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皇武则天(十四):从皇后到天后

纵横百科 113 0

  唐朝对吐蕃军事上的失利与突厥的接连叛乱,暗示这个国家已经出问题了。

  自麟德元年(664年)上官仪事件之后(见《女皇武则天(八)》),大唐就开始了二圣临朝的局面,“天下大权,悉归中宫,黜陟、生杀决于其口,天子拱手而已。”这句话虽然有点夸张,但至少可以说明武则天对朝政的影响力不可小觑。不过,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值得关注,就是自李义府死后,政治局常委(宰相团)里面,除许敬宗外,基本上都不是武则天的人,不少人还对武则天心怀不满。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呢?应当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武则天深居后宫,与外朝接触不便。虽然她已经“垂帘听政”,但估计真的只是坐在帘子后面听听而已,除非涉及到她的切身利益,她开口讲话的机会不多。二是自古以来,我国官员的培养都是以“按部就班”的程式进行。你要当部长,那你必须先做处长、厅长;你要进政治局常委,你得先是政治局委员。按唐太宗、长孙无忌时代的官吏选拔标准选出的人才(多为世家大族出身),基本上与武则天都不是一路人。在这样一种情形下,短时间内武则天想要培养并在政治局常委中塞进自己的人,有不小的困难。

  李义府弄得天怒人怨,连带地也拖累了武则天的声誉。李义府之后,宰相团中最有威望、说话最管用的人是司空李勣(尽管他的话不多)。很多学者认为李勣是武则天的人,这绝对是一个大错特错的结论。李勣在废王立武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是武则天能够上位的功臣,但他这样做并不是为了武则天,而是在帮助皇帝李治;李义府案件,李勣是监审官。武则天这位最得力的心腹被除名,流放远州,李勣出了不少力。后来,李勣的孙子徐敬业造反,武则天将李勣从坟墓里挖出来,剖棺辱尸,一点面子都不给。

  李勣是位忠臣,只忠于皇帝李治。别忘了,这正是唐太宗李世民对他的期望。但李勣很狡猾,很懂得保护自己。

女皇武则天(十四):从皇后到天后

  有权力的地方就有斗争,不管是父子之间、兄弟之间,还是夫妻之间都是如此。李治性格懦弱,但他得到外廷宰相的鼎力襄助,因此二圣之间还能维持一定的权力平衡。

  总章二年(669年),李勣去世。宰相团中的领军人物变成了张文瓘和赦处俊(许敬宗年纪大,早已退居二线)。

  张文瓘曾经是李勣的下属,深受李勣赏识。正是由于李勣的大力引荐,张文瓘仕途一路畅通,最终官拜宰相。

  赦处俊曾是李勣的副手(李勣率军东征高丽,赦处俊是副大总管),武则天非常讨厌他。但由于赦处俊行得正、坐得直,武则天抓不到他的把柄,对他无可奈何。

  为了削弱宰相们的权力,武则天以编书为名,招揽了一批学士,特许他们从北门(玄武门)进入内廷。这批学士因此被称为“北门学士”。

  北门学士除编书外,政府法令、百官奏章,武则天都密令他们参与裁决。于是,宰相们的权力被大大削弱了。

  论资历、论威望,张文瓘和赦处俊都没法跟李勣相比,加上武则天得到北门学士的协助,皇帝李治的风病越来越厉害,权力的天平逐渐向武则天倾斜。

女皇武则天(十四):从皇后到天后

  晋升天后

  上元元年(674年)八月,武则天提议给祖宗们加一个尊号。

  为什么要加尊号呢?武则天认为,祖宗们现有的名号无法体现他们的丰功伟绩。比如李渊去世后,庙号高祖。可历史上叫高祖的人多了去了,刘邦叫汉高祖、南朝的刘裕叫宋高祖,北魏孝文帝元宏叫魏高祖,前朝杨坚叫隋高祖。这样的名号没有特点。

  那加什么尊号呢?武则天认为应当加封他们为皇帝。有人会问,这些人不都是皇帝吗?还需要加封?没错,他们都是皇帝,但那是他们在世的时候。死了以后,他们就被人称作高祖、太宗。

  于是,李渊被追尊为神尧皇帝,他的老婆窦氏被追尊为太穆神皇后;李世民被追尊为文武圣皇帝,他的老婆长孙氏被追尊为文德圣皇后。

  追封完了,武则天对皇帝李治说,祖宗们都称皇帝、皇后,我们是不是应当避讳啊?

  怎么避呢?李治很纳闷,难道我们不当皇帝,不当皇后了吗?

  “当然不是。”武则天说:“我们就叫天皇、天后吧。”

  就这样,唐高宗李治成了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天皇大帝,这个名字比天上的玉皇大帝还威风;武皇后呢?成了武天后。

  “天后”这个名字就不仅是听起来更威风、更尊贵了,她意味深长。古代讲究“帝为乾德,后为坤德”,皇帝与天相对,皇后与地相应。现在武皇后成了武天后,直接与天连在一起,就算不是乾坤颠倒,那她也要与天并驾齐驱。

  这一年武则天五十岁,正是知天命的年龄。

女皇武则天(十四):从皇后到天后

  晋升天后不久,武则天上书唐高宗李治,提出了十二条改革措施,公布了她的“施政纲领”。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建言十二事”。

  十二条改革措施具体包括:

  1.劝农桑,薄徭赋;

  2.免除三辅一带百姓徭役;

  3.息兵,以道德教化天下;

  4.在全国各地禁止浮巧;

  5.节省功费、力役;

  6.广开言路;

  7.杜绝谗言;

  8.王公以下皆学习《老子》;

  9.父在,为母服丧三年;

  10.上元以前勋官已经给告身者,不再追查、复核;

  11.京官八品以上者增加俸禄;

  12.百官任职已久、才高位下者,可以晋阶升迁。

  这十二条措施,归纳起来是四大政策:一、富国强民;二、善用人才;三、笼络百官;四、提高妇女地位。

  对于“建言十二事”,有多少真正获得了实施,学者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帝国的施政纲领由一位本应深居后宫的皇后提起来,其象征意义不言而喻。

标签: 唐朝长孙皇后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