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觉罗·多尔衮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十四子,清太宗皇太极的弟弟,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
顺治七年(1650年)冬,多尔衮死于塞北狩猎途中,顺治帝下诏追尊多尔衮为皇帝,庙号成宗。然而仅仅两个月后,即顺治八年(1651年)二月,顺治便正式宣布多尔衮的十四条罪状,剥夺了多尔衮的一切封典,并毁墓掘尸。顺治既然如此恨多尔衮,又为何会追尊其为皇帝呢?
顺治朝的摄政王多尔衮,已经达到了“准皇帝”的地步
爱新觉罗·多尔衮于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出生于赫图阿拉,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十四子,天命十一年(1626年)被封为贝勒。从天聪二年(1628年)开始,17岁的多尔衮便开始随着皇太极出征,开启了自己的军事生涯,并因功被赐号“墨尔根戴青”,成为正白旗旗主。
崇德八年(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八月,清太宗皇太极猝死于盛京清宁宫,围绕皇位,清廷内部产生了激烈的争斗,多尔衮认为自己自立的条件还不成熟,因而最终和济尔哈朗以辅政王身份辅佐皇太极第九子、年仅六岁的福临即帝位。
在肃清清廷内部的反对派力量之后,多尔衮在顺治元年(1644年)四月被拜为大将军,统率清军南下,入关与李自成和南明王朝争夺天下,最终使得清廷一统天下。
顺治二年(1645年),声威日盛的多尔衮晋为皇叔摄政王,从此开始真正踏上权力的巅峰,当时王公贵族俱要聚集一处待候传旨,还要“列班跪送”多尔衮。若其回王府,则需送至府门。如遇元旦、庆贺礼时,文武大臣在朝贺顺治帝后,即去朝贺多尔衮。上朝时,多尔衮于午门内从便下轿,而诸王需于午门外下轿等等。多尔衮所享受的待遇,已经表明了其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
顺治三年(1646年)五月,多尔衮以“皇帝信符取用不便”为由,派人将皇帝的玺印全都搬到了自己府中。也是从这一年起,多尔衮所用的依仗种类开始和皇帝等同(20种),远远超出了辅政王规定的15种,只是在每种的具体数目上比皇帝略少。
顺治四年(1647年)以后,多尔衮不再允许别人将自己称为“九王爷”,只允许称自己“皇叔父摄政王”。而且“以后凡行礼处,跪拜永远停止”,多尔衮不再向顺治帝行礼。
顺治五年(1648年)末,多尔衮的称呼又变成了“皇父摄政王”,此后多尔衮“所用仪仗、音乐及卫从之人,俱僭拟至尊”,也就是说他不仅实权在握,而且在礼仪排场上也开始向皇帝看齐。而且一切政务,不再向皇帝请示,即使没有皇帝的旨意,也一律称诏下旨,俨然如同皇帝。
可以说,顺治朝的多尔衮,已经开始一步步接近皇位,顺治五年以后的多尔衮,简直就是真正的“准皇帝”,他虽无皇帝的名义,但却已有皇帝之实。
顺治七年(1650年)十一月,多尔衮出猎古北口外,结果在行猎途中坠马跌伤,并于十二月初九薨于古北口外喀喇城,年仅三十九岁。
顺治帝听说多尔衮去世的消息后极为震惊,逐率王公大臣缟服东直门外五里,迎接多尔衮遗体,并下诏追尊多尔衮为“懋德修道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庙号成宗,以帝礼下葬。次月,又追尊多尔衮正宫元妃博尔济吉特氏为义皇后,祔享太庙。
面对一个对自己步步紧逼,甚至眼看就要夺走皇位的权臣,顺治为何会在其死后给予如此礼遇呢?原因只有一种,那便是多尔衮权势熏天,顺治帝在皇位稳定,大权在握之前,他只能委曲求全的选择妥协。
多尔衮把持朝政数年,期间他任人唯亲,任意罢免和提升官员,早已在朝中培养了大批党羽。更是“不令诸王、贝勒、贝子、公等入朝办事,竟以朝廷自居”,命令以上诸人每日在自己的王府前候命,可见其在满清宗室中的影响力同样极深。
这种情况下,多尔衮虽然已死,但其在朝中的势力却并未就此消失,此时顺治帝的皇位反而更为危险,此前有多尔衮压制还好,如今这股势力就如同丧失了保险装置的炸弹一般,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爆炸。因此,稳住这些人才是第一要务。
因此,顺治帝只能先稳住局势,因而不仅给予了多尔衮无上的荣宠,而且还以多尔衮的近侍詹岱、苏克萨哈为议政大臣。
然而,随着福临的亲政,他开始分化瓦解多尔衮在朝中的势力,并重新启用被多尔衮严重打击的郑亲王济尔哈朗,建立拥护自己的力量。而在皇位和朝政稳固之后,立即开始对多尔衮展开大清算,而朝中的新生势力和多尔衮的政敌也开始接连出手,揭发其的大逆之罪,此举又令白旗大臣苏克萨哈等纷纷倒戈,福临和多尔衮的势力开始此消彼长。
大权在握之后,顺治公开宣布了多尔衮的十四条罪状,追夺其一切封典,并将其毁墓掘尸。接近着,多尔衮一党的大学士刚林、祁充格、巴哈纳、冷僧机、谭泰、拜尹图等也纷纷遭到处罚,八月又杀掉了固山额真、吏部尚书谭泰,十月令阿济格自尽,最终彻底消除了多尔衮派的势力,福临这才当上名副其实的皇帝。
综上所述,多尔衮被追尊为皇帝,也仅仅是为了稳住局势罢了,而在顺治逐渐掌握大权之后便开始了对多尔衮的清算,因而他的皇帝尊称也只享受了两个月而已。不过,我很怀疑这一切是福临这个十四岁的孩子能够做到的,背后想必少不了孝庄太后的出谋划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