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复习(2021年4月15日)

纵横百科 109 0

课题三十二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一、“百家争鸣”出现的历史条件

1.春秋战国时期剧烈的社会大变革是“百家争鸣”出现的根本原因。

2.经济:铁器和牛耕普遍使用,封建经济迅速发展,土地私有制出现,井田制瓦解。

3.政治:周王室衰微,礼崩乐坏,国家分裂,诸侯争霸,分封制瓦解。

4.文化:各国纷纷网罗人才,学术环境宽松活泼;原先处于社会底层的士人阶层活跃起来,受到各诸侯国重用;私学兴起使“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大批人才从不同的阶级立场对社会问题发表见解。

[注] “争鸣”意指各学派根据自己对社会现实的理解发表自己的看法,本质是寻求社会稳定与发展的途径。

[注] “天子失官,学在四夷”使文化下移,“士”阶层活跃起来。

[联]

牛耕和铁器的推广

生产力发展

社会变革(包括土地制度、阶级关系、政治制度)

思想文化空前发展

“百家争鸣”

[拓] 从“累累若丧家之犬”“孔老二”到“万世师表”“至圣”“素王”“至圣先师”,孔子可真是经得起多少诋毁,就担得起多少赞美。

[辩] “仁”与“仁政”的不同

孔子的“仁”是一种含义极广的伦理道德观念,其最基本的精神是“爱人”;孟子将其发展成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施政纲领,即“仁政”。孟子的“仁政”思想是对孔子“为政以德”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注] “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充分体现了社会管理者的榜样示范作用。

[注] 自然界的运行有自己的规律;但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掌握大自然的规律为人类造福。

[注]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体现辩证法思想。

以柔克刚!

二、主要派别及主张

(一)儒家——中国古代道德学说的建构

1.孔子

核心是“仁”

“仁”的基本出发点是爱人;实现“仁”的途径是道德自觉,推己及人;目的是调节与和谐人际关系

以“礼”治国

强调等级和秩序

调整“礼”和“仁”的方法

中庸。既贵贱分明又温情和谐。达到中庸的做法是“和而不同”

以“德”治民

统治者要爱惜民力,“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教育思想

开创中国古代私人讲学之风,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思并重,举一反三,不耻下问,学以致用,温故而知新等

世界观

对鬼神敬而远之,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地位

2.孟子

“仁政”

孟子把孔子“仁”的学说发展为一套系统的政治学说,主张施行“仁政”

(思想核心)。实质是建立小农经济;内容是给农民以土地,不犯农时,宽刑减税

民本思想

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成为中国早期民本思想的基础

主张

“性本善”

认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所以要实行“仁政”来恢复和扩充人的善性

倡导“养浩

然之气”

他强调先义后利,舍生取义,大丈夫要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天道”与“人

道”的关系

认为“天道”与“人道”是统一的,二者融合在诚信道德原则的基础上

3.荀子

政见

主张统治者施政用“仁义”和“王道”(礼法兼施,王霸并用),以德服人

民本思想

看到了人民的巨大力量,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著名论断

“性恶论”

强调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礼法并用,使人向善

唯物思想

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提出“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等观点

对“礼”

的认识

对“礼”的思想进行了深入探讨,认为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礼

(二)道家——中国古代自然哲学的建构

1.老子

核心思

想:“道”

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道”是永恒不变的;他还提出“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摒除了“天命”的绝对权威

辩证法

世界万物和人类社会总是在不停运动,任何事物都具有相反的两面并不断转化,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

“无为”

强调一切要顺应自然,提倡清静无为,提出“无为而治”

的政治主张

小国寡民

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抱有消极悲观的态度,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社会

[注] 儒墨争雄,儒道争锋,儒法争用,可谓纵横捭阖,机锋迭起,智慧纷呈。

[拓] 孔子的思想不被当时统治者重视的原因:

(1)春秋战国时代,社会分裂割据,缺乏一个实行礼制的强有力的中央政权。

(2)当时各诸侯国热衷于兼并战争和变法改革,致力耕战,孔子恢复周礼、仁政爱民的主张不符合他们的需要。

[注] 儒家知识分子尊崇的信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辩] “性善论”强调扩充自己固有的善性以完善人格;“性恶论”强调用礼乐规范自己,通过后天接受教育以完善人格。二者表面截然相反,其实本质是一致的。

[辩] 荀子提倡的“礼”不同于孔孟,而是主张靠行政强制使人“向善”

[注] “无为而治”强调遵循自然的法则而不妄为,既尊重自然规律,反对盲目行动,又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倡导“待时而动”“因时制宜”,是一种“积极无为”的哲学观。

[补] 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墨者俭而难遵,是以其事不可遍循;然其强本节用,不可废也。法家严而少恩;然其正君臣上下之分,不可改矣。

——《论六家要旨》

2.庄子

思想核心

“道”是世界的最高原则

“齐物”

就是万物齐一,认为任何事物在本质上都是相同的。宇宙间一切事物,如生死寿夭,是非得失,物我有无,都应当同等看待

“逍遥”

就是对事物采取一种旁观、超然的态度。要做到逍遥,就要“无所恃”,不要受各种条件左右。主张用超越功利的方法去追求精神自由,认为放弃一切大小、生死、贵贱、荣辱等差别观念,就能获得精神上的自由“逍遥”

社会观

鄙视富贵利禄,痛恨“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的社会不公

顺应自然

认为天与人“不相胜”,人对自然状态的破坏,无利而有害。因此,人必须顺应自然

哲学思想

相对主义是庄子哲学的主要特点

[拓] 由于社会地位、思考方式和学统承继上的差异,先秦诸子在学派风格上具有先明的个性特征。

[注] 爱臣太亲,必危其身;人臣太贵,必易主位……万物莫如身之至贵也,位之至尊也,主威之重,主势之隆也。

[注] “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等成语体现了要变革的思想。

[注] 学问是什么?学问就是学着认识问题,没有学问的人并非肚里没有道理,脑里没有理论,而是心里没有问题。

——梁漱溟

(三)墨家思想

1.“兼爱”(核心思想):墨子也把“兼爱”称为“仁”,但与孔子的“仁”有很大差异。孔子的“仁”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有等级差别的爱(“亲亲有术,尊贤有等”);而墨子主张的“兼爱”则是没有差别的爱(“爱人若爱其身”),消除亲疏、贵贱的分别,同等地去爱所有的人。

2.“非攻”:反对不义战争,主张各国和平共处。以墨子为首的墨者为宣传和平四处奔走。

3.“尚贤”:尊重有才德的人,反对任人唯亲。

4.“尚力”:强调劳动者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提倡节俭:主张“节用”“节葬”,反对奢侈浪费。

5.非命(反对儒家“生死有命,富贵在天”)、非乐(反对娱乐)、尚同(集权主义,“一同天下之义”)。

(四)法家思想

1.思想

集权观

加强君主集权,建立一个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

改革观

社会在发展,政治要改革,反对儒家“是古非今”的历史观

政见

“法”“术”“势”相结合,主张君主要以法治国,利用权术驾驭大臣,以绝对的权威震慑臣民

法治观

以法治国

,厉行赏罚,奖励耕战

2.影响

(1)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对中国专制主义政体的建立乃至秦始皇统一全国都起了重大作用。

(2)汉代以来,独立的法家学派逐渐消失,但法治思想被吸收到儒学体系中,与儒家思想互为表里(“外儒内法”),成为维护专制政权的工具。

(3)严刑峻法等主张,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限制了人们的自由,不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三、“百家争鸣”的历史影响

1.“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活跃了思想、传播了文化,对当时和日后社会的发展,都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成为后世各种思想文化的渊源。其中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道家构成了传统哲学的基础,法家变革的精神成为历代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联] 荀子主张“制天命而用之”,庄子则主张顺应自然,人在自然面前无能为力,体现了“儒道争锋”。

[注] “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体现了尚贤的主张。

[辩] 韩非子的“法治”思想不能等同于今天的“法治”思想,前者是为了让君主利用刑律强化集权,是专制王权的统治手段,法律是用来统治人民的;后者是要实现人民意志,否定任何特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补] 战国后期,“百家争鸣”转入了总结阶段。战国末年的《吕氏春秋》“兼儒、墨,合名、法”,将诸子百家的思想融合在一起。这一方面是文化创新的表现,另一方面是政治上由封建割据走向全国统一趋势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一种反映。

课题三十三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联] 郡国并行制的后果是诸侯国势力膨胀,形成地方割据。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解除了王国对中央的威胁。

[注] 从民本到君本;从理性到迷信;从人道到天道。

[拓] 新儒学背离了先秦儒学的民本思想,开启了儒学神学化、儒家宗教化、孔子教主化的进程。

[辩] 汉武帝之所以接受董仲舒的新儒学,根本原因在于它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和国家大一统的需要。可不是因为它宣扬的仁政思想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

一、背景

1.国力的恢复和强盛:汉武帝时期,经济实力逐渐恢复和增强,人民生活安定,社会繁荣,国力日盛。

2.潜伏的危机:诸侯国的势力膨胀,土地兼并剧烈,匈奴为患,威胁着西汉的稳定。

3.黄老之学的过时:汉初“无为而治”的思想已不能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4.董仲舒对儒学的改造:董仲舒把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适应了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二、标志

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三、董仲舒的新儒学

主张

1.内容

思想主张

目的

“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加强中央集权

“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

加强君权

提出“三纲五常”

维护统治秩序

2.特点

(1)从思想内涵看,融儒家、阴阳五行家、黄老之学和法家思想为一体。

(2)主张在政治思想方面实行“大一统”,强调君主权威,赋予君权以神权色彩。

(3)在宣扬“君权神授”的同时,又继承和发扬了儒家的民本思想和“仁政”思想。

(4)以维护皇权的绝对性为目的,受到统治者重视,迅速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

(5)具有神学色彩,其哲学思想的本质是唯心主义。

(6)承认现实政治秩序的合理性(如皇权专制),即维护现实统治。

3.汉武帝推广儒学

(1)政治:起用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儒家学说成为政府选拔人才、任官授爵的标准。

(2)教育:儒家经典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儒家垄断教育,在长安兴办太学,在全国各郡县设立学校,儒学取得民间独尊的地位。

4.影响

对汉代政治

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局面,削弱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稳定封建统治秩序

对民族精神

思想统一于儒学,儒学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这种民族精神是维护统一、阻止分裂的强大思想武器

对学术文化

一方面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对学术、思想的发展有钳制作用;另一方面,尊儒又提倡了文化教育,提高了知识分子在社会上的地位和作用

对主流思想

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注] 黄老思想中“黄”指的是黄帝的学说,即修身、养生;“老”指的是老子的学说,即治国、无为。强调“无为而无不为”。汉初以此为统治思想,即“休养生息”。

[注]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的实质相同:思想专制。

[注] 三纲五常

从纵向上构建了家族与国家之间的顺从关系;把儒家的“仁”与阴阳五行学说的“天”相结合,把仁、义、礼、智、信与五行相比附,从横向上确立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拓] 太学是官办的最高学府,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大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古老的正规大学。

[补] 儒学在汉代成为统治思想的表现:

(1)选官的指导思想,如举孝廉,以经取士。

(2)以礼入法,儒家思想为法律指导思想。

(3)学校教育以儒学为主。

课题三十四 宋明理学

[注] 理学

因理学家主要讨论的内容为义理、天命之学,故称为理学,又名为道学。理学是融合佛、道二教部分教义与传统儒学的新思想体系,是一种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的新儒学。哲学化阶段的儒学就是“理学”。

[辩] 理学≠礼学

宋明理学进一步把社会秩序的礼等同于“天理”,以“理”为核心,但不是以“礼”为核心。

[注] 王阳明认为社会动荡的原因是人心破坏所致,只有整治人心才能挽救统治。“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充分体现了其观点。

[拓] 理学的世俗化

理学对后世的最大影响绝不是“理”“气”等深奥的哲理,而是对儒家伦理道德标准的丰富及其普及化、通俗化。可以这样说,汉代儒学强化了君为臣纲,宋代理学不仅强化了君为臣纲,而且使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深入人心。将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推广到每一个家庭,是理学家的“功劳”。

1.理学

形成的背景

(1)政治条件:经历唐末五代的分裂动荡,为巩固政治局势,需要整顿人心;统治者重文轻武,科举制度逐渐完善,有利于儒学的发展。

(2)物质条件:宋代农业、手工业、商业迅速发展,科学文化取得巨大成就。理学对自然及社会规律的思考,正是宋代科学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3)思想条件:魏晋南北朝以来,出现了儒学、佛教、道教“三教合一”的局面。北宋儒学家既复兴儒学,抨击佛道,同时又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

2.思想主张

代表

哲学观

认识论

道德观

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

二程(程颢、程颐)

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先有理而后有物

提出“格物致知”,把知识、道德、天理联系起来

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

朱熹

天理就是“三纲五常”

,是人性的最高境界

“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而非“求科学之真”

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陆九渊

“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心”即“理”

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

将人心与心外无物联系起来

王阳明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致良知”“知行合一”

将人心与道德联系起来

3.宋明理学的影响

(1)积极影响

①宋明理学把传统儒学从“天人感应”的神学倾向中解脱出来,使之哲理化,是对中国封建统治思想的理论总结,具有一定的进步性。

②心学打破理学的僵化,活跃了人们的思想。

③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

(2)消极影响

①宋明理学为适应封建社会后期统治阶级的需要,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

②为封建等级秩序辩护,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占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③夸大了“心”即良知的作用,助长了明中叶以后不务实际之风。

[联] 科举制以儒学经典为命题素材,客观上促进了儒家思想的传播,但也钳制了人们的思想,不利于社会的变革。

[拓] 佛教在西汉末年传入中国,道教是由道家学派宗教化而来,于东汉末年在民间兴起。“三教并行”体现了唐文化的兼容并包,虽冲击了儒学地位,但并未改变其正统地位。

[注]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体现了心是万物的本原。

[注] 颜元在批判理学脱离社会现实时说道:“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

课题三十五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注] 明清之际是一个“天崩地裂”的时代。“一些最敏锐的心灵”进行了一场痛定思痛的反思。

[拓] 李贽,一位走在时代最前列的有着最为孤绝的理性自觉的先知先觉者,是晚明中国早期启蒙思想的旗帜。但他没有从根本上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局限性。

[辩] 他们代表新兴市民阶层利益,而不是资产阶级利益!

[注] 

经世致用

经世致用的主旨是反对学术研究脱离现实,强调要做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实事。经世致用把学术研究和当前现实紧密结合起来,往往以解释古代典籍为手段,发表自己的见解,并用于改革社会现实,开辟了一代重实际、重实证的新学风。

[拓]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方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

一、背景

1.政治:民族和阶级矛盾尖锐,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2.经济:明中期以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但受到封建专制制度的严重阻碍。

3.阶级(层):市民工商业者队伍扩大。

4.文化:八股取士使文化专制加强;西学东渐,西方近代科技开始传入中国。

二、概况

1.李贽的离经叛道

(1)思想:

①挑战正统: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的主张,认为“理”就在百姓日常生活之中。

②否定儒学权威:反对以“圣人”之言作为判别是非的标准,儒家经典也不是“万世之至论”;主张“童心说”。

③在诗文写作风格上主张“真心”,反对摹古文风。

(2)著作:《藏书》《续藏书》《焚书》《续焚书》。

(3)影响:

①李贽的思想

具有鲜明的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有力冲击了传统的纲常名教和封建伦理道德,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②李贽的思想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2.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代表

主要思想

作用

黄宗羲

①揭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②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

”的民主思想

对以后的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顾炎武

经世致用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

王夫之

①世界是物质的,事物是客观存在的,物质发展变化是有规律的;

②事物是可以认识的;

③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启示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三、评价

1.积极

(1)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的思想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对当时的封建专制有一定的冲击作用,对近代民主思想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批判继承,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2.局限

(1)从内容上看:没有提出新的社会制度,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2)从地位上看:无法撼动程朱理学的主流地位,未在当时成为主流思想。

(3)从影响上看:影响有限,未能实现中国社会的转型。

(4)从性质上看:不是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本质上还未跳出传统儒学的范畴。

[联] 明清之际与文艺复兴时期的相似性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二是都出现了新思潮反对禁欲主义。

[注] “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尔”。

[注] 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

[辩] “亡国”与“亡天下”:“亡国”还只是封建王朝改朝换代的事,而“亡天下”则是民族、文化的沦亡,是关系到整个民族命运的大事。

[拓] 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变的是对君主专制的批判。经世致用思想,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不变的是,在君主专制强化、传统儒学文化根深蒂固影响下,未形成主流,影响有限。可见,任何思想文化不可能脱离特定的政治经济。

课题三十六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一、古代中国的科技

1.四大发明

名称

成就

影响

造纸术

西汉前期已有纸;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是书写材料的伟大革命,促进中国及世界文化的发展

印刷术

隋唐出现雕版印刷术;北宋毕昇发明胶泥活字印刷术

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火药

唐末开始用于军事;宋朝军事上广泛使用

推动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骑士阶层日益衰落

指南针

战国时发明司南;北宋应用于航海

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2.数学

(1)计算方法:①春秋出现九九乘法口诀;②春秋战国出现筹算计算法;③元朝出现珠算法。      

(2)数学专著:东汉《九章算术》总结周秦到汉代的数学成就,标志着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内容、以算筹为工具、以十进位值制计算的数学体系形成。

3.天文学

(1)天象观测:             

①世界最早的日食、彗星和太阳黑子的记录。

②战国《甘石星经》是我国最早的天文学著作,其中《石氏星表》是世界最早的星表。

(2)天体测量:

①东汉:张衡发明浑象仪,证明浑天说,其地圆见解比欧洲早1 000多年,发明测定地震方位的候风地动仪。

②唐朝:僧一行与梁令瓒创制黄道游仪,世界首次发现恒星位置变动;实测子午线。

③元朝:郭守敬制简仪;测定黄道和赤道的交角值受到世界天文学推崇。

(3)中国古代的天文学领先的原因:

①满足农业生产“授农以时”的需要。

②为封建王朝统治天下提供“授命于天”的依据,宣示政权统治的合理性、合法性。

③朝廷集中人力对天文历法实地观测和研究,取得显著的成就。

4.农学——四大农书

《氾胜之书》

西汉氾胜之探索了精耕细作的生产方法,总结出区种法

《齐民要术》

南北朝贾思勰,介绍北方生产经验,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书

《农书》

元朝王祯,综合南北经验,涉及农林牧副渔,附有《农器图谱》(有水排、木活字等记载)

《农政全书》

明代徐光启总结历代农业、手工业经验,吸收西方科技,达到传统农业科学顶峰

5.医学(东汉华佗发明麻沸散和五禽戏)

《黄帝内经》

编于战国,提出阴阳五行、脏象、经络、形神、天人五大核心理论,奠定中医学理论基础

《伤寒杂病论》

东汉张仲景撰写,论述“望、闻、问、切”四诊法,是临床经典,张仲景被称为“医圣”

《神农本草经》

东汉出现,较早的药物学著作

《本草纲目》

明朝李时珍著,创立世界最先进的分类法,体现了生物进化的思想

[注] 中国在公元前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着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

——李约瑟 

[辩] 四大发明对中国文化、科技及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不能因肯定四大发明对西方的贡献,而否定对中国的巨大作用。

[注] 在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纸的发明影响最为久远,对文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也最为显著。

[注]  火药在欧洲所起到的作用说明科技能否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关键在于社会环境。

[注] 天文学侧重于观察天象,记录天文现象变化,中国古代统治者往往把天文与国家社稷联系起来。 

[拓] “一个精耕细作的农耕文明,天文历法肯定是它的第一发明;一个人口最多的民族,中医中药肯定是它的第二发明。”

——余秋雨 

[注] 首创了按药物自然属性逐级分类的纲目体系,比现代植物分类学创始人林耐的《自然系统》早了一个半世纪。

[注] 《诗经》经孔子编删后为305篇,俗称“诗三百”。是“五经”中的第一部。

《诗经》开创了中国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为后来现实主义的诗歌提供了范例。

《诗经》中民歌作品的巨大成就,确立了民间文学在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

[注] 魏晋时期,赋仍然流行,如导致洛阳纸贵的《三都赋》。

[注] “中国诗不是格言式的,它要留下一个印象,这个印象不是终结,而是无穷境界的开端。”如“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这是诗的最高境界!

[注] 明清小说在当时是世俗文化的表现,难登大雅之堂,故许多小说的作者不是很清楚。

[联] 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是一本“为后人说不尽的奇书”。

——鲁迅

[注] 甲骨文使我国开始有了文字可考的历史,商朝的历史被认为是“信史”。

二、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

1.《诗经》

地位

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内容

分为风、雅、颂三部分。收录了从西周至春秋中期三百多首诗歌

特点

四言为主,多重章叠句,现实感强

影响

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

2.楚辞

特点

采用楚国方言,句式灵活,易于表达情感,具有浪漫主义风格

代表作

屈原的抒情长诗《离骚》

3.汉赋

含义

以楚辞为基础的半诗半文的综合文体

特点

词藻华丽,手法夸张,内容丰富,表现出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

代表作

西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东汉张衡的《二京赋》

4.唐诗

(1)繁荣原因:开放与繁荣的社会环境;科举考试以诗赋为主。

(2)成就:唐代诗歌成就非凡,分边塞诗、山水诗、讽喻诗等形式。

(3)代表人物:王勃、陈子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

5.宋词和元曲

宋词

繁荣原因: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市民数量不断增加

派别:有婉约派的柳永、李清照;豪放派的苏轼、辛弃疾等

元曲

形成:元代的散曲和元杂剧一起合称元曲

特点:题材广泛,可雅可俗

6.明清小说

(1)背景:

①政治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进入强化阶段。

②经济上,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扩大。

③思想上,质疑和批判传统儒学的反封建思想的出现。

(2)特点:数量繁多,体裁多样,表现手法丰富。

(3)作品:四大名著;《聊斋志异》《儒林外史》。

三、古代中国的艺术成就

1.汉字

的演变

时代

字体

趋势

新石器时代

刻画符号

①具体(图画象形)→抽象(符号表意)

②复杂→简单

③不规则→规则、稳定

④实用→实用兼审美

商代

甲骨文

商周时期

金文

春秋战国

字体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大篆)

小篆

汉代以后

隶书、草书、楷书、行书

[拓] 中国古代文学经历了由简练到丰富的演变过程,服务对象由社会上层逐步下移到市民阶层,即渐趋平民化、世俗化,表现形式逐渐灵活。到明清时期这些趋势更加明显。

[拓]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为学亦是如此!

[辩] 诗、词、曲的区别

诗:讲究格律,句式整齐,对仗工整,用韵规范;

词:句子长短参差,便于抒发感情和演唱。

曲:可雅可俗,更为生动活泼。

[拓] 格律自由;语言俚俗、灵巧自由;抒情真切、酣畅淋漓;内在冲突、对抗而非和谐 。

[注]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依类象形,谓之文,形声相益,谓之字;看于竹帛谓之书。”

[辩] 文字不等同于书法。

书法兼具审美与实用功能,是汉字的艺术形式。

[拓] 晋人尚韵——晋代书法,流美妍媚,风流潇洒,反映了士大夫清闲雅逸,流露出一种娴静的美。

唐人尚法——唐代书法,法度严谨,气魄雄伟,表现出唐朝国力富强的气派和勇于开拓的精神,具有力度美。

[联] 魏晋时期书法绘画强调神韵,与时代思想有关。

[注] 强调个性,融文学、书法、绘画、篆刻等多种艺术为一体,集中体现画家多方面素养。

[拓] 一只船浆能翻出万顷波涛,一支鞭高扬走进金戈沙场,空荡荡的舞台能穷尽十八相送,一个圆场,一场趟马,就是“人行千里路,马过万重山”。

2.书法艺术

(1)发展脉络:魏晋前处于自发阶段,以后进入自觉阶段。

(2)概况:

类别

特征

代表人物

楷书

笔画详备,结构形体严整,实用价值高

魏晋钟繇、王羲之;唐朝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

草书

笔画简约,勾连不断,线条流畅纵情,审美价值高

东晋王羲之、王献之;唐朝张旭、怀素等

行书

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既有审美价值,又具有实用价值

东晋王羲之、唐朝颜真卿、北宋苏轼

、元朝赵孟

、明朝文征明等

3.绘画

(1)起源:远古时代,代表作是彩陶画《鹳鱼石斧图》。

(2)成熟:战国帛画《人物龙凤图》《人物驭龙图》。

(3)特点:注重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

(4)发展:

时期

特点

代表人物及成就

魏晋

总结出精辟的绘画理论,注重“以形写神”

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隋唐

吸取外来美术风格

展子虔的《游春图》、阎立本的《步辇图》、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

两宋

风俗画成就突出

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元明清

文人画

成就突出

元代王冕的《墨梅图》;明代徐渭的《牡丹蕉石图》、清代郑板桥的《墨兰图》

4.戏曲

(1)发展演变:由原始的歌舞发展而来;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以乐舞戏谑为业的艺人;元杂剧把戏曲艺术推向成熟;明朝昆曲流传甚广。

(2)京剧艺术:

①形成:道光年间,“徽汉合流”,形成京剧。

②发展:“同光十三绝”。

③传播:京剧

由北京走向各地,并逐步走向世界。

④地位:被誉为中国文化的“国粹”,在人类文艺殿堂上大放异彩。

[注] 天下三大行书

第一行书——王羲之《兰亭集序》;

第二行书——颜真卿《祭姪文稿》;

第三行书——苏轼《黄州寒食帖》。

[联] “宋元以来,中华文明开始呈现出复杂的二元性:一是商品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文化世俗化倾向;二是理学和文化专制强化以后表现出来的高雅文化倾向”。如在绘画领域的风俗画和文人画。

[注] 昆曲乃百戏之祖,《牡丹亭》《十五贯》都是昆曲名作。

[注] 中国古代戏曲发展的最高成就。

标签: 中国历史年代表口诀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