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学生总说写作文缺素材,其实缺的不是素材,而是观点,就是不知道赋予一个素材以什么样的观点。
比如从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中,我们能提炼的观点常常与“耐心”“真诚”“执著”等有关,还能不能想到别的呢?
今天分享一篇满分作文《刘邦刘秀刘备》,我们来看作者用三个历史人物表达了什么观点。
关于论点。
一篇好的议论文,首先得有明确、正确且深刻的论点。所谓深刻,就是对人有启发性,像“不一样的角度,不一样的结果”是停留在表面的观点,而“从另一个角度思考”就是更有深度的观点。
本文的论点就是“为人处事要刚柔并济”。生活中,有人把畏缩当忍让,把逞强当刚硬,结果会受太“柔”的累,会吃太“刚”的亏,如果能知道进退,懂得取舍,刚柔并济,应该真的会好许多。所以,这个观点还是很有意义的。
作者现在是河南某高中的一位历史老师,本文是这位老师以前的作文,作文得分实为55。(高考真正得满分的作文凤毛麟角,作文书中的满分作文一般是包含满分在内的高分作文。)
关于不足。
点题不够。在议论文中,观点要贯穿始终,而且,议论是主,叙事为辅。本文前大半部分没怎么点题,叙事也处于主导地位。中间三大段都要提到“刚”与“柔”。
表达可以再严谨一点。文中说过“项羽刚愎自用有妇 人之仁”,文中最好指出“刚”的含义,比如“刚”是不屈服于困境的刚强,不是狂傲自大的逞强。
瑕不掩瑜。此文的优势在哪呢?
表达能力超群。很多学生用论据论证观点时像写记叙文一样,恨不能从“有一天”写到“后来”“再后来”,写了两百字,最后也只有一两句说到重点。要概叙,而且要围绕论点的关键词概叙。本文每部分用两百来字讲了多个事件,都围绕“刚柔”展开,很不错的。
结构清晰。写作文,要先有观点,再安排结构。一些参加了高考阅卷的老师说,学生的作文大部分很糟糕,很突出的问题就是“结构乱”。分论点并列式,层层递进式,时空转换式,等等,不管什么结构,只要这个结构没有妨碍内容,哪怕显得模式化,都是不错的。怕就怕,行文“脚踩西瓜皮”,文章特别意识流。本文的结构一目了然,这是一目了然的。
还有,全文句式整饬,且多为短句,给人一气呵成之感,读起来也颇有气势。
如果换个标题,带上“刚柔”二字,怎么改才好呢?
标签: 历史人物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