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中,盛纮从扬州通判到承直郎,晋升了多少空间?

纵横百科 148 0

《知否》中,明兰的父亲盛纮为扬州通判,因为任期满后考核为优等,调到了东京,刚进京时的官职为承直郎、新尚书台任。那么,在宋代从通判升到承直郎,在仕途上的进步有多大呢?

《知否》中,盛纮从扬州通判到承直郎,晋升了多少空间?

宋代的通判是个什么官职?通判,是宋朝才出现的官职,又称倅、通州、通判州事、通州军州等。乾德元年(963年)宋太祖赵匡胤为了监视地方官设置的官职,最初通判既不是知州的的副手,也不是属官,地位超然,他的职责只有一个——监视地方一把手是不是对朝廷忠心,随时向皇帝报告知州(府郡)的一举一动。

《知否》中,盛纮从扬州通判到承直郎,晋升了多少空间?

太祖时,设置通判。

乾德四年11月,太祖认为通判没有约束也不利于统治,于是着手限制通判的权力,本州(府郡)的政务要与知州共同签字才能实行。到了宋神宗元丰改制后,通判的职责就更具体了,本州(府郡)内的宋兵、百姓、钱谷、户口、赋役、百姓打官司都归通判管辖。(除此之外知州还剩下什么?),本地内的所有政令与知州(府郡)一起签名后才能施行。通判还有一个最重要的职责,就是监视地方官员是不是称职,有没有违法乱纪等等。

通判的品阶不高,上州通判正七品,中、下州通判从七品。扬州为上州之地,盛纮的通判为正七品。

《知否》中,盛纮从扬州通判到承直郎,晋升了多少空间?

知州对通判盛纮说话很客气。

通判能挣多少钱呢?据《宋代官制辞典》可知,官员的俸禄分为请受、添给两大类:

1.请受,又称请给、本俸,包括料钱、衣粮。北宋前期.由本官决定;元丰改制以后,由寄禄官决定。

2.添给,其名色不一,有添支(增给)、职钱、贴职钱、折食钱、茶汤钱、雪寒钱、元随傔人衣粮与餐钱、厨食钱、薪、菜、盐、炭、纸、马料、驿券,茶酒、厨料、公使钱,等等,按地位高下、职务之不同,随时而定、随分而给,总称"添给。"即本俸之外补贴。添给中,重头有公用钱、职田、给券(驿券、仓券、馆券,途中补贴吃、住),元丰新制后之职钱、贴职钱等。

看到以上待遇,是不是有穿越到宋代为官的冲动?宋代为官员提供的薪资待遇之高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不仅发钱物、衣食住行全包,连家里的佣人的工钱、吃饭问题都给解决了。

《知否》中,盛纮从扬州通判到承直郎,晋升了多少空间?

宋代的额一贯钱等于1000文

不过,宋代官员的待遇差别很大,官做得越大,待遇越高。底层官吏的待遇就差远了。

具体到盛纮个人,作为扬州通判能拿多少钱呢?

1.本俸收入:按照《宋史·职官志》记载,"通判,大藩有二十千至十五千者。馀州、军,朝官有十千至七千者,京官七千。"扬州作为大都督州,通判盛纮无疑拿的工资是最高的,20贯稳稳的。按照正常年份一两黄金约等于10两白银约等于10贯钱,盛纮作为扬州通判本俸约为2两黄金,据吴慧《中国度量衡史的几个问题》推算,宋代的一斤约等于640克至625克。为了方便,青鉴取最小值一斤等于625克,一两等于625除以16等于39.06克。那么2两等于78.16克,按照4月2日1克黄金463元的价格算,约等于36188元。由此可见宋代的官员工资水平有多高了。

《知否》中,盛纮从扬州通判到承直郎,晋升了多少空间?

2.职田收入:宋代,州的等级不同,官员的职田数量各异,如通判,扬州为大都督府驻地,待遇最高,按照庆历年间的规定,通判分给八顷土地作为职田。一顷等于一百亩,盛纮真的能拿到800亩地吗?答案是不能。宋初,官员与佃户均分职田应交的租子,也就是说,800亩土地的租户交税的一半要给盛纮。宋神宗熙宁年间,改为由本州依职田税米收入总数,按等级发给各级官员。如成都府路的通判可以得450担粮食。据此可以推断,作为富庶的扬州,盛纮不会少于这个数。

3.公使钱收入:朝廷赏赐给官员或衙门的公用钱,相当于后世的招待费,官阶不同享受的待遇也不同,如拿得多的节度使每月公用钱有一万贯,有的衙门如银台司一年才给30贯。由知州与通判共签署使用的公用钱一年最高100贯。公使钱就是以公款的名义用来宴请、馈赠赴任或罢官过往官员,实际上官员私人的迎来送往由朝廷买单,变相成了官员一项特殊的俸禄。

宋代还允许官员自筹经费解决公使钱不足的问题,许多地方官员借此从事商业活动,如南宋时,中兴四将之一的张俊,曾经派手下的一个老兵率领船队出海贸易,获利数十万贯。

盛纮从扬州通判到承直郎,晋升有多大?通判,按照宋朝前期的正常升职途径,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1.满两任后考核合格;2.朝中有推荐人;满足上述条件可以升任知州。在书中,盛纮由泉州通判升到了登州知州,就是如此。在剧中,从盛老太太和盛纮的谈话里,透漏出盛纮的升迁是得到了朝中大佬的推荐,当然盛家是花了钱的。

剧中为了剧情需要做了改动,盛纮由正七品的扬州通判升到了正六品下的承直郎。宋代,不同官阶穿的不同颜色的衣服,三品以上穿紫色官服,五品以上穿红色官服,六、七品穿绿,八、九品服青。所以我们看到,盛纮刚到东京时,上朝的时候穿的是绿色的官服。

《知否》中,盛纮从扬州通判到承直郎,晋升了多少空间?

承直郎为从六品下,只能穿绿色官服。

宋代的官员大多具备多个头衔,包含官、职、差遣等内容。承直郎是盛纮的本官。新尚书台任属于职事官,也就是他的工作内容了。

青鉴翻遍了宋史资料,也没找到"尚书台任"的只言片语。这个官职应该是编剧杜撰出来的。宋代倒是有尚书台(尚书省)这个衙门,前期(包括仁宗)属于冷门衙门,基本属于养老的地方。尚书台的官员只有4个人:判尚书都省事一人,正三品以上,令史三人,正八品;驱使官三人(属于吏)。散官一人。

盛纮作为从六品的承直郎,前期的尚书台没有匹配的职位。因此可以断定,他的职位在宋神宗元丰后期才有匹配的职位出现。

《知否》中,盛纮从扬州通判到承直郎,晋升了多少空间?

宋代三品以上官员穿紫色衣服。

宋神宗元丰改制后,尚书台的权力得到大幅度增强,掌管门下省所付制、诏、敕、令,统管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六部及其所属二十八司。尚书台官员的编制增加到了9个:尚书令,左、右仆射,左、右丞,左、右司郎中;左、右司员外郎。其他的吏有数十人不等。

在这些官员里,左司员外郎的官阶在从六品,与盛纮的承直郎匹配。

《知否》的背景当为宋朝仁宗时期。盛纮的品阶虽然提升不大,但是对他的仕途来说意义重大。因为他从地方官摇身一变,成为了京官,可以说进入了皇帝的视野中,更容易得到提升。

此时盛纮待遇又如何呢?

《知否》中,盛纮从扬州通判到承直郎,晋升了多少空间?

1.承直郎,属于文散官。来源于隋朝的散官承议郎。宋太宗改承议郎为承直郎,文散官分二十九个等级,承直郎位于中间第十五阶。承直郎属于寄禄官,每月的收入包括:

"料钱二十五贯,茶汤钱一十贯,厨料米六斗,面一石五斗,藁四十束,柴二十束,马一匹,春、冬绢六匹,绵一十二两。"《宋史·职官12》

2.盛纮的尚书台任按照尚书台的左司员外郎类比,宋史记载的左司郎中的月俸:据《宋代官制辞典》,左司员外郎的月俸分为“行”37贯、“守”35贯、“试”32贯三个等级。

"行"是指寄禄官官品高于职事官官品一品以上者;"守"是指寄禄官官品低于职事官官品一品者;"试"是指寄禄官官品低于职事官官品低于2品以下者。同品的按照"行"的标准发放。

盛纮寄禄官和职事官均为六品下,领到的钱为最高等,即37贯。

从以上可知,盛纮只有2个官职在身,宋代可以兼职兼俸,两者的现钱加起来有72贯,相当于7.2两黄金,约折合人民币130210元。

《知否》中,盛纮从扬州通判到承直郎,晋升了多少空间?

宋代官员的工资折合人民币后,赚的比现在人多得多。

当然宋代的盛纮是拿不到这么多现钱的,因为宋朝钱少,所以经常拿不到足额的工资,朝廷一般给70%的钱,其余发放价值相当的财物来折现。即使如此,由通判到承直郎增加的工资和补助增加了数倍不止。

标签: 宋朝官阶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