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最为著名的六位伟大母亲
文:枯木
人生天地间,母爱大无疆!母亲,多么伟大的名字!母爱,多么宽广的胸怀!妈妈,多么亲切的称呼!娘亲,多么深情的叫喊!每个人都有父母,从十月怀胎到呱呱坠地,从蹒跚学步到长大成人,都离不开父母的细心呵护和谆谆教诲。
一个人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甚至是对国家或者人类做出卓越贡献,父母的言传身教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古往今来,有很多圣贤志士,中华英豪,无不是在父母的影响下,才得以留名青史。而其中,关于伟大母亲的事迹不胜枚举,我们就列举历史上几个著名的母亲,以此来表达对母亲的敬爱。
首先我们要指出,每个人的母亲都是伟大的,我们只是撷取一些著名事例,并且是有历史严谨记载的,不能因为某些圣贤对人类贡献很大,就将其母亲开列,就如同有的文章,将孔子的母亲列为第一位,这就是“母以子贵”,因而是不当的。
因为历史记载,孔子的母亲并没有什么突出事迹,在司马迁的《史记·孔子世家》中,关于其母的记载仅仅是“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祷於尼丘得孔子。”,也就是说叔梁纥和颜徵在是在非正常婚姻状态下而生的孔子,虽然不能否认其父母教诲,可是如果孔子的伟大而将其母树碑,就显得略微牵强。因为如果按照这样推理,三皇五帝,诸子百家,任何一个名人先贤的母亲都可以上榜,那么再多的篇章也无法叙述,因而我们只列举有确切记载的伟大母亲。
一、不贪富贵、成全子志的母亲——介子推之母
介子推(cui)(?—公元前636年),春秋时期晋国大臣,我国传统寒食节清明节起源的人物。介子推跟随晋文公流亡诸侯十九年,历尽磨难,一直不离不弃,曾经因为饥饿“割骨奉君”,可以说仁至义尽。晋文公继位后赏赐跟从大臣,然而并没有介子推,介子推没有他人一样主动请赏,并且不屑与屑小为伍,不愿食君禄,携母入绵山隐居。晋文公发觉后入山寻找,为了让介子推出来,便三面举火烧山,没想到介子推拒之不出,与母同时焚身绵山。晋文公悔恨不已,便下令在介子推忌日禁火,吃寒食,结合墓祭,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
介子推之母的伟大在于,不贪恋富贵,并且能够成全儿子的志气。《史记·晋世家》记载了母子对话,:“推曰:‘尤而效之,罪有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禄。’,母曰:‘亦使知之,若何?’,对曰:‘言,身之文也;身欲隐,安用文之?文之,是求显也。’,其母曰:‘能如此乎?与女偕隐。’至死不复见。”,其母并没有劝介子推邀功请赏,而是和儿子一起甘愿受贫,成全其志,堪称伟大。
二、关心教育、择邻而处的母亲——孟母
孟子是儒家仅次于孔子的圣贤,自不必说,而“孟母三迁”的故事更是妇孺皆知,影响深远,说明了一个人的幼小教育,受环境影响很大,因而需要选择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得孩子能够成才。
这个典故出自汉代经学家赵岐编纂的《孟子题词》:“孟子生有淑质,幼被慈母三迁之教。”,而关于孟母教子的故事更早则是西汉时期韩婴的《韩诗外传》和刘向的《列女传》,东汉女史学家班昭曾作《孟母颂》,西晋女文学家左芬也作《孟母赞》,再到后来南宋时的启蒙课本《三字经》“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广为流传,从而使得“孟母三迁”人人皆知。
具体的三迁则有不同的版本,然而大意相同,我们选《烈女传·母仪传·邹孟轲母》:“邹孟轲母也,号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也,嬉游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乃去。舍市傍,其嬉戏为贾人炫卖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复徙居学宫之傍。其嬉游乃设俎豆,揖让进退。孟母曰:‘真可以处居子矣。’遂居。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
刘向评价:“颂曰:孟子之母,教化列分,处子择艺,使从大伦,子学不进,断机示焉,子遂成德,为当世冠。”
三、节烈忠义、以死明志的母亲——王陵母亲
王陵(?-前181年),汉代开国功臣,和刘邦为布衣之交,后来跟随刘邦打天下,在楚汉之争时,项羽为了争取王陵,便把王陵母亲请到军中,尊为上宾,想让其母劝王陵反叛刘邦,然而王陵母亲却为了不让儿子产生二心,便以死明志。
《史记·陈丞相世家》中有记载:“项羽取陵母置军中,陵使至,则东乡坐陵母,欲以招陵。陵母既私送使者,泣曰:‘为老妾语陵,谨事汉王。汉王,长者也,无以老妾故,持二心。妾以死送使者。’遂伏剑而死。项王怒,烹陵母。”。
王陵的母亲,忠义节烈,以死明志,非常感人,然而由于王陵事迹不显,因而后来很少传播。后来罗贯中在撰写《三国演义》时,历史记载徐庶因为母亲被曹操掳掠到曹营,因而不得不离开刘备,由于罗贯中推崇蜀汉,反感曹魏,于是便把王陵母亲自杀的事迹演绎到徐庶母亲身上,随着《三国演义》广为流传,徐庶的母亲也成了贤母的代表,其实历史并非如此。
在正史中,有关于徐庶母亲被掳掠的记载,《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亮与徐庶并从,为曹公所追破,获庶母。庶辞先主而指其心曰:‘本欲与将军共图霸之业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无益于事,请从此别。’遂诣曹公。”,然而并无徐母自杀一事。从后来徐庶继续留在曹营来看,似乎其母自杀可能性并不高。《三国演义》以怕别人笑话为由,有点牵强,因为当时三国争霸,倘若其母自杀,完全可以不辞而别,并且名节不会有亏。因而纯属罗贯中的演绎而已。
四、教子清廉、不受官物的母亲——陶侃之母
陶侃(259年-334年),东晋名将,山水田园诗人陶渊明之曾祖。陶侃出身贫困,能够立下不朽功绩,成为武庙从享之一,和其母亲的谆谆教诲分不开。虽然陶侃其母的事迹知道的人不多,然而历史记载却赫赫有名。
《晋书•烈女传》记载,陶侃的母亲湛氏,家里非常贫穷,为了让儿子成才,“湛氏每纺绩资给之,使交结胜己”,母亲含辛茹苦,让儿子交往有才学的人。有一次鄱阳孝廉范逵前来拜访,仓促之间家里没有招待客人的饭菜,于是湛氏便把自己的头发剪去,卖给邻居,买饭菜招待,要知道在过去人们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论男女都是不剪发的,可见其母是多么贤良。
范逵听说后,叹息曰:“非此母不生此子!”,后来陶侃因此名显。陶侃刚开始做官的时候,只是一个小官“寻阳县吏”,曾经“尝监鱼梁”,就是分管官府渔业,有一次思念母亲,便把一条腌鱼(一坩鲊)让人送给母亲。湛氏把腌鱼封起来返还回去,并且写了一封信,责备陶侃:“尔为吏,以官物遗我,非惟不能益吾,乃以增吾忧矣。”,如此深明大义,教导儿子要清廉,对陶侃以后的仕宦生涯产生重大影响,从此后陶侃处处注意,关心民生,清廉为民,从而得以身居高位,名垂青史。
五、以荻画地、教子成才的母亲——欧阳修之母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宋代文坛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成才和母亲含辛茹苦的教育有很大关系,《宋史·列传·卷七十八·欧阳修传》记载:“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而孤,母郑,守节自誓,亲诲之学,家贫,至以荻画地学书。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及冠,嶷然有声。”
欧阳修处在宋初,当时“程朱理学”的理念尚未发端,至于妇女三从四德、贞节牌坊之类更是没有后代那么禁锢人伦,还是延续唐代的宽松环境。然而欧阳修的母亲郑氏,为了让自己的儿子不受委屈,依然不改嫁,教育孩子成才,多么难能可贵!而且因为家里贫穷,没有钱买纸和笔,于是就用芦苇杆在地上书画,教孩子学写字,可以想象是多么辛苦!虽然欧阳修也聪悟过人,可是母亲的教诲才是其成才的主要原因。
六、精忠报国、激励后人的母亲——岳飞之母
岳飞(1103年~1142年)是历史上最著名的爱国将领、民族英雄,而“岳母刺字”的故事更是人尽皆知,这个故事一直激励着无数后人。关于这一典故,在《宋史》中并无记载,宋人的笔记和野史包括岳飞的曾孙岳珂所著的《金陀革编》也没有记录。
直到元代《宋史本传》,才有:“初命何铸鞠之,飞裂裳,以背示铸,有‘尽忠报国’四大字,深入肤理”,但书中未注明此四字出自岳母之手。后来明末《精忠旗传奇》内称:“史言飞背有‘精忠报国’四大字,系飞令张宪所刺”,直到清代的演义故事中才有明确的岳母刺字。可见第一岳飞有没有刺字值得怀疑,另外是不是其母刺字也值得商榷,然而,作为如今最为著名的爱国故事,岳母刺字已经深入人心,因而笔者也将其列入,作为参考。
以上六位母亲,都是历史上比较典型的伟大母亲形象,至于其他,有的纯属出自演绎传说,有的则是未见历史记载,因而没有列入。不过我们并不否认,我们炎黄子孙能够子孙迭代造就辉煌,任何一位都离不开母亲的谆谆教诲,在每个人的心中,自己的母亲都是永远伟大,永远值得缅怀和纪念的!
2020/5/10榆木斋
标签: 历史人物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