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家司马光对北宋王朝的发展有何影响?

纵横百科 151 0

司马光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史学家之一,但是作为政治家,他为相仅仅一年有余,却对北宋王朝伤害巨大,可以说他就是北宋王朝的掘墓人。

史学家司马光对北宋王朝的发展有何影响?

司马光(剧照)

变法路线之争治平四年(1067年) 赵顼登基为大宋第六位皇帝。史称宋神宗。神宗面对的大宋积弊已久冗官、冗兵、冗费造成了大宋积贫、积弱。宋神宗是励精图治的帝位,他需要变法图强。于是这个时候大宋双壁王安石和司马光进入了宋神宗候选名单。

王安石和司马光都是仁宗朝的进士,原先是好友,可性格也截然相反。司马光老成持重、沉稳谨慎,而王安石刚毅进取、固执坚韧。不仅如此,两人的治国理念也完全不同:

司马光的富国强兵战略:

司马光诊断了导致大宋积弊的主要原因:用度太奢、赏赐不节、宗室繁多、官职冗滥、军旅不精。

就是:用钱太奢侈,赏赐官员不够节俭,皇亲国戚太多消耗财富、冗官太多、军队疲弱。

他提出的解决办法是就是节流:农业为本、节约开支、仁义治国、注重吏治。

可现在大宋的财政支出年年增加,财政赤字不堪重负,仅仅靠节约如杯水车薪,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王安石的富国强兵战略:

王安石的主张和司马光正好相反,他主张是“开源”,并给出了一个宋神宗非常感兴趣的解决方案——“善理财者,民不加赋而国用足”,就是通过理财,不用给老百姓加税,就可以增加国家财政收入,而使国库充足。

史学家司马光对北宋王朝的发展有何影响?

王安石

王安石变法对于宋神宗,“节流”是几十年来的老调重弹,仁宗朝就已经开始节流了,可是效果堪忧。神宗需要的是富国强兵,仅仅节流,连应付当下财政支出都不够,更不用说实现平西夏,伐契丹的理想。

熙宁二年(1069年),神宗拜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变法革新就此开始。

富国:

经过十几年的变法革新,大宋国力逐渐强盛、国库充裕,据宋人毕仲游《上门下侍郎司马温公书》记载,变法后国库积蓄可供整个大宋朝廷二十年财政支出,彻底改变了北宋"积贫"的局面。

“今诸路常平,免役,坊场,河渡,户绝庄产之钱粟,无虑数十百巨万。如一归地官(指户部)以为经费,可以支二十年用。...”——毕仲游《上门下侍郎司马温公书》除了国库收入增加,社会经济发展,人民负担减轻,也呈现了百年来不曾有过的商业繁荣景象,更重要的是促进了社会经济和生产力的飞速提升。而农业不但没有受影响,反而提升,据《文献通考》记载,宋神宗元丰年间天下垦田数比宋英宗治平年间多了20余万顷。

史学家司马光对北宋王朝的发展有何影响?

强兵:

随着各种强兵的变法逐步推出,大宋“冗兵”的问题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军队总数由宋英宗治平元年的一百一十八万人,缩编到了八十万人,军费也节省下一千三百多万贯。

军队整编之后军队更精锐。

宋神宗熙宁年间出兵河湟地区(即今甘肃临洮、兰州至青海乐都和西宁一带),至熙宁六年,大宋拓地2000余里,是宋太宗之后第一次大规模的开疆拓土。

熙宁九年,宋神宗出兵击退了入侵的交趾军,收复失地,并攻入交趾境内,破城无数,斩交趾太子李洪真,俘左郎将阮根,交趾军损伤惨重,割地求和。

元丰年间发动五路大军伐夏,虽然先胜后败,损失不少,但是大宋还是收复了兰州、会州等重要战略地区。

史学家司马光对北宋王朝的发展有何影响?

司马光废除新法神宗驾崩后,宋哲宗登基,高太后垂帘听政,召回司马光为宰相。

司马光为相后不到一年就陆续废除了一切新法,将支持新法的大臣全部贬谪出朝廷。不仅如此,对于西夏,司马光主张妥协求和,主动把神宗时期大宋军士耗尽生命和鲜血夺取的安疆、葭芦、浮屠、米脂四寨的土地,重新割让给西夏。

至此宋神宗十几年的努力功亏一篑。大宋富国强兵之路崩塌,从此大宋陷入无休无止的党争之中。

宋哲宗亲政后,又全面恢复了新法,这时王安石和司马光都去世了,朝廷召回新党大臣,将反对变法的大臣全部贬黜出朝廷。如此来回折腾,大宋元气大伤。

史学家司马光对北宋王朝的发展有何影响?

宋哲宗

结语司马光上台为相之后,如果能够审时度势,改正新法中的缺点和不足,取长补短,也许大宋可以中兴,可惜司马光过于固执,为了反对而反对,只要是王安石的新法他就废除,最终导致大宋元气大伤,为北宋灭亡也埋下了伏笔。

标签: 史学家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