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十二位铁帽子王中 礼亲王的地位为什么是最高的

纵横百科 21 0

清代共有十二个铁帽子王,功封的八个,恩封的四个,其中以礼亲王地位最高,身份最显赫。这么说也是有依据的,自第一代礼亲王代善起,诸王大臣上朝列班的时候,礼亲王一直都是班首,发言时也是第一个,这个规矩一直沿袭到清末。

礼亲王之所以列亲王之首,主要还是代善的功劳。努尔哈赤时期,大贝勒代善的实力、威信都在四贝勒皇太极之上,可以这么认为,如果代善要和皇太极争夺汗位的话,那么毫无疑问他将胜出,可最终还是将汗位拱手让给了皇太极,这其中有哪些隐情呢?

代善是努尔哈赤第一个大福晋佟佳氏之子,长年统兵作战,军功累累,威望甚高。因此在长子褚英死后,被立为太子,具体主管后金军国大政。但共于心计的皇太极看到这位炙手可热的皇兄向着汗位的宝座一路狂奔,便设置了种种障碍。他先是利用代善与大妃阿巴亥的暧昧关系,推波助澜,借助舆论,促使努尔哈赤罢黜大妃,代善威望也受到损害。

在皇太极的暗箱操作之下,代善被努尔哈赤严责革除了太子之位,不过代善毕竟心胸宽广,战功显赫,仍位列四大贝勒之首,掌正红、镶红二旗,佐父治理国政。

此外,代善还有四个能征惯战的儿子,分别为岳托、硕托、萨哈廉、瓦克达,皆是英勇善战的猛将,很早就披挂甲胄,带领士卒,屡败敌兵。岳托、萨哈廉更是努尔哈赤孙辈中的杰出代表,能文能武,聪睿过人,善于从大局出发来处理军政大事。

还有褚英的儿子杜度,他自从父亲被斩以后,一向跟随代善,唯其马首是瞻。代善、岳托、硕托、萨哈廉、杜度还是代表后金对外交涉的“十固山执政贝勒”成员,总加起来,代善系统的人丁最多,执政贝勒最多,其他贝勒难以于他抗衡。

因此不难推测,努尔哈赤去世后,八旗贝勒中,如果通过武力解决汗位问题,代善的势力最大,获胜的机率最高。可是正当各种势力为空出的汗位摩拳擦掌的时候,最有可能继承汗位的大贝勒代善,作出了一个使人意想不到的但是又十分明智的决定,他提议自己不参加这场角逐,主动推出四贝勒皇太极为新汗。

在最高权力面前不受诱惑,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代善是出于什么原因而做出这样的决定的?这就不得不说代善以大局为重的胸怀,和贵在有自知之明。

代善清楚,他的实力最强,威望最高,如果一心要继承汗位,其他贝勒不会也不敢起来反对。但是,他对几个弟弟的性格、抱负、才干、实力和当时的国情,也同样十分清楚,深悉这个新汗肩负的担子之重。他知道,阿敏素有野心,莽古尔泰桀骜不驯,皇太极胸怀大志,阿济格刚强好斗,多尔衮虽小,也不愿甘为人下,何况还有父汗宣布确定的八和硕贝勒共治国政制,自己没有力量将他们制服,使他们如同汗王在世那样听从管辖。

而且,半年前兵败于宁远城下,士气不振,汗父晚年的弊政又激起了辽民的强烈反抗,田园荒芜,百业凋敝,粮食奇缺,物价腾贵。外部局势同样也十分严峻,辽东巡抚袁崇焕利用宁远大捷,广修城池,训练士卒,欲图乘机反攻,收复失地。蒙古察哈尔部林丹汗联明反金,喀尔喀五部诸贝勒心怀二意。朝鲜久欲助明反击,支持明平辽总兵官毛文龙。

这种内外交困的艰难重任,代善自认担当不起,他的左右手岳托、萨哈廉也非常明白。放眼后金国,能担此重任的只有皇太极,因此,代善和岳托、萨哈廉等人极力推荐皇太极继承汗位。

有了代善的支持,加上自己又有两黄旗,自然没有任出来反对。代善推立贤君的决策,稳定了动荡的形势,保持了皇族集团的统一和团结,使后金能够革除弊政,克服困难。代善为巩固、安定爱新觉罗江山,建立清王朝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崇德元年,皇太极建国大清,封代善为和硕亲王,位居诸王之首。正是代善以大局为重,甘愿舍弃汗位,所以他赢得了满洲贵族的乃至历代清帝的尊重,将礼亲王定为“大清第一王”也是实至名归。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