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即位后为什么只对东吴发动猛攻,却不管更弱的蜀汉?

纵横百科 13 0

曹丕称帝以后,刘备很快也宣布称帝,但一旁的东吴始终没有动静,因为孙权想当皇帝还缺少一个正统的理由。不过曹丕此后却是对东吴发动猛攻,对蜀汉主要采取防守的态势,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论实力,蜀汉是要弱于东吴的,而且刘备敢和曹丕平起平坐,曹魏为何没把矛头直接对向蜀汉?实际上,比起刘备当时曹丕更加讨厌孙权,而且刘备所在的蜀地也很难发起进攻,不如想办法多多打击孙权势力。

曹丕在位七年(220-226)期间,分别于222-223年、224年和225年三次伐吴,特别是第一次三路伐吴规模宏大,反观蜀汉一方,经过222年刘备兵败夷陵、223年病逝白帝城之后国力一落千丈,实力不仅远不如曹魏,也比不上东吴,可是曹丕却从未对蜀汉用兵,按理来说柿子捡软的捏,那为何曹丕立国后一直追着东吴打,却对实力更弱的蜀汉只守不攻?我们来分析一下其中原因。

第一,221年刘备大举伐吴,一路势如破竹很快攻入吴境,孙权为了避免两面作战于是向曹丕称臣,接受曹丕对其"大魏吴王"的册封,也就是说此时的东吴是魏国的属国,孙权是曹丕的臣子。

曹丕接受孙权称臣是有条件的,那就是孙权要把长子孙登送到洛阳为人质,对孙权而言称臣只是权宜之计,当然不会答应质子,双方为此扯皮了很久,一直到夷陵之战结束后都未能达成协议。

另外一方面随着陆逊在夷陵之战大败刘备解除了迫在眉睫的危机之后,孙权对曹丕的态度来了个大转折,不仅重新与刘备讲和,甚至几次与曹丕和谈不成之下干脆于222年十月建号,宣告和魏国脱离臣属关系。

曹丕心里有气,当初刘晔就认定孙权并无臣服之心,只不过是迫不得已之下的权宜之举,劝曹丕趁机攻打吴国,却被曹丕认为既然孙权已经称臣就不宜兴兵了,现在孙权出尔反尔,好面子的曹丕几次被打脸,忍无可忍之下决定大举伐吴。

第二,蜀汉国力虽弱,但是曹魏想要大举伐蜀难度却不小,主要的原因在于蜀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魏蜀大战首当其冲的就是汉中,汉中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自219年出任第一任汉中都督后,魏延采取了分兵把守汉中险要关口比如黄金围、兴势围等地,御敌于国门之外的策略,简单点说就是寸土必争,曹魏想要攻入汉中,人数少了可能会被魏延一步步蚕食,人数多了也没用,汉中的地理环境根本不适合大兵团作战。

217年曹操为了和刘备争斗汉中出动大军也奈何不了刘备,最后汉中失守、夏侯渊被杀,现在蜀汉有汉中在手防守上更是如虎添翼,一句话蜀汉国力虽弱,但是自保却是绰绰有余。

东吴则有所不同,从荆襄到淮南一线的几个重要战略要地都在曹魏手中,比如襄阳、江夏、合肥等地,从水路进攻也比在汉中陆地用兵更为有效,而且也不用担心粮草运输和兵力补给等问题。

所以看似蜀汉国力最为弱小是一只软柿子,但是对曹丕而言东吴才是他心目中的软柿子,不过孙权虽然打别人都是挨揍的份(比如两次合肥之战),但是别人打上门来孙权也不是吃素的,曹丕三次伐吴,一次来势汹汹最后却铩羽而归,还损失了张辽和曹仁两大虎将,顺便还帮助孙权锻炼了几位名将比如朱然、全琮、朱桓等人,另外两次也是声势浩大,结果还没正式开打就撤军了。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