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走向战国!却因为晋国家族中平常不过的小事

纵横百科 106 0

萧萧风雨声,一目一苍穹。世上千百事,转眼踱云烟。

话说这春秋时期的晋国啊,经历了四家打二家后(详情请看主页叔侄之战),这晋国六卿就只剩下四位了,实力最强的当属智氏,再往下就是魏氏跟赵氏,最弱的韩氏。最后国君为了讨一口汤喝也被这哥四个挤兑走了,死半道上了,只能感叹一句何苦来哉啊!

春秋走向战国!却因为晋国家族中平常不过的小事

随着战争的落幕,晋国也迎来了新的国君—晋哀公。为什么要用哀这个字呢,想必常读历史的朋友都明白了。这位晋哀公就见证他的晋国的破裂。

历史的转折往往是在一个不经意的节点改变。而导致晋国这场危机的,却是两个家族选接班人。这两个家族正是最牛逼的智氏,还有次一等的赵氏。我们就来看一看这两家是分别是怎么选择的接班人。

先说赵氏。赵氏家族老大赵鞅,赵鞅有两个儿子,长子赵伯鲁,次子赵无恤。这两个儿子呢都一样谁也没有特别出众的表现。这赵鞅老爷子别的别的本事没有,就是计谋多,看来赵老爷子肝气挺旺盛啊,来设一计。

赵鞅先是将一段训诫的话刻在了竹简上,把两个儿子叫来,告诉他们,这是你爹这辈子的心得,要切记在心。说完就没下文了,说话这就过去了三年呐!

三年后赵老爷子这个赵鞅在想不到的时候叫来两个儿子,来吧人都齐了都老子背背老子这辈子的心得。这话一出赵伯鲁直接懵逼在当场。而这个二儿子赵无恤呢,倒背如流,滔滔不绝就给背完了,之后呢还淡定的在衣袖里套出一套竹简,正是当年赵老爷子给他的竹简。

毫无悬念赵无恤获胜!

我们在来看,这个赵无恤为什么能获胜呢。要说这个赵无恤会不会真的一天背一遍呢?我觉的不然,你想谁会这种事坚持三年,最多一个月也就背的滚瓜乱熟了吧。再说训诫书。春秋时期啊!木有纸的,有的也只有冰凉的竹简,赵无恤会带在身上三年吗?他能受得了竹简未必也能受得了。这个赵鞅可是玩计谋的高手怎么能这么简单的吗?

对于赵鞅来讲不听话的要坚决踢出去,不会应变的要踢出去,不懂变通的要踢出去,不能遗传老子的优良品质的(玩心眼)也要踢出去。恰恰这个赵无恤都做到了。前文说了两个儿子在外没差别那就看内在所以设的局。当权者要时刻小心,时刻谨慎,每天如履薄冰。当然咯当儿子的还不知道当爹的是什么人吗?权术的运作关键一点是在于信息。有了信息你才能做下一步的打算,所以说赵无恤早早的就知道了他老爹要来这一手。当然他是怎么知道的呢?很显然就是亲信,他老爹旁边的人。这样才能让最准确的信息为我所用。看得出来赵无恤获胜也无可厚非。

我们在来看看智氏。智氏族长智申也在犯愁,两个儿子长子智宵,次子智瑶。

智申这两个儿子比赵鞅的两个儿子特别就比较鲜明了。长子智宵,深受家族的长老们拥护。这个次子智瑶呢那就厉害了。你们想拥有的特长人家都有。长得俊是最基本的,有武功在乱世也无可厚非,口才流利,还能写会画的,还有一点成大事者必有的果断,有主意。看到这你怎么看,要是我我想都不想直接给智瑶了,还用选的吗?直接完虐,妥妥的家族继承者。智氏族长智申也是这么想的把族长给了智瑶。但是别忘了还有一点。往往从小就优越捧起来的孩子,容易骄傲自大狂妄目中无人。他的这种心理已经不能让他完全的看清自己了,更看不清别人。孙子讲:“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

智瑶当了族长,智宵的长老们就不同意了。家族中有一个叫智果的人,这个人看的很透,完全看明白了智瑶的缺点,就去跟智申说:“智瑶这个孩子啊,优点是挺多,但是不能承担一族之长的大任啊。优点一个比一个厉害,但是缺点也是一个比一个狠实。”果然不出所料的智申没听进去,还是立了智瑶为族长。智果呢!看劝说无果,果断退出了智氏家族,这么大的家族说退就退了。后来改姓辅。

好了两个接班人选是选好了,可是他们不同性格,不同的环境究竟能走出什么路来呢?我们下回再说。

标签: 春秋历史故事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