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历史人物晚节不保?

纵横百科 210 0

有个开国元勋,为革命牺牲六位亲人,功勋赫赫,毛泽东却批示此人永不启用,而后更是批评此人不可救药。

他是什么人,为何惹得毛泽东如此震怒?

他就是戴季英,是革命时期的高级干部,劳苦功高的开国元勋,为新中国成立做出过伟大的牺牲和不可磨灭的贡献。

可毛泽东为何要将戴季英彻底打入冷宫呢?

有哪些历史人物晚节不保?

毛泽东批阅文件

01革命青年戴季英(1906年-1997年),又名戴继英,湖北黄安(今红安)县北、鄂豫交界的七里坪戴世英村人。

和很多开国元勋不一样的是,戴季英家庭条件比较富裕,先后就读于武汉启黄中学、以及董必武、陈潭秋创建的武汉省立第一中学。

而且他的父亲戴寿云,是一个开明知识份子,和董必武相交莫逆。

因此,在董必武等人的影响下,戴季英很早就接受了革命思想,是武汉三镇知名的爱国学生运动领袖。

有哪些历史人物晚节不保?

戴季英

1926年7月,年仅20岁的戴季英加入共青团,1927年2月,作为武汉第一中学的进步学生,戴季英光荣入党,投身革命洪流。

1927年6月,戴季英被委以重任,回到家乡发动农民运动,担任黄安县委委员、代书记。

1927年9月,黄安、麻城爆发了著名的“九月暴动”,

11月13日,黄麻起义爆发,打响了鄂豫皖地区武装反抗国民党右派的第一枪。

戴季英任起义总指挥部成员兼任七里区农民义勇队总指挥,是黄麻起义名副其实的核心领导成员。

黄麻起义是一次重要起义,参加过黄麻起义的开国将军有26位之多。

分别有2位大将:徐海东、王树声;6位上将:许世友、陈再道、王建安、王宏坤、周希汉、周纯全;7位中将:刘飞、吴先恩,詹才芳、徐深吉、张仁初,秦基伟、张才千。

因这次起义的影响而参加红军的红安籍、麻城籍、黄陂籍开国将军,更是多达125位。

11月18日,大别山地区第一个红色政权——黄安县苏维埃政府成立,并组建了工农革命军鄂东军。

值得一提的是,起义军攻克黄安县城后,县城有名的书法家吴兰陔先生非常高兴,即挥毫写下了一副对联,对联写道:

痛恨绿林兵,假称青天白日,黑暗沉沉埋赤子;

光复黄安县,试看碧云紫气,苍生济济拥红军”。

此联对仗工整,巧妙地嵌入了“绿、青、白、黑、赤、黄、碧、紫、苍、红”十个表示颜色的词,感情浓烈,又十分贴切地描绘了当时的形势和人民革命的激情。

这是第一次将我党领导的军队称为“红军”。

02红军领袖不久,由于敌我实力相差悬殊,黄麻起义失败,鄂东军在黄陂山区进行游击战斗。

1928年春天,鄂东军改编成第七军,吴光浩任军长,戴季英任军委委员,来说开辟鄂豫边区根据地。

1928年5月,戴季英任黄麻县委书记,地方武装部队总指挥。

在创建根据地过程中,戴季英积极发动农民参加革命,鼓舞年轻人加入红军,为红军发展和根据地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10月,戴季英任鄂东特委委员,后任鄂豫边特委候补委员。

1931年,鄂豫皖省委成立,沈泽民(1900年—1933年,著名作家矛盾之弟)任省委书记,戴季英任委员,是沈泽民重要的军事助手。

1932年4月,戴季英担任红四方面军二十五军七十四师政委(师长是汪明国,副师长是张成功,这个级别1955年授勋中将起步),参加第四次“反围剿”,第四次“反围剿”后,戴季英留在鄂豫皖进行斗争。

11月29日,七十四整编,戴季英继续出任师政委,而师长正是徐海东大将。

有哪些历史人物晚节不保?

徐海东大将

1933年4月8日,戴季英因为表现出色,升任红二十五军政委、七十四师政委,兼鄂东北游击总司令,是鄂豫皖根据地主要领导人。

1934年11月,由于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进行了举世瞩目的长征,红二十五军也进行长征,长征前部队进行整编,戴季英兼任红二十五军政治部主任。

1934年12月10日,红二十五军进入陕西,随即建立了鄂豫陕根据地,戴季英任鄂陕特委书记、鄂豫陕省委委员。

1935年9月15日,戴季英领导的红二十五军与刘志丹领导的陕北红二十六军、二十七军在延川永平胜利会师。

会师后,戴季英任陕甘晋省委常委,西北军委保卫局局长,是陕北红军主要领导人。

在此期间,戴季英身先士卒、亲历险境、鼓舞士气,与战士们共甘共苦、忍饥挨饿克服了很多困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可谓是战功赫赫。

尤其是“郭家河战斗”、“潘家河战斗”、“独树镇”等战斗戴季英指挥非常英勇,素有“战将之风”的美誉。

更值得敬佩的是,戴季英为了革命牺牲很大,父亲被国民党活活烧死,母亲吴氏被当地土豪打死,戴季英有弟兄五人。除戴季英外,其余四个兄弟全部为革命牺牲。

03民族英雄抗日战争爆发后,戴季英任新四军第四支队副司令员。

这是什么概念呢?

新四军成立初期,下辖4个支队和1个特务营:

第1支队陈毅任司令员,傅秋涛任副司令员;

第2支队张鼎丞任司令员,谭震林任副司令员(后粟裕接任);

第3支队新四军参谋长张云逸兼司令员,谭震林任副司令员;

第4支队就由高敬亭任司令员,戴季英任副司令员。

有哪些历史人物晚节不保?

也就是说,这个时候戴季英和粟裕、谭震林等开国将军是一个级别的。

1939年5月,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成立,张云逸任总指挥,徐海东任副总指挥。

6月,高敬亭被冤杀,徐海东兼任第四支队司令员,戴季英任政委兼政治部主任,两人再度合作,在徐海东病重期间,戴季英还担任过代司令员。

1939年11月,戴季英回到延安,参加了七大,毛泽东等人对他的成绩予以表彰。

1944年9月,河南军区成立,戴季英任军区书记,河南军区抗日军政委,当时的司令员就是王树声大将,也就是说戴季英长期担任徐海东、王树声大将的副职,按这级别,1955年授予上将并不过分。

整个抗战期间,无论是领军作战、还是根据地建设,又或者是稳固民族统一战线,戴季英都做出过很大的贡献,他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抗日功臣。

04开国元勋1945年10月,抗战胜利后,王震、王首道率领的八路军南下支队和王树声、戴季英率领的河南军区部队,以及冀鲁豫军区第八团,李先念、郑位三率领的新四军第五师,在随县、枣阳、桐柏、唐河4县交界地区胜利会师。

会师后,组建了中原局,

由徐向前任书记(未赴任),郑位三任代书记,李先念为副书记,郑位三、李先念、王首道、陈少敏、王震任为常委,另外4名委员是戴季英、刘子久、王树声和任质斌。

而后,戴季英兼任中原军区副政委、中原军区第一纵队政委,与第一纵队司令员王树声率部紧紧扼守中原要地。

有哪些历史人物晚节不保?

中原突围战役

1946年6月26日,中原局解放军进行了著名的中原突围战役。

此时,解放战争正处于战略防御阶段,蒋介石发动了全面进攻、重点进攻,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其实是准备牺牲中原局,以换取全局主动的。

1947年11月,陈毅直言:

“中央是准备牺牲你们的,包括李先念、王震、王树声、戴季英同志在内。”

但是,戴季英和王树声等人以顽强的毅力,在国民党统治核心区,与数倍甚至数十倍的敌人进行顽强的斗争,不仅拖住了敌人,而且开辟了鄂西北解放区(王树声任鄂西北军区司令,戴季英任政委),更有力支援了陕北、东北、华北、华东等解放区,帮助解放军度过了最危险的战略防御阶段,取得解放战争首场战役的胜利。

中原突围战役胜利结束后,戴季英任河南省委第二副书记。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正式建立。

戴季英为新中国建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是无可争议的开国元勋。

05“疯狂病”新中国成立后,戴季英任河南省委常委、开封市委书记(当时河南省会是开封)。

这个任命让戴季英很不舒服,当时河南省委书记是张玺、人民政府主席(相当于省长)是吴芝圃。

客观的说,张玺、吴芝圃无论是资历还是革命贡献确实不如戴季英。

戴季英之所以屈屈二人之下,不是没有原因。

诚然,在革命历程中,戴季英功劳贡献是很大,但他也有着最明显的政治黑点——肃反!戴季英是一个狂热的“肃反”分子,杀了数以千计的红军指战员,许继慎、熊受暄、周维炯、肖方、方英、十几个高级干部都是被其所害,给革命事业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

在红二十五军与敌人进行艰苦卓绝的战斗时,身为政委的戴季英却搞起了“肃反”,将红七十四师主力220团的政委、参谋长等49名人当捆绑关押起来,严刑拷打。

当他问不出口供之后,直接下令杀了。

当时师长徐海东急了,连忙求情道:

“政委,一点口供都没有,为什么杀人家?”

戴季英冷冷的回答道:

“你不懂肃反的事,没有口供,证明他们是反革命坚决分子,不愿说出他们的组织来…”

有口供杀,没口供也杀!

说完,他直接下令将这49人处决。

这一幕,直接惊呆了徐海东,让徐海东深恶痛绝,同时也胆战心惊。

而后,戴季英等人先后处决了红二十五军副军长兼七十三师师长廖荣坤,七十三师政治部主任程启波,手枪团团长杜本润、政委傅天娇等八人,就连黄麻起义的领导人戴克敏、戴继伦、曹学楷也相继被枪毙。

1935年9月,红二十五军与刘志丹领导的红二十六军会师后,时任保卫局局长的戴季英又将“肃反”的政策与手段带到了陕北根据地,陕北根据地创始人刘志丹、高岗、习仲勋、张文华等60余人几乎悉数被捕,一律遭到政治上的污蔑和肉体上的折磨。

有哪些历史人物晚节不保?

刘志丹

幸好,这年10月19日,毛泽东、周恩来率中央红军赶到了吴起镇,毛泽东立即刀下留人,救下了刘志丹等人的性命。

毛泽东厉声斥责,指责戴季英等人是“疯狂病”!

周恩来更是直接批评戴季英道:

“像刘志丹这样的‘反革命’越多越好,像你这样的‘真革命’,倒是一个没有才好。”

而后,戴季英被撤职,并给予严重警告处分。

可戴季英死性不改,在担任新四军第四支队任副司令员时,他多次向中央和新四军总部打小报告,诬陷司令员高敬亭,挑拨高敬亭与新四军军长叶挺等人的关系,致使高敬亭在1939年6月被错误处决。

正是因为这点,尽管戴季英功劳很大,中央没有让他担任河南省委书记及其他更高的职位。

06无可救药然而,戴季英却因此心生不满,他认为自己1944年就出任了中共河南区党委书记,这一职务是可以与省委书记相提并论的,而今的职务与自己的功劳相比,是不对等的。

于是,他开始居功自傲,倚老卖老、自我标榜,瞧不起河南省委资历不深的干部,经常不听省委的招呼,多次公开发表与省委意见相左的言论,公然在干部会议上抨击省委,并多次在言说与行动上公开对河南省委贯彻中央三反运动,表示异议,双方遂发生尖锐矛盾并造成严重后果。

1951年年底,戴季英还给毛泽东写信,对河南省委领导进行了攻击,要求让自己担任中央委员、河南省委书记。

就是这一下,戴季英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彻底毁了自己的政治生命。

毛泽东见信后,大为震怒,批评:

“戴季英已经不可救药了”。

而后,他又亲自给中央办公厅批示:

“共产党不需要戴季英这样的高级干部。这样的人,应该开除党籍,开除公职,永不启用!”

1952年2月12日,戴季英被开除党籍,回家反省,而后被关押。

2月22日,《人民日报》刊登了河南省委开除戴季英党籍的决定。

就这,还没完。

1955年10月11日,毛泽东在七届六次中央委员扩大会议上做总结,他再次点名批评道:

“谁不犯点错误呢?无论是谁,总要犯一些错误的,有大有小。

不可救药的人总是很少的,比如陈独秀、张国焘、高岗、饶簌石,还有陈光、戴季英。

除了这样极少数人之外,其他的人都是可以挽救的,都是能够经过同志们的帮助去改正错误的。”

由此可见,毛泽东对戴季英的厌恶、痛恨之情。

有哪些历史人物晚节不保?

毛泽东批阅文件

结语、戴季英是鄂豫皖苏区的主要创建者之一,一生历经国民革命、苏区革命、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是资历深厚、功勋卓著的开国元勋。

可惜,他晚节不保,在46岁的时候,就淡出政治舞台,命运多舛。

综合考量,与其革命阶段的疯狂肃反及向毛泽东的邀功要官有直接关联。

孰不知,毛泽东对于戴季英这种、居功自傲,跑官要官的这种人,都旗帜鲜明、态度坚决地加以反对,或严肃处理,或明确拒绝,或严厉批评,从而为我们树立了选人用人上的典范。

标签: 历史人物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