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兴利除弊挽回清朝下滑趋势 后世为什么视雍正为暴君

纵横百科 18 0

还不了解:雍正形象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雍正皇帝一心兴利除弊,为何会被后世视为暴君?

公元1772年农历十一月十三,在位长达61年的康熙大帝病逝于畅春国,皇四子胤禛登上了皇帝宝座。雍正皇帝一心兴利除弊,竭力挽回清代的国势下滑的颓势,为什么还是会被后世视为暴君呢?

康熙皇帝

首先看看雍正皇帝有哪些功勋。康熙晚年出现了两大弊政:一是吏治腐败官僚贪腐成风,二是国库空虚朝廷左支右绌。

因此,雍正皇帝上台执政后,便采取了几大手针砭时弊。

首先,大力打击官场贪腐刷清吏治。其次,严查各地钱粮亏空,充实国库。

第三,推行摊丁入亩,减轻了人头税对老百姓的束缚,刺激了农业生产。

第四,重视兴修水利,积极治理黄河水患。又修筑浙江海塘疏浚水渠减轻了水患危害。

第五,实行改土归流政策,废除了云南、贵州、广西、湖南、四川的传统土司制度,改为由朝廷定期任官制,加强了朝廷对上述地区的统治,消除了变乱隐患。

雍正皇帝的新政措施,扭转了清代国势下滑的颓势,使清代得以延缓了衰落危机。

就上述积极革弊布新的措施而言,雍正皇帝不失为清代历史上较有作为的皇帝之一。

然而,日月有圆缺,黄金无足赤。作为封建专制王朝的统治者,雍正皇帝无法做到完美无缺。

十四阿哥

雍正皇帝最为人所诟病之处,便是其统治严苛,刻薄寡恩,猜忌多疑的缺陷。

首先,雍正皇帝即位之后的第三年,公元1725年,便以结党营私之罪,逼迫原抚远大将军年羹尧自尽。

而年羹尧则是平定西北叛乱,帮助雍正皇帝稳定统治的功臣。尽管年羹尧因居功自傲而嚣张跋扈。

他的所作所为多有不检点之处,难免会被政敌纠住不放,从而借助打击年羹尧,变相向雍正皇帝发难。

虽然年羹尧的可悲结局,实属咎由自取。但是,雍正皇帝处置年羹尧的霹雳手段,还是给世人留下了刻薄寡恩的印像。

雍正皇帝

其次,雍正皇帝又罢了隆科多的官职,并将其囚禁致死。无论年羹尧和隆科多二人是否罪有应得,但作为雍正皇帝的心腹宠臣,却落得如此可悲的结局,难免会被别有用心之人借题发挥,故意把舆论导向往雍正皇帝得位不正上引导。

这才有了隆科多私改康熙皇帝遗诏,擅改“传位十四阿哥,为传位于四阿哥”,从而使本来应由大将军王胤禵继承的皇位,被雍正取而代之的传言。

第三,雍正皇帝对兄弟们的打压过重,采取的手段过于苛刻。皇十四子胤禵因在西北佂战有功而声名大振,雍正皇帝因怀疑他将不利于己,而对其进行打压。

皇八子胤祀素日喜欢结交各阶层有利用价值之人,一惯善于笼络人心。雍正皇帝认为胤祀的所作所为,可能会影响到自己的统治地位,故将其废爵圈禁。

至于其他兄弟,只要有威胁帝位的嫌疑一概实施打压,绝无可能手下留情。无论这些弟兄是否可能威及皇帝的地位,雍正对其进行的打压,都难以避免的会授人以柄。

第四,雍正皇帝一心求治,致力于挽救清代国势下颓,消除官场风气污浊的现像。因此采取了一系列手段猛刹官员贪腐之风,从而难免得罪大小官僚。

而且,又因其力推新政而触硑了士人阶层的利益,引发了他们的不满与反弹。因此,雍正皇帝又得罪了士人阶层。

第五,雍正皇帝为了巩固专制皇权,对凡是有不忠嫌疑的人,进行了无情打击。如岳钟麒这样的忠臣,也因受到了雍正皇帝的猜忌而险遭不测。

可见,雍正皇帝在即位前被朝臣呼为“冷面王”,在即位后又使朝廷畏之如水火,并不是没有原因的。

然而,尽管雍正皇帝被后世传为暴君,但是在其自公元1773改元,直至公元1735年去世,在这短短的12年里,雍正皇帝致力兴利除弊力挽清代国势下滑的颓势,纠正了康熙皇帝晚年的执政失误,不失为清代历史上较有作为的皇帝之一。

事,悉行编录为一书,名为《迩英记注》。其后,乾道二年(1166)十一月壬子,又有《祥曦殿记注》,实自遵始⑤。同年七月,又因与高宗面对,论铸钱利害,高宗对大臣们说:“遵论颇有可”,⑥均嘉纳之。本来宋朝旧制,修注官、经筵官许留身奏事,而在南宋洪遵时则近例无有。洪遵以记注官陪侍经幄,因奏请依讲读官许留身奏事。同时,他又说,“自绍兴九年(1139)至今《起居注》未修者殆十五年,乞今两省除见修按月进入外,馀未毕者每月带修”。皆从之⑦。

遵以正直敢言著称,在皇帝面前亦勇于表达自己的意见。例如,高宗说:“正立法,自今功臣子孙序迁至侍从,并令久任在京宫观。”遵曰:“侍从,朝廷高选,非如磨勘阶官,安有迁序之制?”退而又上奏言:“今内外将家无虑二十人,若以序迁,不出十年,西清次对皆可坐致。太祖开国功臣子孙不过诸司,惟曹彬之子琮、玮以功名自奋,遂为节度,初不闻有递迁侍从之例。今旨一出,使穆清之地类皆将种,非所以示天下。望收还前诏。”⑧

对于当时讨论欲复鄱阳永平,永丰两监鼓铸事。洪遵议曰:“唐有鼓铸使,国朝或以漕臣兼领,或以分道置使,或为三司。自中兴以来,置都大提点官,事权太重,官属太多,动为州县之害。但当随时之宜,为救弊之计。间者亟行废罢,事出仓卒,既罢之后,又无一定之论,初委转运使,又委提点刑狱,又委郡守贰,号令纷纷不一,鼓铸益少。……遵等窃以为复置便。”⑨复置永平、永丰二钱监,对解决当时临安钱钞的危机,起了重要作用。

洪遵在吏部侍郎,兼权吏部尚书时间虽很短,却治绩显著。例如,当时选人诣曹改秩,吏倚为市,巧生枝节,推延不办,多所索贿。洪遵则针对时弊明确规定,照章办事,草除恶例,吏不敢欺。洪遵为官清正,既不阿附权贵,又不人云亦云,以势利待人。如汤思退罢相,遵草制无贬词,竟因此而被劾罢官,实属难能可贵。可见他是一位堂堂正正、颇有作为的政治活动家。

二、注重边防,积极抗金,忠贞爱国

洪遵生活于女真奴隶主贵族南侵掠夺的大动荡时代,对于北宋灭亡、南宋横遭攻战掠夺,深怀切肤之痛。据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记载,洪遵在中书兼承密旨,有关边防民隐必为奏言,十分注重边防之守卫,军器之利弊,曾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方案。“众谓熟于军旅者所不及者。”⑩对于金使(北使)提出的一些要求,洪遵都据理力争,寸步不让。例如,北人(金)来索绛阳郭小的、安化刘孝恭二百家,遵执以为不可。绍兴三十一年(1161),完颜亮的一支金兵由海道窥犯两浙,宋廷命浙西副总管李宝抵御。李宝驻兵平江,宋廷又命洪遵知平江府。李宝以水军袭击金兵于胶西获捷。胶西之战,资粮、器械、舟楫都是洪遵供应的,此战成功,遵之助力为多。

三、关心民瘼,勤劳于政,安靖一方

洪遵不论在朝为官,或在州县地方,均以民为“本”,关心民间疾苦,多方为民着想。洪遵在地方当长官,以保境安民为己任。比如,高宗车驾往金陵(今南京),沿途各州县都被禁卫兵士苛索骚扰。至吴(当时洪遵知平江府),这些禁卫兵卒相告说:“内翰在此,汝毋复然。”当时,宋廷曾一度海禁,以“虑商舶为贼(所)得”为名,把商船悉拘入官不还,甚至把沿海船舰及水手、民兵也扣留起来。这对江折沿海商民是极大的困难。洪遵因此奏论,以船还商,而听水手自便,老百姓非常感谢他。

乾道六年(1170),洪遵知太平州期间,圩田坏,民失业,遵役工筑圩几万数。严冬盛寒,遵亲自到筑圩工地,载酒食以饷民工,用实际行动鼓舞民众,人忘其劳。时转运使张松忌功,妄奏圩未尝决,民未尝转徙,要责令圩户自筑,并裁减募工钱米之半。遵连疏抗争,请求派遣朝臣覆按。于是宋廷派遣将作少监马希言、监察御史陈举善下来查处,黜松言,圩遂成,合四百五十五所,政绩显著。

当时,楚(淮南)一带大旱,周围州县赈灾措施失当,百姓流离失所。洪遵认为,遇灾首先要安置百姓的生活。他精简工作人员,随远近老壮以差赋给,减免租税至十九,又告籴于江西,使百姓得活者不啻万计。戌兵乘时盗利,曹伍剽于野,尽执拘以归其军。所以,虽有大灾荒而村落晏然,保一方平安。孝宗命当制舍人范成大,褒其治绩。

洪遵的这些政绩,体现其忠君爱国,以“民本”为其核心的政治思想,充分表现其治国安邦的雄伟抱负。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