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智深的师父叫“智真”、“智清”,为什么给鲁智深取名“智深”,而不是晚一辈?

纵横百科 146 0

水浒中智真和智清长老真聪明先回答问题,鲁智深的师父叫“智真”、“智清”,为什么给鲁智深取名“智深”,而不是晚一辈?我的回答是应该算是平辈,说明智真长老看出鲁智深不凡,体现出他的聪明圆滑。

五台山文殊院的智真长老和东京大相国寺的智清长老就该算是德行高僧,世间难得的高僧。

鲁智深的师父叫“智真”、“智清”,为什么给鲁智深取名“智深”,而不是晚一辈?

话说因为风声太紧,鲁达在赵家躲藏不住了,赵员外将他送去到五台山的文殊院出家。接待他们的,便是寺中的住持智真长老。听了赵员外的请求,智真长老一口答应“这个是缘事,光辉老僧山门。容易,容易!”可是,他手下的别的和尚却认为“这个人不似出家的模样”,于是去和智真长老商量:“却才这个要出家的人,形容鬼恶,貌相凶顽,不可剃度他。恐久后累及山门。”他们根据鲁达的相貌和气质,判定鲁达可能会“累及山门”,强烈反对收留他。

智真长老却说:“他是赵员外檀越的兄弟,如何别得他的面皮”,因为赵员外家几代人都是文殊院的大施主,智真长老当然不想也不愿意轻易得罪这样的人,可是,手下的那些和尚提出的意见又不能不考虑。智真长老解决的方法非常巧妙:“‘你等众人且休疑心,待我看一看。’焚起一炷信香,长老上禅椅盘膝而坐,口诵咒语,入定去了。一炷香过,却好回来,对众僧说道:‘只顾剃度他。此人上应天星,心地刚直。虽然时下凶顽,命中驳杂,久后却得清净,正果非凡。汝等皆不及他。可记吾言,勿得推阻。’”

鲁智深的师父叫“智真”、“智清”,为什么给鲁智深取名“智深”,而不是晚一辈?

长老真的能知未来之事吗?大概未必。也许,他是从鲁达的身上看出了此人虽然粗鲁,却是一腔正气,有心要收留于他,同时,又要让赵员外满意,还不能驳众僧的面子。于是,借口鲁达“上应天星”,而且“正果非凡”,就堵住了众僧之口,让他们不便反对,也不能反对,鲁达的剃度就顺利进行了,智真长老化解矛盾的机智,确实不同凡响。

做了和尚的鲁智深,屡屡违反清规,惹得众僧不满,他们去长老处告状,“长老喝道:‘胡说!且看檀越之面,后来必改。’自此无人敢说”,鲁智深才能在寺中过了四、五个月的平安日子。

鲁智深的师父叫“智真”、“智清”,为什么给鲁智深取名“智深”,而不是晚一辈?

静极思动的鲁智深出寺抢了酒贩的酒,大醉后闹了文殊院,即使如此,当智真长老前来“喝道:‘智深不得无礼!”智深虽然酒醉,却认得是长老。撇了棒,向前来打个问讯。……长老道:‘你看我面,快去睡了,明日却说。’鲁智深道:‘俺不看长老面,洒家直打死你那几个秃驴!”可见,长老在鲁智深的心中,很有权威。

闹了禅院的鲁智深,又一次引起了众怒。长老安抚众僧:“虽是如今眼下有些罗唣,后来却成得正果。无奈何且看赵员外檀越之面,容恕他这一番”,又一次解决了鲁智深的乱子。

同时智真长老还不忘劝告鲁智深:“智深,虽是个武夫出身,今来赵员外檀越剃度了你,我与你摩顶受记,……既然出家,如何先破了酒戒,又乱了清规?我不看你施主赵员外面,定赶你出寺。再后休犯。”劝告了鲁智深,又让他明白事情的严重后果,还警告他不得再犯,让鲁智深心服口服:“智深起来,合掌道:‘不敢,不敢!’”

鲁智深的师父叫“智真”、“智清”,为什么给鲁智深取名“智深”,而不是晚一辈?

纵观《水浒传》全书。鲁智深从来都是天不怕地不怕,没见他怕过什么人,可是,他却对手无寸铁的智真长老敬畏有加,可见长老确实有过人的力量。

过了几个月,鲁智深又一次大闹文殊院,又是智真长老前来喝止了他。可是,此时长老已无法再庇护于他。即便如此,长老还不忘为鲁智深安排下一个好去处:推荐他去东京的大相国寺,对鲁智深真是负责到底。

智真长老在管理文殊院方面,也是非同凡响。整个文殊院井井有条,和尚不敢触犯戒律。鲁智深酒醉上山时,看门的和尚看见他“便喝道:‘你是佛家弟子,如何噇得烂醉了上山来!你须不瞎,也见库局里贴的晓示:“但凡和尚破戒吃酒,决打四十竹篦,赶出寺去。如门子纵容醉的人入寺,也吃十下。”你快下山去,饶你几下竹篦。’”这样的条令,当然具有震慑力,让和尚们不敢轻易破酒戒,看门的也不敢放喝酒的和尚进去。

鲁智深的师父叫“智真”、“智清”,为什么给鲁智深取名“智深”,而不是晚一辈?

智真长老还要从源头上解决问题:不管是酒贩,还是开酒店的,都告诉前来的鲁智深:“本寺长老已有法旨,但卖与和尚们吃了,我们都被长老责罚,追了本钱,赶出屋去。我们见关着本寺的本钱,见住着本寺的屋宇,如何敢卖与你吃”,事关当事人一家的生计,谁敢违反?这就釜底抽薪,没人敢卖酒,和尚们当然就无法破酒戒了。

估计在智真长老的治理下,文殊院的和尚一般都会循规蹈矩,至少他们想要破酒戒很难。鲁智深两次破酒戒,一次是抢酒,一次是骗酒就是明证。

不过,智真长老只是考虑了自己的文殊院的安宁,把鲁智深推给了他的师弟,东京大相国寺的住持智清长老。接收鲁智深的智清长老,像收到了烫手的山芋一样,将他的师兄好一通埋怨:“我师兄智真禅师好没分晓!……你那里安他不的,却推来与我”。但是,智清长老和他的师兄一样,都不愿轻易得罪人,他左右为难:“待要不收留他,师兄如此千万嘱付,不可推故。待要着他在这里,倘或乱了清规,如何使得”?

鲁智深的师父叫“智真”、“智清”,为什么给鲁智深取名“智深”,而不是晚一辈?

智清长老也有自己的方法,他把难题交给了自己的手下,让他们集思广益。果然有人想出了好办法:让鲁智深去管理别的和尚无法管理的菜园。

事实证明,这真是人尽其用。智真长老和智清长老二人,都是大德高僧,都有无人能及的管理才能,他们的处事也同样都是无比的聪明圆滑。

标签: 鲁智深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