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说蒲岐古城

纵横百科 9 0

漫说蒲岐古城

  赵顺招

  历史是城镇根基,文化是城镇魂魄。古代海盗时常侵犯乐清沿海,地处乐清湾一角的蒲岐首当其冲。明代洪武二十年(1387)为了防范倭寇的侵扰,修筑了蒲岐古城,从此成为屯兵抗倭的要塞,可称军事古镇。

  一、蒲岐古城始筑于明代

  明洪武二年(1369),倭犯温州、乐清。洪武八年(1375),朝廷在温州设置三卫(即温州卫、金乡卫、磐石卫)。洪武十三年(1380)蒲岐倭患发生。

  洪武二十年(1387),信国公汤和视察浙东西各郡和乐清沿海卫所,为整顿海防,建筑了蒲岐城,周长3里,计600丈,高2.2丈,宽2丈,城门有4座:东为海国门,西为半壁门,南为东来门,北为广升门,各有瓮城。还有后塞门楼4座,水门1座,敌台12座,窝铺24个,城垛750个。城外有吊桥4座,还有护城河、护城塘(防止潮水浸蚀),设辖台2座,烽堠8座。

  蒲岐古城最大的特点是“一门双开”,即有内外城门,布局构造精巧而奇妙,两门互相错开,形成岔路,在护城河的掩护下,大大拓展了军事攻击面。

  二、蒲岐历代都是屯军重镇

  明洪武元年(1368),蒲岐设巡检司(即专管地方的“缉捕”,从地方丁粮人户中佥点弓兵应役),有巡检1员、司吏1名、弓兵100名。

  洪武二十年(1387)二月丁未(二十六日),朝廷在蒲岐设置守御千户所,隶属乐清磐石卫,蒲岐成为抗倭要地。蒲岐千户所由朝廷派遣官员任所指挥(称千户或千总),设正千户3员,副千户4员,分别担任掌印指挥、武略指挥、签书指挥、管操指挥、出海指挥、巡捕指挥、管屯指挥。千户以下设百户6员,镇抚1员。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从各地调来18名指挥带旗军904人(后增至3000多人)屯守蒲岐。

  古代蒲岐有教场三处,其中最大的南门外千户所教场建于明洪武年间。正德元年(1506),总督备倭指挥白宏命蒲岐掌印指挥何彪拓展千户所教场,“纵横一望,可立万人。至是则步伍之周旋,戈矛之运掉,弓矢之及远者无所碍矣。”嘉靖五年(1526),备倭把总白文再扩拓蒲岐所教场,广40余亩。

  嘉靖三十八年(1559),蒲岐设过营。温州设统陆兵九营(标营、左营、右营、中军营、前营、后营、蒲岐营、珠明营、炎亭营)。蒲岐营和中军营(温州)建立最早,其余各营陆续建立。蒲岐营设名色把总1员,领哨官4员,兵494名。平时屯扎蒲岐城,汛期出哨下堡、娄岙,御高嵩、前塘、后塘、清江渡一带。蒲岐营的范围东至台州府楚门所,渡江20里抵台州太平县,计80里;南至下堡海口,计3里;西至乐清县,计30里,北至窑岙驿站,抵台州府黄岩县,计150里。

  万历二十六年(1598),兵宪汤日昭檄县议创,加固重修蒲岐城。

  明朝,蒲岐所历任千户达70名。据《续文献通考》载,明朝沿海每千户所设抗倭船10只(平均每100户1只),每船旗军100名,春夏出巡,秋冬回守。蒲岐所共配备16只战船。所城上有5座百子炮。

  自洪武十三年(1380)开始,倭寇入侵蒲岐的次数,在志书上有记载的就有12次之多。抗倭阵亡的千户指挥官7名、百户6名,其中最激烈的战斗4次。一是永乐八年(1410)十月初五,千户崔兴、百户冯春率战舰巡海,在下堡海上遇23只倭船入侵,崔、冯等自寅时鏖战至申时,矢炮俱尽,先后阵亡。同时牺牲的还有霍祥祯、戚朝康等百户。二是同年同月十五日,倭犯蒲岐,千户杨文守城,率兵力战,乘马中枪毙。杨文英勇步战,终因体力不支,壮烈牺牲。三是嘉靖三十三年(1554)十月十一日,倭寇从瑶岙入界。磐石卫指挥戴祀、温州卫指挥江九山和蒲岐所世袭副千户崔海、镇抚刘彧、百户易次前去界地截击。十二日,崔海追至虹桥,亲斩倭首一颗解官。十三日,戴祀等5人领兵追至芙蓉,因寡不敌众,俱阵亡于芙蓉海口。四是嘉靖三十七年(1558)三月,倭寇由粤转闽至浙,数以千计,侵犯乐清黄华海面,官军望风引退。蒲岐所千户秦煌与应袭千户魏履谦及百户季璋等孤舟力战,连发强驽射寇。后被10多只倭船包围,力竭被捕,俱骂贼而死。

  清顺治十五年(1658),乐清设营,蒲岐称汛。蒲岐汛统辖兵台6座(娄岙山、万桥口、竹屿、牛鼻洞、白沙岭、白沙山),设分防把总1员,带兵105名,汛内驻兵56名,其余外驻兵台;本营把总1员,领哨官及兵屯扎下堡海口;后口把总1员,带兵130名。雍正年间,蒲岐汛统辖兵台不变,仍设把总1员(一年一换),有战马兵16名,无战争马兵20名,守兵94名。

  顺治十五年(1658)十一月七日,郑成功部下破磐石卫。十日入蒲岐城,派万一训屯扎蒲岐征粮练兵。顺治十八年(1661),郑成功部下陈文达、阮禄掠海边村坊。清廷颁行清野令,下诏濒海居民徙入内地,“寸板毋入海,粒米不越疆。犯者磔死连坐”。蒲岐奉迁城坏,第一次成了空城。康熙九年(1670),奉谕展复修砌蒲岐城。康熙十五年(1676),耿精忠部队入蒲岐城,房舍被焚毁殆尽,居民不及避者皆遭屠杀,蒲岐第二次空城,俗称“耿王乱”。

  道光二十一年(1841)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为了防备英国资本主义者的侵略,蒲岐城又作修整。咸丰四年(1854)十二月,为了阻击瞿振汉领导的浙南红巾军起义,禀生张考吉、介宾叶廷芳和附生何跻瀛再度倡修,招募勇壮巡查守御。咸丰十一年(1861)冬,为了阻击太平天国侍王李世贤部宗王李尚扬领导的太平军侵扰,蒲岐城最后一次修建,更名东门为保厘门,西门为安定门,南门为蔚文门,北门为镇武门。

  1942年6月10日上午10时许,日军两架轰炸机袭击蒲岐,投弹两枚,炸死4人,炸伤4人,炸毁民房14间。7月3日上午9时许,日军飞机一架再次袭击蒲岐,投弹6枚,炸死7人,炸伤2人,毁房30间。1945年8月14日,日本无条件投降前夕,日军约一个班第三次入侵蒲岐,在东北角城头架起机枪一挺,四处扫射逃乱居民,射死4人,射伤3人,强拉民夫百余人。

  1949年5月蒲岐解放,设立海防巡逻队。1950年6月,建立蒲岐防派出所,有部队驻守。1955年至1957年,省军区公安17师1个营驻乐清,营部驻蒲岐。1959年2月改为蒲岐公社公安派出所。1962年5月,蒋介石准备反攻大陆,蒲岐重新设立边防派出所,编制一个连。

  三、蒲岐古城墙毁于上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

  据崔宝珏先生《蒲岐古城拆城记》记载,蒲岐古城开拆于1957年,南门城西段拆了一个缺口,石块被运去维修通向下堡村的得银桥,并建造该桥和下堡古陡之间的塘田小陡门(俗称“沉水陡”)。1958年公社化、食堂化开始,这段缺口被挖到与地平,成为通向城外的便道。1961年4月,县水产公司在东南城郭原蒲岐小学校址(故文昌阁原址)建造蒲岐水产加工厂时,拆了城墙的块石和条石建造厂房。

  此后,城内居民零零散散陆续去拆城石。到了1963年,全面的拆城石风形成,人们纷纷拆运条石、块石、乱石去建房、垒菜园墙、砌猪栏墙。据老人们回忆,东门和北门交界(即东庵边上)的城墙石块,是最后被拆,因为这里的城墙都是乱石砌成的(据传说砌筑这段城墙时由于经费耗尽,随便用乱石凑成,故被称为“麦糊城”)。在这一年时间里,城石便被拆得一干二净,只剩下一条土城(俗话说“城山”)。在当时粮食非常紧缺的情况下,人们在土城上争垦自留地,种菜种瓜,以补口粮不足。随着人口的增多,住房紧张成为困绕城内居民的一大问题,可古城外面都是水稻田,不能审批建房。而城基历经600多年的沉压比较坚固,最适合建房。据“文化大革命”初期任西门生产大队书记的张光忠和南门大队最早在城基上批地建房,现在仍住在城基上的王永清回忆,大约从1967年开始,当时的城内四门生产大队给村民在城基上批地建房。到了1975年,城基泥土基本被挖平,村民陆续在城基上建房。1978年,城基成了一条屋城,不留一片空地。如今,蒲岐古城仅仅留下东南西北4处城门(包括内外城门和瓮城),这4处城门之所以没有被拆除,是由于被长者警告为风水,不能拆除,同时城门洞是全城居民的出入口,时刻有人通行。

  据当年参与拆除古城的老人描述,蒲岐古城内部结构是这样的:城头而下1米内全是田泥填方。1米以下是烂岩板泥、石灰泥填方,这种泥土渗水性不强,雨水不易浸透。再往下面是被人们称为“城命”,即城的命脉,是半米高、1米宽的土中石墙,以防敌人挖墙打洞。“城命”外向砌石,内向乱石堆垒,在两边塞填泥土成城。

  古城外层一律由条石砌筑。条石一横一竖,严严整整,竖的条石直插进城墙以内。离城头1米处则砌以块石,也有乱石。外层石头墙地平以下1米至2米深处的基础均是乱石、条石一排一排铺垫,最底层是以表面烧焦的杉木、松木打桩,间以横木,填以巨石、捣臼、杵头、础石、残石柱、破碗、乱砖等。那些外层经过烧焦防腐处理的桩木、横木,历时近600年,在拆城石时木质仍旧良好。

  1990年夏,蒲岐城门受5号12级台风侵袭,其中西城门有坍塌之危,当时县政府拨款5000元重修。

  古代乐清一县九条城,蒲岐城为第三大城,仅次于县城和磐石城。如今,其它八条城墙已不复存在,惟一留存的蒲岐四处城门,更显得其文物意义和考古价值,1983年4月被列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站在蒲岐十字街口,东南西北4座城门兀自屹立,可是市井之声湮没了刀光剑影,消却了鼓角争鸣,在林立的高楼包围中,凹凸粗砺的墙砖、枝叶稀疏的城头古树,姿态落寞的老城门固守着沧桑的历史。

  城墙是古代蒲岐人民抗倭的屏障,是民族精神力量的象征,也是蒲岐人民心中的长城。可喜地是,2020年4月蒲岐镇被省人民政府列为第六批浙江省历史文化名镇,这是古城的荣耀,是对古城厚重历史文化沉积的充分肯定,更是古城发展史中的里程碑。目前,蒲岐镇正在为古城物质精神文化内涵进行挖掘、整理和传承。愿蒲岐古城芳名远播,走出乐清,走出浙江,走向全国。

标签: 红巾军起义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