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

纵横百科 145 0

  以下为本人旧帖《飞将军李广之死》,仅供楼主参考

李广之死,与汉武帝直接相关,当然也是李广个人因素所致。

汉武帝急于取得对匈奴的决定性胜利,同时在汉军中树立一面军神的大旗。而这个军神,过去曾经是弓马娴熟的李广,但后来汉武帝相中了青年新锐霍去病。

事实上霍去病在成名后,确实起到了震慑匈奴的作用,他的军旗所指,匈奴人望风而逃。这就成全了汉武帝“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略目标,毕竟汉朝的国力已经耗尽大半。

李广既不是汉武帝起家的嫡系(如张汤、卫青等),也不是一位精于政治的谋略家。他充其量是一位勇冠三军的“飞将军”。

  但这只能教匈奴人尊敬他个人,却对整个抗匈局面无益。匈奴人奉李广为真正的武士,因此才能在抓到他后不立即加以杀害,而对霍去病,匈奴人那是一种透彻骨髓的敬畏,因为在他们看来,只要霍去病出现,就必然会给他们带来灭顶之灾。

李广每次出征,总是损兵大半而战果平平,还经常因迷失路途而贻误战机。

  虽然这里面有敌强我弱的偶然因素,但李广个人某些军事素质的缺失才是他屡战屡败的内因。个人英雄主义对冷兵器时代的将佐来说是必要的,但却不是主要的。手无寸铁的诸葛孔明一样可以成为军神。我们说李广是政治低能儿,可以拿他与卫青作比较。卫青为人低调,从不居功自傲,在看到外甥霍去病的威望已超过自己时,便急流勇退,因此汉武帝对他的谦虚识大体,深为嘉许,故而更加信任和倚重他。

  所谓不争是争,卫青不但保持住了自己在汉军中的崇高地位,而且得以善终。

不讲政治,不懂得审时度势,不明白揣摩帝心,这是李广个人英雄主义失败的关键。

事实上,作为汉武帝最信任、最刻意栽培的将领,霍去病无论从兵力配属还是武器装备上,都得到了朝廷最优厚的关照。

  这也是李广屡吃败仗的重要原因。

李广最好自杀身亡,何也?汉武帝的抛弃、个人英雄主义的失败,羞愤交加,李广这颗将星的陨落也就是必然的了。

看了楼主的补充问题,我的个人看法是:

其实在上文中,我已经隐约提到李广“生不逢时”的主要原因了,即他虽勇冠三军、威震边关,是一员不可多得的武将,但他在政治上完全是个低能儿。

在汉高祖开创帝国基业之时,需要的恰恰是李广这样忠心耿耿、身先士卒的勇悍武夫,而非卫青那般城府极深的“政治统帅”。汉高祖对于手下武将的政治野心最警惕也最仇视不过,包括韩信在内的几名功臣被封为异性王,这成了他称帝后的心腹大患,必欲除之而后快--事实上他也正是这样做的。

那为什么到了汉文帝时期,卫青这样的人就显赫发达起来了呢?这其实包含了以下三层原因。

第一、时代背景迥异。汉王朝统治稳定下来后,普通军官通过依靠军功来封侯的道路便逐渐被堵塞,而代之以外戚频频掌握军队实权,这一点在两汉时期极为突出--卫青、霍光、窦氏家族等等,可谓不绝于史。

  卫青如果不是因为姐姐成为武帝的皇后,霍光和以后的窦氏家族如果不是因为沾了皇亲,他们又怎么可能进入帝国的军事领导层呢?

所以说,李广若生在汉室初兴的乱世之秋,他就很容易凭军功封万户侯。实际上汉初所封那些个异姓侯爷们,多数不都是这种情况吗?

第二、政治氛围不同。

  汉帝国进入长期和平繁荣时期后,缺少政治头脑的武将的升迁肯定会受到打压。这也并不奇怪,举个例子吧--汉高祖刘邦在未建国前,素以礼贤下士著称,在血雨腥风的征战岁月里,无论他手下的武将多么粗鄙无知,多么不识礼数,他为了自己的千秋帝业统统都包容了下来。

  但是等到王朝建立起来后,皇帝的权威就不容那些粗野的武夫随意践踏了,于是他下令文武百官必须演习礼数,制订朝纲,并从此建立起森严的等级制度。

卫青是个十分特殊的人物。他不仅拥有出色的军事指挥才能,而且善于揣摩帝心,懂得韬光养晦和急流勇退的道理。

  相比之下,还满脑子“个人英雄主义”的李广,却一门心思要在边关建功立业,且全然不顾皇帝的感受,这样在政治上缺乏敏感的人,当然成不了气候咯。至于说“皇帝的感受”是什么,很简单--“害怕李广功高震主”呗!

第三、个人水平差异。李广是真正的悲情英雄,他有类似项羽那样的浓重个人英雄主义色彩。

  但同时他也和后者一样,均属“有勇少谋”型武将。李广冲锋陷阵、力挡八方可以,教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却不行。

为什么李广历经几代帝王,却只得了个“飞将军”的美誉,而极难再向上升迁呢?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身上缺失某些作为统帅的军事素质。

  举个简单的例子,李广曾多次在大迂回作战中迷失路途,结果导致战略计划失败--说难听点,一个“路痴”又如何去统帅千军万马呢?汉朝皇帝将几十万将士的性命交给李广,他们能放心吗?

以上纯属我一家之言,还是那句话,仅供楼主参考。

据《史记 李将军列传》记载,李广身高过人,猿臂善射,爱惜士卒,深得士兵的爱戴。 汉文帝说他:“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意思是说他的胆略才能出众,如果是在汉高祖战事频繁的时期,当上万户侯又算什么。我觉得李广随善战,但他为人阴险、残暴,所以文帝没有褒奖他。

根据两件事情而来。第一件是李广曾诱降敌军,然后杀了。杀俘虏是违反双方协定的,而且在当时认为是犯罪行为。第二件是李广曾经公报私仇杀死一个霸陵尉。李广打猎经过南山,按照规定,不许当地通行,亭尉禁止他通过。他说自己以前是将军,亭尉对答,现今的将军都不能通过。李广记恨在心,后来任右北平太守时,借机将霸陵尉招至自己辖内杀死。

因为汉文帝的政策以“休养生息”为主,基本上不会对外挑起战争。这样,以武勇见长的李广就成了英雄无用武之地,不像汉初作战立功的机会多,故文帝有此一说。不过李广在以后的汉武帝时代依然有驰骋战场的机会。

标签: 小李广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