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分治历史恩怨的牺牲品:惨遭印度吞并的朱纳格特土邦

纵横百科 284 0

今年8月4日,巴基斯坦总理伊姆兰·汗代表政府发布了一张最新版的巴基斯坦政治地图,此事在印度、巴基斯坦两国之间引发了轩然大波。除了大家熟知的克什米尔按照巴基斯坦主张划分外,出人意料的是,地图中的右下角,巴基斯坦政府还对目前属于印度古吉拉特邦的朱纳格特(Junagadh)提出了领土要求。中国读者恐怕对历史上的朱纳格特土邦相当陌生,那就有必要梳理一番该邦的历史以及它在上个世纪印巴分治浪潮中扮演的悲剧角色了。

印巴分治历史恩怨的牺牲品:惨遭印度吞并的朱纳格特土邦

2020年8月的巴基斯坦地图,注意右下方

朱纳格特土邦

朱纳格特土邦是一个位于今天印度西部、成立于1730年的滨海小国,面积仅8643平方公里。第一代土邦君主穆罕穆德·巴哈杜尔·卡哈吉一世(Mohammad Bahadur Khanji,1730-1758年在位)是来自巴基斯坦、阿富汗交界地区的普什图巴比部落后裔,信奉伊斯兰教,其政权因此也被称作巴比王朝。然而,朱纳格特土邦的本地居民则多为印度教徒,这一情形与莫卧儿帝国颇为相似(莫卧儿帝国统治阶层为穆斯林,国民却多数是印度教徒)。1807年,朱纳格特土邦沦为了英国的保护国,并受英国东印度公司掌控,最终和其他诸多土邦类似,被纳入了英属印度,但拥有一定程度的自治权利。200多年的土邦历史中,虽然邦主为穆斯林,但治下两大宗教族群大体上还能保持相安无事。

印巴分治历史恩怨的牺牲品:惨遭印度吞并的朱纳格特土邦

朱纳格特土邦国旗

印巴分治的乱局二战结束后,英国虽然惨胜,但国力大幅受损,加之世界反殖民主义运动兴起,已无力长期保持对英属印度的掌控。工党政府决定主动加快实现英属印度的独立。然而,鉴于英属印度内部印度教徒、穆斯林分歧严重,末代印度总督路易斯·蒙巴顿最终在1947年推出了所谓的蒙巴顿方案,即分别成立穆斯林为主的巴基斯坦和印度教徒为主的印度两个国家。

印巴分治历史恩怨的牺牲品:惨遭印度吞并的朱纳格特土邦

路易斯·蒙巴顿

1947年,英国主导的印巴分治相当仓促。主要的划界工作交给了对印度历史文化并不熟悉的英国边界委员会主席西里尔·拉德克利夫负责。他制订的所谓雷德克里夫线(印度巴基斯坦的国境线)同时激起了双方不满,并诱发了严重的难民问题。

更棘手的难题则是英属印度内部的500多个半独立土邦的归属。英国殖民政府给予土邦三种选择:加入印度,加入巴基斯坦,选择独立。然而新兴的印度和巴基斯坦都渴望开疆拓土,那些选择独立的土邦基本上都难逃被强行吞并的命运(最著名的当属海得拉巴土邦)。选择加入的土邦也面临更加复杂的问题。蒙巴顿方案的总体原则是以所在地居民的宗教进行划界,但又心怀叵测地留下了“后门”,给予土邦邦主选择权——邦主的选择未必符合民族的意愿,这便很可能诱发严重的冲突。查谟-克什米尔就是一个典型(土邦邦主信仰印度教倾向于加入印度,而其子民多为穆斯林,希望加入巴基斯坦),至今克什米尔依旧是横亘在印度、巴基斯坦之间的死结,被称为南亚次大陆的火药桶。

在印巴分治的浪潮中,朱纳格特土邦的情况与克什米尔恰好相反。末代邦主穆罕穆德·马哈巴特·汗三世(Muhammad Mahabat Khan III,1900-1959)与其贵族精英、政府高层均为穆斯林,本人希望加入巴基斯坦。但朱纳格特土邦并不和蒙巴顿方案中巴基斯坦本土接壤,陆地上它被印度国土环绕,只有通过海路能与巴基斯坦建立联系。一旦加入巴基斯坦,便会沦为“飞地”。土邦百姓多为印度教徒(占总人口五分之四),他们更倾向于回归印度而非加入“遥远”陌生的巴基斯坦。这就引发了严重的国内矛盾。

印巴分治历史恩怨的牺牲品:惨遭印度吞并的朱纳格特土邦

朱纳格特土邦的位置(红色部分)

1947年8月,穆罕穆德·马哈巴特·汗三世终于下定决心要加入巴基斯坦。9月13日,巴基斯坦政府也正是同意了他的请求。按照蒙巴顿方案的原则,理论上巴基斯坦已经可以合法地兼并朱纳格特土邦了。不过,此举激发了印度的强烈反弹,印度更加担心,朱纳格特的选择,会对其他观望的土邦产生“示范作用”,诱发连锁反应,何况,该土邦的地理位置相当重要,印度自然不愿轻易放弃。

印度政府软硬兼施,希望穆罕穆德·马哈巴特·汗改弦更张。印度不惜怂恿土邦藩属发起叛乱,宣布“独立”(并加入印度),还从陆地上对朱纳格特土邦进行严密封锁,这导致了土邦境内民生困难,人民更加不满,抗议甚至暴动此起彼伏。而新生的巴基斯坦尚不具备仅仅依靠海路来对朱纳格特输血乃至军援的能力。

印巴分治历史恩怨的牺牲品:惨遭印度吞并的朱纳格特土邦

穆罕穆德·马哈巴特·汗三世(正中端坐者)

穆罕穆德·马哈巴特·汗抵挡不住压力,被迫于1947年10月24日携带家眷和政府高官乘坐飞机出逃至巴基斯坦卡拉奇。印度趁机在11月出兵占领了土邦全境。印度士兵军纪败坏,对当地穆斯林(约占人口五分之一)烧杀劫掠,逼迫大量穆斯林流亡巴基斯坦。1948年2月20日,在印度士兵的枪杆子底下,朱纳格特土邦进行了全民公投,不出所料,超过90%的投票支持加入印度。当然,这样的公投,其有效性和公正性要打个问号。1949年,土邦被正式并入印度,结束了它200多年的历史。

仔细回顾这段历史,印度的所作所为,其实颇为矛盾。和克什米尔的情况相比,克什米尔是土邦邦主愿意加入印度但民众希望加入巴基斯坦,但印度依旧悍然出兵,占领了大半个克什米尔,并对其全境保持领土要求。如果印度的理由是站得住脚的,那么,为什么朱纳格特土邦希望加入巴基斯坦,就是非法并且不合理的呢(尽管其民众倾向于加入印度)?这显然属于某种程度的“双重标准”。

穆罕穆德·马哈巴特·汗的后代依旧生活在巴基斯坦,维持着一个“流亡小朝廷”,并一直没有放弃对故土的要求。进入2020年,距离朱纳格特土邦被印度占领已过去了70多年,巴基斯坦政府高调重提对该地的领土要求,在我看来,恐怕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目的还是为了克什米尔问题。巴基斯坦的策略可谓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今年克什米尔地区持续紧张,两国甚至爆发了空战。巴基斯坦政府打出朱纳格特土邦这张牌,恐怕也是要从历史上瓦解印度对克什米尔声索的正当性——如果印度对朱纳格特土邦的吞并是合法的,那么它对克什米尔的占领自然就是非法的了。

最终的悲剧角色恐怕当属朱纳格特土邦王室了。数十年间,他们沦为印度-巴基斯坦角力的棋子,重返故土遥遥无期,也很难看到两国和平解决争端的希望。唯一能聊以自慰的,或许是穆罕穆德·马哈巴特·汗三世在位期间,大力保护境内的野生印度狮子,使其免于灭绝。今天,在昔日的朱纳格特土邦境内,成立了印度的吉尔国家公园,这里生活着500多头印度狮,也算是当年朱纳格特土邦王室留下的一项善政吧。

印巴分治历史恩怨的牺牲品:惨遭印度吞并的朱纳格特土邦

吉尔国家公园的狮子

标签: 印巴分治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