药,被骗了吧!哈哈哈。

秦始皇知道后气得七窍冒烟,下令严查此事。后来在狱吏的逼供下,很多儒生(神棍)被迫屈打成招,承认跟跑路的那两个人有关系,后来一清点人数总共460余人。秦始皇下令把这些忽悠他的人全都活埋了!这就是秦朝历史上著名的坑儒事件。

焚书坑儒之后,没有谁再敢明目张胆地出来说秦始皇的不是,毕竟小命要紧啊!

沙丘政变

估计是假的长生大力丸吃多了,又或者是长期巡游太劳累,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第五次巡游到沙丘时病倒了。医官怎么看都医不好,秦始皇自知时日不多了,就对身边的亲近大臣李斯和赵高说,快叫公子扶苏回咸阳,万一我不行了,让他料理后事。

扶苏是秦始皇的长子,很有能力,不过因为反对秦始皇焚书坑儒,秦始皇一怒之下发配他到边疆跟蒙恬一起做苦力(抵御匈奴)。秦始皇还有个二愣子小儿子叫胡亥,没啥能力不说,还只知道吃喝玩乐,一点进取心都没有。不过秦始皇挺疼他,自从扶苏被发配边疆之后,出游啥的都带上胡亥。

秦始皇虽然实行了苛政,但整体的改革还是有利于秦朝统治的,而且从他让扶苏来“料理后事”这件事来看,也是有意把位置让给扶苏。说明秦始皇也是深谋远虑,顾全大局,自己再怎么疼胡亥,胡亥能力不行,还是不打算让位给他。

不过信还没送出秦始皇就在沙丘嗝屁了。事发突然,国家的大统领说没就没了,而且沙丘距离咸阳近千里,如果此时公布消息,容易引起社会动乱,赵高和李斯商量后决定秘而不宣,暂时不公布秦始皇的死讯。他们就把秦始皇放在一个车里,关上车门车窗,放下帷幔,然后每天还像平常一样“上朝奏事”,与此同时日夜兼程往咸阳赶。

一文了解中国史系列之秦朝简史

这个时候是夏末秋初的天气,尸体没多久就发臭了,赵高他们就去买了很多鲍鱼,在秦始皇和大臣的车上都放上一筐,鲍鱼的臭味本来就挺大,现在每辆车上都装一筐,沿路臭气难闻也就不足为奇了。

与此同时,李斯想立即派人把信送出去,但是被赵高拦了下来。赵高跟扶苏和蒙恬都有怨仇,如果扶苏上位,不用想,他肯定没啥好果子吃。赵高转念一想,胡亥那个二愣子虽然没啥能力,但是至少还是比较听话的。只有立他为太子,才能保证自己的安全。

于是赵高决定走一步险棋:篡改秦始皇的遗诏!立胡亥为太子。

但这件事必须得得到胡亥和李斯的支持才行。于是赵高先是找到胡亥,不多说,胡亥肯定是求之不得的,毕竟白白捡来的皇位,不要白不要!傻子才不要呢!

接着赵高又找到李斯,李斯的第一反应是:卧槽!反了你了!怎么能做出这种事呢!你不怕被杀头吗?但是赵高抓住了李斯的软肋,他只问了李斯一句话,“你和蒙恬相比,能力、功劳、谋略谁更胜一筹?”李斯顿了一会,不得不承认他不如蒙恬。

赵高:那不就行了?你啥都不如蒙恬,如果扶苏上位了,你觉得你的相位还能保住吗?你看看以前的吕不韦,功劳那么大,最后还不是被剥夺相位,然后又被逼死了?如果你也这样,搞不好会走吕不韦一样的老路。

李斯被赵高这番话惊出一身冷汗,大家都是出来讨生活的,没必要为了所谓的“忠诚”把小命也搭进去呀!李斯就这样被裹挟着跟赵高和胡亥之流同穿了一条裤子。

达成一致意见之后,赵高和李斯、胡亥立即着手伪造秦始皇的遗诏,诏书规定改立小儿子胡亥为太子,又责备扶苏不该反对焚书坑儒,到北边抵御匈奴也没做出什么成绩,所以赐扶苏和蒙恬自尽。

扶苏也是傻,看到诏书后,也不起疑,觉得自己的命是父亲给的,现在父亲要自己死,怎么能拒绝呢?说完就拔剑自刎了,蒙恬在旁边拦都拦不住。扶苏自刎后,蒙恬不肯自杀,被赵高投进了监狱,后来蒙恬在狱中竭力申辩,赵高当然不会给他机会,蒙恬见无力回天,就服毒自尽了。

搞死了扶苏和蒙恬,胡亥顺利登上了皇位,称为秦二世。朝廷上其他大臣只知道这是秦始皇生前的命令,谁也不敢违抗。秦二世上位之后,发布了一条命令,丞相及以下官职一律照旧,只有赵高升了官职,做了郎中令,这个官职实际上比李斯的宰相还要大,秦二世非常信任他。

燎原星火

做皇帝的感觉真是倍儿爽!那种呼风唤雨的尊贵和威严让秦二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可是这个皇位来路不正,他不免有些心虚,总感觉自己的皇兄皇弟们在觊觎自己的皇位。后来干脆在赵高的指使下,把自己的兄弟姐妹都赶尽杀绝,受牵连者更是不计其数。

秦二世杀的人太多了,明白人都知道,这他娘的都是赵高指使的。所以这累累的血债就记在了赵高的头上。

赵高是个控制欲极强的野心家,他见胡亥是个二愣子,有机可乘,就对胡亥说——皇上现在还年轻,没什么工作经验,如果上朝的时候说错话,难免会被人耻笑,不妨把权力交给我,我来替皇上分担不好吗?

秦二世只对吃喝嫖赌有兴趣,国家大事神马的,听着就头疼,现在见赵高这么主动帮自己“分担”,自然求之不得。就这样,秦二世把朝中大权交给赵高,自己则深居宫中,跟宠妃们吃喝玩乐不闻政事。赵高则表现出一副劳苦功高、任劳任怨的模样,朝中大事自己处理以后再选择性给秦二世做个“汇报”。

秦二世上台之后为了满足自己的穷奢极欲,命赵高抓紧盘剥百姓,又动用大量人力物力建立了富丽堂皇的阿房宫供自己享乐,百姓实在是苦不堪言,民怨鼎沸,眼看一场暴动就要发生了,可是赵高和胡亥依然我行我素,熟视无睹。

自秦始皇开始,秦朝的统治者就开始建长城、修行宫、筑陵墓,其实这本没什么大不了,因为这些事情都是要做的,但问题是一个政体刚刚建立,社会还不稳定,百姓还不富裕,做这些事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又集中在这么短时间内完成。

钱从哪儿来?去盘剥百姓啊!那么人呢?征兵啊!谁家有多个儿子的,留一个赡养父母,其他的统统拉去做苦力……

秦二世上台之后这样的盘剥有过之而无不及,就像西周时的周厉王时候一样,这薅羊毛可以,但你不能把羊往死里薅呀,兔子急了还会咬人呢,更何况是人?

所以就在秦二世即位的那一年,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就在大泽乡起义了!

一文了解中国史系列之秦朝简史

这个典故比较著名,就不展开细讲了,大意是说陈胜吴广被押去渔阳服徭役,因为大雨耽误了日期,按照秦朝的法律,耽误日期是要杀头的。反正怎么着也是死,不如起来造反,或许还有一线生机。然后陈胜就和吴广密谋,故意激怒并杀了两个将尉,然后慷慨陈词,说自己杀人是逼不得已,那句著名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就是这个时候提出来的。

之后陈胜吴广又充分利用古人迷信的心理,找来条鱼,往腹中塞入写有“陈胜王”的帛书。吴广呢,又半夜里到山林里捏着鼻子学狐狸高呼“大楚兴,陈胜王”。结果把那帮人忽悠得一愣一愣的,还认为陈胜是天神下凡呢,纷纷表示愿意支持他,共同推翻秦朝的统治。

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支农民起义军在大泽乡揭竿而起了。这支农民起义军基本都是由当地的农民和奴隶组成,没经过系统的训练,武器也是拿着自家榔头、竹竿啥的就出来了,但就是这样一支“军队”在陈胜、吴广的指挥下,兵锋指处,所向披靡。

为啥呢?除了义军士气旺盛之外,其实秦国很多地方官员也已经人心涣散,无心再为这个王朝卖命。义军占领大泽乡后,又攻下了蕲(qí)县。然后义军兵分两路,一路由葛婴率兵东进,一路由陈胜亲率西向,势如破竹。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起义军先后攻下今安徽和河南两省的大部分地方。

当义军逼近陈地时,起义军规模已经很大了,此时他们拥有战车六七百辆,骑兵千余,步卒数万,这在当时绝对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军事力量。陈地是南北交通的要冲,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所以陈胜决定集中兵力攻陈。

陈地这个地方是如此重要,秦二世应该派重兵把守才对吧!燃鹅,并没有,当陈胜一行兵临城下的时候,陈地的郡守、县令早就溜之大吉了。

陈胜大军轻而易举就占领了陈地。入城之后,陈胜没有听取谋士张耳和陈馀的意见,拥立六国君主后裔为王,争取得到六国残余贵族的支持。陈胜自立为“楚王”,国号“张楚”,即张大楚国之意。

“张楚”政权建立以后,各地农民纷纷起义反秦,起义的烈火迅速蔓延至全国。刘邦、项羽等英雄豪杰也纷纷起兵响应。

刘邦本来是个小罗罗,看到秦始皇当皇帝风光无限,很是羡慕,当时他只是个亭长,放现在来说相当于一个管治安的片警,不过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他的主要职责是抓壮丁给秦始皇做苦力。

有一次刘邦押着一批民夫到骊山给秦始皇修陵墓,但是这些民夫总开小差,一路上不断有人趁着刘邦不注意开溜,刘邦非常恼火,这样下去到骊山没几个人了,到时候怎么跟老板秦始皇交代?

秦始皇是非常残暴的人,如果完不成他的任务,升官发财就别想了,更重要的是说不定小命就没了。

刘邦心情苦闷,一个人喝闷酒,酒喝多了以后,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把剩余的民夫都放了,反正也没法跟老板交差,索性做个好人好了。他对剩下的民夫说——

你们去骊山当苦力要么给累死,要么被监工打死,今天我把你们都放了,你们自谋生路去吧!

说罢,全部解开了他们的绳索。

那帮民夫没料到有这么一出,愣了好一会,有些人真的拍拍屁股走了,但是有十几个自愿追随刘邦另谋出路。

在逃亡路上,刘邦斩掉了一条拦路的白蛇,白蛇在当时是天降神物,刘邦轻而易举就把它杀了,因此有人认为他一定不是个凡夫俗子,消息走漏出去以后,前来投奔的人越来越多,刘邦的队伍也逐渐壮大。

一文了解中国史系列之秦朝简史

陈胜吴广起义之后,各地百姓纷纷起来造反,把各郡县的首领都杀了,沛县县令慌得一逼,为求自保,把位置让给刘邦。

不过他刚刚一答应,回过神来就后悔了,感觉自己好不容易得个县令当当,才能勉强维持生活这样子,现在被刘邦这个骗子给骗了,很不甘心,于是就想设计把刘邦杀掉,夺回县令的位置。

刘邦见这个县令实在是太傻逼,就把他杀了。百姓把刘邦拥进城,刘邦假意推辞一番之后成为沛县县令。县令是秦朝设定的,眼看这秦朝都快完犊子了,当着也没啥意思,不如举兵响应陈胜吴广,说不定有更好的前途,因为刘邦以沛县为据点,因此也跟随他的人就称他为沛公。

后来刘邦见项梁挺有能力,身为楚国名将项燕的后代,也比自己有号召力,觉得大树底下好乘凉,项梁是个好大腿,不抱实在可惜,于是就带着随从投奔了项梁。

项羽呢,原来是楚国名将项燕的孙子,楚国被灭以后,项家也家道中落,项羽被迫被叔父项梁一起在老家谋生。不过后来项梁杀了人,他俩就逃亡到吴地,吴地以前就属于楚国的领土,当地百姓对楚国是有感情的,对项家也很敬仰,项羽项梁就在吴地扎根,渐渐有了较为稳固的地位。

其实项羽项梁一直想找机会复楚,后来见到陈胜吴广起兵反秦,觉得机会来了,就杀了会稽郡守起兵响应。

功败垂成

言归正传,虽然刘邦项羽也起兵响应起义,但这时候的秦国乱得如同一锅粥,起义军都是各干各的,没有啥交集,唯一的共同点就是反秦。这时候陈胜吴广的起义军还是主力。

陈胜称王后,迅速组织起义军和各地反秦势力分别出兵反秦。兵分三路:一路以吴广为假王,监督诸将西击荥阳;一路由宋留率领,向西南进发,以取南阳;一路命周文为将军,经颍川,过函谷关,直取咸阳。

各路起义军在广大人民的拥戴下,“攻城略地,夺取了大片土地。吴广所率领的起义军顺利进抵三川郡,围困荥阳。荥阳地处关中要塞,是个军事重镇,而且此地物产丰富,是秦朝的天然粮仓。

朝廷派丞相李斯的儿子李由发重兵镇守,足以说明其重要性。不过此时义军士气正旺,吴广又一举包围了荥阳,吓得李由龟缩在城内不敢出战。同时,周文也率军迅速越过颍川,直入关中,此时起义大军离秦国国都咸阳只有百里了。

一文了解中国史系列之秦朝简史

秦二世在赵高的忽悠下,把政权都交给他处理,自己则沉迷吃喝玩乐,国家大事全不在心上。

义军起义,秦二世不可能不知道点风声,但赵高忽悠秦二世说只是几个毛贼作祟,你爹秦始皇连六国都能平定,还怕这几个毛贼嘛?

听到赵高这么说,秦二世像吃了定心丸,对国家大事更加不闻不问了。此时忽然听说义军要打到老巢了,秦二世犹如遇到晴天霹雳,吓得忙问赵高这是咋回事?

赵高两手一摊:就你看到的这样咯!

秦二世:尼玛的,你一直忽悠老子,说只是几个毛贼,现在情况怎么这么严重!

秦二世怒斥赵高欺瞒他,把百姓造反说成盗贼作乱,让他放松了警惕。赵高见秦二世这个二愣子已对他心怀不满,也不怎么信任了,就想找机会杀了他,不过现在时机未成熟,暂时就先忍了。

估计是秦朝快被灭亡了,所以回光返照了一下——这个快灭亡的短命王朝,又出了个猛男章邯,在他的带领下,陈胜吴广的起义军被彻底挫败,只是一个人再怎么有能力也没法改变历史的大势,秦朝最终还是灭亡了。

虽说陈胜的起义军节节胜利,占领了秦国很多土地,但战线拉得太长,号令不能统一,很多刚被起义军占领的地方,义军前脚刚走,原来本地的旧贵族就自立为王,不把起义军放在眼里,也不跟义军站在同一战线。周文大军攻克颍川以后,其实已经元气大伤,他没有立即进军咸阳,而是就地休整。

章邯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点,立即发重兵围攻他,周文的人马远来疲惫,装备落后,又孤军深入,最关键的是缺乏后援。当秦军凶猛来袭,周文虽奋力拼杀,但是最终还是寡不敌众,周文兵败自杀。

周文的溃败,使得吴广腹背受敌,起义军士气大跌。眼下周文已败,荥阳又久攻不下,而章邯人马马上就要赶到了,于是田臧就主张以小部队佯攻牵制住李由,主力迎击来犯之敌。这是个好的计谋,但此时的吴广心烦意乱,完全听不进属下的意见,于是田臧就假借陈胜命令,杀了吴广。

陈胜为稳住军心,保存实力,只能任田臧为上将,接替吴广继续抗秦。田臧派李归驻守荥阳,自己率大军跟章邯决一死战,结果被猛男章邯打死,李归则在内外夹击之下牺牲,荥阳失守。

接连的失败不断打击陈胜起义军的士气,最要命的是BOSS陈胜在称王之后,也渐渐腐化堕落,骄横自大起来听不进忠臣的意见,只喜欢听一些阿谀奉承的鬼话。

击败了周文、田臧,猛男章邯又乘胜追击,直接进犯陈胜起义军的政治中心。公元前208年,陈胜不敌败走汝阴,不久又转战下城父。陈胜本来想保存实力,打一下游击战,找机会反扑,不料却被自己的车夫庄贾杀害了,可怜的陈胜起义不到半年,“鸿鹄之志”未竟就这样嗝屁了,他的反秦事业也只能由曾响应过他的项羽和刘邦来完成了。

破釜沉舟

陈胜吴广都嗝屁了,但是反秦的事业还得有人干啊!于是深谋远虑的项梁就在薛县召开了义军大会,想把已经分崩离析的义军重新组织一下继续抵抗秦军。大家公推项梁为义军的首领,或者干脆立为“楚王”。但是谋士范增觉得这样不太合适,项家原来只是楚国的一个贵族,而且现在楚王的后代也还在世,如果直接当这个王,怕不能服众,于是建议还是找原来楚王的后代来坐这个位置比较合适一些。

项梁于是找到了正在给人放羊的楚怀王的孙子熊心,对他说——

你想不想像你祖先一样做个王?我可以帮你实现愿望!

得知事情原委的熊心乐得嘴都合不拢了,没想到自己这样一条晒干的咸鱼也有翻身的一天,忙说好啊!做“王”,总比放羊强吧!熊心被安排上位以后名号跟那个搞死屈原的王一样,也叫“楚怀王”,大概是怀念以前的楚国,想要复兴楚国的意思。

走完程序以后,项梁又多次率军大破秦军,使得抗秦形势大为好转。然而,此时的项梁也滋长了骄纵之心,在定陶一战中,因为轻敌被猛男章邯击败,死于乱军之中。

前文曾提到,就在陈胜吴广起义的时候,原来六国的旧贵族也占山自立为王,这边有楚王,那边就有赵王、燕王啥的。章邯觉得干掉项梁之后,“楚国”就不足为惧了,于是进攻“赵国”,赵国国君听到这个消息都吓尿了,连忙退守到巨鹿,然后赶忙向燕、齐、楚等国求救。

反秦是项大事业,凭一己之力很难完成,需要各个盟友齐心协力。现在“赵国”危险,“楚国”理应发兵相助。

而此时项羽已经急不可耐想要跟章邯决一死战,好替叔父项梁报仇,楚怀王熊心担心项羽势力太大不好约束,就拜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副将,范增为末将北上救赵。

与此同时,楚怀王还给刘邦开了个小炤,让刘邦领兵去攻打咸阳,还出了个约定“谁先打进关中(函谷关),就封谁为王!”

很明显,这条约定这对刘邦而言是比较有利的。但项羽报仇心切,加上对刘邦太过轻敌,也便答应了。项羽大概是觉得刘邦这小子,也不咋滴,要能力没能力,要兵力没兵力,即使给他进攻咸阳取得先机,也绝逼攻不下来,到头来还得我西楚霸王出马!不过事实却是截然相反的,这个晚点再讲。

再说楚怀王派出的宋义也不是什么有能力的将军,而是一个只知道给自己捞好处的吊毛,他率大军北上到达安阳的时候,就命令全军将士原地待命,不得发起进攻,这样一晃就是46天。

暴脾气的项羽多次要求出兵,宋义都不予理会,再后来宋义干脆发布军令,不得出战,有违军令者,斩!项羽气得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大骂宋义是个老贼,然后拔剑把他杀了。接着项羽派人送信给楚怀王说明缘由,楚怀王没法,只好立项羽为将军接替宋义。

项羽掌权之后,马上下令向秦军发起进攻,他下令把吃饭的锅都砸了,全军将士只能带三天口粮,三天之内必须要打胜仗;在渡过漳河的时候,他又命令士兵把渡河的船都凿沉,破釜沉舟的成语就是这么来的,楚军将士明白此次出征,已经没有退路,只许胜不许败,因此个个像吃了大力丸一样,勇猛无比。

一文了解中国史系列之秦朝简史

章邯兵力虽然比项羽多数倍,但是持续的战争让他们人困马乏,又遇到项羽疯了似的不要命的对手,因此两军刚一交战就败下阵来。巨鹿之战以项羽的全面胜利而告终,项羽因此名声大噪。

巨鹿之战章邯惨败,但是算下来,也还有20万秦军,章邯决定暂时避开项羽的锋芒,休养一段时间之后再跟项羽决一胜负,与此同时派兵前往咸阳,要求秦二世再给些援兵和粮草。

秦二世知道战败的消息勃然大怒,都他么战败了还有脸来跟我要人马和粮草?!这时候赵高又看热闹不嫌事大,添油加醋说章邯是故意输给楚军的!

章邯这回可就变成“章寒”了,寒心哪!老子在外面拼的死去活来,为了啥呀!那不是为了保护秦王朝吗?结果不仅不被理解,还他么被诬告。

章邯一怒之下,干脆投降项羽。虽然章邯背着自己叔父项梁的人命,但是项羽考虑经此一战自己已是人困马乏,而且秦军实力尚存,硬碰硬也吃不着什么好果子,于是在范增的建议下接受了章邯的投降。

项羽收编了章邯的军队20万,但这些秦兵有相当一部分并不是真心归降,他们总是在私下议论项羽的不是,甚至还有计划逃回关中老家。

这些情况很快就被楚国将领报告给了项羽。项羽心想:秦国的降兵足有20万,如果这些人突然反戈一击,那后果可是不堪设想。于是项羽恶向胆边生,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把这些人都杀了。于是,在项羽的周密安排下,一天夜里,20万降兵被赶到新安城南事先挖好的大坑里全部活埋了。

这就有点白起内味儿了,这件事之后,项羽的残暴也跟着出了名。

昙花消逝

上面主要介绍了秦末战场的局势,其实此时秦朝内部也发生了诸多变故,以至于到后面已经无力抵抗刘邦为数不多的军队了。

赵高把秦朝大权独揽在手中,朝中大事都由赵高一个人说了算。丞相李斯的话语权越来越小,甚至赵高已经不把李斯当成一个大国的丞相,随意呼来喝去。这引起了李斯的极大不满,李斯和赵高的矛盾迅速激化。为了排除异己,赵高便竭力煽起秦二世对李斯的怀疑与愤恨。

秦二世此时正沉浸在声色犬马之中,赵高假惺惺地对李斯说——

皇上此时不闻政事,我去说他也不听,希望丞相放下你我之间的成见,去好好劝说一下,希望丞相以大局为重呀!

李斯跟赵高有矛盾,本来不想去,但是赵高那句“大局为重”戳中了要害,李斯心想,此刻他还是秦国丞相,谏忠言确实是应尽的义务,所以就去了。

但是李斯不知道这是赵高的诡计,果不其然,李斯去请求秦二世减轻民间赋役,停建阿房宫的结果是碰了一鼻子灰,因为秦二世最烦的就是听到劝谏之类的话,恰巧此时前线来了战报——说起义军已经攻下三川,郡守李由龟缩荥阳城内不敢出战。

李由是李斯的儿子,这次的失利刚好可以借题发挥除掉李斯这个劲敌,于是赵高再次施展他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终极大法,添油加醋说“三川失守,是因为李由通敌,图谋不轨。”

在赵高的煽风点火下,秦二世也不做深入调查,就将李斯下了监狱,而审判李斯的官员就是赵高!

赵高此时终于露出了他的真面目,——想不到吧?其实这都是我一手导演的好戏!

李斯恍然大悟,大骂赵高是个小人,但此时已经无济于事了,赵高在狱中对李斯百般折磨,李斯受不了严刑拷打只能被迫承认自己和李由通敌谋反。按照秦朝法律,通敌谋反是重罪,要被处以腰斩之刑,李斯就这样完了。

搞死了李斯之后,赵高代理了丞相的职务,此时秦朝的大权实际上已经完全由他一个人说了算。但是赵高也怕还有人不服,就导演了一出指鹿为马的把戏。

有一天赵高把一头鹿牵到朝堂上,说是献给皇上的一匹好马。秦二世以为自己老眼昏花了,揉了揉眼,瞪大眼睛看,最后确定这是一头鹿,于是说道“我读书少你不要骗我!这明明是一头鹿啊!”

一文了解中国史系列之秦朝简史

可赵高坚持说是马,还让朝堂上的大臣评判到底是鹿还是是马。大臣们大都惧怕赵高,因此大都阳奉阴违说是马,少数几个说是鹿的,后面都被赵高以各种理由整死了。秦二世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只得跟着承认这是一匹好马。

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战爆发,章邯率领的秦军主力被消灭,大秦王朝岌岌可危。秦二世得知消息后,大惊失色,再次怒斥赵高欺瞒他,还说如果不是赵高隐瞒让他放松警惕,也不至于出现今天这样的局面!

赵高:哟呵!看你啥也不会,甩锅倒是挺能的啊!你看你这个皇帝窝囊的,你说你除了吃喝嫖赌,你还会干啥,要不是我在,你还能享受这些荣华富贵吗?!

秦二世:狗奴才,胆敢这么跟你主子讲话?!

赵高:今儿个让你看看谁才是大秦真正的主子!

秦二世:你……

赵高见秦二世已经对他彻底失去信任,就让几个心腹逼他自杀了。心想:好好的咸鱼不当,非要跟我对着干,这就是你的下场!

赵高逼死秦二世之后,又拥立秦始皇的亲侄子子婴为“皇帝”。但赵高想,现在天下大乱,秦国控制的地区没几块了,再叫“皇帝”这么霸气的名号不太好,不如让子婴暂时先称王吧。大臣们商议之后,同意了赵高的意见。

不同意也没辙,谁敢跟赵高对着干?对着干就是死啊!

你别说,还真有,那就是赵高一手扶持的子婴。子婴知道是赵高逼死了秦二世,现在又拥立自己做秦王,实则是个傀儡。他想:赵高这个人心狠手辣,什么事都做得出来。我就是听从了他的安排,当个顺从的傀儡,将来也不一定会有什么好下场,不防先下手为强除掉赵高。

子婴即位的日子到了,赵高与众大臣们早早来到宗庙里等待,准备举行即位典礼。可大家等了很久却还不见子婴来,赵高便让使者去问下什么情况,使者回来报告说,子婴说自己病了,今天不能前来。

赵高非常生气,亲自去请子婴,心想这小子还没即位架子就这么大,即位之后看我怎么收拾你!赵高径直走进了子婴的行宫,一见面就絮絮叨叨数落子婴不该耽误即位良辰,不过没等他说完,旁边的武士就手起刀落,终结了赵高的小命。

恶贯满盈的赵高就这样嗝屁了,子婴杀了赵高,满朝的文武大臣个个高兴得想放个烟火庆祝一下,一致同意拥立子婴为秦王。

可子婴的王位只坐了46天,刘邦的大军就过来了。

因为项羽在正面战场的牵制,刘邦挺进关中几乎没遇到什么障碍,势如破竹。他先是劝降了陈留县令,又转战白马、曲遇,大破秦军。之后又进攻颍阳,谋士张良前来投奔,在二人合力之下,又攻下了数十座城池。在攻取宛城的时候,刘邦采取了一个怀柔政策,对坚守不出的宛城郡守说,这屁大点地方是无论如何也守不住的,如果硬攻下来就是死罪!不防开城投降,我保你不死,还封你做个万户侯!宛城郡守得知投降不仅不死,还有这么多好处,就开门投降了。这一投降就形成了多米诺骨牌效应,后面很多城池的郡守纷纷效仿,刘邦进取关中的路一下子好走了很多。

最后,咸阳只剩下武关和崤关两道屏障了。此时,刘邦采用张良的计策,用大批金银财宝贿赂守关将士,然后趁他们麻痹大意的时候发动突然袭击,取得了绝对胜利。子婴一看,咸阳城连屏障都没了,秦朝败局已定,自己已经没有任何办法扭转局势了,于是干脆开城向刘邦军队投降了。

刘邦进城再次恩威并施,他严禁士兵侵扰百姓,还帮助百姓兴修水利,得到了广大老百姓的拥护。然后他还跟老百姓做了三项约定,说楚怀王约定谁先进关中谁就是王,现在我已经是这里的王了,我宣布:秦朝法律一律废除,杀人偿命,伤人和盗窃的都有罪!这就是约法三章的由来。

一文了解中国史系列之秦朝简史

接着刘邦把子婴软禁起来,自己到富丽堂皇的阿房宫过了一把帝王的瘾,他躺在龙床上,看着这些漂亮的宫女,满屋的金银财宝,瞬间不想走了。好在樊哙好说歹说之下,刘邦终于从纸醉金迷的梦境中回到现实,以大局为重,撤出了阿房宫。

再说在处理完章邯那20万秦军之后,项羽率大军向关中挺进。但是当大军行至函谷关的时候,却听说刘邦已经抢先一步占领关中,而且还派兵把守函谷关,不让任何一路军队进入。

项羽暴跳如雷,好啊,刘邦这小子难不成想造反?!项羽凭借兵力优势打了进去,然后把军队主力驻扎在新丰、鸿门一带。自己带着一支精锐部队进了咸阳城,跟刘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一进城就把子婴等秦朝残余贵族全都杀了,还放一把火,把壮丽的阿房宫烧为灰烬,至此秦朝彻底灭亡。

后面的故事就是项羽找刘邦秋后算账,于是上演了惊心动魄的鸿门宴事件,之后项羽跟刘邦进行了多年的斗争,最终的结果是刘邦胜出,建立了西汉王朝,下一期讲讲他们的故事。

------全文完。既然看到了这里 ,如果觉得文章不错,记得点点关注哟!同时你的点赞转发将是我继续创作的动力。

标签: 秦朝历史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