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用的智谋在中国历史上属于什么层次?

纵横百科 166 0

吴用嘛,就是个犯罪团伙出馊主意的狗头军师。

他所擅长者,下个蒙汗药、搞个离间计、绝人后路、伪造信函、偷东西、骗家属、打个埋伏、派个卧底,如此而已。

而且他做的大多数勾当,都是损人利己甚至损人不利己。只是底线比较低罢了。许多人想不到他这种计策,是因为没他这般阴损。

论聪明周密,我反而欣赏武松的一个细节:

当日他带了何九叔与郓哥,去衙门告西门庆,县官不受理。

武松默默回去,平静地请来邻居,请了王婆和潘金莲,带了士兵,摆了宴席。封门。拔刀。逼潘金莲和王婆招供了。让邻居作证写了文书,画了押。让士兵看住邻居们,自己独自去狮子楼杀了西门庆。拿了西门庆与潘金莲的首级,留着王婆这个活口,带了邻居、文书和花押,去县令那里自首。

干脆利落,沉稳周密。杀了该杀的人,留了该留的人。人证物证一应俱全。完美地达到了自己的目的(报仇),又最大限度地保存了自己(人证、物证、旁证、自首行为)。

全书从头到尾,吴用都没做到过类似细密无痕、沉静自持的行为。

所以我一直觉得,论聪明机变,武松或燕青他们都有吴用这份聪明,只是没吴用这么不要脸罢了。

好玩的,倒是这个题设。

中国著名的军师谋士:姜子牙,张良,韩信,萧何,范增,诸葛亮,庞统,周瑜,鲁肃,陆逊,荀彧,贾诩,司马懿,徐茂公,刘伯温。这些人谁能胜过智多星吴用?

妈的,吴用何德何能,跟这些人搁在一个句子里?

姜尚辅佐文王武王,维师尚父,时维鹰扬,开周克殷,讨伐东夷,开创齐国。

张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汉初三杰之中智略第一,从谋刺始皇到善终为留侯,大小智计无不如意,一生机略无算。

韩信还定三秦、涉河破魏,井陉破赵二十万,徇燕定代,定三齐杀龙且,垓下战项羽。功无二于天下,略不世出者。

萧何转输军粮助刘邦定天下,制法统为汉二百年之圭臬,千古贤相。

范增到七十岁才出山,还能作为项羽副手,救巨鹿,破王离,伏章邯,入咸阳,分封天下十八王,定齐,还彭城,围荥阳。

诸葛亮二十七岁规划十二年后天下三分之势,让四十六岁无尺寸之地的刘备到六十岁当了天子,自己南征北伐,以一州之地打得九州之地的曹魏雍凉不卸甲、中原不释鞍,治理得蜀汉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用心平而劝诫明,邦宇之内畏而爱之。

庞统知人之能名扬荆襄,间接帮刘备撑起了一个荆襄文官班子,帮刘备定入蜀之谋。

周瑜军旅生涯十余年之间,定吴,取江夏,以寡击众,让过去十年擒吕布击袁术破袁绍统一北方略无敌手的曹操尝了一生最大败绩,当时所谓文武筹略,万人之英。

陆逊出将入相,西拒刘备东破曹休,《三国志》中非君王而一人立传者,只有他与诸葛亮而已。

荀彧是曹操实际的合伙人,构筑了公元207年之前曹操的干部团队,自己主持日常工作,作为曹操与汉献帝的桥梁,事实上为东汉续命。

贾诩存身乱世,手段不算太高明,但佐李郭破吕布定长安,佐张绣则杀曹昂典韦,佐曹操则破关西诸侯,算无遗策,当了太尉虽然被孙权嘲笑,好歹是个太尉。

司马懿人生最后三四年做了许多缺德事,但早年破孟达平辽东英杰神谋,平王凌也是当机立断,也算纵横天下无敌手,一辈子的黑点也就是公元231-234年两次被诸葛亮压得畏蜀如虎罢了。

徐世绩身随李世民平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刘黑闼、徐圆朗,又平东突厥、薛延陀、高句丽,到七十五岁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克平壤定辽东。唐初论名将,只有李靖李世民差可压过他。

刘伯温为朱元璋定计拒张士诚与陈友谅,龙湾、安庆、江州陈友谅都是他的计策,又鄱阳湖亲随朱元璋作战,定北伐中原之计。朱元璋一代雄主,都尊称他“老先生”。

以上这些人,基本都是将相之才。统辖万军、宰割天下、安邦定国的人物。

吴用凭啥能跟他们相比?

无非是因为《水浒》这本小说写得太好看,以及,中国老百姓了解历史人物,基本通过历史演义。而历史演义又极为脸谱化:把张飞程咬金胡大海都写成莽汉猛将,把诸葛亮与徐世绩这样的将相之才,都想象成跟吴用差不多的牛鼻子。

吴用的智谋在中国历史上属于什么层次?

以至于知道程咬金的多,没几个人知道史书上的真名程知节;知道裴元庆的多,没几个人知道史书上的真名裴行俨。知道徐茂公的多,没几个人知道史书上的真名徐世绩。

吴用一个虚构出来的狗头军师的名字,居然能跟这些史上大贤并列,这就类似于,有人跑到英文论坛,“请问下《冰火》里的小指头和克伦威尔、丘吉尔、威灵顿哪个牛叉?”

所以这个问题的出现,只能说是:在大众文化角度,虚构小说和民间话本赢了正统史书吧。

或者也可以说:这是施耐庵杰出写作才能的胜利,连带提携了吴用这个狗头军师的知名度。

标签: 吴用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