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行,必有我师”是哪三个人?

纵横百科 75 0

“三人行,必有我师"出自于《论语·述而》。原文是:“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是:孔子说:“别人的言行举止,必定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选择别人好的学习,看到别人缺点,反省自身有没有同样的缺点,如果有,加以改正。”

这里的“三”应该作为虚数,泛指多人。

孔子深层的意思是说,学无止境,不管一个人的学问多大,总有你不擅长的地方,不应该因为某一方面比别人强就骄傲自满,要有虚心向别人学习的态度,关于这一点,孔子给我们做了一个好的榜样。

当年孔子带着弟子外出游学,有一天路过莒国边境,没想到,一个小孩在路上用砖石泥土做了一个城池,挡住了去路,孔子下车要小孩给他让路,小孩却镇定异常的说道:“老先生,车应该给城池让路,而不是城池给车让路,你说是吗?”

对于小孩儿的回答,孔子很是惊叹,此后为了看看他只是伶牙俐齿还是真的有本事,就接连给他出了好几道难题,不成想,小孩儿不但对答如流,最后还把孔子给难住了,就这样,孔子和小孩儿结下了忘年之交,并拜他为师。

这个小孩的名字叫项橐,是莒国的一个神童,他也因此被后世人尊为“圣公”,不得不说,以孔子那么大学问的人能做到不耻下问,虚心向一个孩童学习,实为不易,也确实是为我们做了一个表率。

“三人行,必有我师”是哪三个人?

标签: 三人行必有我师最早是谁提出来的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