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节度使制,看待唐朝的兴衰

纵横百科 104 0

引言:节度使制作为发源于南北朝时期的军事制度,至元朝被彻底废弃为止,大约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近七百年,作为早期的常规地区军队职务,节度使在唐朝时因军事需要而变成了显赫一方的地方军政长官,到了宋朝时期则变成增添官员头衔名号的虚职。这一系列的地位变化,则是由影响唐朝由强至盛与由盛转衰的这一系列变化所奠定的。

由节度使制,看待唐朝的兴衰

唐初沿用了自北周设立推行的均田制和府兵制,但由于此后土地兼并的日趋严重使得上述制度陆续崩坏,为应对武周时期北方游牧势力的再度崛起,使得初唐晚期不得不恢复设立地方节度使来加强四大都护府的军事职能。盛唐时期由于土地兼并导致的大量流民以及府兵制的进一步败坏导致了原四大都护府军事职能的全面停止运转,为应对日益加剧的外部压力,唐庭不得不改府兵制为募兵制并一再加设节度使,扩大节度使的权利,而这一系列措施则成为的唐朝由强转盛再由盛转衰的重要因素。

由节度使制,看待唐朝的兴衰

一、唐朝节度使制的设立与发展武周与初唐后期,由于突厥、吐蕃、奚、契丹以及黠戛斯等多个游牧民族的兴起,使得唐帝国西部与北部的外部压力激增,而由于武周时期对于帝国内部以关陇和山东为主的士族集团的打压和府兵制的崩坏使得唐朝的军事实力快速退化,二者间的冲突让如何重新夺回面对游牧民族的战略优势成为了唐帝国的一大难题,唐睿宗末期为了缓解上述的外部压力,唐庭开始在帝国北部设立节度使以加强军备,盛唐时期为了重新夺取帝国的对外优势,先后在帝国的北部、西部以及南部设立了十个节度使以取代四大都护府原本的军事职能并改府兵制为募兵制以吸纳流民并提高兵员质量。

《新唐书》记载:节度使掌总军旅,颛诛杀。初授,具帑持兵仗诣兵部辞见,观察使亦如之。次日,赐双旌双节。行则建节、树六纛,

由节度使制,看待唐朝的兴衰

通过这一系列重整军制的措施,使得唐帝国的军事实力开始显著回升,多次击败、镇压了侵略、袭扰边境的游牧势力和叛乱的仆从国并再度瓦解了漠北地区兴起的后突厥势力,加强了帝国在东北亚和中亚的控制力,成功遏制了当时正向中亚不断扩张的的阿拔斯王朝,使唐帝国的世界影响力达到巅峰。

由节度使制,看待唐朝的兴衰

二、节度使制的崩坏和唐朝的衰亡由于盛唐前期通过节度使制度的设立而取得的丰沛对外战果,为了巩固先前所取得的战略优势并进一步对外扩张,盛唐中后期,为了保障节度使用兵的灵活度,节度使的职权被一再扩大乃至拥有了地区内的部分行政权,同时为了保障军事布局的整体协调性,自开元中期开始,边将往往一人身兼多方节度使,更由于藩镇内募兵的待遇往往取决于地方节度使的意愿,所以从这一时期开始节度使成为了所辖范围内实质性的地方军政最高长官。发展至天宝时期中央与地方藩镇之间的军事格局已经形成了地方对中央的全面碾压态势,至此中央对藩镇的控制权开始取决于节度使对于中央的态度,这样的内外局面也为安史之乱的爆发埋下了伏笔。

由节度使制,看待唐朝的兴衰

安史之乱后,由于叛乱造成的破坏,使得中央对于地方的控制力进一步下滑,而为了安抚、奖赏叛乱的各藩镇以及参与平叛的地方藩镇以及叛乱后君权的削弱,使得叛乱平定后不仅未能对藩镇进行裁撤和削弱,反而对诸多参与平叛的地方势力领导人加授了节度使旌节,从而导致中央权力再度削弱。藩镇进一步内迁、坐大,最终演化为了困扰整个中晚唐的藩镇问题,这一问题也成为了中晚唐持续衰落的核心原因之一,最终导致了唐帝国的灭亡。

由节度使制,看待唐朝的兴衰

结语:节度使制度的运用作为盛唐时期重振军事实力的重要手段,对于扭转初唐晚期对外战争的疲态以及盛唐时期对外战略优势的夺取无疑是具有积极作用的,但由于唐玄宗晚期执政的怠政以及过分的追求对外开拓而一再的扩大节度使职权以致养虎为患造成了盛唐晚期中央对于地方的军事弱势使得唐朝直接由极盛期一落千丈并直接导致了此后中唐初期唐肃中由于无力对抗藩镇而采取绥靖政策,使得藩镇进一步坐大而演化为了中晚唐丢失陇右河西并完全失去对河北藩镇控制权而陷入长久内耗中的持续衰败的直接原因。

参考文献:

《新唐书》

标签: 唐朝持续了多少年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