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中表达了诸葛亮怎样的思想感情和什么决心?

纵横百科 243 0

谢谢邀请。

在《出师表》中,诸葛亮表达了两层意思:一是表达了对刘备的知遇之恩无以为报,而欲报之于刘禅的深厚感情;二是表达了“攘除奸凶,北定中原,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坚定决心。

出师表中表达了诸葛亮怎样的思想感情和什么决心?

诸葛亮在奏章一开头,就开门见山简要叙述了当今天下面临的形势: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后,诸葛亮点明了“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再引申到,劝导皇帝纳忠言、明刑赏、亲贤臣,远小人。

在这里,有人可能会觉得诸葛亮是臣子,刘禅是皇帝,诸葛亮是不是没摆正自己的位置,甚至是不是有跋扈不臣之心?

其实你想错了。刘备白帝城托孤,诸葛亮正是在尽托孤之责,所以他才会不顾忠言逆耳,苦口劝谏皇帝。

接下来,诸葛亮话锋一转,开始自述先帝对自己的知遇之恩: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再下来,诸葛亮讲述先帝临终的嘱托,自己受命以来,“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这一段话,正是这篇奏章的主旨,也就是全篇的中心思想。

其中,有四个关键词:“攘除奸凶”、“北定中原”、“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前两个词是手段,后两个词是目的。

出师表中表达了诸葛亮怎样的思想感情和什么决心?

于是,诸葛亮正式提出兴师北伐: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至此,一代忠臣诸葛亮的形象跃然纸上:中国历代之士大夫,受人之托,忠人之事。虽明知事不可为,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我赞美这种士大夫精神,这是我们中国最可宝贵的精神之一。

诸葛亮千载不朽,其《出师表》亦千载不朽!

标签: 诸葛亮出师表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