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亮剑”原型王近山生活困难,邓小平得知后向中央提要求

纵横百科 143 0

2005年,电视剧《亮剑》登陆CCTV1黄金档,此剧一出,顿时风靡全国,万人空巷。

看过电视剧的人都会被“李云龙”打仗时那股子冲劲打动,他的三段感情更是引起我们的注意。殊不知,“李云龙”的原型正是王近山,而他的经历远比电视剧里演绎得更精彩、更传奇。

1975年,“亮剑”原型王近山生活困难,邓小平得知后向中央提要求

电视剧人物李云龙

然而,在1975年,王近山却因病入不敷出。见其生活如此困难,他的老上司邓小平伸出了援助之手,向中央提交一申请,这才改善了他的生活。

立下了赫赫战功的王近山怎么会落得如此境地?邓小平又是如何帮助他的呢?

1946年8月下旬,丧心病狂国民党的将14个整编师共38万人的强大兵力调往晋冀鲁豫解放区,向我军战士发动进攻。

当时,这几个地区的解放军刚刚打完陇海战役,人困马乏,粮食和弹药都处于匮乏的状态。全军4个纵队的人加起来也只有5万多,许多建制团甚至连两个营的兵力都没有,和国民党全副武装的庞大军团相比,敌我力量差距过大。

我军在中原地区陷入被动状态,敌军第3师更是冒失闯进解放军的巡逻地界,妄想拿下邓小平、刘伯承等大鱼前去邀功。

1975年,“亮剑”原型王近山生活困难,邓小平得知后向中央提要求

为了粉碎敌人的进攻,邓小平、刘伯承把军区各纵队首长召集在一起,商议作战计划。很长一段时间,大家都沉默不语。他们不是害怕,在场的人都是身经百战的优秀指挥员,而是知道此战太难胜利了。

想要以区区5万人,战胜人数相差无几但装备远胜自己的第3师,谈何容易?万一失手,中原地区就会满盘皆输,5万将士的血将染红整片土地,一失足则成千古恨啊!

但坐以待毙并不会有更好的结果,邓小平说:“如果不打,我们都得回太行山负荆请罪,这样对得起党组织、对得太行山的老百姓吗?”

大家面面相觑,领导指挥作战的担子太重了,不能贸然接下。这时,王近山猛地站起来,热血沸腾地说:“邓政委,我来!我王近山今天立下军令状,不把敌人全消灭,我就不回来!”

1975年,“亮剑”原型王近山生活困难,邓小平得知后向中央提要求

王近山的视死如归打动了在场所有人,能在这种时刻挺身而出,不仅让邓小平看到了希望,更是敬佩他的勇气。他拍手称快,激动万分地指着王近山说:“好!好样的!我支持你!”

刘伯承也一下子站起身来,走到王近山身边,用力地拍着他的肩膀说:“打仗就是要有这股子冲劲。你放开了打,需要什么物资全给你们第6纵队运过去。”

王近山慷慨领命,带着部队直扑敌第3师所在地大杨湖。

在兄弟部队的协助下,第6纵队集中兵力向敌军发起围攻。但敌方人数增调至4个营,他们依仗有利地形和坚固的防御工事,在飞机坦克的掩护下,一边负隅顽抗,一边等待支援,导致我军前两天的进展不大。

战役到了第3天,邓小平来到作战室了解情况,翻阅地图后打电话给王近山说:“东边的敌人最多只能拖一天,如果今晚拿不下来,问题就复杂了。要是把握不大,就准备撤出来。”

王近山果断地回复:“我们绝不会撤,就是把6纵打光了,今晚也要拿下敌人!请首长放心,我保证把大杨湖的敌人消灭!”

1975年,“亮剑”原型王近山生活困难,邓小平得知后向中央提要求

9月5日,第6纵队趁夜色向大杨湖的敌人发起总攻。王近山把纵队指挥所设在距离敌人只有300米的地方,并让6纵18旅的旅长肖永银亲自上阵杀敌。

经过一番激烈的恶战,我军有6个团的兵力攻入村子,把敌方团部围困在村东南角的一片院落里。

经过一夜的战斗,双方身体都疲倦到了几点,这时候就是拼意志、拼信念。虽然敌人仍在垂死挣扎,但第6纵队杀声震天,气势如虹,终于,敌军支撑不住了,败下阵来。

这次战斗以后,王近山指挥的第6纵队一战成名,成为邓小平麾下的主力军,军中也敬佩地称呼他们为“铁六纵队”。

1975年,“亮剑”原型王近山生活困难,邓小平得知后向中央提要求

1947年,蒋介石被迫放弃对共产党的全面进攻,转攻为守。为了扭转乾坤,他居然铤而走险,急调兵力对山东和延安实施重点进攻。

根据中央的指示,晋冀鲁豫野战军要在豫北和鲁西南地区寻机歼敌。刘伯承和邓小平在会议上决定,以第一、第二、第三、第六纵队等10万兵力,举行豫北大反攻。

会议刚一结束,王近山就急不可耐地跳上了吉普车,马不停蹄地赶往前线。当时,刚下过一场大雪,融化了的雪水都被冻成了冰,道路很滑。司机知道他是个急性子,已是开得飞快了。

王近山还是嫌慢,一再催促,要司机开得更快一些。加速,加速,再加速,车子忽然失去控制,横冲直撞地往前冲。司机双手死死地握住方向盘,脚下用力抵着刹车闸,突然,车子在雪地上打滑,翻了个底朝天。

1975年,“亮剑”原型王近山生活困难,邓小平得知后向中央提要求

跟随王近山一起的小士兵最先清醒,从车里爬了出来,慌忙寻找长官。绕到车另一边后,他看到王近山被卡在车底下,立即招呼其他人。警卫员们七手八脚地把长官抬出来,右腿上的棉裤已经被鲜血浸透了。

这是王近山一生中唯一一次受重伤,医生初步判断为右侧大腿中部粉碎性骨折,极有可能落下残疾。听到医生的的诊断,他脸色大变,用被子蒙着头,一声不吭。

一天,邓小平在百忙之中去探望他,这个铁骨铮铮的汉子像个小孩一样放声大哭,边哭边喊:“我,我残废了,不能打仗了,不能上前线了。”

邓小平理解他现在的心情,并没有立即劝他,而是让他条条框框地大哭一场。等王近山情绪缓解之后,他才拍着对方的肩膀说:“你就好好养伤,等你出院了,真残疾我也让你上战场。”

1975年,“亮剑”原型王近山生活困难,邓小平得知后向中央提要求

王近山这才破涕为笑,老老实实地待在医院疗伤。后来,他的腿真的落下了残疾,邓小平也没有食言,让他继续回到6纵队去指挥打仗。

见到跛脚走路的王近山,刘伯承也安慰道:“我也是个残疾,现在不也好好待在前线吗?只要脑子没残,都没什么大问题,你第6纵队的兄弟们还在等你呢,快去吧!”

从此,王近山就跋着腿,在刘、邓麾下继续冲锋陷阵。

全国解放后,他出任北京军区副司令。一代名将,在战场上战无不胜,却在情场上手足无措。原本他与妻子韩岫岩已经结婚十多年了,感情非常好,但却有一个人悄悄插足。

1975年,“亮剑”原型王近山生活困难,邓小平得知后向中央提要求

王近山一家

那年,王近山才34岁,年轻又英俊,他的风采一下子迷住了一位女大学生,而这个女大学生不是别人,正是妻子嫡亲的二妹韩秀荣。

此时,正在海军医院工作的韩岫岩得到消息,勾引丈夫的人是自己最亲爱的二妹,怎么也不能接受这个现实,气的差点昏了过去。回到家就和王近山大吵了一架,后来气不过,就向组织报告,请求组织解决丈夫的“作风问题”。

这件事闹得很大,最后还传到了毛主席的耳朵里,毛主席亲自指定刘少奇出面解决。王近山的战友和中央领导人都曾找他谈过话,还暗示到,如果他坚持离婚,很可能会受到严厉的处分。

王近山被发妻的做法激怒,斩钉截铁地说:“我明人不做暗事,坚决不会欺骗党组织,要怎么办就怎么办吧!”

1975年,“亮剑”原型王近山生活困难,邓小平得知后向中央提要求

1964年初,王近山和韩岫岩离婚了,引得全国一片哗然。当时,有不少军官因厌倦了原配妻子而换老婆的现象,民众反抗情绪比较大。中央为打击这种不正之风,首先就拿一些干部当典型,杀鸡儆猴,人们称之为“铡美案”。

很快,王近山也被推上风口浪尖,因官职大被人们当成首要案例,要求中央对其进行处分。他被开除党籍,行政降级,调往河南某农村任副场长。

正当他以为自己是官场失意情场得意时,更大的打击迎面而来。在他被撤职以后,韩秀荣顶不住压力放弃他离家出走了,霎时,这个曾经荣耀满身的开国中将只剩下了遍体鳞伤。

1975年,“亮剑”原型王近山生活困难,邓小平得知后向中央提要求

身心疲惫的王近山默默承受着背叛,孤零零地收拾离京的行装,就在他灰心失意时,跟他许久的勤务员黄慎荣站了出来,想和他一起去。

王近山很惊讶,他现在什么都没有了,跟过去只会吃苦,一再强调:“农场里干的都是脏活累活,可不比在北京舒适,况且我现在一穷二白的,跟着我也没什么用。”

黄慎荣诚恳地说:“首长,您这样的身子,自己一个人怎么能行呢?我不识字没文化,只要您不嫌弃,就带上我吧,我照顾您一辈子!”

10月,王近山和黄慎荣结婚,一起到河南西华县黄泛区农场工作。农场的日子不好过,王近山的右腿有残疾,干起活来很吃力,还好有妻子贴心的照顾,心里才有些慰藉。两人的感情也逐渐升温,孕育了一儿一女。

1975年,“亮剑”原型王近山生活困难,邓小平得知后向中央提要求

王近山和黄慎荣的家庭

岁月如梭,转眼就到了“九大”召开前夕,在好友肖永银的提示下,王近山写了三封信传到南京,其中两封到了南京军区司令许世友手里。

许世友是有名的侠义将军,见他生活如此困难,便在毛主席面前仗义执言,这才让王近山重回军界,到许世友任司令员的南京军区任副参谋长。但“铡美案”的影响依旧在,所以他几年内都没有得到晋升,每个月的工资都不够他看病,生活很是困难。

1975年5月,邓小平到南京视察工作,很想见一见昔日的部下,便叫人把王近山请来,但部下说:“王参谋长生病了,现在在医院治疗呢。”

邓小平不能见到他,很是惋惜,但也不知道他生活的具体情况。直到后来在肖永银的汇报中看到,王近山仅有行政9级的待遇,完全不够支付他的治疗费用。思索一番后,邓小平回到了北京,向中央提交一份申请:请求将王近山同志的行政待遇恢复到6级。

对于这一仁义的请求,中央很快就批示:同意。

1975年,“亮剑”原型王近山生活困难,邓小平得知后向中央提要求

老年王近山

病中的王近山到领工资的时候才发现老首长为自己做的事情,感激涕零地写信向他表示感谢。邓小平也回信道:有什么困难要及时同我说。

但是很遗憾,1978年5月,王近山还是因病治疗无效离世了。邓小平知道这一消息后,十分悲痛,指示南京军区:“王近山有很大的战功,他的后事一定要办好。”

邓小平对这位爱将的过早辞世极为悲痛和惋惜,他把悼词中的“副参谋长”换成了“顾问”,中央军委补发通知,任命王近山为南京军区顾问。

人死后,军区补发任命,这在我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例。邓小平还在《回忆王近山文集》上欣然挥笔,为该书题写书名——“一代名将”,可见他对王近山的一片深情。

1975年,“亮剑”原型王近山生活困难,邓小平得知后向中央提要求

标签: 李云龙的原型是谁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