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四大刺客之首“豫让”的故事是怎样的?如何评价他的一生?

纵横百科 113 0

这是一个壮烈但悲哀的故事,晋国义士毕阳的孙子豫让,用一般人难以忍受的行动,比如为了替主公报仇不惜毁容、主动感染癞疮、最后自杀来回答什么叫“士为知己者死”。从豫让一生的所作所为,我们可以窥见春秋战国时期,国人“重信义轻生死”的精神面貌。那是一段中华文明最具侠胆义肠的光辉岁月。

战国时期四大刺客之首“豫让”的故事是怎样的?如何评价他的一生?

1最初豫让为晋国的大夫范氏、中行氏当差跑腿,因为两个主公都不太喜欢性格孤僻的他,没多久被打发走人了。

于是豫让又投奔了晋国的另一位大夫知伯,知伯很信任他,待他很优容,也很理解孤僻的豫让。

等到众所周知的“三家分晋”,赵、魏、韩三家灭了知氏瓜分了晋国,赵襄子砍下知伯的头拿来当作盛酒的器皿,豫让在混乱里逃往山中,心中暗念:士为知己者死,主公死得这么惨,我应当报答知伯知遇之恩!

于是,他改名换姓,装扮成服劳役的犯人,来到赵襄子的宫中,去整修厕所,想借机刺杀赵赵襄子。

也许天意昭然,赵襄子去厕所,心里忽然感到慌得很,于是就抓起整修厕所的人来审问,发现竟然是豫让!他的灰抹子上还装有利刀,豫让被捆了起来,坦然地说:“我要为知伯报仇。”

战国时期四大刺客之首“豫让”的故事是怎样的?如何评价他的一生?

左右的人要杀掉他,赵襄子说:“他是义土,我小心点避开他算了,况且知伯已死,也没有后代,他昔日的臣下出头为他报仇,这个人很不错。”说着就命手下把他放了。

2豫让出去后,又用漆涂身,让自己生癞,剃掉须眉,毁伤自己的面容,装扮成乞丐去讨饭,以寻找时机再度刺杀赵襄子。

他的妻子看着豫让大惊失色,说:“这个人的样子不象我的丈夫,可是声音怎么这样象我的丈夫呢?”

让人匪夷所思的是,豫让于是又吞炭改变自己的声音,他的朋友对他说:“您这样做,实在太不爱惜自己了,说您有志气,那是肯定的;但要说您很聪明那可不见得。其实赵襄子是欣赏你的,你不如假装去尽心竭力侍奉赵襄子,赵襄子一会亲近信任您,您就能接近赵襄子,到时候不就可以为所欲为了吗,这么一来,刺杀一定成功!”

豫让笑了笑,回答说:“我之所以要杀了赵襄子,是为了君、臣的大义,并不是为挑选容易的事去做。如果按您说的那样为他服务、却又想方设法去杀害他,这虽然容易但并不道义。漆身、毁面、吞炭是很不容易的事,我之所以要这么做,就是让后世那些心怀二意的人臣感到羞愧!”

3过了不久,赵襄子将出外巡视,豫让拿着利刃预先埋伏在他要经过的桥下面,赵襄子刚到桥上,骑的马突然惊起,赵襄子说:这一定是那个豫让在这里躲藏着准备刺杀我!”

立即派人去查探,发现果然是豫让,于是赵襄子当面责备豫让说:“您不也曾给范氏、中行氏当过差吗?知伯灭掉了范氏、中行氏,您为什么不为这两人报仇?知伯现在死都死了,您为什么偏偏这样拼命地为他报仇呢!”

豫让说:“我给范氏、中行氏当差,他们把我当普通人看待,所以我也象普通人那样去报答他们;知伯理解我,把我当国士看待,所以我也象国士那样来报答他。”

赵襄子深深叹了一口气说道:

“唉!豫让啊!您这么对待知伯,名声已经成就了,我饶过您一次也已经够了,您自已考虑考虑吧,我不再放过你了。”

豫让回答:“我听说,明君不埋没别人的忠义,忠臣不惜以死成名,您以前已经宽恕了我,天下都称赞您的贤能,今天的事,我早已准备伏法。但我仍希望拿来你的衣服让我用利剑击刺它(以表示我报仇雪恨的心意),那我虽死无憾,我冒味地提出我衷心的愿望,不知能不能满足我的心愿。”

赵襄子认为他说得很有道理,就把自己的衣服交给豫让。

战国时期四大刺客之首“豫让”的故事是怎样的?如何评价他的一生?

豫让拔出利刃,三次跳起来,挥剑击刺赵襄子的衣服,喊着:“天啊!我还是没有报答知伯之恩。”说完立即自刎而死。

以漆涂身、吞炭使哑的豫让为知己者而死,其义举完全出自对传统价值观的坚毅追求,源于对理解‬自己‬的‬主公‬的恩德图报。

事实‬上‬,豫让既不是扶危济困的侠客,也不是武艺‬高强‬的‬刺客,他‬只是‬一个‬平凡‬但‬忠诚‬图‬报‬的‬人‬,他‬无论‬荣与辱、爱与恨、生与死———

其灵魂都是弘毅而澄澈的。

战国时期四大刺客之首“豫让”的故事是怎样的?如何评价他的一生?

标签: 春秋历史故事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