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哪吒的法身,到底是“三头八臂”还是“三头六臂”?

纵横百科 137 0

一说到哪吒这个人物,大家就会想到,那个“项套乾坤圈,臂绕混天绫,脚踏风火轮,手持火尖枪”风一般的少年。不管是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还是《封神演义》,哪吒的形象都是深入人心的。

关于哪吒的法身,到底是“三头八臂”还是“三头六臂”?

其实“哪吒”一词最早出现在道教书籍中,而非佛教,他是道教的护法神,在道教的头衔为中坛元帅、通天太师、威灵显赫大将军等。

而在佛教中是叫“那咤”,那咤本是佛教中的一个神,在唐以前,我国尚无关于“那咤”的任何记载。也就是说,“那咤”是从唐代传入中国的。虽然道教的哪吒原型是佛教的那咤,但是两者绝对不是同一个人。

经过后来历代文人的描述,才形成如今我们所知的形象,但是还有一个争议就是哪吒到底是“三头八臂”还是“三头六臂”?

关于哪吒的法身,到底是“三头八臂”还是“三头六臂”?

因为在《西游记》中的哪吒是“三头六臂”,第四回中描写:那哪吒奋怒,大喝一声,叫:“变!”即变做三头六臂。

而《封神演义》中的哪吒却是“三头八臂”,且《封神演义》中还专门就哪吒的“三头八臂”由来道出了缘由。哪吒在被化血刀击伤后,师傅太乙真人赐三杯酒和三枚火枣,然后哪吒得了“三头八臂”的法身,可随心意自由变化,可同时使用所有兵器,隐显自如。

那哪吒到底是《西游记》中的“三头六臂”还是《封神演义》中的“三头八臂”呢?

关于哪吒的法身,到底是“三头八臂”还是“三头六臂”?

其实不管是《西游记》还是《封神演义》都是取材于哪吒的民间传说,小说的作者都是通过将民间传说的情节,加以丰富的想象,塑造了各自小说中的哪吒形象。而《西游记》和《封神演义》哪一个成书早,都一直有争论,两本小说都是明代成书的,所以这两本小说中的人物谁借鉴谁还很难说。

但是在《水浒传》中有一个人物,名叫项充,梁山大聚义时,排第六十四位,上应地飞星,担任步军将校。有人不禁会问,说的好好的《西游记》和《封神演义》,怎么又扯到《水浒传》了,因为这个项充绰号叫“八臂哪吒”。

要知道《水浒传》成书的时间要比《西游记》和《封神演义》早,《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是元末明初时期的小说家,而吴承恩是明朝后期小说家。

关于哪吒的法身,到底是“三头八臂”还是“三头六臂”?

《水浒传》的这个项充绰号“八臂哪吒”由来,自然也是源自哪吒的民间传说,因为《水浒传》成书更早,所以我们可以推断哪吒一开始的形象应该还是“三头八臂”,而在小说《西游记》中改为了“三头六臂”,或许是作者认为“三头六臂”更显的对称协调。而且“三头六臂”已经形成一个汉语成语,比喻神通广大,本领出众。以上仅是个人观点,欢迎大家探讨。

标签: 三头六臂的人物是谁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