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些历史名人的故事150字左右。(100多年前的名人)

纵横百科 269 0

  在齐白石的朋友中,陈师曾是第一个真正读懂齐白石画的人,也是第一个诚心诚意推介齐白石画的人,还是第一个让世人看重齐白石的画并改变了他的命运的人。

  陈师曾何许人也?他是国学大师陈寅恪的大哥,是20世纪初期的中国画大家,也是在诗、书、画理论方面颇有修养的学者。

  齐白石和陈师曾相识于1917年,两人一见如故,颇有高山流水遇知音之感。齐白石生于1864年,大陈师曾12岁。他是湖南湘潭人,从一个木匠成为一位画家,在家乡一带颇有名气。齐白石40岁以后遍游全国各地,结识了许多艺术界名流,极大地开阔了眼界。

  他诗、书、画、印样样精到,特别是水墨画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他原来就精于工笔草虫,这时更长于大写意的花卉翎毛,成为一位很有个性的大画家。

  这一年,齐白石为避家乡匪乱,也为了艺术上的进一步发展,他第二次来到北平,住在法源寺内。

  他在《白石老人自述》中这样记述与陈师曾相识和结交的过程:“我在琉璃厂南纸铺,挂了卖画刻印的润格。陈师曾见着我刻的印章,特到法源寺来访我,晤谈之下,即成莫逆。师曾能画大写意花卉,笔致矫健,气派雄伟,在京城很负盛名。我在行箧中取出《借山图卷》,请他鉴定,他说我的画格是高的,但还有不够精湛的地方。

  我们所见相同,友谊就愈来愈深。”

  在与陈师曾相识之前,齐白石的画虽然有自己鲜明的个性,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但是并不为世人所看重。他的画很少有人购买,其中原因,固然有画技不够精湛的地方,但更多的是有些人因为齐白石的木匠出身而瞧不起他。

  齐白石曾对人提及一个自命科场出身的“名士”,他看不起齐白石的木匠出身,眉宇间总流露出倨傲的样子,更瞧不起齐白石的作品,背地里说齐白石的画粗野,题诗也不通,简直是一无可取、一钱不值;他还说齐白石没有书底子,画出来的画没有书卷气,俗不可耐,不能登大雅之堂。

  对于这样的人,齐白石不予理睬,毁誉由之。他说:“画好不好,诗通不通,谁比谁高明,百年后世,自有公评,何必争一日之长短。”

  然而站在他面前的陈师曾,不仅懂得他的画,而且十分看重他的人格,这确实让齐白石喜之不禁,感觉遇上了知音。

  陈师曾原来是从刻印知道齐白石的大名的,现在看到了他的《借山图卷》(此为齐白石远游时画的作品),让他眼前一亮。虽然印章之“工”与绘画之“拙”看似不同,却各有各的妙趣,特别是齐白石的画,绝非有人说的那样“粗野”“不能登大雅之堂”,相反,他认为齐白石“画格是高的”,是不同于别人的个性表现。

  世人之所以不看重他的画,是因为大家还不了解他的画,不懂得他的画,是按传统的眼光来看待他的画的。

  陈师曾劝他“自创风格,不必求媚世俗”,从此齐白石就把“画吾自画自合古,何必低首求同群”作为终生的座右铭。尽管如此,齐白石的画不为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却是明摆着的事实。

  他是靠卖画生活的,而他的画的价码比一般画家要低一半,即使如此也很少有人问津。  那么,如何才能改变这种状况呢?

  陈师曾帮他找到了一条路子,这就是他说的“自创风格”,即“自出新意,变通画法”:既能保持自己原有的较高的画格,不求媚世俗,又要对原来的画法有所突破,求得更多人的理解和赏识。

  陈师曾还针对他的画提出了具体的办法。齐白石认真地考虑了他的意见,认为切中要害,很有道理。

  经过琢磨和实践,齐白石终于在60岁以后,自创了中国画中“红花绿叶”一派。这种用大笔写意的画法,有一种充沛的生活气息和热烈奔放的情绪,给人一种泼墨淋漓、气势雄逸的美感。

  齐白石的“衰年变法”,令更多的人对这位老人刮目相看。

  陈师曾更加尊重他的这位挚友,只要有机会他就不忘介绍和宣传齐白石,以便让更多的人了解他。1922年,他携带自己和齐白石等人的作品东渡扶桑参加中日联合绘画展览会。展览会上,日本人将他和齐白石的作品抢购一空,他俩的画还被法国人选送到巴黎艺术博物馆参展。

  齐白石的画卖出的价码也非常丰厚,一小幅画就卖到一百元银币,二尺的画卖到二百五十元银币,这在当时国内连想都不敢想。经过在国外的参展和宣传,齐白石和他的作品由此而声名鹊起。他曾为此写过一首诗自嘲:曾点胭脂作杏花,百金尺纸众争夸。平生羞杀传名姓,海国都知老画家。

  后来的齐白石在国内今非昔比,原先门可罗雀,现在车水马龙。

  外国人买他画的很多,琉璃厂的古董商求他的画做生意,就连一些附庸风雅的人也纷纷请他作画,从此他的卖画生涯一天天兴旺起来。最懂得朋友情谊的齐白石充满深情地说:“师曾提携我的一番厚意,我是永远忘不了的。

  然而令齐白石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就在他开始走红的第二年即1923年,陈师曾永远离开了他。这年夏天,陈师曾得知祖母病危,就急急忙忙地赶回南京探望。他素来孝顺,在家亲伺汤药。祖母病逝后,陈师曾身体本来就不好,由于过分悲痛,加上天气炎热,他患上痢疾,竟于八月初七不治身亡,年仅48岁。

    齐白石闻此噩耗,无异于晴天霹雳。他写了一首挽联寄托对这位英年早逝的挚友的哀思:三绝不多人,造物怜才,我未杀君天又忌;千秋匪易事,盖棺定论,世当传汝地难埋。

  齐自石后来回忆说:“我失掉一个知己,心里头觉得异常空虚,眼泪也就止不住流了下来。

  他对我的画,指正的地方不少,我都听从他的话,逐步地改变了。他也很虚心地采纳了我的意见……可惜他只活了48岁,这是多么痛心的事啊!”此后,齐白石每看到陈师曾的画,都免不了要题诗悼念。

  陈师曾去了,但齐白石仍然沿着“自创风格、画吾自画”的路子,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最终成为世界级的艺术大师。

标签: 历史名人故事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