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反映湘南文化和人生本源的南方《白鹿原》原创小说《将军渡》

纵横百科 122 0

  将军渡

  引 言

  湘南因为多丘陵的缘故,总给人一种粗犷的感觉;但因为有了她——耒水,又增添了几分妩媚和柔美。

  从东江一路向北的耒水,就像一位采茶的湘南女子,头戴蓝白相间的头巾,身着绿袄绿裤,土气中透露出几分质朴,自然中洋溢出几多婀娜。她不急不慢,徐徐而行,时而侧身回眸,时而浅吟低唱,用少女般的天真和活泼在秀美湘南大地上刻画了一幅原生态的山水画卷。

  将军渡是耒水中游一个很普通的渡口。渡口刚好位于两县的交界,河东是雁鸣县,河西是雁归县,故有“一渡跨两县”之说。渡口四季风景如画,两岸青山如黛,河水清澈见底,山在水中,水在山中,素有“百里画廊”之称。

  渡口边上有个村子名叫将军村。关于二者名称的由来,村里人争论了许久:有的说清朝时村里出了个游击将军,将军渡是因村得名;有的说是三国时张飞曾从将军渡渡河到对岸到古城耒阳,将军村是因渡得名。上百年来,大家争论不休,却还是没有个确切的答案。

  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将军渡是一个古渡口了。说她“古”,首先是她有一条古道,直至现在,到渡口仍然是一条用青石铺就、宽大约一米的石板路;其次,她有一个古亭,亭子全部都是由青砖堆砌而成,拱形的门,石雕的窗,上面是四个奔走欲飞的屋檐,里面除了磨得透亮的两条长石凳外,没有其他东西了。加上一条纯木质、中间拱起的乌蓬船,将军渡浑身透出沧桑和古朴,一切都好像从昨天走来。

  水生是这个渡口唯一的船工了。他吃住在船上,村民需要渡河,吆喝一声就开船摆渡。船工除了工资低薄外,一年365天吃住都要在船上,孤独寂寞是干这活计最大的障碍。所以村里再困难的劳力宁肯到外面去搞建筑,也不愿到船上去端这个“铁饭碗”。最后,村里只有采取抓阄的办法产生,硬顶了一年,效果不是很好,因为是抓来的“壮丁”,工作责任心差,有时村民喊破了嗓子还是喊不应船工,有几个人眼巴巴看着河对面家中的灯光,就在河边睡了一晚。

  这种状况,等到水生来了才得以彻底改变。按年龄来称呼,我们要叫他水生叔了。他个子不高,长条形的脸,宽阔的额头,满头白发,戴着一副高度近视眼镜,斯斯文文的,不像一个整日风吹日晒的船工,倒像是一位教书先生。自从他到渡口担任船工后,村民们只要一吆喝,不一会功夫船便出现在眼前,过去的“望河兴叹”变成了“天堑变通途”,村民们都说他的好。

  听村里人说,水生叔其实也是村子里的人,而且还是当年村里的大名人,因为他是村子里第一个从将军渡走出去的大学生。但不知什么原因,2008年北京成功申奥的那天,正当村子里的人聚在一起津津乐道此事的时候,一直在外工作、被村里人视为骄傲的水生叔回来了,而且担任起村里人都不愿担任的船工。

  水生叔回来后就一直住在渡船上,偶尔也到岸上走一走,但很少回到村里来。他为什么回来?家里人怎么没一起回来?这些都成为了村里人心中大大的问号。水生叔不苟言笑,村里人渡河时喊他一声他就应一声,工作之外,大部分时间都是坐在船头,眼睛呆呆地看着河面,有时拿起一块石子朝着平静的水面丢去。那一圈圈波纹由近及远慢慢散去,就像堆积在他心中的往事,层层剥开,渐渐清晰。在村民眼里,水生就像一颗被嫁接的果树,虽然根和身子是这里的,但思想的果子却是外边的。

  水生叔来的那年,我刚好从镇里的初中考到了河对面的南衡一中。刚开始,我与水生叔只是见面打个招呼,点点头罢了。后来,由于经常往返于家和学校,水生叔与我的交流多了起来。我从与他的交流中,获得了一些比村里人更多的关于他的信息。

  水生叔书名叫谢奋进(水生是他的小名),男,汉族,1947年9月出生于将军村,1968年南衡一中高中毕业,因大学停止招生,先后在村里当过会计、代课老师,1978年恢复高考后考入湖南师范大学,父母均已去世,之后的简历,水生叔便不愿透露半分了。

  可能是校友的缘故,我享受了村里人一般享受不到的待遇,比如无论多晚,只要我喊船,水生叔都会有求必应;寒暑假无聊的时候,我就躲到六叔的船上看书、聊天、看星星;六叔还借了一套泛黄的《资治通鉴》给我。

  2001年7月,我收到了红红的、烫着金印的大学录取通知书,晚饭后我特意向水生叔报告我被大学录取的喜讯。那晚正值盛夏,空气中弥漫着翻滚的热浪,满天繁星,大大的月亮像个银盘似的挂在空中,水一般的月光洒在静静的河面上,河面上偶尔泛起点点金光,啾啾虫鸣反而更加衬出夜的静谧。

  水生叔对我的考学非常高兴,特意拿出了一瓶酒来。我们坐在船头,边饮边聊,从大学生活聊到第一次约会,从苏东坡聊到当代文学的现状,从他离开将军渡到主政一方,从公务员沦为阶下囚......往事就像耒水河早上的水汽,慢慢聚拢,然后逐渐散去,慢慢变得清晰。

  我到大学报到的那天,坐渡船过河时,水生叔送给了我一个上面印有金色党徽、下面落款为“中共雁鸣县委办公室”、封面为红色的笔记本。打开封面,赫然露出几行用钢笔书写的一首小诗:

  将军渡

  渡青春

  昔日美少年

  报国急且切

  奔腾不息的耒水

  是我血液里涌动的青春

  将军渡

  渡春秋

  满头青丝去

  一头白发回

  晃晃悠悠的渡船

  总是在梦中把我唤回

  (一)北渡求学

  1965年9月1日,将军渡。

  水生叔,不,应该是谢奋进,站在船头,不停地向着岸上挥手。今天,是他到南衡一中报到的日子。

  一个多月前,初中班主任何老师跑到奋进家,告诉他被南衡一中录取的消息时,一向稳重略微有点矜持的奋进高兴地将老师抱起来转了几个圈。家里人知道后也都高兴极了,奋进的母亲三姑硬起心把家里那只生蛋的老母鸡宰了招待何老师。

  吃完晚饭后,奋进的爸爸谢老六又把全家人叫到一起,要奋进把高中录取通知书拿出来。全家人聚在昏黄的煤油灯下,细细地看着红底金字的通知书,好像捧着的是一家人的希望。奋进的弟弟跃进、妹妹欢喜则一字一句的念着录取通知书上的字。

  念完后,谢老六问道:“怎么没有听到学费是多少呀”?

  奋进解释道:“听学长和老师们说,通知书不告诉学费,往年南衡一中一学期学费和住宿费加起来大概15元”。

  “什么,一学期要15元,一年要30元,我们全家一年的工分都没有这么多!”谢老六说完将身子蜷起来,像个大大的问号,吧嗒吧嗒地抽起烟来。本来欢快的气氛一下子凝重了许多。

  三姑看到后,连忙岔开话说:“他爸,孩子好不容易考上了学,不要说这样的丧气话,总会有办法的”。

  第二天,奋进起床就听到屋后闹哄哄的,走到后面一看,原来是准备把猪卖了给他做学费。奋进想到为了自己上学,家中把能卖的都卖了,鼻子一酸,眼泪要掉下来了。但转念一想,自己和家人都付出了这么多,行百里者半九十,最后这几步,就是再苦再难也要你走下去,否则就是胆小鬼、就是懦夫。

  学费的问题解决了,但吃饭的问题还是没办法解决。奋进家中人口多,口粮基本上入不敷出,经常是吃了上顿没有下顿,哪有剩余的粮食让奋进交学校呀。随着入学日子的逼近,奋进使尽了全身办法——白天下河摸田螺,晚上捉青蛙,然后拿到市场上去卖,总共才卖了3元钱,与上交的任务还差一大截。最后,奋进只有编了个“家庭困难的学校免交粮食”的理由让他爸妈宽心。一辈子在田里刨食的老两口,听说有国家还有这么个好政策,多日像霜打茄子的脸终于露出了一丝笑容。

  为了弥补自己上学给家里人带来的种种困难,奋进在这个暑假里只有努力的劳动来减轻自己内心的愧疚。通过一暑假的劳动锻炼,奋进像蜕了一层皮似的,皮肤黑的发亮,身板变得结实多了,隐隐约约多了些男子的气概。

  “开船啰”!船工一身吆喝顿时打断了奋进的浮想。奋进望着渐行渐远的的母亲和将军渡,还有那缓缓流动的耒河水,心里暗自对自己说:“滔滔耒河水作证,我谢奋进发誓要努力学习,做出一番成就,让家人过上体面的生活,让家乡以我为荣!”并不由自主地吟诵起唐朝李贺的《南园十三首》来:“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过完渡,约摸走了个把小时的路程,就到了南衡一中。奋进用手把脸上的汗擦了擦,把东西放在地上,仔细地端详起校门来,整个校门中规中矩,方形的大门上是用毛体书写的“南衡一中”四个白底黑字,两边是两个对称的小门,中间大门一般不开,出进大多从一边小门。再往里一瞧:一条笔直的大道通向校园深处,道路两旁是高大的的樟树,那伸出的枝丫就像是伸出的一双双手在欢迎各位学子的到来。

  进门就是公布栏,栏里张贴着学校用红纸黑字书写的新生分班表。奋进数了数,他们这一届总共招了五个班,每个班55个人,大概250来人。奋进分到的是高27班,班主任姓王,名德科,就在教学楼的三楼。分班名册的右边是报到事项。当奋进看到第三条“请新生到食堂交满96斤粮食,凭单据到总务处换取粮票”后,满身的兴奋和新奇顿时像被泼了一瓢冷水似的,从头凉到了脚。

  “怎么办呀,我可是一两粮食也没带呀,学校会不会要我退学?不退学,饿个一两天还行,饿一学期、一年怎么行呀!”奋进心里像悬了15个吊桶——七上八下的。

  一切都还顺利,交完学费,按道理是到食堂交粮食,奋进直接跳过这一关,找到寝室把自己的床铺铺好后,然后就来到了教室。

  可能是他少了一道手续,到教室时他是最早的一个。大约过了20来分钟,同学们陆陆续续到教室来了。农村艰苦劳动,养成了奋进内敛、含蓄的性格。坐座位时,他特意选了一张里面靠后靠窗的座位坐下,不那么打眼,但又可以一览无遗。从小,三姑也教导奋进:作为穷人家的孩子,只有靠勤劳才能有所收获,但不要凡事都争先,要做人莫在前,吃饭莫在后。

  “嘿,你好,我叫李媛媛,尊姓大名?”奋进正在四处观望的时候,突然听到后面有个声音传来。

  奋进回头一看,一张清秀的脸盘呈现在眼前:布娃娃似的脸上,镶嵌着一双扑闪扑闪的大眼睛,乌黑的头发,花格子碎布长裙.......

  奋进来不及也不敢细看,赶紧转过身子回了句:“你好,我叫谢奋进”,然后就再也不敢往后看了。

  过了不久,只听门外远远传来一声声很有力的上楼踏步声,让人隐隐感觉到来人身材高大,孔武有力,好像行伍出身。不一会,声音便来到了教室边,只见一个身穿黄军装男老师飞快走进教室站在讲台上:“同学们好,我叫王德科,是你们班的班主任,也是你们的政治老师,希望我们共同度过这紧张又美好的三年高中生活!”

  老师一边讲,奋进仔细地打量起王老师来——身高大约1.8米,板寸头,国字脸,两道浓浓的剑眉,满脸的络腮胡子,说话带有点北方人的口音,骨子里不像一个老师,反而像一位军人。

  “我这个人脾气不好,爱骂人,不会绕弯子,有什么说什么,从今天开始,我们互相学习、互相监督,共同进步!下面,请同学们简单作一下自我介绍。”

  在奋进脑子里演练了许多遍的开学第一天,随着王老师一声下课就结束了。对奋进而言,今天的一切都是那么的新奇,充满了希望和力量。“我的世界,要从这里开始!”奋进暗暗地同自己说道。

  随着“当当当”下课铃的敲响,一上午眨眼间便过去了。奋进的肚子也咕噜噜叫了起来。同学们都拿着碗急匆匆朝食堂走去。奋进还没有向学校交粮食,学校肯定还没有安排他的餐。于是,他假装整理课桌,看到同学都走了之后,他马上跑到教学楼后面的一块僻静的地方躲了起来。等有同学从食堂出来后,奋进假装吃完饭的样子,向寝室走去。幸好早上来学校的时候,奋进还喝了一碗大大的稀饭,另外三姑还煮了个鸡蛋偷偷塞在奋进的书包里。正在奋进肚子叽咕叫的时候,他发现书包里的这个“宝贝”,他一口将鸡蛋就吞了下去,“香、好香的鸡蛋,还是娘疼我”,奋进自言自语的说道,但不知怎地,他的眼眶一热,两滴黄豆大的眼泪就掉了下来。“是呀,饿一餐可以,饿几天就不行了,怎么办呀?”奋进躺在寝室的床上翻来覆去地想着这个问题,可能是太累了,想着想着他就睡着了。

  梦里他又回到了将军渡。红火烧的天,他与父母亲正在田里搞“双抢”,全身湿透的他正在与父亲将一束束稻谷放到打谷机中,脚吃力地踩着沉重的打谷机,身上分不清是汗水还是泥水,湿漉漉的,就像一块油布裹在身上,让人难受至极。特别是身上、手上被镰刀似的稻叶划出一道道红红的印子后,再被汗水和泥水一浸,既深入骨髓的痒,又火辣辣的疼,让人真是欲罢不能。

  正在这难受之际,午睡起床铃声响起了。奋进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冲到外面的水龙头,用冷水洗了把脸,就向教室走去。当走到教室门口的时候,一个熟悉的身影闯进了奋进的眼帘。“莫非迟到了,应该没有呀,班主任怎么这么早就站在教室门口了”,奋进思忖道。他准备低着头迅速溜进教室时,一个熟悉的声音把他叫住了。“谢奋进,你过来一下,我有事找你谈谈”,声音充满了磁性,但透露出不由自主的威严。

  “哦,王老师,你是叫我呀?”奋进一边回答一边向班主任身边靠拢。

  “是的,我有件事想找你了解一下。”说完,王老师便向他招了招手。

  奋进走到王老师身边,心里就像打翻了五味瓶似的,一边走一边寻思着:没想到开学第一天,自己就被老师“盯”上了,这一天也没做什么呀?

  王老师开始没说话,而是仔细地打量了站在眼前的这位学生。大概沉默了分把钟后,王老师说话了:“你叫谢奋进吧,你是不是将军渡村的,你认不认识谢奋斗和谢奋强呀?”

  王老师一开口,奋进不安的心便放了下来——原来老师是找他打听人的。他马上回答道:“王老师,我认识,谢奋斗和谢奋强是我的堂哥,他们正在我们学校念高三。”

  “是的,他们原来是我的学生,后来我要带你们这一届就没带他们了。你可要向他们学习呀,吃得苦,学习成绩也好!”王老师说完后,就从袋子里掏出一包五岭牌香烟,熟练的从中抽出一支来,将烟放在走廊扶手台子上顿了顿,然后掏出一盒火柴,嗤的一声将烟点着了。

  奋进以为老师说完了,马上说道:“老师,我一定要向两位堂哥学习,认真学习,勇于吃苦,做一名对社会、对国家有所贡献的人。”然后就准备进教室里去。

  王老师看到后,马上说道:“我还没说完呢,你这么着急干什么呀?有件事我想问你,学校总务处反馈给我,说全校就你一个人没有交粮食了,怎么回事呢?”

  奋进一听到这件事后,两颗黄豆大的眼泪就掉了下来,然后低下头轻轻地说道:“老师,对不起,家里人多,粮食供不上,交完公粮后,家里所剩无几了,请老师帮我向学校求个情,给我个把月时间,我再交上,您看行不行?”

  王老师听后又是一小段沉默,既看不出他同意也看不出他不同意,奋进一下子又陷入了紧张。

  沉默了分把钟,王老师发话了:“我给学校说说,你晚点交,但你现在没交粮食就没饭吃呀,饿一餐两餐可以,不可能饿个把月不吃饭呀!”

  说完,便从自己的袋子里掏出了一小沓餐票递给奋进:“你拿着,这是学校分给我的餐票,大概有20来张,你先用着,不够到时我再想办法”。

  奋进一下子都没有反应过来,只是条件反射似的用手将餐票往外推,一边说道:“老师,我不能用您的!”

  “拿着,不要这么磨磨唧唧的!把书读好就行了”王老师语气中透露出让人不容置疑的坚定。

  奋进只好把餐票拿回来,然后说了声“谢谢”,还没等王老师“回教室去吧”几个字说完,便飞也似地向教室里奔去。

  奋进有了王老师20多张餐票心里踏实多了,下午放学铃一响,他连忙做了两件事:第一件事是到食堂打了四两米饭加油豆腐一份,狠狠地吃了一顿;第二件事是去高三年级找两位堂哥。

  谢奋斗、谢奋强分别是奋进大伯、三伯的两个儿子,现在正在读高三。因为连日来为交饭餐的事情发愁,奋进都忘记他还有两个学长堂哥也在这读书了。上午,王老师一提醒,奋进才记起来。吃完饭后,奋进直奔高三的教学楼奔去。

  为了让高三学子安心学习,学校把高三放在学校西北角最僻静的一幢三层苏式风格的教红色学楼里。前面两排高大的几乎快要合拢的樟树,将教学楼掩映的只露出半边身子来,仿佛给人一种幽深莫测的感觉。

  “这才是求学的好地方!”奋进走到楼前时,心中啧啧称奇。同时他才想起自己连两位堂哥的班级都不知道。于是,他马上扫视了周围,只见一位女同学抱着书走过来,后面一位男同学拿着一只篮球,大汗淋漓。同女同学打交道还不太习惯,奋进选择向后面的男同学问路。

  “同学,请问你知道谢奋斗、谢奋强两个人在哪个班吗?”奋进涩涩的问道。

  “跟我来吧。”哪位同学不知道是沉浸在之前的篮球比赛中,还是这样的情况见多了,回答的声音低沉沉的,连看一下奋进都没有。

  奋进听了之后,一下不知所错,呆呆地站在原地。那个男同学朝他招了招手,嘴里一边说:“你一个大小子,还怕我卖了你不成,我跟他俩是同班。”

  奋进连忙快走了两步,跟上这位同学,然后嘟囔着回答道:“对不起,师哥,我刚才没听太清楚。”

  “嗯,走吧。我叫李强,你呢?”打篮球的同学问道。

  “我叫谢奋进,谢奋斗、谢奋强是我堂哥。”奋进回答道。

  “哦,他们俩可是我们班乃至学校国宝级的人物呀,不像我不知道读书只喜欢这个买卖。”说完,李强指了指手中的篮球。

  语言是高级动物与低级动物根本的区别。通过刚刚短时间的交流,奋进与李强一下子熟络起来了,就像是久未谋面的老友久别重逢似的,到处聊开去了。

  不一会,就到了李强班的教室门口,只见教室门上一块白底黑字的小木板上显赫地写着“高19班”的字样。李强仿佛还沉浸在刚才的聊天当中,连说带比划还在滔滔不绝的说道:“我们19班可是一中战斗机中的霸王机,你俩堂哥又是霸王机中的霸王机,我们除了仰视还是仰视,除了佩服就是佩服。不过,我也想好了,学习不成,我就走打篮球的道路,条条大路通罗马嘛!

  直到奋进拱手向他道谢时,李强才从谈话的激动中走出来,然后说了声“以后有时间联系或到篮球场去,我天天在那里打球”,就快步迈进教室里去了。

  奋进站在教室门口向教室里扫视了一边,一下子就看到了两个熟悉的身影,一个坐在中间第三排,一个坐在西北角的第二排。两个穿着蓝咔叽布中山装,正在认真做题。

  奋进轻轻地走到中间的堂哥课桌边,仔细看了看,才知道坐在中间的是奋强,然后轻声叫了声“强子哥”,奋强才发现身边站了一个人,然后马上高兴地叫了声“奋进是你呀”,然后向西北角方向叫了声“奋斗,你看谁来了!”

  奋斗侧身向奋强这边望过来,一下子看见了奋进。他马上丢掉手中的笔,向他们两个这边走来。为了不打扰其他同学学习,他们三个简单一番寒暄后,马上走出教室站在走廊边聊了起来。

  还没聊多久,晚自习上课铃响起了。奋斗与奋强对奋进说道:“奋进,恭喜你加入我们的队伍。但我们已经是高三了,时间很紧,跟你交流的时间可能不会很充裕,现在我们都知道班级所在了,有时间我们过去看你,你有什么学习生活上的困难也可以来找我们,”

  晚上,躺在宿舍的床上,奋进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今天的事让他有点恍如做梦的感觉,困扰了自己一个暑假的餐米事情,在绝望之余得到了王老师的援助;还顺利地与两位要好的堂哥接上了“头”。从此,他再也不必恐慌就餐铃声的响起,再也不会生出“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感慨,剩下的就如王老师所说的那样“好好地念书了”。这一晚,他想了很多、很多,他想到了正在将军渡里劳作的父母亲,仿佛看到了三年后自己大学的样子......

  开学后第一个月放假的时间到了。对奋进来说,虽然开学的日子算不上美好,但随着吃饭的问题的解决,以及与班上同学、老师慢慢的熟悉起来,以前无助的感觉化作现在的充实、温暖。奋进也从以前的羞涩、腼腆走了出来,变得更加阳光积极。

  奋进一大早就把东西收拾好,并在早餐时特意买了两个白面馒头,准备带回家给父母尝尝。一个是向父母表示自己在学校过得很好,让父母放心;二个是给老实巴交与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的父母也尝一尝城里人吃的馒头的味道 ,让他们也开一开眼界。更让人开心的事,前几天,奋进姑爷进城办点事,顺道来到学校告诉奋进,今年粮食大丰收,他父母要姑爷给他捎话:别惦记家里,也别为学校交餐米的事情发愁,今年搭帮天老爷,将军渡迎来了大丰收年,家里谷仓里的粮食堆得老高了,除了交完公粮外,还剩不少自余粮,足够一家人吃的了!

  下午一下课,同学们都匆匆踏上了期盼已久的回家路。奋进听两位堂哥讲,刚开学的那段日子,人生地不熟,他们也很思念将军渡,但久而久之,加上学习任务的加重,他们回家的时间越来越少,心情也越来越平和,如果把高中生活比作耒水的话,那高一就是河流刚刚开始的地方,水流湍急,一路高歌,而到了高三,则如同河的下游,水面平缓,深邃不语。此时此刻的奋进正像两位堂哥所说的那样,恨不得身上长出一双翅膀来,马上飞到将军渡去,飞到自己的家里去。

  当船行驶到快要到将军渡的时候,一些人指着船的左手边说:“快看,好多好多的鸟呀!”奋进也顺着他们所说的方向看了过去。只见碧玉般的耒水中矗立起三个小岛来,岛上长满了葱葱郁郁的树,上面挂满了白色的物品,三个小岛成品字形排列,就像一艘大的军舰在两艘小军舰的护卫下徐徐行驶在耒水中一般。到南衡一中报到的那天,因为自己一心想早点到学校,所以没有看到这美丽的小岛。今天,在回家的归途上能看到如此美丽的景色,本来心情大好的奋进更是心旷神怡,竟不由自主地哼起刚刚学唱不久“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来。后经同船的人的介绍,这三个小岛就是家乡小有名气的江口鸟岛,树上挂满白色的东西都是白鸟儿,尤其让人称绝的是,下午夕阳西下,成千上万只白色的鸟儿披着金黄色的晚霞一起从远处归来,天上、地上、水中全都是鸟儿,真是鸟的天堂!当那人正要讲到鸟岛关于王母娘娘的传说时,船到了将军渡。奋进带着有点惋惜的心情跳下船,朝家里跑去。

  两天假日飞快就过去了——奋进还没有与父母讲完自己这一个月来的学校生活,假日便结束了。星期一返校,奋进便将餐米交了,并将20多张餐票还给了王老师。一切都安排妥当,一切都准备就位,奋进就像一块海绵一样,扎进了一中这个知识的海洋。

  开学后不久,奋进才知道,自己出身是多么的卑微:全班47名同学,除了他和另外几个同学来自农村,大部分都是工人家庭或城镇居民出身,有的还是县里的领导干部子弟,比如开学第一天自报家门、坐在自己后面的李媛媛,就是县里副县长的千金。幸好在那个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除了阶级身份外,门第观念因其系封建糟泊反而成为人人唾弃的落后思想了。奋进出身贫农,学习好又乐于助人,不久就与同学们打成了一片,所以在选班长时,同学们一致推选他班长,到了期中考试后时,奋进还顺利进入了学生会,担任了学生会副 兼体育部长一职。

  体育部长的由来,还得感谢当时带他找到两位堂哥的同学李强。李强酷爱打篮球,奋进与他熟悉后,学习之余便到篮球场看李强打篮球,因为奋进从小在农村长大,身体素质好,李强也看出奋进是块打篮球的好料子,便慢慢教奋进打起篮球来。在李强的精心指导下,奋进的篮球技术与他的个头一样日益见长。学校组织的一些篮球赛,经常可以看到他和李强的身影,他们两个精彩的篮球技术,被同学们称赞为“南衡篮球的双子星”。

  学习、打球、完成学生会的工作,奋进的每一天都被忙碌塞满了。奋进不感到累,反而感到很充实,因为他知道这是放飞梦想前的起跑,跑的越快,就越能接近梦想、实现梦想,他更清楚自己能在这么好的中学上学的不容易,父母已经是竭尽全力、穷尽所能,他感到非常的知足,他要好好把握好这三年,以最好的状态、最优的成绩冲刺自己的目标、实现自己的梦想!

  当学校宣传栏中人民日报的封面变成一张毛 手拿烟和蔼可亲坐在书桌前的黑白照片配《迎接第三个五年计划第一年——一九六六年》元旦献词时,奋进才知道新年的阳光已经照在每个人的脸上。他情不自禁地朗读起来:“一九六六年到来了!这是我国伟大的第三个五年计划的第一年。我国各族人民,满怀无限的喜悦,决心在这新的一年中争取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投更加伟大的成就,使新的五年计划旗开得胜.......”。

  奋进学习之余,除了打篮球之外,还有一个爱好就是看《人民日报》。这个习惯,也是在将军渡养成的。小时候,阳历年前后父亲每年都要向在村里当大队长的舅舅讨一沓村里看完的旧报纸,然后将家里墙壁用报纸张贴起来,这样既好看,又可以防止弄脏衣服和被子,使家里整整洁洁的。没想到父亲的不经意之举,却为小奋进打开了一扇门——一扇充满了趣味没有尽头的门。奋进小时候无聊之际,就是躺在床上看贴在墙壁上的《人民日报》,久而久之,阅读《人民日报》成为了他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特别是每年元旦前,报社都会发表社论或元旦献词,文章大气磅礴,激情澎湃,让人热血沸腾、催人奋进。

  读完今年的社论,奋进恨不得马上毕业投入到热火朝天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去,投入到第三个五年计划之中去。但同时,奋进又隐隐感觉到政治空气的异样。1个多月前,大概是11 月1 日,他看到上海《文汇报》发表了一个叫姚文元的文章《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文章异乎寻常地向北京副市长、史学界权威吴晗挑战,用语咄咄逼人,充满火药味。奋进对政治懂得不多,但他知道象《人民日报》《文汇报》这样重要的报纸,刊登什么样的文章都是要经过层层审批的,听说毛 他老人家不但天天读报,有时还亲自动手写社论,可见这两份报纸的分量。吴晗不但是史学界的泰斗,也是北京市的市长,姚文元却公然向其“开炮”,这是否说明了什么、预示了什么呢?

  一学期眨眼间便过去了,一切顺利地比想象的还要顺利。唯一让奋进有点懊恼的是,李媛媛因为坐在他后面,又是班上的文娱委员,经常找他商量班上的一些工作,或请教学习上的问题。奋进出于礼貌,都是来者不拒、耐心解答。说句实在话,从进校那天李媛媛与他打招呼开始,他就觉得这个姑娘大方、热情、与众不同,后来听说她父亲是县里副县长之后,他更加觉得李媛媛这个女同学不错,她不像有的干部子弟头总是仰起的,眼睛看天上,一副高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样子,她的眼睛里满是对人的热忱,让人产生一种天然的亲近感。

  当奋进没有觉察出什么异样的时候,班上对于他们俩的议论却甚嚣尘上。有的说奋进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有的说是李媛媛主动示爱,等等。当李强问他与李媛媛是什么关系时,奋进才知道事态的严重性。他想不到自己以清白之心待人,却换来了满城风雨。他也清楚他与李媛媛之间虽然只有一课桌的距离,但他们的生活和家庭之间却横跨着如太平洋般宽的距离。奋进父亲从小就教导奋进:“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做人要本分,不要有非分之想”。奋进非常厌恶这种“出身论”,他一直信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但在男女感情问题上他还是相信老父亲的话。

  从小的艰苦生活磨练了奋进吃苦耐劳、坚韧不屈的品格,也养就了他刚毅果决的性格。他决定写 给李媛媛,一方面为这件事给李媛媛带来的不好影响而道歉,因为他认为作为男子汉,该担当的要担当,特别是在男女感情上,宁肯自己受损也不能给女同志受损,这是他们老家处理这种事的一个原则,也是他做人的准则;二个是为自己下一步采取的“措施”做个说明,希望李媛媛不要有意见,他们也还是最要好的同学。晚自习后,等其他人都走了后,他将信丢进了李媛媛的课桌里。

  奋进一夜都没睡好,脑子里总在想着明天早上李媛媛看到信之后的处理办法:第一种泥牛入海、毫无音信,第二种大哭大闹、上报老师,第三种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也偷偷回他 .......

  第二天早上,当奋进走进教室打开课桌时,教室里与往日的气氛并没有什么不同,他特意留意了李媛媛,也没有什么变化,好像没有看到昨晚他写的信似的,一切都如昨日般平静。奋进因为晚上没睡好,有时都觉得自己写信给李媛媛都是在梦中,而没有实质发生,所以稍一清醒,他便仔细回忆,到底昨晚他有没有把那封信递了出去。

  到了上晚自习时,奋进赫然看到了一封与自己一样用信封装好的信。他打开信封一看,一行清秀而熟悉的字出现在他的眼帘:

  谢奋进同学:

  你好!

  来信收悉。说句实在话,自见到你的那一天,我就觉得你与其他人的不同。你身上透露出来的坚毅、朴实、热情和吃苦耐劳,如同生养我们的土地般厚重和博大。说句实在话,我确实喜欢你,每一次靠近你,我的心都不由自主、不能抑制的扑通扑通的跳动。虽然我是干部子弟,但我从来没有因为我父亲的缘故而享受任何的特权,我也从来没有觉得自己比任何人有任何的高贵与不同。

  我知道你的心中肯定也是有我的,因为如果心中无我,你是不会给我写这封信的。我更知道,此时此刻我们的重要使命是朝着理想前进,我非常理解你也赞同你。我会做一盏灯,一路跟随,一路相伴,直至你我实现理想的那一刻!

  坐在你后面的同学

  即日

  奋进一口气看了三遍这封信,每一个字都细细地咀嚼,生怕漏掉任何有意义的信息。从此以后,奋进主动把课桌搬到了另外一组的最后,学校里关于他俩的传言也一下子熄灭了下去。奋进又回归到了正常的轨道,心情无比的放松,对未来更充满了憧憬和期待。

  当校门口挂起“1966年全国统一高考南衡一中考点”的横幅时,奋进才恍然知道,他马上就是高二的学生了。横幅的两边还有一幅长长的对联:“衡岳风来,公勤仁勇成大器;耒水潮涌,修齐治平谱宏篇”。校门口的公示栏里还张贴着一张放假通知:7月7-8日,学校作为高考考点,高一、高二放假一周。“难怪许多天没看到两位堂哥了!”看完后,奋进决定马上去找找两位堂哥。

  来到高19班教室门口,奋进一眼就看到正埋首复习的奋斗、奋强。他在门口轻轻喊了声他们的名字,他们俩便轻轻走了出来。奋斗首先说道:“水生,我们马上就要高考了,所以没有时间去看你。希望在大学校园里再次遇见你!”

  奋强则幽默的说道:“水生,你可能不相信,我现在就像一位渴望战场的士兵一样,早就等待这一天的到来了。我的理想是中南矿冶学院,今后当一名选矿工程师,为国家多发掘一些矿产资源,脱掉我们国家的‘贫油帽子’。强子的梦想是湖南大学化学专业,为我们喝彩加油吧!同时也祝你学习进步,实现自己的梦想”。

  当面对奋斗、奋强走进教室的背影时,奋进仿佛看到了三年后的自己,内心充满了忐忑,同时又满是渴望。

  6月9日,高考一结束,高一高二便立即返校上课。当奋进走进校园的时候,不知怎么了,他突然觉得往日熟悉的校园一下子变得有点陌生起来——也许是高三同学毕业了,校园一下子变得空旷寂静起来,但他明显感到不是这种感觉,这是一种让人有点窒息的感觉。

  吃过晚饭后,奋进与往常一样来到了学校门口的宣传栏边。学校广播反复播放着“大海航行靠舵手”的最高指示,四处插满了鲜艳的五星红旗,老师们都是低着头,一副行色匆匆的样子。“今天是怎么了,好像发生了什么大事?”由于多年看报的习惯,养成了奋进对政治风向、政治空气的敏锐感知,就好像将军渡里的种田好手们,一看月亮“长毛”,就知道明天要下雨似的,但他完全凭的是感觉,没有一丝的证据,所以只有自问自答罢了。

  宣传栏中贴着的还是5月16日的人民日报。“原来一日一换都变成了现在一月一换,这也太不负责了!”但当他看到“通知”两个大大的黑体字时,他之前和刚才的疑惑仿佛找到了一丝丝的答案。一边读,他的心一边剧烈的跳动,仿佛一场劈头盖脸的风暴就要席卷南衡一中,甚至整个中国。

  《通知》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前言,宣布撤销以彭真为首的文化革命五人小组及其撰写的《关于当前学术讨论的汇报提纲》(即“二月提纲”),成立陈伯达任组长,康生为顾问,江青、张春桥等任副组长的中央文化革命小组(简称中央文革小组),领导“文化大革命”;二是列举《二月提纲》的10条罪状,逐条批判,提出一套“左”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三是结语,要求各级党委立即停止执行《二月提纲》,夺取文化领域中的领导权,号召向党、政、军、文各界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猛烈开火。

  对于《二月提纲》和“文化革命五人小组”,奋进通过报纸大致有些了解,但对通知中提出的开展“文化大革命”,向党、政、军、文各界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猛烈开火的号召,奋进有些不理解。彭真、陆定一、周扬、吴冷西这几位同志既是党的高级干部,又是我党的“大笔杆子”,怎么一下子成为了批判打倒的对象呢?

  正在奋进思考之际,几道闪电划过了闷热的天空,紧接着就是黄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地下了起了。要变天了,奋进一边自言自语一边赶紧向教室走去。

  这几天里,奋进脑海中时不时浮现出通知的内容。他总感到有大事要发生,但南衡一中除了宣传栏中的那张报纸有点特别外,一切都像往常一样平静无澜。“是不是我想多了,还是老师、同学们没看到报纸,不知道‘通知’这件事?”“或许是我小题大做了?”奋进心中的疑惑,马上就因即将到来的期末考试而冲散了。

  李媛媛见到他还是一副眼不见为静的样子,就像两条平行的轨道,距离虽然只有那么远,但永远也不会有什么交集似的。装作彼此陌生的秘密,只有他们两个知道。不知道为什么,他们俩都非常享受这种感觉,看起来互不相关,内心却彼此温暖。奋进的课桌偶尔会收到饼干、葡萄干、奶糖之类的零食,他知道这是李媛媛放进去的,他也心照不宣,默默收起来,小部分在肚子饿的时候当干粮吃,大部分则聚拢起来在放假的时候带回家中给自己从未享受过如此美味的父母亲品尝。

  也许是经过太多苦难生活的砥砺,奋进特别懂得珍惜、懂得感恩。他庆幸自己来到南衡一中,碰上了王老师、李媛媛这样的好老师、好同学,他们从来没有因为自己出身农村而有半点的鄙视,反而对自己更是关怀备至。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努力学 着自己的理想努力攀登......

  唯一不快的是,班上几个所谓的高干子弟——一个是县教委副主任的儿子谢建设,一个是南衡一中坐落乡镇党委书记的儿子吴志豪,还有一个是县财政局副局长的儿子刘向对他的刁难和羞辱。这三个人读书是一塌糊涂,仗着爸妈都是县里实力部门的领导,在学校为所欲为,上课不是睡觉,就是做恶作剧,同学们不敢吭声,老师们气得直摇头,暗地里都称其为“南衡三少”。

  奋进与他们结下“梁子”,除了因为是班长经常与他们“过招”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与李媛媛之间的故事。这三个人与李媛媛都是小学同学,从小学就开始喜欢李媛媛,但因为李媛媛爸爸是副县长,他们在其他人面前都是一副威风凛凛的样子,唯独在李媛媛面前好似矮人一等。他们看到自己心中的“女神”喜欢上了谢奋进这样一个穷小子,这无异于“癞蛤蟆吃天鹅肉”,他们拿李媛媛没办法,就拿奋进出气,有事没事就找茬奚落奋进,甚至与奋进对着干,让奋进难堪。

  奋进虽然来自农村,经历不多,但从小的艰苦劳动让他学会了忍让和退让的人生法则。人生就是一场战争,特别是像他这样的出身,时刻面临着贫穷、委屈、饥饿等困难,更需要比一般人更坚强的意志去攻克前进道路上的一个个人生障碍,使他更懂得了“后退其实就是向前”的人生哲理。通过与这些“高干子弟”打交道,奋进在班上的威望不降反升,因为大家对“高干子弟”们的所作所为早就看不惯,只是慑于他们的“淫威”,不敢声张罢了,现在看到奋进有理有节地同他们辩论、反驳,表现出一副“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形象,同学们都佩服不已。鉴于民心所向,看到奋进与李媛媛形同陌路,“高干子弟”们觉得此事已不能吸引大家的兴趣,便主动放弃了对奋进的奚落与进攻。

  人们都说,苦难容易把时间拉长,幸福则容易把岁月变短。在南衡一中这一年时光里,奋进有彷徨、有失落,但总体是快乐的、幸福的,所以他总感觉时间过得很快,好比一桌美味的大餐,还没有来得及细细品尝就已经撤台,让人无比的留恋。在这一桌美好的味道中,除了他与李媛媛之间的“情窦初开”外,让他将铭记一生的要数班主任王老师了。

  这一学期开学后,奋进觉得回家既浪费路费又浪费时间,所以决定留校学习。这一秘密不久后就被班主任发现了。王老师要奋进假日到他家里去吃住、学习,奋进开始假装答应,后来王老师干脆采取“命令强迫”的方式,连拖带推把奋进“请”进了自己家里。王老师唯一的女儿正在省城上大学,家里就是他和他夫人。王师母姓陈,王老师一般称她为小陈。小陈师母没有正式工作,年龄看起来比王老师要少10多岁,说话轻声细语,带有江苏口音,给人一看就是大家闺秀的感觉。小陈师母炒得一手好菜,而且特别细心,只要奋进来家里吃饭,她都要买点好菜,还要多煮一碗饭,怕奋进担干系吃不饱。

  刚开始,奋进还比较拘束,后来时间长了,奋进就把老师家当作了自己家。吃完饭就帮师母洗碗、收拾厨房,王老师则到书房中练习书法。有一次,奋进看到书桌上摆着一张用镜框框起来的王老师身着军官服的照片,他问王老师以前是不是军人,王老师说是借别人的军装照的,还对奋进说了一通要专心学习,千万不要被外部环境影响了学习之类不知所以然的话来。奋进以为老师在告诫他不要乱看、乱问,所以之后一门心思用在学习上,王老师看见奋进努力用心的样子,两口子更加喜欢这个孩子了。

  与王老师一家相处久了,奋进零零碎碎从师母口中知道了老师军装照的由来:王老师之前并不是老师,而是一名军人。40年代日寇犯我,本来在北师大读大四的王老师坐不住了,就与几个同学跑到延安加入了革命。新中国成立后,老师转业至中南局秘书处工作,再到南衡一中工作。至于为什么老师舍弃中南局这么一个大单位,跑到南衡一中这么一个小地方来,师母则支支吾吾没有说明。奋进也不好多问了。

  在此期间发生的一件事,让奋进感动不已。奋进母亲6月28日过生,刚好又是星期天放假,他想回家看看,顺便也给母亲庆生。于是他周四就跟师母撒了个谎,说本周回家要拿件夏天的衣裳就不到老师家里去了,然后一到星期天他就回将军渡了。没想到的是,他屁股还没坐热,外面就有人在叫他。他跑出去一看原来是负责村里信件收发的邮递员。奋进一出来,他就迫不及待地讲一幅包裹塞到奋进手里,然后火急火燎、边走边说:“水生伢子,好像是你们学校寄来的,还有几个包裹要送,我就不进你家坐了,赶明儿考个好大学,叔给你送通知书,可要准备一壶好酒给叔呀!”然后就是一阵爽朗的笑声和急促的脚步声。奋进都来不及开口说声谢谢,送信的叔叔早已不知跑到哪儿去了。

  他也是丈二的金刚摸不着头脑,他把包裹打开一看,一张小纸条便映入眼帘,上面写着几行熟悉的字,上面写着:

  奋进你好!闻知你母亲过生,特寄一匹布和两斤白糖给你,作为你母亲过生日的礼物。并祝你母亲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老师王德科。1966年6月25日

  奋进拿着老师寄来的包裹,眼泪一下子便涌了出来。奋进长这么大,还从来没有碰到一个对自己如此关心的人,除了父母,这个人应该就是王老师了。奋进也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他知道自己现在唯一能报答老师的就是努力学习,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高考,你快点来吧!”奋进心中不由得发出了这样的呐喊。(未完待续)

标签: 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起止时间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