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第一聪明人”贾诩:论保命技术,我是专业的

纵横百科 147 0

有人说,三国是一个出奇迹的时代:

孔明,是政界的奇迹;

曹植,是诗坛的奇迹;

刘备,是草鞋行业的奇迹;

华佗是医学事业的奇迹……

而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个人,是谋士的奇迹,他的名字叫做贾诩,江湖人称“三国第一毒士”。

“三国第一聪明人”贾诩:论保命技术,我是专业的

之所以说他是“第一毒士”,是因为他当年干了一件影响很坏的事:

曾为李傕、郭汜等人献计攻占长安,不仅加速了汉朝的灭亡,也使天下大乱,百姓流离。

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亡国,这就是贾诩的魔力。

不过,恶人也好,罪人也罢,不管怎么说我们都无法否认一个事实:他是三国时期,最会保命之人。

在那样的乱世中,他藏形匿迹于各股势力之间,最终位列三公,配享太庙,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正如《鬼谷子》所说:“圣人之道,在隐与匿。”

贾诩一生本领,全在“隐匿”二字。

“三国第一聪明人”贾诩:论保命技术,我是专业的

君子之才,玉韫珠藏

贾诩出身武威郡正统的儒学世家,他年纪虽轻,却聪慧过人,早早就声名远播。当时的凉州名士阎忠曾评价他有“良、平之奇”,前途不可限量。

说贾诩像张良、陈平,不只是说他很有谋略,同时也是说他“善于自保”。

要知道,张良、陈平能在大肆屠戮功臣的汉高祖手上活下来,保命之术自然是极高的。同样,贾诩也是此中高手。

年轻时的贾诩身体不好,因而辞官返乡,但就在他返乡的路上遇到了劫匪。

眼看着就要被劫匪活埋了,贾诩却一点儿也不慌乱,只见他淡定自若地对劫匪头目说:“我段公外孙也,汝别埋我,我家必厚赎之。”

当时戍守西北边疆的大将正是太尉段颎,段颎智勇双全,威震西土,深受当地人的敬爱,所以贾诩便假称是段颎的外孙来吓唬对方。

劫匪一听,不仅没有杀贾诩,还热情招待了一番,然后放他平安离去。

就这样,贾诩借段颎的威名躲过一劫。不过,这只是他“小试牛刀”而已,与他之后的一系列“神操作”相比,简直不值一提。

“三国第一聪明人”贾诩:论保命技术,我是专业的

初平三年,吕布和王允诛杀董卓。董卓死后,其部下李傕、郭汜等人不得不准备逃亡。

而就在这个时候,带着“救世主”光环的贾诩出现在众人面前,他对已经收拾好行李的李郭二人说道:

王允准备杀光你们凉州人,反正横竖是个死,何不召集军队、攻上长安,赢了可以得天下,输了再死也不迟。

贾诩一席话,看似为大局着想,实则为自己考虑。成则平步青云,败则另谋他处,对他而言,并没有多少损失。

如果抛开道德不谈,仅从个人利益出发,贾诩给李傕、郭汜等人的建议是正确的,他不但保住了凉州军的生机,还让他们东山再起,把持朝政。

李郭二人依计杀回长安、诛灭王允,控制了中央政权。二人回过头来一想:这次之所以能够成功,多亏了贾诩的计谋,所以准备封贾诩为侯。

但贾诩坚辞不受,二人又想封他做尚书仆射,他还是拒绝了。

这倒不是他有谦让美德,而是他对时局看得清,虽然李郭攻下了长安城,可他还是嗅到了危险的气息。

多年来“保命的直觉”告诉他:此时绝不能成为别人关注的焦点,只有隐藏好自己,才有机会成就大业。

“三国第一聪明人”贾诩:论保命技术,我是专业的

正如《菜根谭》所说:“君子之才,玉韫珠藏,不可使人易知。”

才不外现,不露锋芒,方是长久之道,正因为贾诩深谙此道,才能多次在动乱中化险为夷。

“三国第一聪明人”贾诩:论保命技术,我是专业的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果不其然,李郭二人后因利益冲突而兵戈相向,最终同归于尽。凉州旧部也死的死,逃的逃,惟有贾诩没有受到任何牵连。

原来,他早就看出李郭二人不是当老板的料,于是早早辞职,带着自己的家人,投奔了当时屯驻在华阴的同乡段煨。

段煨表面上对贾诩礼遇有加,心底里却一直担心贾诩会夺自己的兵权。

这点小心思贾诩怎么会看不出来?出于安全考虑,他决定去寻找一个靠谱的新老板。

这个老板就是张绣。

张绣也是贾诩的同乡,而且身边正缺少像贾诩这样的出谋划策之人,于是两人开始互相写信沟通感情。

几封书信后,张绣就派人把贾诩接走了。

当时就有人就问贾诩:“段煨将军待你这么好,你为何还要离去?”

贾诩笑着说:

煨性多疑,有忌诩意,礼虽厚,不可恃,久将为所图。我去必喜,又望吾结大援於外,必厚吾妻子。绣无谋主,亦喜得诩,则家与身必俱全矣。

贾诩这一走,一举三得:段煨不用担心贾诩反客为主了;张绣得到了一个优秀的军师;而贾诩则能够确保自己生命无忧。

事情的发展正如贾诩所料:张绣对贾诩“执子孙礼”,段煨也对贾诩的家人照顾有加。

“三国第一聪明人”贾诩:论保命技术,我是专业的

有了张绣这个靠山,固然可以衣食无忧、生命无虞,但若是这个靠山也倒了呢?自己岂不是要遭受池鱼之殃?

张绣虽强,但在诸侯中,却还排不上号儿。于是,贾诩又开始为自己的身家性命谋划了。

在众多诸侯里,最有发展前景的无非就是袁绍和曹操。

而恰在此时,袁曹双方都派遣使者来拉拢张绣。

一边是四世三公,坐拥四州的袁绍;一边是刚刚战败,相形见绌的曹操,这如何选择还用说吗?

于是,张绣热情款待了袁绍的使者,准备向袁绍投诚,然而就在此时,贾诩却突然说道:“袁本初连自己的亲兄弟都容不下,又拿什么来包容天下英雄呢?”

此言一出,举座震惊,袁绍使者更是当场拂袖而去。

事后,张绣埋怨贾诩说:“袁绍如此强大,先生为什么要拒绝他的好意呢?”

贾诩解释道:

绍强盛,我以少众从之,必不以我为重。曹公众弱,其得我必喜。我这是为将军提高分量啊。而且在我看来,袁绍绝非曹公敌手,将军尽管放心吧。

就这样,贾诩跟着张绣一同投入曹操麾下,从此找到了一家靠谱的公司,再也不用担心倒闭的风险了。

“三国第一聪明人”贾诩:论保命技术,我是专业的

高山不语,流水不言

到了新公司后,贾诩也着实露了几手:

曹操占据荆州,贾诩劝他不要继续进军,曹操不听,最终赤壁大败;

在面对马超的西凉联军进犯时,贾诩一招“离间计”让联军分崩离析,不攻自破,助曹操一举定关中。

目前看来,曹家公司是不会倒了,自己若想继续混下去,就只剩下一道难关——让老板满意。

“三国第一聪明人”贾诩:论保命技术,我是专业的

如何能让曹老板满意呢?

贾诩知道自己是“外来户”,并非曹操的亲信旧臣,而且本身又策谋深长,这对于生性多疑的曹操来说,无疑是一个潜在威胁。

所以想让曹老板满意,那就让自己变得没有危险性吧。

“阖门自守,退无私交,男女嫁娶,不结高门”,这就是贾诩降低自身危险性的方法,总结起来就是四个字——装小透明。

闭门不出,藏在家中,没事少说话,有事也尽量少说话。

贾诩就是凭借着这招,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可是,你不去招惹麻烦,并不代表麻烦不来招惹你。

麻烦,往往不请自来。

“三国第一聪明人”贾诩:论保命技术,我是专业的

当时曹操还没有确立太子,曹丕和曹植争夺太子之位的较量早已是暗潮汹涌。

那时的曹植才名方盛,深得人心,大有赶超曹丕之势。

这让曹丕忐忑不安,于是他偷偷派人问计于贾诩。

公司继承人的有力竞争者前来求教,是不好推脱的,所以他只好说一些无关痛痒的场面话:

“愿将军恢崇德度,躬素士之业,朝夕孜孜,不违子道,如此而已。”

“做个好人,做个孝子吧,这样就足够了!”

这就是贾诩的回答。

同样烦恼的除了曹丕,还有曹操。

曹操也不知道立谁为继承人,他也想找一个人给自己提一些建议,于是也找到了贾诩。

这一次,贾诩彻底懵了,既然逃不过,那就给他来个“闭口不言,装聋作哑”。

当曹操问贾诩立谁为世子时,贾诩犹如未闻,只在一旁低头沉思。

曹操也是一只老狐狸,贾诩越是含含糊糊,他越想问清楚对方的看法。

在曹操的刨根问底下,贾诩终于招架不住,只好开口答道:“臣刚才突然想到了几个人,所以没能立刻回答。”

曹操问道:“是谁?”

贾诩回答:“袁本初、刘景升父子。”

“三国第一聪明人”贾诩:论保命技术,我是专业的

一句看似不是回答的回答,表明了贾诩的态度。他以袁绍、刘表为前车之鉴,暗示曹操不可废长立幼。

曹操听后大笑,贾诩也放下了始终悬着的心。

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

不管是对曹丕还是对曹操,贾诩始终寡言相对,也正是他这种超然物外的态度,使自己一直远离政治斗争的漩涡。

曹丕即位后,贾诩被封为太尉,进爵寿乡侯,死后更配享太庙,享尽荣宠。

正如易中天所说:“贾诩能在乱世中审时度势,自己是活得时间最长的,还保全了家人。这才是真正的大智慧,贾诩可能是三国时期最聪明的人。”

生前鹤立,死后哀荣。

或许对于贾诩来说,活着才是最大的成功,至于其他,不过顺其自然罢了。

“三国第一聪明人”贾诩:论保命技术,我是专业的

其实,谋士是一个高危职业。

作为谋士,你必须懂得展示自己的聪明,体现自己的价值,不言则已,言则必中;同时,你还要学会隐藏自己,要学会审时度势,千万不要锋芒太露。

该闭嘴时一定要闭嘴,该装傻时一定要装傻,这就是谷鬼子推崇的“隐匿之道”。

贾诩的一生,不是在自保,就是在自保的路上,他将“隐匿之道”运用得炉火纯青,让自己以77岁的高龄善终。

他的经历告诉我们:

想要到达超出常人的深远境界,就要先学会隐藏自己。

人生在世,立达自身,当有所藏。

与诸君共勉。

作者 | 不雨亦潇潇,说书的侠客,仗剑的书生。

图片 | 《三国演义》剧照

标签: 贾诩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