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的科举制度与门类

纵横百科 106 0

科举制度作为一种选士制度,其出现与发展是缓慢而漫长的。

春秋时期,官位是由世族垄断的,还不存在真正的选士制度。士人不是没有入仕的机会,只是这种机会比起世族子弟要少得多。到了西汉初年,实行“任子”“赀选”,也就是说,二千石以上的大官的子弟才有资格为郎,你要是做官的话,你要出钱,高级官吏的任用多是出于这样一个渠道。郡县的佐官由长官辟召。汉武帝时,察举制度正式建立。当时君王就诏令诸侯王、公卿和郡守来举荐贤良、文学、孝廉,通过策问,然后授予官职。汉武帝的时候还建立了太学,设置了博士弟子50人,学成合格,予以授官。随着豪强大族势力的发展,州郡的察举和辟召制度渐被大族所垄断,到了魏晋时期,就更加推波助澜,实行了九品中正制,门第的高低成为被察举和被辟召的先决条件,于是就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这样一种情形,出身于下品的士子只能够扼腕长叹。高门世族有权有势,自然就统治了当官的路途。到了南北朝,随着世族的逐渐衰落和庶族的兴起,庶族参与政治的要求日益地强烈,通过考试来选拔俊才的科举制度不久也就应运而生了。

隋朝兴起了科举制度,唐沿隋制,科举成为朝廷选官和文人入仕的基本方式。太宗皇帝在端门看着举子从考场络绎而出的情形之后,兴奋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天下的英雄都被我掌控了。

根据史书上的有关记载,唐代的考试,科目分得非常详细。比如《新唐书·选举志》里就罗列了这样一些科目:秀才、明经、俊士、进士、明法、明字、明算、一史、三史、开元礼、道举、童子等等。统计起来,大概有几十个门类,非常繁杂。但是把它总括起来看,无非是三大类,就是进士、明经、制举。

明经考的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儒家经典很多,考生要对这些经典非常熟悉,甚至要背诵下来。因为在考试的时候,重在考你记诵的功夫。考试分三场:第一场是帖文(填充),给你一段经书里的话,然后把其中的几个字给遮起来,让你把它填充上。这考的是举子的记忆功夫。第一场及格以后,才能考第二场。第二场是口试或墨试经文大义,就是把经文的大义,通过口试或者是笔试把它回答出来。这考的也是举子对经书的熟悉程度。第三场考的是时务策,让你谈谈对时事的一些看法。这个题目一般出得比较泛,多是虚应故事,没有多少实际的价值。由于明经主要考的是记诵功夫,所以就使得大批的士子在考试之前,拼命地背,拼命地记。

到了玄宗的时候,又设置了道举。以前考试内容主要是以儒家经典为主的,现在这个道举要考《老子》《庄子》《列子》《文子》。由于增加了新的项目,同样需要记忆、背诵。所以记忆力的强弱是你能否考中的关键,而这种记忆力又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步衰减的。所以唐朝就流传着一句很有名的话,叫“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50岁的时候考中进士还是少年,30岁的时候,如果你去考明经,已经老了。同时,这句话也反映了二者的难易程度:明经比进士要好考得多,录取的名额比进士多到三倍或者是五倍。

与明经相比,制举是另一种考试门类。它是无官者迅速踏上高位的跳板,其形式、内容都更为灵活,并主要取决于皇帝的政治需要和个人兴趣。制举在一年四季都可以举行,考试的时间和内容都缺乏固定性。当然了,也不是每年都举行,它不像进士和明经试一样,一般固定在正月或是二月。至于考试的科目,有人根据《唐会要》中的《制科举》统计,多达63种。这么多的科目有一些是同质而异名的,实际上差不了多少,但是由此也反映了帝王广搜人才以供国用的心态。

制举中最著名的是“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从这个科目的名称看,就可以明白它是一种需要广博的经史知识、政治识见和勇气的考试。如果没有识见,你的谏言可能说不到点子上;如果没有勇气,你怎么敢向皇帝大胆地进谏呢?由于这个考试是由皇帝亲自发起的,所以制举考生的待遇就比其他一些科目来得荣耀。首先,在考试之前,由皇帝赐食、宫女送羹。一些参加制举科的举子,曾经对这样的事情有过记录,表现出受到皇帝器重非常欣喜的心态。对这些参加考试者,皇帝确实比较重视,有时还要亲自主考。比如大历六年(771)的盛夏,代宗皇帝就穿着并不太薄的朝衣,在考场读着《贞观政要》,陪举子坐了一整天。等到傍晚光线暗下来以后,代宗叫人拿来蜡烛,让举子答完卷子。有时夜里考试时间太晚,怕考生回去不安全,皇帝还下旨派兵护送,像唐宪宗就下过这样的命令。一般来说,举子登进士以后,还要通过吏部举行的铨选才能够授予官职。但是中制举的士子就可以直接授官了,所授官阶不在进士之下。所以参加制举考试的士人都认为自己是“非常之才”,以致不少士人干脆不考明经,不考进士,而专门盯着制举来考,不屑于走进士一途。比如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高适就“耻预常科”,不屑于去考一般的科目,而是在天宝八载,被人举荐,试有道科登第的。从这些情况看,制举成了无官者骤登高位的跳板,也成了有官职者迅速升迁的阶梯。当然,到了最后,这曾经给士子们带来无限遐想的制举一科也衰落了。究其原因,一是科目过于繁多,考试没有定目;二是考试时间不定期,也不是每年都举行,所以举子就难于准备;三是制举的举荐者须承担责任,如果举子考试成绩太差,就说明举荐者没有察人之明,有时还会受到降职一类的处分。除此之外,也与整个政治形势的变化有着紧密的关联。所有这些,就导致制举科目不可能长久地兴盛下去。

标签: 唐朝官阶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