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战国时名满天下,门客都是诸侯王,还有个少年粉丝成为开国皇帝

纵横百科 106 0

  战国年间七雄争霸,人才辈出,逐渐形成了四个影响力较大的圈子。分别聚集在魏国信陵君魏无忌、楚国春申君黄歇、齐国孟尝君田文、赵国平原君赵胜身边,史称“战国四公子”,其中以信陵君魏无忌成就最大。

  战国四公子,每个人都号称手下有数千门客。比较出名的有孟尝君门客冯谖,平原君门客毛遂等等。但是跟信陵君门客后来成就相比,其他三位要逊色很多。

  信陵君门客中出了一个皇帝一个诸侯王。先说诸侯王,就是汉朝开国八大异姓王中的赵王张耳。张耳在战国末年可以说是大名鼎鼎,秦始皇灭魏国时,张耳是魏国县令。魏国灭亡后,张耳回家务农。后来他的贤能之名传到了秦始皇耳朵里,招张耳为官不成,秦始皇下令悬赏千金捉拿张耳,可见张耳的影响力。

  说到张耳,似乎在西汉开国功臣中名气一般,举三个例子就足以说明张耳的地位。第一,刘邦与吕后独生女鲁元公主嫁给了张耳之子张敖,也就是说张耳跟刘邦是亲家关系。

  第二,在韩信东征一路平定魏国、代国、赵国、齐国的过程中,张耳是军中二号人物,实质上起到监视韩信的作用。

  第三,韩信打下赵国后,刘邦即刻封张耳为赵王。之后韩信打下齐国,向刘邦请求任命自己为代理齐王。哪知道刘邦竟然破口大骂,直到张良、陈平劝解才作罢。可见在刘邦心中张耳属于心腹之人。

  信陵君还有一个少年粉丝成就更大,就是汉高祖刘邦。《史记》曾经记载,刘邦还是平民时,曾多次听人说过魏公子的贤德和才识。很想投入门下。于是西行至大梁,但信陵君已死,那一年刘邦年仅13岁。就这样,两位盖世英雄遗憾的错过了彼此。

  刘邦即位为帝后,每次路经大梁,常常去祭祀信陵君。公元前195年,刘邦经过大梁时为公子安置了五户人家,专门看守他的陵墓,让他们世世代代祭祀。

  与后世评价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不同,信陵君名满天下是战场上打出来的。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中赵国大败,四十多万兵士被秦国坑杀。公元前257年,秦国的军队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国的形势非常危急向魏国求救。当时的秦军,挟长平之威,以灭国之势而来,诸侯各国虽然也派出援兵,但都不敢率先发难。信陵君窃符救赵,率军大破秦军。

  有人认为信陵君这种窃取兵权、擅杀大将的行为是意气用事,对自己国家不忠,属于吃里扒外。其实不然,长平之战后的东方各国,亡国已是时间上的问题了,无非是先后顺序而已。三晋之中,韩国已经废了,否则不会不战而交出上党要地。赵国和魏国是唇亡齿寒的关系,如果赵国灭亡了,那秦国兵锋下一个必然直指魏国。信陵君所作所为是从魏国长远利益出发,只不过魏王惧秦,不敢有所作为。这一战至关重要,按住了秦军灭六国的势头,给六国又争取了将近三十年的时间。当然六国自己不争气,那是后话。

  公元前247年,信陵君担任上将军,率领五个诸侯国的联军在黄河以南大败秦军,收复了各国多年来丧失的土地。五国联军竟然乘胜攻至函谷关,秦军紧闭关门,不敢再出关。这场战争的胜利还导致秦国政坛动荡:秦庄襄王子楚在愤怒中去世,少年嬴政登上历史舞台。这次合纵攻秦的胜利,是战国以来东方六国最大的胜利,同时也是最后一次。信陵君威震天下,这一年刘邦10岁,估计就是这个时候刘邦成为信陵君的忠实粉丝。

  司马迁也是信陵君的崇拜者,给予信陵君“能以富贵下贫贱,贤能诎于不肖,唯信陵君为能行之。”的高度评价。

  不仅如此,在史记中有《平原君列传》、《孟尝君列传》、《春申君列传》。唯独对信陵君,以《魏公子列传》列入篇目。而且通篇洋溢着作者对信陵君的敬慕、赞叹和惋惜的感情,文中称“公子”即有一百四十七次之多。两个人所处的时代相差一百多年,司马迁对信陵君如此之高的评价,也算未曾谋面的知音了。

标签: 唐朝的开国皇帝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