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辽和张郃都是降将,为何投降时曹操给的待遇不一样?

纵横百科 122 0

张辽和张郃都是降将,为何投降时曹操给的待遇不一样?

无论出于何种情况,只要是降将,无非就是背主、卖身求荣。

既然要卖身,最好选择一个合适的时机,才能卖上一个好价钱。

在官渡之战前夕,比较著名的降将有三拨,一是张辽在吕布投降之后,无奈地选择投降;二是贾诩鼓动张绣主动投降曹操;三是官渡之战最关键的时刻,张郃、高览投降。

只要略微看一下当时曹操面临的处境,就清楚这三拨人投降的时机大不相同,作为买主的曹操,给出的价钱自然会不一样。

曹操也是猴精猴精的老板,岂能不识货,不懂得能省点就省点吗?

张辽投降时曹操面临的军事态势

《魏书·武帝纪》记载:

九月,公东征布。冬十月,屠彭城,获其相侯谐。。。时公连战,士卒罢,欲还,用荀攸、郭嘉计,遂决泗、沂水以灌城。月馀,布将宋宪、魏续等执陈宫,举城降,生禽布、宫,皆杀之。

建安三年(198年),刘备在徐州被吕布击败,向曹操求援。曹操派遣夏侯惇援救刘备,又被高顺、张辽击败。

九月,曹操亲自东征吕布;十月,屠彭城。随即围困下邳,以泗水、沂水灌城,一月之后,吕布部将宋宪、侯成、魏续等捆绑了陈宫等投降,吕布、张辽等看到大势已去,随即投降。

当时,作为吕布集团的核心人物,吕布、陈宫、高顺等人都被曹操俘获了,而且吕布、袁术在徐州地区的主要对手刘备,带领关羽、张飞等一干人马,统统归附了朝廷。

在这种情势下,作为降将的张辽,所处的境遇最为不利。曹操已经控制了徐州,张辽对于曹操来说,是可有可无的人。

尽管曹操求贤若渴,爱惜人才,但也不是剜到篮子都是菜,他是分别对待的。此时,吕布的另一部将高顺,无论地位、能力、威望都在张辽之上,说杀就杀了,曹操毫不足惜。

可想而知,此时的张辽投降,曹操并没有很器重,也就不会给与很好的待遇。

据《三国志·张乐于张徐传》记载:

太祖破吕布于下邳,辽将其众降,拜中郎将,赐爵关内侯。数有战功,迁裨将军。

张辽率部投降,被拜为中郎将、赐爵关内侯。之后,数有战功,才升迁为裨将军。

张辽和张郃都是降将,为何投降时曹操给的待遇不一样?

张绣、贾诩投降时曹操的处境

在张辽投降之后、张郃投降之前,还有贾诩鼓动张绣的投降,这是汉末三国时期的重头戏,值得说一下,以此做个比较。

《武帝纪》记载:

三年春正月,公还许,初置军师祭酒。三月,公围张绣於穰。夏五月,刘表遣兵救绣,以绝军后。

建安三年(198年)春正月,曹操回到许都,设置军师祭酒,这是专门给郭嘉安排的岗位。

三月,曹操围困张绣于穰城。五月,刘表派遣军队救援张绣,欲断绝曹操的后路。张绣与刘表联合,成为了曹操心腹之患。

曹操单单对付张绣与刘表,就已经很吃力,但曹操又听到了更严重的消息。

据《献帝春秋》记载,袁绍的叛卒对曹操说:“田丰建议袁绍尽早袭取许都,假若挟天子以令诸侯,四海之内可以指麾而定。”

曹操担心袁绍要进攻许都,吃惊不小,急急忙忙撇下张绣,就回到了许都。

可气的是,袁绍没有听从田丰的建议,并没有立即攻打许都,而是继续进攻久攻不下的幽州公孙瓒。

曹操虚惊一场,就此机会腾出手来,灭掉了徐州的吕布集团,作为天下英雄唯二的刘备也归属了朝廷。

此事尽管比较顺利,但北有袁绍,西有张绣,南有袁术,对处于四战之地的曹操来说,依然面临着严峻的局势。

武帝纪:秋八月,公进军黎阳,使臧霸等入青州破齐、北海、东安,留于禁屯河上。九月,公还许,分兵守官渡。冬十一月,张绣率众降,封列侯。十二月,公军官渡。

建安四年(199年),袁绍平定了公孙瓒,一统河北,解除了后顾之忧,而且兵强马壮,决定进攻许都。

此时,曹操面临着严峻的局势,尽管曹操底气十足,荀彧、郭嘉都在为曹操打气,但对于战胜袁绍,的确没有足够的把握。

如果此时,张绣在曹操背后给他一下,恐怕是比较难受的。

但令曹操意想不到的是,张绣在贾诩的鼓动下,拒绝了袁绍的诱惑,决定投降曹操。

这令曹操喜出望外,简直是天上掉下来的大馅饼,曹操不吝封赏,给与张绣、贾诩很高的待遇。

曹操亲自接见贾诩,握着他的手说:“使我名扬天下的人就是你啊!”

曹操拜贾诩为执金吾,封都亭侯,迁冀州牧。由于冀州被袁绍占据,便留贾诩参司空军事。同时拜张绣为扬武将军,并让曹操的儿子曹均娶张绣之女为妻。

同样是投降,张绣、贾诩等与张辽相比就风光多了。这是贾诩替张绣精心选择了一个最好的时机,也就卖上了一个好价钱。

张辽和张郃都是降将,为何投降时曹操给的待遇不一样?

张郃投降曹操时的情势

曹操准备与袁绍决战前夕,张绣主动投降,对于曹操来说是求之不得。再看看张郃投降时,曹操的处境。

建安五年(200年),曹操与袁绍官渡对峙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刻。曹操几乎已经撑不住了,甚至打起了退堂鼓。

尽管荀彧、郭嘉鼓励曹操一定要顶住,只要顶住就会有机会,但谁也不清楚机会究竟在哪里。

此时,袁绍谋士许攸来降,献上了偷袭乌巢火烧袁绍粮仓的计谋。

曹操听从了这一建议,并火烧乌巢成功。

这虽然是很大的胜利,但袁绍七八万大军基本势力还在。就在此时,围攻曹操大营的张郃、高览率部主动投降了曹操。

张郃等人的投降,彻底震动了袁绍大军的斗志,袁绍溃败,仅带领大约八百骑逃回了河北黎阳。

曹操取得了官渡之战的最后胜利。

火烧乌巢是非常关键的军事行动,但袁绍真正的溃败与高览、张郃的投降不无重要关系。

如果袁绍在乌巢失守之后,决定撤军,张郃等选择跟随袁绍撤回河北,历史的结局将很难预料。

因此,对曹操来说,张郃投降是有重大意义的。

袁绍决策失误,招致这一结果,理该自己承担责任,这没有话说。但作为河北四庭柱之二的张郃、高览,选择这个时候投降,对袁绍来说,打击是毁灭性的。

这时候,曹操就不能再去考虑张郃等的投降是否仗义,从利害出发,就应该对张郃等人合厚加封赏。否则,谁还会背着背主求荣的骂名主动投降呢?

张郃传:太祖得郃甚喜,谓曰:"昔子胥不早寐,自使身危,岂若微子去殷、韩信归汉邪?"拜郃偏将军,封都亭侯。

张郃等的投降,起码提前结束了官渡对决,并让曹操取得了胜利。曹操非常高兴,认为张郃的投降与韩信归汉相提并论,拜张郃为偏将军,封都亭侯。

这也给张郃一个很大的面子,摆脱卖主求荣的恶名。

张辽投降以后,仅仅封为关内侯,经过数战有功,才拜为裨将军。无论是关内侯还是裨将军,都比张郃的都亭侯、偏将军差很多。

但张郃与张绣、贾诩相比,得到的封赏还是差点。贾诩虽也是都亭侯,但执金吾、冀州牧的职位还是很高的,虽然冀州牧是虚职,但也不是随便就给的。张绣直接是扬武将军,虽也是个杂号将军,但比偏将军要高一些。

从他们都是降将但待遇不同来看,主要是投降的时机不同,这与能力不是直接挂钩的。

张辽与张郃以后都成为曹魏的“五子良将”,而且张辽还是五将之首,这才与个人的能力和机会有直接关系。

由此看见,选择很重要,选择的时机更重要。

这是他们这些降将留给后世的思考。

张辽和张郃都是降将,为何投降时曹操给的待遇不一样?

标签: 张辽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