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史传奇#
毛主席的《沁园春·雪》有这么几句:‘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精典的几句就把我们五千年文明古国的辉煌盛世点明了。除了盛世伟人,在这些盛世中有不英雄人物为国家的威名做出了具大的贡献。比如秦朝的白起蒙恬,汉朝的卫青霍去病,唐朝的李靖薛仁贵等等。后来史书给这些大人物立传,让他们留名青史。但在历史的长河中,很多史书几笔带过的小人物也为我大中国增添了光彩。
比如大唐使者王玄策。出使天竺也就是现在的印度时,刚好碰到了中天竺内乱。中天竺的新国王俘虏了大唐的使团,抢夺了西域各国进贡的财物。整个使团三十个人,最后活着逃出的只有王玄策和他的副手。王玄策从吐番和尼伯尔借兵八千灭了中天竺,杀敌一万多,整个天竺包括东西南北中五个部分,没一个敢不服的。连中天竺的国王,王妃、王子也抓了回来,还俘虏男女一万两千人,各种牲畜三万,五百八十座城邑投降。天竺其它分国什么也不敢干,全部献贡臣服。王玄策回国献俘,唐太宗赏了他一个从五品的朝散大夫。尽此而已,史书也并没给他单独立传。
后来在史书中这样写的:五月庚子,右卫率长史王玄策击帝那伏帝国,大破之,获其王阿罗那顺及王妃、子等,虏男女万二千人、牛马二万余以诣阙。使方土那罗迩娑婆于金飚门造延年之药。吐蕃赞普击破中天竺国,遣使献捷。”
——旧唐书,太宗本纪
玄策与其副蒋师仁帅二国之兵,进至中天竺所居茶馎和罗城,连战三日,大破之,斩首三千馀级,赴水溺死者且万人。阿罗那顺弃城走,更收馀众,还与师仁战;又破之,擒阿罗那顺。馀众奉其妃及王子,阻乾陀卫江,师仁进击之,众溃,获其妃及王子,虏男女万二千人。于是天竺响震,城邑聚落降者五百八十馀所,俘阿罗那顺以归。……”——《资冶通鉴》
清楚的了解一个故事,要从历史背景入手。这个故事要从《西游记》说起,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形是三藏法师玄奘。玄奘在西游后,向唐太宗李世民献上了所译佛经和《大唐西域记》。唐太宗对书中写的西域各国很感兴趣。也许他有伟大的梦想想扩大疆土,统一西域吧!或许也只是考虑边境安全吧。也有可能是想念西嫁的文成公主。
由于玄奘西游后,印度了解了大唐,就向唐朝派出了使团。唐太宗高兴的接待了印度的使者后也派出了大唐的使团回访。在唐朝,中国和印度就建交了。那会可没有飞机,火车,汔车。好的交通工具要算千里马了。中间隔着万水千山,单走一趟得大半年。
大唐和中印度建交以后,大唐派出了好几次使团访问印度。王玄策在第二次出使印度时担任的是副使,在第三次时担任的是正使。故事就发生在第三次出使印度的时候。王玄策以外交官的身份被印度人羞辱了。当时印度叫天竺,分五个部分,东西南北中。中天竺内乱后,新国王私房钱太少了,想抢大唐使团所带的西域各国敬献的宝物,就抓了大唐出使印度的使团。就这样引发了大唐外交官这个一人灭一国的精典故事。
大唐为什么称大唐,为什么让日本一直崇拜,这个故事就能体现一点奥秘。一个外交官就可以借外国的兵灭了一个国家。这得国家多么强盛才有这样的实力。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这就像现在的美国一样,就是世界警察一样的地位。不服就打,还不一定要自己出兵。
干了这么大的事,王玄策回来还就封了个从五品的朝散大夫,听名字都官不大吧!品级也只是从七品升到了从五品。虽然王玄策当时还年轻,还只三十来岁,也许以后还有机会高升,但没有以后了,后来也没见他高升。史书立传也没他的份。要不是后人翻烂了史书才发现这么个人,这么个传奇故事,可能现在已经没人知道了。
唐太宗可能一是感觉印度太远,灭了印度,唐朝也扩张不了势力得不了太多的好处。反到是西域的吐番得了大便宜。此时吐番的国王是松赞干布,是唐太宗名义上的女婿。为了和亲,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了他。唐朝先后嫁了二十三个公主到西域,为什么要这么做呢?这是因为西域势力不小,统一不了。打不了才和亲,尽量别影响到了大唐朝边境的安危。唐太宗当然不想看到吐番的强大。吐番越强大,边境越危险。反倒是当时的印度,永远也不可能打到大唐来。不像现在,印度和中国交界,边境线上时有冲突磨擦。要像唐朝,只需派个外交官就可以灭了它全国。
所以现在我国虽然已经很强大了,现在的也算太平世界,但和太平盛世还相差太远。还需要所有十四亿同胞热爱自己祖国,奉献自己的青春。只有祖国真正强大了,才有真正的太平盛世,才有真正的幸福生活。有国才有家,有家才有幸福。我们都要爱国,都要感恩,感谢那些为国家安危奉献青春,奉献生命的人。近年来中印边境冲突挺多,保卫边境,就是保卫主权。上次有四名英雄献身于中印边境。这都是我们的英雄。我们要向他们致敬,向他们学习。
标签: 历史传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