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对理想社会的解读,《桃花源记》就是其中代表。桃花源中,“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在中国古人看来,桃花源中之人这种安居乐业、与世无争的生活方式,就是理想社会。这是古人们厌倦了现实中的竞争压力后,所以才幻想出这么一个“世外桃源”,来暂时逃避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压力。
在中国历史上,西周,某种程度上就是古人心目中的理想社会。
早在周文王时代,周国就出现了一个轰动一时的故事。虞国和芮国民众因为产生矛盾,想找西伯侯姬昌进行调解。可是,当两国民众走入周国境内时,发现周国百姓都互相推让田界且尊老敬贤,顿时自觉惭愧,说道:“我们所争的东西,正是周人所耻之事。还去找西伯干嘛?不过是自取其辱罢了!”就在互相谦让过后,各自离开周国回去了。
“耕者皆让畔,民俗皆让长”的周国,就是历史上的“桃花源”。
周国之所以能形成“耕者皆让畔,民俗皆让长”的民风,实际上与周国所实行的一项制度密切相关:藉田制。“藉田制”,大概就是公私田制度,也是一种农村公社制度。公田由公社成员共同耕作,其所得归于政府;私田是政府分配给农民的份地,每家每户在公田上的劳作结束后,就可到自家私田上去劳作,其所得完全归农民个人所有。在藉田制的劳动生产模式上,周人又建立起乡遂制度。对于“乡”,“五家为比,使之相保(担保);五比为闾,使之相授(托付);四闾为族,使之相葬;五族为党,使之相救;五党为州,使之相賙(接济);”这种家族互相帮忙、互相救助、互相依赖的模式,其实就是一种公社模式。
在藉田公社内,每个人的报酬都是产量大致相等的私田;公社“社员”们长年一起送图、种菜、耕田、插秧、积肥、兴修水利;整个“公社”内,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家家户户来往频繁,一家有难则八方支援;农瑕时分,公社“社员”们还要参与半军事化的集体狩猎活动,如春蒐、夏苗、秋狝、冬狩;政治上,“乡”里的社员们还拥有“询国危”、“询国迁”、“询立君”的政治权利。
正是因为这种经济上、政治上人人相对平等的藉田制,让周国形成了“耕者皆让畔,民俗皆让长”的民风。也因为如此,西周一定程度上成了古代士人们所称道的理想社会:在周王举行藉田大典时,农夫们“有嗿(音坦)其饁(音叶),思媚其妇,有依其士”——有人吃着干粮,有人与老婆打情骂俏,有人依偎在老公身旁——对比后世百姓见到帝王将相都得下跪磕头的场面,西周社会是多么平等而和谐啊!
然而,西周“藉田公社”虽然温馨而和谐,但到了西周中晚期以后,藉田制的生产模式却再也难以维持下去了。公社制的生产模式,虽然能保证公社内每个成员的相对平等,但由于缺乏竞争,使得其生产效率极为低下。西周中晚期时,周王国人口大幅增加,人多地少矛盾越来越突出,生产效率低下的藉田制也就难以适应西周社会的发展。最终,到了周宣王执政时,放弃了藉田制:“宣王即位,不籍千亩。”周宣王将旧时“国有”的藉田,全部私有化给各类地主,由他们代为经营。从此后,公社制的生产模式在周王畿内消失。
此后,周王畿内是否还能维持以往那种人人相对平等的社会氛围?答案已不言自明。
但是,无论如何,指望藉田制能够一劳永逸地解决人们地位不平等、贫富差距大的社会问题,就不现实。藉田制的生产效率低下弊病,迟早都得迫使周人作出变革。所以,后世儒家学者或士人们竭力推崇藉田这种生产模式,本身就是一厢情愿。
西周是理想社会吗?如果你厌倦了竞争、厌倦了地位不平等、厌倦了贫富差距拉大——西周也许是你的理想社会。但这一理想社会在世界范围内生存竞争的大环境下,势必无法永续存在。
标签: 周朝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