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用不后悔才怪了!且不说吴用自身的才能如何,但他绝对没有济世报国、名垂青史的志向和胸怀,他科举不顺,便想走曲线救国的路子,兵行险着,铤而走险,期盼能搏一场荣华富贵。
在吴用看来,只要梁山跟朝廷打几仗,展现了自身实力之后,以此来跟朝廷进行谈判,然后洗白上岸,岂不美哉?算盘确实打得不错,可惜吴用仍旧低估了赵官家的无耻。
一、征方腊,两败俱伤、驱虎吞狼大宋朝廷的日子并不好过,外部的游牧民族虎视眈眈,内部有梁山和帮源洞两大势力,让进行焦头烂额。如何除掉这两支农民武装,一支是大宋当朝苦心思虑的事情。
梁山招安之后,这个难题迎刃而解。在朝廷的安排之下,招安投诚的梁山和顽固到底的方腊展开了残酷的搏杀,最终,梁山以损失69条好汉的惨重代价,为朝廷剿灭了这个心腹大患。
方腊麾下,战将众多、实力强劲,很显然,这是朝廷的“驱虎吞狼”之策,但梁山能不打吗?明明知道这是朝廷借机消耗梁山的实力,却又不得不打。你梁山也是草寇出身,当年武力对抗朝廷,让朝廷耗费钱粮、丢尽了脸面,你说洗白就洗白?你说上岸就上岸?
征方腊就是梁山的“投名状”,是消灭梁山的阳谋,堂堂正正,无法拒绝,看着兄弟们一个一个牺牲在征方腊的战场上,梁山好汉们心里能好过吗?
梁山好汉损失过半,而且征方腊之后,兄弟们都有了自己的心思,如燕青一般,直接跑路,如李俊、童威、童猛等,直接出海去了,如林冲、武松、鲁智深等,且残且病,这样的梁山已经没有实力再威胁到朝廷了。
吴用辛辛苦苦谋划、苦心孤诣献计,把梁山经营成了气候,最后却落得这个下场,吴用能不后悔吗?
二、连环杀,斩尽杀绝尽管梁山好汉在征方腊之后损失过半,但朝廷却依然对他们不放心。以宋江等人的号召力,若是哪天再度谋反,又是一大除患。
更何况,征辽、征方腊之后的梁山,虽然损失大了点,可梁山的兵将却经历了残酷战争的洗礼,整体作战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这个时候进行如果与梁山开战,根本打不赢。
所以,朝廷对梁山好汉展开了残酷的“追杀”。宋江、卢俊义都被朝廷暗中下毒,中毒而死,关胜则是酒醉后坠马病亡,非常可疑。
宋江、卢俊义何等英雄,却被朝廷“毫不费力”地干掉了,吴用心里能不害怕吗?他根本没有想到,朝廷居然如此没有道义。
宋江和卢俊义两个高层是第一波被干掉了,第二波用脚指头想一想,肯定是吴用、花荣等梁山的中坚力量了,吴用等根本无路可逃,左思右想之下,干脆在宋江墓前自己了断算了。
我从来没有觉得吴用是那种把兄弟情义看得比什么都重的人,他选择了自杀,更多的是出于对未来的恐惧,对即将到来的死亡的逃避。
甚至,吴用会觉得是自己害死了宋江等好汉,回首前尘往事,吴用心中又痛又悔,只有死可以解决这一切!人只有在极度痛苦、极度后悔的情况下才会选择以极端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如果吴用没有后悔,他为什么寻死?活得腻了吗?
三,大宋朝廷的黑暗 吴用对于朝廷的黑暗是有深刻的认识的。吴用之所以没有考入编制成为大宋的公务员,他自身的能力有限固然是一个原因,但没有后台、没有关系才是最根本的原因。
只要有后台有背景,哪怕是不学无术、惯会迎逢的破落户高俅,也能成为当朝太尉;而林冲、杨志等武艺超级的武将,却因为没有后台背景,要么当个微末小官、给人卖命,要么为了当个小官、屈身官场。
这样的大宋难道不黑暗吗?
再者,小说中害死宋江、卢俊义等人的是高俅等奸臣,可如果没有徽宗的纵容、默许,高俅敢这么干吗?否则,以高俅那八面玲珑的脑袋瓜子,他会冒着巨大的风险去杀害立下战功的宋江吗?
其实真正要杀害宋江的,正是徽宗。那么徽宗杀害他们的动机又是什么呢?在他看来,一日是贼,终身是贼,就算招安了,骨子里也是无恶不作的强盗、贼寇。
所以说,梁山曾经对抗朝廷这事,根本没法洗白,宋徽宗根本不可能真正对他们放心。甚至,他可以容忍普通的梁山好汉,却无法容忍宋江、卢俊义、吴用等梁山高层。
吴用没有想到,自己的曲线救国之策,现在看来是那么地可笑,朝廷接收了梁山,除去了心腹大患,却把梁山的根基都抽空了,梁山变成了大宋史书上的几笔墨痕而已。
吴用辛辛苦苦的算计,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自以为运筹帷幄、百般算计,却被朝廷轻描淡写地除掉,他能不后悔吗?
结语:更让吴用心寒的是,宋江、卢俊义被害死后,余下的梁山好汉,却没有没有一个人愿意为宋江复仇。梁山兄弟的塑料情谊,展现地淋漓尽致。别怪梁山兄弟凉薄,实在是宋江、吴用等用的手段太让人寒心了。这些好汉上梁山,有多少是吴用的阴狠算计?上梁山之后,许多事情又何尝公平了?
宋江死后,连祭奠报仇的都没有,其中的原因难道吴用心里没数?
也许,如果没有吴用辅佐梁山的话,梁山未必有那么大的规模,也成就不了那么大的气候,更不会引来朝廷的猜忌与毒杀。
自己苦苦追求了一辈的东西,并为此付出的全部的心力,到头来却是一场空,吴用痛悔之下,只有以死解脱!
标签: 智多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