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里孙嘉诚的历史原型,和影视剧里的他形象差距大吗?

纵横百科 136 0

《雍正王朝》里孙嘉诚的历史原型是清代名臣孙嘉淦。虚构出来的孙嘉诚,与真实的孙嘉淦有相似之处:敢于直言、勇于进谏、为官清廉。

一、两位因“谏”出名的清流在《雍正王朝》中,孙嘉诚有著名的三大谏:

第一,因为雍正朝铸钱问题,与户部尚书打架,闹到雍正面前,谏阻钱法;第二,因为张廷璐科举舞弊案,夜访张廷玉,替张廷玉写谏折;第三,弹劾年羹尧专横跋扈,雍正盛怒之下让他去求雨,还真求到雨了。

雍正王朝里孙嘉诚的历史原型,和影视剧里的他形象差距大吗?

▲《雍正王朝》中,孙嘉诚求雨剧照

最后,孙嘉诚被雍正派到西北年羹尧的军中,本意是敲打一下年羹尧。谁知年羹尧做西北“土皇帝”习惯了,一怒之下杀了孙嘉诚。

同样,孙嘉淦的进谏之名可谓“登峰造极”,连别人伪造奏稿都假托他的名字。不过,他并没有去西北,而是一直活到乾隆年间,仕途还算顺利,做过总督、尚书、协办大学士。然而,他晚年受这个“刚直敢谏”之名的拖累,连吓带悔,在乾隆十八(1753)年郁郁而终。孙嘉淦和孙嘉诚都是当时人们眼中的“清流”,他们的人生结局虽然不同,但都可以说是被“刚直敢谏”的名声拖累死的。

二、孙嘉淦把雍正气得放声大笑孙嘉淦(1683年-1753年),山西兴县人。他出身贫苦,经历坎坷。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孙嘉淦鸿运当头,中进士,点翰林,从此踏上仕途。在翰林院时,孙嘉淦受到两位前辈大佬的赏识,一位是文华殿大学士朱轼,一位是理学名臣张伯行。三人价值观相同,都推崇清廉耿直的为臣之道。

雍正王朝里孙嘉诚的历史原型,和影视剧里的他形象差距大吗?

▲孙嘉淦朝服像

孙嘉淦在翰林院呆了十年,没得到提拔,可能有些急不可耐。雍正登基后,正在辣手整肃“八爷党”时,孙嘉淦上了一道奏疏,提出三件事,要求雍正“亲骨肉、停捐纳、罢西师”。估计雍正看完后,心中会飘过“扯淡”二字。亲骨肉,老八一伙儿就会老实吗?停捐纳,没钱怎么支持西北的战事呢?罢西师,难道要把整个西北让给罗卜藏丹津吗?

雍正大怒,把孙嘉淦的上级一顿臭骂,说你们翰林院里怎么有这样的狂生?这时,在场的大学士朱轼显示出高度的政治智慧,一句话扭转了局面。他对雍正说,这小子实在太狂了,但是我私下里有点佩服他的胆量啊!(此生诚狂,然臣窃服其胆。)这句话给足雍正的面子,又委婉说出孙嘉淦的优点。雍正听后愣了一会儿,放声大笑起来,说就算是朕,也不能不佩服他的胆量啊!说完,让人把孙嘉淦找来,当场升他为国子监司业。

雍正王朝里孙嘉诚的历史原型,和影视剧里的他形象差距大吗?

▲雍正皇帝朝服像

过了几天,雍正又在朝堂上当众表扬孙嘉淦,说朕继位以来,能够直言进谏的,“惟孙嘉淦一人”,我不但不生他的气,还要表扬他,你们要向他学习。至于孙嘉淦上谏书中提的三件事儿,雍正是一件也没听。

三、乾隆说孙嘉淦“太憨,但不爱钱”乾隆登基时,孙嘉淦已经升任左都御史,担负监察重任,大概是想监督下新皇帝,上了一份《三习一弊疏》,告诫乾隆:“耳习于所闻,则喜谀而恶直”“目习于所见,则喜柔而恶刚”“心习于所是,则喜从而恶违”,皇帝有了这“三习”,就会产生“一弊”,即“喜小人而厌君子”。

实事求是地讲,《三习一弊疏》是一篇关于领导者修身治事的优秀论文。一百多年后,曾国藩编了一本《鸣原堂论文》,收录字汉代到清代的名臣奏疏17篇,也把孙嘉淦的这篇收了进去。曾国藩给这篇论文加了评注,说自己在北京时,就常听人说这篇奏疏为本朝“奏议第一”,认为“非绝大智慧,猛加警惕者不能道”。曾国藩还让弟弟曾国荃也抄了一份,作为座右铭。

雍正王朝里孙嘉诚的历史原型,和影视剧里的他形象差距大吗?

▲乾隆皇帝刚登基,就收到孙嘉淦的《三习一弊疏》

但乾隆是个高傲自大的皇帝,怎么会听得进孙嘉淦的劝谏。看完之后也就哈哈一笑,放在一边了。不过,孙嘉淦的奏疏,给乾隆留下了好印象。不久,孙嘉淦因为掌管监察,得罪了权贵,有位亲王向乾隆诬告他贪污受贿,徇私枉法。乾隆问大学士鄂尔泰,鄂尔泰回答说,孙嘉淦这人,个性有些偏执,但论操守,我敢确保他没问题。乾隆还不放心,让人秘密调查,结果查出孙嘉淦是一位大清官。

乾隆感慨地说,孙嘉淦这人太憨,但不爱钱。所谓“憨”,大概就是说他上的奏疏有些不切实际,也是说这个人很正直。

四、孙嘉淦被“刚直敢谏”的名声拖累死了乾隆对孙嘉淦还是器重的。不久,孙嘉淦被任命为直隶总督,成为封疆大吏。但宦海沉浮,对他还是有些打击的。他本着为民之心做官,政绩还是不错的。但他早年的名声太大了,把他拖进了乾隆朝著名的“伪奏稿案”。

乾隆三年,京师流传一份托名孙嘉淦的奏稿,抨击张廷玉、鄂尔泰等当朝大臣,孙嘉淦被惊出一身冷汗。好在乾隆对他还比较信任,亲自下旨为他辟谣,还升任他为直隶总督。

雍正王朝里孙嘉诚的历史原型,和影视剧里的他形象差距大吗?

▲乾隆皇帝朝服像

乾隆十六年,托名孙嘉淦的伪奏稿再次出现。它长达万言,内容是斥责乾隆“失德”,对乾隆和他的政策有“五不解,十大过”,同时把当朝大臣几乎全部痛骂一遍。这次乾隆震怒,下令全国追查。在一年半的时间里,因伪奏稿案受牵连的有一千多人,十多位五品以上官员因查办不力被撤职,乾隆发下关于此案的诏书多达三万多言,全国人心惶惶,谁也不知道自己会不会被牵连。

此案前后历时三年,乾隆觉得查办此案“茫如入海算沙”,实在没法查了,只好抓了两个替罪羊凌迟处死了事儿。案发时,孙嘉淦已年近70岁。尽管乾隆知道他是被冒名的,可他再也扛不住了。他对家人说:“先帝及今上尝戒我好名,今独假我名,殆平生好命之累未尽,有此致之。”言下之意,后悔自己早年喜欢进谏,现在才被人冒名写伪奏稿。

雍正王朝里孙嘉诚的历史原型,和影视剧里的他形象差距大吗?

▲孙嘉淦晚年画像

乾隆十八年十二月,孙嘉淦在极度的精神压力下,在悔恨、不安和抑郁中去世,此时伪奏稿案还没有结束。不过,乾隆对孙嘉淦还是信任的,听到他死去的消息后叹息说:“朝中少一正人矣。”孙嘉淦能在出现伪奏稿案这样的“严重政治事件”时不受株连,与他个人良好的人品和政治操守是分不开的。

古代有“文死谏,武死战”之说,魏徵进谏、唐太宗纳谏,传为千古美谈。可到了明清两代,许多谏诤沦为意气之争、名气之争。谏疏的内容,多是道德说教而非治国安民之策。因此,皇帝们不再把“清流”的话当回事儿,一些清流就此沦为“杠精”。

电视剧中的孙嘉诚和历史上的孙嘉淦,都以敢于进谏的形象出现。他们谏疏中,比起“清流”来,都还有些实际内容,说明《雍正王朝》的原作者二月河先生、编剧刘和平先生,在创作孙嘉诚这个形象时,参考了历史上孙嘉淦的形象。

标签: 孙若微历史人物原型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