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前的伟大工程——跃峰渠上的传奇故事

纵横百科 155 0

我相信大部分邯郸人都知道跃峰渠和当年修建跃峰渠的一些事情,甚至有一些岁数大的人就是当年修渠大军中的一员,跃峰渠自修成以来平均每年从漳河引水两亿立方米,贯穿涉县、武安、磁县、峰峰矿区、邯郸县三县一市一区。

40年前的伟大工程——跃峰渠上的传奇故事

跃峰渠位于河北省邯郸市西南太行山区,始建于1975年春,于1977年9月15日建成通水。跃峰渠全长244.98公里,穿54座山峰,跨越49道沟壑,共有各种建筑物1500多个,跃峰渠控制灌溉涉县、武安、磁县、峰峰矿区、邯郸县农田60余万亩,解决了数十个乡镇、数百个村庄、数十万人畜饮水困难。

40年前的伟大工程——跃峰渠上的传奇故事

一外国友人参观跃峰渠后如此感叹:“这是中国第二个万里长城。其中规模最大的渡槽是位于高家脑与跑马山之间的险峰渡槽主拱跨长106米,高28.7米,至今仍保持着亚洲单跨最大的美誉。跃峰渠是一条源于漳河的人工渠,它工程规模之大,耗费人力、物力之多是当时很难完成的任务。

40年前的伟大工程——跃峰渠上的传奇故事

在大会战期间,人海如潮、红旗招展,10几万民工大军在百公里战线上摆开战场,有小伙子组成的“青年突击队”,也有不让须眉的巾帼“铁姑娘队”。他们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披荆斩棘、逢山开路、遇水架桥。

40年前的伟大工程——跃峰渠上的传奇故事

由峰峰矿区民工团修建的“十里洞”隧道,长5.2公里,是跃峰渠最长的一个隧道,也是地质结构最复杂的隧道。有含水层、火焦岩、风化岩、裂礓石等,他们攻克道道难关,战胜一次次塌方,奋战11个月终于胜利完工。

40年前的伟大工程——跃峰渠上的传奇故事

漫步蜿蜒壮观的跃峰渠,有着“亚洲之最”美誉的险峰大渡槽映入眼帘。它坐落在邯郸磁县白土镇张二庄东南,飞跨高家垴与跑马山之间,总长212米,主拱跨106米,高33米,它历经岁月洗礼、地形变动、山洪和泥石流冲击而风采依旧、容颜不改。

40年前的伟大工程——跃峰渠上的传奇故事

66岁的杜良盛老人向我们道出了其中的秘密。渡槽所用的98种规格石材、26780块料石达5400立方米,对每一块料石都要求“六面十二棱对得齐、长短不差两毫米”,并定位标号、建档立卡,石料怎么运放、砌在哪、谁来砌都有稽可查。正是这种对施工质量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才留下了经得住时间考验的一处处优质工程。

40年前的伟大工程——跃峰渠上的传奇故事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跃峰渠渠首引水能力每秒30立方米,灌溉农田面积65万亩,解决了数十万人的饮水困难,满足了邯钢、马电等大型工业企业的用水,也缓解了邯郸市民的用水问题。至今,跃峰渠依然润泽造福着一方百姓,在工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巨大作用。跃峰渠水利工程不仅具有实用性,也大大改变了邯郸西部山区的生态环境。

40年前的伟大工程——跃峰渠上的传奇故事

绵亘蜿蜒的跃峰渠像一条条巨龙,盘旋在峰恋叠嶂的太行山崇山峻岭中,一座座雄伟壮观的桥梁、隧洞、渡槽点缀期间,成为太行山的一道靓丽风景,被当地百姓誉为“人间天河”。它像一座无言丰碑,记载着那个时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 有外国友人参观跃峰渠后惊叹:“这是中国的第二个万里长城”。

40年前的伟大工程——跃峰渠上的传奇故事

勤劳、勇敢、智慧的邯郸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以“誓把山河重安排”的英雄气概创造了人间奇迹。为修建跃峰渠,邯郸人民倾尽人力、物力、财力甚至生命,他们像抗战时期一样,母送子、妻送郎,为修建跃峰渠前仆后继。

40年前的伟大工程——跃峰渠上的传奇故事

在跃峰渠四分主干渠旁,至今矗立着两座墓碑,两位年轻的英雄就长眠在这里。在施工会战中,施德恩、王素明两位民工迎险作业,因哑炮突然爆炸壮烈牺牲,施德恩年仅20岁,王素明也只有26岁。涉县农民卢考廷,大儿子卢玉堂在施工中因隧洞塌方不幸牺牲,他擦干眼泪,又把二儿子送到了工地,被授予“修渠光荣之家”称号。

40年前的伟大工程——跃峰渠上的传奇故事

据统计,为建造跃峰渠,先后有70名民工和解放军战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279人负伤致残,英雄壮举感天地、泣鬼神,他们用汗水、鲜血和生命唱响了“愚公移山,改造中国”的时代强音。

40年前的伟大工程——跃峰渠上的传奇故事

“艰苦奋斗、战天斗地、无私奉献、协作攻坚”的跃峰渠精神,与传统文化、民族精神一脉相承,是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初心和使命的具体体现,已经融入邯郸人的血脉。它犹如一首慷慨激昂的壮歌穿越时空,历久弥新,激励着人们创造美好新生活,在这里我要感谢那些曾经修建过跃峰渠的人们。

标签: 历史传奇故事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