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有”千古一帝“之称的康熙帝,靠杰出的政绩青史留名,而他的儿子们也大都不是平凡之辈。
论治国才能,皇四子和皇八子绝对出类拔萃,不分伯仲(雍正帝即位后,曾多次公开赞扬允禩的治国才能,非他人能比);
论文化知识,皇三子允祉曾经在康熙五十三年,带领一帮翰林院庶吉士编写了一本新的历法。
然而,相比他们而言,更加吸引人眼球的还属皇九子允禟——因为此人在雍正帝年间,曾经发明了一种特殊的文字。
下面,听刘老师为大家慢慢道来这其中的来龙去脉。
熟悉清史的朋友都知道,九阿哥允禟,早年间曾是八阿哥允禩的铁杆党羽。
雍正元年,在初步稳定局势之后,雍正帝开始和”八爷党“清算旧账。
首先,被处理的就是权势不大的允禟——容易处理。
按照雍正帝的意思,允禟被赶到了数千里之外的青海西宁,前去驻防——虽然他很不情愿,但皇命难为。
为了表达自己的不满,允禟到达西宁后,故意纵容自己的手下在当地横生事端。
更加张狂的是,就连雍正帝派往西宁训斥他的钦差大臣楚宗,到达西宁后,允禟也没有前去迎接。
显然,允禟不仅没有把钦差大臣放在眼中,就连雍正帝他也没有放在眼中——毕竟,钦差大臣代表的是当今皇帝。
当钦差大臣宣读完雍正帝诏书中的内容后,允禟竟然表示既然自己无法对抗皇权,只好出家为僧,躲避世事(我行将出家离世)。
为此,雍正帝再次下诏对允禟的无礼之举进行训斥。
之后,山西巡抚又举报允禟的护卫,在路过山西时,在自己境内无端殴打当地百姓。
而陕西也传来了,当地人称呼允禟为”九王爷“的消息。
雍正帝得知这些消息后,第三次下诏对允禟的无耻行径进行斥责(为上所闻,手诏斥为无耻)。
很快,允禟被免去了爵位和官职,被软禁在了当地(遂夺允禟爵,撤所属佐领,即西宁幽禁)。
除此之外,雍正帝还把允禟身边的亲信——毛太、佟保等人,调回了京城,在京城为他们安排了官职。
雍正帝此举,在于拆解允禟的小集团。
当然,即便是毛太等到被自己调回了京城,雍正帝也没用放松对他们的监视。
毕竟,他们曾经在允禟身边多年,对这位旧主可能还会藕断丝连。
果不其然,几个月后,九门提督属下的捕快们,就查获了毛太等人寄给允禟的私人书信。
这里强调一点,当初雍正帝在把毛太等人调回京城的时候,并没有下令他们不许和允禟交往。
但是,让九门提督和雍正帝都大为吃惊的是,书信上的内容,他们谁都看不懂。
因为,书信上的文字,既不是汉字,也不是满文、蒙古文,而是一种类似于西洋文字的奇特文字(九门捕役得毛太、佟保等寄允禟私书,以闻,上见书迹类西洋字)。
这样以来,本来疑心就重的雍正帝,心中就更加疑惑了——如果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东西,你们这些人之间的交流,为何不用大家都看得懂的文字,何必要如此的辛苦?
雍正帝没有讯问毛太等人,而是直接找来了允禟在京的儿子——弘旸。
弘旸表示,这是自己的父亲所发明的一种文字(持问允禟子弘旸,弘旸言允禟所造字也)。
允禟真是用心良苦了!
对此,雍正帝第三次下诏对允禟进行斥责。
诏书内容如下:
【自古以来,人们只有在防备书信落在敌国之手的时候,才会用隐语来书写书信(从来造作隐语,防人察觉,惟敌国为然)。
然而,现在身在西宁的允禟,朝廷又没有禁止他和外人的书信来往,他费尽心机造出这样奇特的文字,来传递他们之间的秘密,究竟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呢?
还有,在允禟、弘旸父子的书信中,弘旸竟然在回信中称呼他父亲允禟的话为”旨意“(弘旸复书称其父言为‘旨’)。
种种情况,实在是有违国家礼制。
另外,允禟在寄给十阿哥的信中,公然写到”做大事的事机已经丧失“,实在是让人看后毛骨悚然(书言‘事机已失’,其言尤骇人)。】
=
与此同时,雍正帝下令有关部门严厉审讯毛太等允禟党羽。
经过王公大臣商议,允禟被革去黄带子,赶出了皇族,逮捕归京(命革去黄带子,削宗籍,逮还京)。
当年五月,允禟因造字举动私藏祸心,而被改名为”塞思黑“——满语为”恶人“的意思(令允禟改名,以所拟字样奸巧,下诸王大臣议,改为塞思黑)。
雍正四年八月,允禟在暂押直隶期间,因为腹痛难忍死于自己的软禁之所(允禟以腹疾卒於幽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