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昭是曹魏开国元勋,为何他在历史上却不出名?

纵横百科 17 0

董昭是曹操身边十分重要的一位谋士,也是曹魏的开国元勋。但董昭的名声却不如郭嘉、荀彧等人大,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董昭早年担任袁绍参军,后来投奔张杨,此后在洛阳与曹操相见。董昭一眼便看出曹操是能平定乱世之人,从此成为曹操的谋士之一。后来董昭深得曹操信任,曹操敢封魏公也是董昭建议的。只能说在演义中并没有凸显出董昭的特点,让他在知名度方面被其他谋士甩在了身后。

到洛阳后,曹操先上了一份表彰,痛斥韩暹、张扬的罪恶行径。曹操的这份奏疏不同以往,他是带兵来的,也就是说,曹操的奏疏是有执行力的,有武力做后盾。列举罪名只是第一步,接下来即是速捕问罪韩暹见势不妙,逃出洛阳投奔杨奉。汉献帝念在两人护驾有功的份儿上,下诏免予追究。曹操带兵入洛掌控局势。大权在握后,曹操学习前辈董卓很快给自己安排了新的职务一一司隶校尉,录尚书事。曹操从此问鼎中枢,一步步走向人生的巅峰。新官上任三把火,初掌政柄的曹操赏功罚罪,使出雷霆手段,整肃朝廷风纪。

对迎接自己的功臣董承、伏完等十余人一一封侯,将尚书冯硕等三人斩首。追认死于李傕、郭汜之乱的射声校尉沮俊为弘农太守曹操上台后,一系列举措,初显一代权相威风。忙完这些,曹操第一件事就是召见董昭。曹操能顺利进入洛阳,加官晋爵风光无限,董昭居功至伟,当事人曹操对此十分清楚,从这件事上,曹操即看出董昭的非凡才干与见识,他深知此时自己正需要像董昭这样了解洛阳情况的谋士为自己出谋划策,因此,曹操急不可待将董昭请来商议大计。曹操为了表示感谢,特意让董昭在自己身边就座以示尊崇。

曹操找董昭来除了表达感激之情,还有更重要的目的—一问计。对曹操来说,进入洛阳只是迎接皇帝的第一步。接下来,如何把皇帝带出周围军阀林立的洛阳城才更为主要。因为此时曹操的实力有限,若动武未必能占到便宜,最好智取。董昭在此前的一系列行动中,与各方势力的巧妙周旋,给曹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曹操才会来找董昭,能否将皇帝成功接人自己的地盘,完美地实现最初制订的计划,曹操需要董昭的指点。形势紧迫,曹操也不绕圈子,开门见山,问道:“依先生之见,接下来,如何迎出圣驾?”

曹操问得很直接,但董昭的回答很含蓄。董昭说:“将军,兴义兵诛暴乱,今又冲破重重险阻,进京朝见天子,可见您对朝廷的一片忠心。但目前京城众将拥兵自重,目无朝廷,留在洛阳,多有不便,只有把圣驾移到许县才是万全之策。”董昭的话说到了曹操的心里,曹操也是这么想的,正所谓英雄所见略同。曹操何尝不想把皇帝接到自己的地盘就近保护(控制)。但杨奉等人又不是木头,不会轻易让曹操得逞,把皇帝接走。董昭看出了曹操的心思,继续说:“只是天子历尽苦难奔波一年有余,才从长安回到洛阳,人心思定,朝廷百官未必愿意迁移。

迁都事大,但权衡利弊,迁都利大于弊,要成非常之功,就要敢为人之不敢为。请将军深思。”曹操此刻也不再隐瞒,将自己的底牌和盘托出,说道:“您之所言,正合我意。只是杨奉屯兵梁县,近在咫尺,杨奉所部甚是骁勇,尽是百战之余的精锐,他怕不会答应。要是他从中阻挠,如何是好,您可有应对之策?”董昭听了微微一笑:“杨奉此人,我素知其为人,杨奉兵马虽强,但也有弱点,他的弱点就是孤立,缺乏外援。您可敷行于他,多送金银财帛,假意亲近,麻痹他。

他若阻拦,您就说京城无粮,暂请皇帝到鲁阳,那里粮多。鲁阳靠近许县,只要出了洛阳,想去哪里,还不全在于您!杨奉有勇无谋、反应迟钝,定然不会怀疑,待他反应过来,皇帝车驾早已到了许县。杨奉不足为虑,您不必担忧。”曹操听了董昭的话很满意.接下来,曹操又问了一个问题:“那您看派谁去好?”曹操虽然是在问,实际眼睛却盯在董昭身上。董昭何等聪明,自然领会了曹操的用意。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