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后传:呼延灼和朱仝为何打不过金兵?梁山好汉或再聚义

纵横百科 179 0

文:都头郓哥(作者原创授权)

之前,笔者与大家品读了《水浒后传》第十九回,金兵南侵,呼延灼遇徐宁之子徐晟,共同领兵守黄河。今天我们继续品读第二十回,看看后续发展如何。

情节简介:呼延灼送走家眷后,与呼延钰、徐晟领兵随军前往黄河渡口,防备金兵渡河,呼延灼被派与汪豹一起守杨柳村,结果汪豹是个阴险小人,在劝呼延灼投降不成,趁夜里勾结金兵,放金兵过河,呼延灼等拼死力战,但寡不敌众,被困在山上,最后趁夜里突围而出,仅剩下呼延灼、呼延钰、徐晟三个,大家商议,最后决定去投奔在保定府做都统制的朱仝。三个到保定城后,却得知朱仝在城外飞虎峪把守,进不得城,又逢金兵来追,呼延灼三个走脱,夜里投万庆寺安歇,又和和尚发生争执,最后到了一座山神庙落脚,却意外发现有和尚强抢民女,呼延钰、徐晟问明情由,方知万庆寺已经被昙化占据,又会合了被饮马川杀败的盗贼毕丰,投靠了金人,徐晟于是杀了和尚,又让妇女自己回家。呼延灼等商议决定去饮马川落脚,途中正巧救下了被金兵追赶的朱仝,原来朱仝也因寡不敌众被金兵杀败,众人一同投奔饮马川,正巧遇到了杨林的人马,众人相见大喜,说了前事,一同上山,与众好汉相见。没想到徐晟等那天没看到强抢民女的还有一个道人,道人逃走后报知昙化,昙化于是贿赂金将斡离不,带领兵马讨伐饮马川,众好汉早有准备,昙化攻打山寨失利,反折了些军马。

水浒后传:呼延灼和朱仝为何打不过金兵?梁山好汉或再聚义

都头曰:本回创作的主要目的是把呼延灼、朱仝等人收拢到饮马川,为日后的相聚做铺垫。但到了此时,已经到了金兵南侵的时刻,呼延灼、朱仝等武将,都先后投入到了保家卫国的行列中,但由于奸臣作梗,加之敌我悬殊,呼延灼、朱仝等最终都归于失败,但是其过程仍展现出了梁山好汉嫉恶如仇、忠勇为国的风采,且不失趣味性。正如陈忱自己在回末所评:“此回头绪颇多。作者如穿九曲之珠,一线串出,呼延父子兵败落荒,诛僧遇友。读之有一波未平一波复起之乐。”可见陈忱在创作时,故意将情节设计的较为波折,以增加读者的阅读乐趣。说到这,我们再看一下本回中的其他方面。

一、回目差异。本回回目陈忱的原本和蔡元放评改本有所不同,陈忱原本为“呼延灼父子透重围,美髯公良朋解险厄”,蔡元放评改本为“卖杨刘汪豹累呼延,失保定朱仝投饮马”。将二者对比,都头认为蔡元放评改本回目要更好一些,因为本回故事的主要内容就是呼延灼等在黄河渡口防备金兵,结果因为叛徒汪豹投敌,导致全军大败。之后呼延灼等会合同样被金兵击败的朱仝,投奔饮马川。蔡元放本的回目要与正文内容更加贴合,而陈忱的原回目过于文人化,侧重小说的抒情性,但没有抓住章节所写的关键,所以导致回目与内容不是很贴切。

水浒后传:呼延灼和朱仝为何打不过金兵?梁山好汉或再聚义

二、正文修改。本回正文蔡元放做了一些修改,但改动并不大,我们来看其中两处(笔者按:黑色字体为陈忱原文被改动之处,【】内为蔡元放评改本改动的地方):

第一处:却说呼延灼打发家眷回到汝宁【起身之后】,【就】连忙整顿鞍马兵器,到酸枣门外取齐。

此段是本回开头第一句,上回中呼延灼因为奉命要随军守黄河抵抗金兵,担心家人安全,于是托闻焕章将家眷带回老家汝宁,但由于遇到盗贼作乱,闻焕章等没有回到汝宁,而是上了登云山。陈忱原本写“回到汝宁”,显然是与前文不符的,所以蔡元放将其改为“起身之后”,这样既与呼延灼心理对应,又和前文描写不冲突。

第二处:那头领见了呼延灼、朱仝、滚鞍下马,原来是锦豹子杨林,尽皆大喜。一同拜毕,在大松树下坐了。呼延灼道:“我在东京做御营兵马指挥使,因金兵败盟,抢到河北、河东,圣上传位太子,命内待梁方平督十员名将分守黄河岸口,阻遏金兵。我同江豹连营,驻扎杨刘地方,谁知汪豹暗通金兵,放过隘口。那时兵败,幸得小儿呼延钰,与这金枪手徐宁令郎徐晟,也过继我为子,并力杀出。

此处是呼延灼与杨林相遇时说的话,两个版本唯一区别还是在徐晟的称呼上,上回我们已经说了,蔡元放为了防止陈忱原本中的“继养”一词让人误会,于是删去呼延灼说呼延钰、徐晟是自己两个儿子的说法,直接让呼延灼称呼徐晟为义侄。而本回中陈忱原本中呼延灼称徐晟过继自己为子的说法,显然和蔡元放的修改是冲突的,而且前文也没有交代徐晟过继给呼延灼为子的事,所以蔡元放干脆把这句话删掉了。

水浒后传:呼延灼和朱仝为何打不过金兵?梁山好汉或再聚义

三、情节设计。本回中呼延灼等守黄河虽然因为叛徒汪豹投敌失败了,但是梁山后辈呼延钰、徐晟二人的表现却是可圈可点。首先汪豹劝降呼延灼失败后,呼延钰、徐晟已经料到其可能投敌,为防止不测,二人提议分兵在山上,胡为犄角,并且二人轮换护卫呼延灼,这是很有见识的。其次呼延灼等被困在山上后,决定趁夜突围,呼延钰、徐晟也表现不俗,杀出条血路。之后呼延钰、徐晟又救了被和尚强掳的民女,救下了被金兵追赶的朱仝,连朱仝都称赞二人是后进英才,可以说呼延钰、徐晟确实没有辱没梁山后人的称号。陈忱把呼延钰、徐晟和花逢春、宋安平并列梁山四公子。认为“呼延钰自是将门子,而矫捷灵变,更觉后生可畏。徐晟能守雁翎甲,而英武亦过其父,但校场演武之外,不闻一展金枪之长,岂能守遗书而不能传家学耶?”在这里陈忱对呼延钰、徐晟都给予了肯定,但又怀疑徐晟不能传钩镰枪法,其实陈忱的担心是多余的,徐晟能保守祖传宝甲,自然也会尽全力传承家学,之所以不再展现钩镰枪法,是因为在水浒的设定中,钩镰枪法是连环马的克星,原著中已经写得很详细了,后传中并没有再出现连环马,自然钩镰枪法也就没必要再刻意出现。

再来说说本回中涉及的一个文法,那就是欲擒故纵法。蔡元放在评《水浒后传》时曾写道“有欲擒故纵法。如龙角山之毕丰本可杀却,却放他走脱,以为后来借金兵攻饮马之地。”本书第五回,李应等重占饮马川时,附近的龙角冈曾有个强人毕丰,后来被李应等打败,逃跑不知去向。相信当时第一次看的读者都会有疑问,毕丰不过是个小角色,直接杀了多干净,为什么还要让他逃走?及至本回,真相终于水落石出,原来毕丰逃跑不过是个伏笔,这样才能引出毕丰勾结昙化投靠金人打饮马川之事,这就是所谓的“欲擒故纵”之法。

标签: 美髯公朱仝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