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被低估的帝王-李治

纵横百科 102 0

真实的唐高宗:李治是被历史误解了吗?(萧家老大)

唐高宗李治,唐朝第三任皇帝,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九子、嫡三子。李治与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同为长孙皇后所生。贞观五年(公元631年),李治被封为晋王。贞观十六年(公元642年),李承乾被废,李泰也因罪被黜,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李治被立为太子,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七月即位,时年二十二岁。高宗在位三十四年,弘道元年(公元683年)逝世,葬于乾陵,谥号天皇大帝。

  一般,史家认为,唐高宗碌碌无为。事实上,在他上台之初的永徽年间,他的文治武功并不输与任何一位唐代帝王,故史称“永徽之治”。只是后来由于的身体原因,被武则天执掌了权柄,方才变得碌碌无为的。

  李治本人慈祥、低调、俭朴,不喜大兴土木,不喜游玩打猎,性格中有软弱的一面,与四兄李泰争太子位时,也曾流泪哭泣。

  李治在位长达三十四年,身体一直不好。高宗“自显庆已后,多苦风疾,百司表奏,皆委天后详决。”《大唐新语·谀佞》载,“高宗末年,苦风眩头重,目不能视” 。 史称,是因太宗去世,他哀毁过礼,即落下疾病。

  由于高宗体弱多病,在他执政后期,李唐政权被武则天的武周政权所替代,所以,一直以来声誉遭到史学家的贬低,以致给后人留下懦弱的印象。

  其实,唐高宗在执政前期贡献颇多。太宗末年,辽东战役已使“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岌岌可危。高宗未及正式登基即下令,“罢辽东之役及诸土木之功。”永徽二年(公元651年)九月,下令所占百姓田宅还给百姓,刺激了社会生产力,使被破坏的生产关系得以恢复,农业经济得以发展。灭西突厥、将倭国势力逐出百济,征灭高句丽,帮助新罗统一朝鲜半岛。这一时期,大唐政治清明、疆域辽阔、经济繁荣、国家太平,被史家称为“永徽之治”。

  他还有知人之明,身边诸多贤臣如辛茂将、卢承庆、许圉师、杜正伦、薛元超、韦思谦、戴至德、张文瓘、魏元忠等人大多是自己亲自提拔的。

  在处置危及皇位安全的重大事件中,也未见昏懦和缩手缩脚。最有代表性的是永徽三年(公元652年)他处理宗室近属的谋反案件:太宗的女儿高阳公主与驸马房遗爱(房玄龄之子)、巴陵公主的驸马柴令武、高祖女儿丹阳公主的驸马薛万彻、高祖六子荆王元景等人,对高宗即位心怀不满,他们勾结在一起,阴谋发动政变,共举自称有做皇帝征兆的荆王元景为帝。事情败露后,高宗即命长孙无忌调查,房遗爱声称,太宗三子吴王李恪是主谋。唐高宗果断下令:房遗爱、薛万彻、柴令武等斩首;荆王李元景、吴王李恪、高阳公主、巴陵公主等自尽。同时,又有一大批人:侍中兼太子詹事宇文节、江夏王李道宗等被流贬岭表;吴王李恪之弟被废为庶人;房遗爱之弟遭贬;薛万彻之弟被流放;株连很广。其中,虽然有长孙无忌“窃弄威权”,毕竟也是假手皇帝。高宗如此处理事情的手段,如何会容忍武则天“专作威福”的作风。

唐高宗时颁布的《唐律疏议》,又称《永徽律疏》,是中国现存最完整、最古老的一部典型的封建法典。代表了人类封建文明史法制最高成就,成为亚洲国家立法的典范与来源。

  从他对于长生之术的冷静态度和对医学的信任来说,比起乃父太宗也胜出一筹。高宗身体状况一直不佳,对于御医的治疗,他都能够积极配合,即使是在他的头上扎针流血也不介意。另外,他还命令宰相组织名医修订了《唐本草》问世。对于胡僧的长生药从不迷信,他说:"果有不死之人,今皆安在?"这与太宗服食丹药而死形成了强烈对比。也就是说,即使把他和唐太宗的个人风格做一比较,说他“昏懦”也很不客观公平。对待疾病有着科学的态度,曾说过,“果有不死之人,今昏安在?”

到永徽三年(公元652年),全国人口从贞观时期的不满三百万户增加到三百八十万户,粮食大面积丰收,洛州地区粟米每斗两钱半,粳米每斗十一个铜钱。“永徽之政,百姓阜安,有贞观之遗风”。

从显庆五年(公元660年)开始,“苦风眩头重,目不能视”,百司奏事,有时即委托皇后处决。

纵观唐代历史,如果没有高宗时代的发展、巩固与铺垫,贞观之治就只是短暂的高潮,开元盛世就是无源之水。由此可见,真实的唐高宗是被历史误解了,他其实是一位仁孝、有着雄才大略的英主,只是后期为病所困罢了。

标签: 唐朝皇帝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