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草圣林散之有着怎样的成就呢?

纵横百科 110 0

被称为“当代草圣”的林散之是南京人民的骄傲。林散之(公元1898—1989年),原名以霖,号散之,祖籍安徽和县,生于江苏江浦。林散之童年即喜涂鸦。14岁丧父后,他至南京跟张青甫学习工笔人物画,练就基本功,此后随乡亲范培开学习书法,17岁时因迷于诗、书、画,自号“三痴生”,人称“林三痴”。

  1921年,林散之24岁时,其师张栗庵谐“三痴”之音,为其改名“散之”,林遂终生用之。30年以后,林散之由张栗庵引荐,负笈沪上,拜黄宾虹为师,得“五笔七墨”之秘。1933年,遵黄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教导,他开始影响一生的万里之行。解放后,林散之作为国家干部在江浦工作、生活了12年。

  1966年,其妻病逝和“文革”浩劫的双重打击致使他两耳全聋,以后他在作品落款常署“散耳”、“聋叟”。1970年春节除夕,他在乌江镇浴池洗澡,不慎跌入开水池中,全身严重烫伤,右手五指黏并,幸被抢救了拇指、食指和中指,尚可执笔,因自号“半残老人”。

  1972年,他的草书条幅《毛主席词•清平乐会昌》得到郭沫若、赵朴初、启功等权威人士的高度评价,书名初震,是时75岁。次年元月,他的书法作品在日本引起巨大反响。1984年5月,日本书道访华团拜访林散之,团长、日本书坛巨攀青山杉雨敬题“草圣遗法在此翁”为赠。

  同年,北京《瞭望》周刊发表《草圣遗风在此翁》评介文章,林散之“当代草圣”之称从此传颂四方。1988年,林散之向故乡江浦县捐献历年书法精品170件、画40幅及所藏古砚2方,江浦县为其建书画陈列馆于求雨山。1989年10月,林老自知命数将尽,一天上午起床后突要纸笔,写下“生天成佛”四字。

  至12月6日,林散之与世长辞,终年92岁。林散之是“大器晚成”的典型。也正因为其出大名很晚,数十年寒灯苦学,专心致志,积学厚,涵养富,不仅使其书法功底至深,而且,又因其做人之真诚和在诗词及绘画等多方面的成就,滋养了其书之气、韵、意、趣,使之能上达超凡的极高境界。

  林散之的书法被称为“散体”草书。他的字极其讲究用笔,重视用笔。他用长锋羊毫作书,并保持中锋用笔而求瘦劲。这不仅须善于择取古学之长,而且更需千锤百炼,把握到其中的奥妙。林散之用笔变化多端。据目睹他作书的人说,他有时行笔缓慢,如作楷书,线条凝重,沉静,枯涩,似春蚕吐丝;有时行笔疾厉,有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急转直下,如藤蔓檐,一气呵成。

  林散之书画陈列馆坐落于江浦县城西求雨山上,整个建筑依山傍水,错落有致,具有浓郁的古典园林风格。主展馆两层,上有萧娴先生亲书“散木山房”楼额,内部陈列及珍藏散之先生1988年捐赠的不同历史时期书画作品,其中有最长的书法长卷达7米多。长卷国画《江浦春修图》,场面壮观,画内人物多达635人。

  碑亭、碑廊共镌刻林散之先生书法作品25方。求雨山书画院陈列当代名家墨宝及林散之先生平图片资料。展览馆四周松木滴翠,竹径引风,象征林散之先生之书艺精绝。登楼远眺,看见千里长江奔流不息,让人想到中国书画艺术的长河绵延不绝。

标签: 草圣是谁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