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婴不是秦三世,因为秦始皇为始皇帝称第一世,而秦二世还是皇帝,但是子婴坐上位置之时,不是皇帝而是秦王,所以不能秦三世。
为什么不称皇帝,《史记》给出的理由是:今六国复自立,秦地益小,乃以空名为帝。不可。宜为王如故,便。
后来还跟着一句话:立二世之兄子公子婴为秦王。
这样就直接排除掉秦始皇弟弟这一个选项,剩下秦始皇的儿子和扶苏的儿子这两个选项。
秦始皇的儿子?秦始皇儿子并非只有秦二世胡亥与秦始皇长子扶苏,还有好多孩子。
我们再来看秦二世上台之后是怎么对待自己的兄弟姐妹。
扶苏被李斯和赵高两人设计矫诏逼令自杀了。接着他开始疯狂地对待自己的兄弟姐妹。
为什么要对付,因为他得位不正,总担心有人质疑,心虚,所以才会如此。
大臣不服,官吏尚彊,及诸公子必与我争,为之柰何——《史记秦始皇本纪》
当赵高跟他说你应该少参与臣下的讨论,让他们不经常见到你,这样就会让他们少发现自己的错误,然后可以保持威信。秦二世照做了。
这就是秦二世当时的心态。
有资格与秦二世争皇位的自然只有秦始皇这一脉的兄弟。他和赵高合计开始对付大臣和诸公子,进行清洗。
秦二世假借罪名互相株连,逮捕地位较低的近侍之臣和三署郎官,然后慢慢把火烧到诸公子。
公子十二人僇死咸阳市,十公主矺死於杜,财物入於县官,相连坐者不可胜数——《史记李斯列传》
12个公子,10个公主死了,清洗可以说十分血腥。
因为横也死,竖也死,公子高最后受不了,本来想逃跑,后来想想天下一统,还能往哪里逃呢,所以就只得主动提出给秦始皇陪葬的方式保存自己这一脉。
胡亥很开心地赐钱十万以葬。
所以子婴是秦始皇的儿子的可能性应该很低,因为秦二世不太可能将扶苏的后代放在身边。
扶苏的儿子?《史记·蒙恬列传》记载了子婴对秦二世的劝说。
赵高曾经犯法,蒙毅是主审,所以按律定赵高死罪,但秦始皇惜才赦免了他。赵高与蒙氏的恩怨就此种下。
赵高在秦二世继位之后,日夜向秦二世说蒙家的坏话。因为秦二世当时见扶苏自杀,准备将蒙恬放了重用,赵高怕真会出现这样的事情。此时李斯也担心蒙氏重用会威胁到自己的相位,这两人实际上此时还是盟友。
这个时候子婴说话了:今蒙氏,秦之大臣谋士也,而主欲一旦弃去之,臣窃以为不可。
秦二世根本没有听。
如果他真是扶苏的儿子,那么留在朝廷还能向秦二世建言的机会有多大呢?以秦二世的心态估计可能性很小。
子婴杀赵高的时候是和自己的儿子商议。
子婴与其子二人谋曰:“丞相高杀二世望夷宫,恐群臣诛之,乃详以义立我。——《史记秦始皇本纪》
这种重大的事情可以与自己的儿子商议,说明这二孩子已经成年,而不是小孩子,而且心志已经完全成熟,要知道这是生死之大事。
这样反推子婴的年龄应该是三十多岁到四十多岁之间,也就是说他可能与扶苏的年龄是相仿的。
假如古人15岁就可以生孩子,那子婴起码大于30岁,如果真是扶苏的儿子,那扶苏起码在45岁以上。秦始皇是前259年—前210年,也就是50岁。换句话说如果真是扶苏的孩子,那么秦始皇就必须在5岁的时候生下扶苏。5岁的秦始皇还在赵国当人质,东躲西藏呢。再说5岁都还没有发育怎么可能生下孩子?
所以子婴是扶苏的儿子基本上可以排除了。
谁的儿子有专家提出子婴不是秦始皇的亲生儿子,而是嬴成蟜的孩子。
看过《大秦赋》的应该都知道嬴成蟜叛逃到赵国,被赵悼襄王赵偃封于饶,成蟜可能有孩子在赵国。
秦赵本是同宗,秦灭赵之后,并没有对赵王下毒手,而是将赵王流放了。
诛杀嫪毐之乱,楚系立了大功,成蟜也是楚系之列。秦始皇估计没有对这个弟弟的后代下手。
秦始皇与成蟜的年龄相差肯定不大,那与子婴的年龄差也可以得到一个合理解释。
秦二世对自己的亲兄弟姐妹并不信任,下毒手,但对这个没有资格与自己竞争皇位的子婴或许就不会下毒手了。
看上去这个解释挺合理的,但问题是《史记》中明确记载:立二世之兄子公子婴为秦王。论辈份子婴与秦二世是同辈,而不是兄之子,而且子婴的年龄肯定大于秦二世,秦二世死时才24岁。这样显然就相冲突了。
所以知常容觉得子婴可能只是秦宗室中某一个公子的后代。
标签: 秦始皇和谁生了扶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