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兔死狗烹,吕不韦为什么自杀?

纵横百科 99 0

兔死狗烹,鸟尽弓藏,这是封建社会的一个规律。早在诸侯争霸时,最后的吴越相争,范蠡用美人计配合勾践的卧薪尝胆,取得了春秋争霸的最后胜利,为历史上的诸侯争霸画了句号。

深谙官场之道的范蠡,明白自古君王的多疑天性和能共患难不能享富的特点,飘然而去。从此官场少了个可能的倒霉蛋,人世间多了个富贵之极的商人陶朱公。与他一起与越王勾践同生共死的文种,堪不破荣华富贵,落得命丧人亡的下场。

并非兔死狗烹,吕不韦为什么自杀?

从历史中走来

吕不韦是个另类。从卫国到赵国经商,遇到奇货可居的秦异人。本着商人特有的敏锐,他下了重金投资异人。他用全部家产,投资了未来。命运眷顾了他。十年多后,异人的爹成了秦王,异人有机会了。三天后,异人的老爹一命呜呼,秦异人当了秦王,他顺势成了秦国的相邦,为异人打工,完成了从商人变身庙堂的华丽转身。

更巧的是,仅仅三年,年仅三十五岁的秦异人,因病身亡。有人说,两代秦王的离奇离世,吕不韦或有疑点。谁知道呢?重要的是,十二岁的嬴政当了秦王。他是未来的秦始皇。只是,少年秦王有名无实,冠礼后没能给亲政。大权被吕不韦独揽。吕不韦被母后大人信任。秦王政一直到二十二岁才亲政。

发展是硬道理。吕不韦既然有投资异人的独特眼光,自然有让秦国发展的本领。只有秦国最强大,强大到统一六国,他这个丞相才拥有天下最大的权力。为此,他采取了一系列积攒国力,夯实基础的措施。在知道郑国是韩国派来“疲秦”的间谍,也利用他的技术能力,坚持修造水利工程。这是吕不韦的气度眼光。郑国渠福利了后人两千多年。

吕不韦与嬴政目标一致方法有别。年轻气盛的嬴政希望快刀斩乱麻,快速统一。吕不韦则采取了稳打稳扎的方针,以强大国力为主,其后再实施统一。

并非兔死狗烹,吕不韦为什么自杀?

鸡鸣狗盗皆为门客

与战国时期的诸侯一样,他豢养了门客千人。在那么多人中间,发现了一个最聪明的李斯。商人的眼光再次发挥作用,他收了李斯并提供众多机会让他接触秦王。我不知道能不能用“教会徒弟饿死师傅”来形容他与李斯的关系。我知道李斯是个狠人。一次上厕所看到老鼠能让他想到位置决定一切。吕不韦是他知遇。但他的目标是嬴政,更懂嬴政的心。

嬴政亲政,吕不韦失势。这是不是吕不韦想到过的结局?应该能想到一二吧。不是兔死狗烹,而是权力角斗后的必然结局。嫪毐之乱爆发的时候,楚国发生一起与吕不韦送赵姬给秦异人差不多的事件,即春申君黄歇向楚考烈王献了个叫“环”的女姬,且有了身孕。

嬴政的身世,有语焉不详的流言。嫪毐之乱,吕不韦因此罢相。嫪毐之乱是由头。随便查查,便能够查出来吕不韦与赵姬的破事,换个人也会这么办吧?

嬴政有了李斯,放弃吕不韦毫不犹豫。他不需要恭恭敬敬站在丞相面前,口称仲父。李斯对他,哪敢颐气指使?何况李斯的很多想法比吕不韦更得帝心。

吕不韦被赶出京城,到封地洛阳。秦王政念着旧情,没有杀他。嬴政有更多的事情要办。他沉浸在亲政后说啥算啥的喜悦中。权力是个好东西。有了权力,就有了予杀予夺令人生死的大权。譬如李斯。

他在秦国混得风生水起,一篇洋洋洒洒的“谏逐客书”,不但文采斐然,让嬴政收回了“逐客”的政令,个人的政治生涯还更上一层楼。对才华远甚于他的同门韩非,打了个时间差用一杯毒酒不露声色地处置了。

并非兔死狗烹,吕不韦为什么自杀?

人去楼空

吕不韦离开政治中心,可能的对手亦已经随风而逝。他们这一段君臣际遇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实在是一段佳话。从公元前238年,嬴政开始了大权独揽的东征之路。从前230到221 十年时间,兼并六国,实现了中华历史上第一次大统一。

从此以后,李斯和嬴政相互成全,创造了车同轨、书同文和统一度量衡等众多意义深远的大事件。这时候,吕不韦在哪里?

早在嬴政于公元前238年亲政的第二年,便回到封地河南。又过了一年,史书说他门客如云,门庭若市。秦王政派人送他一封书信,内写:“君何功于秦?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君何亲于秦?号称仲父。其与家属徙处蜀!”

表面看,信中没有说什么,细细琢磨呢?是一人死还是像嫪毐那样灭三族?以吕不韦的智慧和与嬴政多年相处的了解,他喝一杯毒酒的解脱,便不奇怪了。

吕不韦的经历,常常让我很困惑。公元前262年,一个成功的商人从卫国到了赵国。假如没有遇见异人,他的生意会做大到什么程度?他散尽家财投资了异人,异人却只当了三年王便死了。他做相邦辛苦了那么多年为秦的统一,就算独揽了大权又怎样?

并非兔死狗烹,吕不韦为什么自杀?

历史的一片云

历史上关于吕不韦的以后,没有更多。他的家族有没有被灭也找不到记录。唯有“吕氏春秋”流传至今,算是吕不韦最有成就的投资了。

标签: 李斯为什么要杀吕不韦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