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李卫有多牛? 雍正为他发明一个官

纵横百科 22 0

  《李卫当官》片头曲里有句歌词:管他是文还是武,管他是荤还是素,你不出头我出头,乱拳打死老师傅。

  乱拳打死老师傅,是民间俗语,意思是不按常理出牌、乱中取胜、歪打正着。原本说的是练拳习武的事情,如果一切都没有章法,连老师傅都无法招架,和这句民间俗语相对应,李卫简直就是乱拳打死老师傅的经典人物。

  话说李卫是怎么当上官的?电视剧里头是这么回事:出身卑微的市井混混李卫为救因水灾抢粮食老母,偷走同住一个客栈的胤祥的宝剑被迫假扮钦差劫法场,立竿见影。胤禛对这个不学有术、外邪内正的小子非常欣赏,索性让李卫继续假扮钦差,以转移太子党的注意。


网络配图

  李卫也不含糊,帮助雍正斗倒了太子,太子情急篡位,被废。李卫有功,胤禛将他收为手下,并派他去苏阳县当县令,从此李卫在红颜知己岳思盈的帮助下,运用小人物的机智博得雍正宠爱,一路巧斗各级贪官污吏,最后当上两江总督。

  那么历史上的李卫究竟是怎样的,又果真是这样当上官的么?

  李卫历史上确有其人,也是走非正常途径当上官的,不过他不是个一穷二白的小混混,也不是坑蒙拐骗的主,家里颇富裕,康熙五十六年,李卫捐资员外郎,随后不久便入朝廷任兵部员外郎一职。也就是说李卫是花钱买的科员级干部出身。


  但是花钱买官并不代表自身没实力,就是以此为起点,李卫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自康熙五十六年至雍正五年,不过十年之间,从一个从五品的员外郎闲职,一路担任各种要职,并最终官居总督,成为朝廷一品要员、封疆大吏,其升迁速度不可谓不快。且深受雍正皇帝赏识,和隆科多,田文镜、年羹尧并列雍正四大宠臣。

  对电视剧剧情熟悉的同学可能还记得李卫缉查私盐,修筑海塘,百姓送万民伞那几段,这些情节可不是瞎编的,历史上确有其事。

  历史上李卫长期主管或者兼管一方的盐政工作,他在管理盐政、缉查私盐方面是很在行的。


网络配图

  清代划分十几个盐区,浙江盐区是其中之一,浙盐在浙、苏、皖、赣四省行销。但清代体制僵化,在浙盐区靠近两淮盐区的地方,不能买就近便宜的两淮之盐,只能吃价高的浙盐,因此导致越区贩私盛行,官盐运销不畅。李卫加强缉私队伍力量,重点打击具有强大组织的大盐枭。沈氏是著名的盐枭,其部下数百名,拥有大船数艘,经常击败官兵,走私气焰非常嚣张。李卫与沈氏斗法,终于将其擒拿。面对私盐泛滥的情况,李卫提出,在浙江私贩出没的“适中孔道”——海宁县长安镇设官兵巡缉查私,并令常镇道及京口将军等官员督饬将吏水陆巡查,严防两淮私盐从镇江府入侵浙盐行销区,以此保障浙盐的销路。与此同时,坚决打击盐枭的肆虐活动。

  在浙江任上,李卫还着重办理了浙江海塘事宜。海塘即海堤,是江浙两省沿海居民用来抵御海潮侵袭的重要设施。李卫很重视修筑海塘,几乎每年都要奏请整治。海塘工程系由政府财政开支,但所拨款额多不敷用且必须先经奏准,然后兴办。李卫在浙江多方面自筹资金。


  除了缉查私盐,李卫亦擅长捕盗。雍正六年,朝廷以“江南多盗”,而地方官又“非戢盗之才”为由,命李卫统管江南七府五州盗案,“将吏听节制。”李卫通过明察暗访得知,当时江南盗贼出没、横行,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时任江南督臣范时绎、按察使马世对诸盗贼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包庇,经常以替身代为受过,使其逃过一劫。李卫得知此情况,毫不徇情上书弹劾。范时绎随后被解除职务,调离原官职,马世被发配充军。

  所谓强将手下无弱兵,雍正皇帝精明强干,李卫持才傲物,精明能干,脾气暴燥,某些程度很像雍正。雍正很赏识他,在的时候很维护他,因为李卫为人傲慢,常得罪人.不少人到雍正跟前告他,而雍正总是不予理会,说李卫是一心为公,不避仇怨。还特意给他封了一个官,清朝历史上这个官只有李卫做过。


网络配图

  雍正五年雍正为浙江巡抚李卫特设职位浙江总督,其他时候均为闽浙总督,正式官衔为总督福建,浙江二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食、管理河道兼巡抚事。

  小混混出身,电视剧中的李卫是大字不识几个的,而因为是买来的官,历史上的李卫还真不认几个字,师爷等人起草公文奏章,都要读给他听,有不合意的地方,他就口述修改,而且往往能切中问题要害,对此大家佩服得五体投地,李卫的过人机智由此可见一斑。李卫在公干之余喜好听人说书,每遇到忠贤遭到不平,李卫就会呜咽、愤恨,甚至拔剑而起。虽然识字不多,但李卫对文人、对文化事业还是非常看重的。历史上记载,他曾出钱修过浙江通志,建过书院,给在读士子以丰厚的膏火钱。

  同样受雍正宠信和李卫关系不错的年羹尧不得善终,李卫可就不一样了,虽然雍正死后,乾隆不像雍正那么宠他,但也颇受重用,乾隆三年李卫病逝,年五十一,乾隆帝命按总督例赐予祭葬。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