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有的人会说五胡乱华是暴君和昏君出现最多的一个时代?你怎么看?

纵横百科 108 0

汉末两晋的历史,是古代中国最悲惨黑暗的一段。如何客观理性的看待,关乎到我们历史发展脉络的思路这个根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习近平同志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的重大观点,是新时代开展民族工作的重要遵循。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夯实新时代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人民日报》

网络上常有谣言凭空而起,大多很快就因清醒者的澄清而消散了。但总有一些个例会破了规矩~~新版初中历史教科书把“五胡乱华”改成了“少数民族内迁”~~就是一例。

有心怀责任感的网友,专门搜集了新中国以来各种版本的中学历史教材。整理后发现,这当真是货真价实的谣言~~极少数的版本当中,有“五胡”或“五胡十六国”的字眼。但“五胡乱华”这个词语,还尚未出现在新中国的中学教材之中。

这谣言从何而起?似乎已成谜团了。若深究下去,想必大有文章吧?!

但无论如何,如今网络上的历史文章,不仅汉末两晋,甚至但凡有关历史上战争或战乱的内容,若没有“五胡乱华”这个字眼,似乎已成稀罕物了。

平心而论,“”五胡乱华”这个字眼,充满了浓浓的古人“华夷观”、现代可称之为“狭隘民族主义”的意识。而“五胡乱华”这字眼不仅是这种狭隘观念赤裸裸的表现,更掩盖了历史事件发生的真相,并将祸乱起始的真实原因,采用含混的“语境”和模糊的“语义”,使不了解全部真实的后人,在自我美化的常人心理基础上,将所有的责任都转嫁到了他人的头上~~对于历史盲来说,在“五胡乱华”的“主谓宾”结构中,“五胡”是显然的主语和主体,自然也就成了“乱”的推手和根源。但历史果真如此吗?!

《资治通鉴》被众多史学家与《史记》并列为“史家之绝笔”,其地位与声望的显赫,无需赘述。同时,《资治通鉴》也显然具有很强烈的正统思想。这种思想沿袭古人传统,我们难以苛求。例如,对于在现代常人心目中近乎“神圣”诸葛亮,司马光笔下的描述不过也是如“亮帅军入寇”这样的字眼。因此,以至于连朱熹都发出“冠履倒置何以示训”这样愤怒至极的不满来。那在《资治通鉴》里,对于“五胡乱华”又是如何记载的呢?

一,统治阶级的利益交换,使豪强大地主阶层得以愈发壮大,贪赃枉法卖官鬻爵横行霸道生活奢靡已成常态。

重点提示:骄奢不谨、资产巨亿、殚极土木、刻毛为识、不可胜极、食肉糜、自卖人、导行费、狗尾续貂、白板封侯。

  例~顺阳侯马廖,谨笃自守,而性宽缓,不能教勒子弟,皆骄奢不谨。……防、光兄弟资产巨亿,大起第观,弥恒街路,食客常数百人。防又多牧马畜,赋敛羌、胡……诸马既得罪,窦氏益贵盛。皇后兄宪为侍中、虎贲中郎将,弟笃为黄门侍郎,并侍宫省,赏赐累积;喜交通宾客。………

  例~甲午,葬顺烈皇后。增封大将军冀万户,并前合三万户;封冀妻孙寿为襄城君,兼食阴翟租,岁入五千万,加赐赤绂,比长公主。寿善为妖态以蛊惑冀,冀甚宠惮之。……冀与寿对街为宅,殚极土木,互相夸竞,金玉珍怪,充积藏室;又广开园圃,采土筑山,十里九阪,深林绝涧,有若自然,奇禽驯兽飞走其间。……又多拓林苑,周遍近县,起兔苑于河南城西,经亘数十里,移檄所在调发生兔,刻其毛以为识,人有犯者,罪至死刑。尝有西域贾胡不知禁忌,误杀一兔,转相告言,坐死者十余人。又起别第于城西,以纳奸亡;或取良人悉为奴婢,至数千口,名曰自卖人……

  例~(三年160)丙午,新丰侯单超卒,赐东园秘器,棺中玉具;及葬,发五营骑士、 将作大匠起冢茔。其后四侯转横,天下为之语曰:“左回天,具独坐,徐卧虎,唐雨堕。”皆竟起第宅,以华侈相尚,其仆从皆乘牛车而从列骑,兄弟姻戚,宰州临郡,辜较百姓,与盗无异,虐遍天下;民不堪命,故多为盗贼焉。 ……时公卿、贵戚车骑万计,徵求费役,不可胜极……

  例~(灵)帝作列肆于后宫,使诸采女贩卖,更相盗窃争斗;帝著商贾服,从之饮宴为乐。又于西园弄狗,著进贤冠,带绶。又驾四驴,帝躬自操辔,驱驰周旋;京师转相仿效,驴价遂与马齐。帝好为私蓄,收天下之珍货,每郡国贡献,先输中署,名为“导行费”。

  例~帝为人戆,尝在华林园闻虾蟆,谓左右曰:“此鸣者,为官乎,为私乎?”时天下荒馑,百姓饿死,帝闻之曰:“何不食肉糜?”

例~以梁王肜为宰衡……其余党与,皆为卿、将,超阶越次,不可胜纪;下至奴卒,亦加爵位。每朝会,貂蝉盈座,时人为之谚曰:“貂不足,狗尾续。”是岁,天下所举贤良、秀才、孝廉皆不试;郡国计吏及太学生年十六岁以上皆署吏;守令赦日在职者皆封侯……府库之储,不足以供赐与。应侯者多,铸印不给,或以白板封之。

“狗尾续貂”的成语为大多人所熟知,可“白板封侯”的故事,不知道的又有多少呢?

《中国通史》(范.蔡版)有这样两段如下描述~

  荒淫~二七三年,晋武帝选中级以上文武官员家的处女入宫。次年,又选下级文武官员和普通士族家处女五千人入宫。灭吴后,选取吴宫女五千人。晋宫中有女一万人以上。晋武帝提倡荒淫,士族自然响应。    

奢侈~晋武帝是奢侈的提倡者。他的大臣和亲信人很多是著名的奢侈人。何曾每天膳食,值钱一万,还说没有可吃的东西。何曾的儿子何劭,每天膳费二万钱。任恺比何劭更奢侈。王济、王恺、羊琇又超过任恺,但还比不上石崇的豪富。王恺和石崇斗奢侈,晋武帝助王恺,仍不能取胜。一个皇帝助臣下斗奢侈,可以想见奢风的盛行。士族过着奢侈生活,人民自然要受残酷的剥削。傅咸上书说“侈汰之害,甚于天灾”,这句话是完全合于事实的。因为天灾还有一定的限度,奢侈则互相比赛,没有止境,吸尽了人民的血汗才算是止境。

二,吏治清明则天下太平,暴敛压榨必揭竿而起。

例~(建初元年)初,益州西部都尉广汉郑纯,为政清洁,化行夷貊,君长感慕,皆奉珍内附;明帝为之置永昌郡,以纯为太守。纯在官十年而卒。后人不能抚循夷人,九月,哀牢王类牢杀守令反,攻博南。

  例~初,安夷县吏略妻卑种羌人妇,吏为其夫所杀,安夷长宗延追之出塞。种人恐见诛,遂共杀延而与勒姐、吾良二种相结为寇。于是烧当羌豪滇吾之子迷吾率诸种俱反,败金城太守郝崇。

  例~巫蛮许圣以郡收税不均,怨恨,遂反;辛卯,寇南郡。……夏,四月,遣使者督荆州兵万余人,分道讨巫蛮许圣等,大破之。圣等乞降,悉徙置江夏。

  例~板蛮寇乱巴郡,连年讨之,不能克。帝欲大发兵,以问益州计吏汉中程包,对曰:“……长吏乡亭更赋至重,仆役棰楚,过于奴虏,亦有嫁妻卖子,或乃至自刭割,虽陈冤州郡,而牧守不为通理,阙庭悠远,不能自闻,含怨呼天,天所叩诉,故邑落相聚以叛戾,非有谋主偕号以图不轨。今但选明能牧守,自然安集,不烦征伐也!”帝从其言,选用太守曹谦,宣诏赦之,即时皆降。

  例~初,烧当羌豪东号之子麻奴随父来降,居于安定。时诸降羌布在郡县,皆为吏民豪右所徭役,积以愁怨。及王弘西迎段禧,发金城、陇西、汉阳羌数百千骑与俱,郡县迫促发遣。群羌惧远屯不还,行到酒泉,颇有散叛,诸郡各发兵邀遮,或覆其庐落;于是勒姐、当煎大豪东岸等愈惊,遂同时奔溃。麻奴兄弟因此与种人俱西出塞,滇零与钟羌诸种大为寇掠,断陇道。时羌归附既久,无复器甲,或持竹竿木枝以代戈矛,或负板案以为,或执铜镜以象兵,郡县畏懦不能制。

因为狭隘“华夷观”带来的歧视,统治阶层对羌、蛮的盘剥和压榨,只有更加的冷血,愈发的残酷。酷吏苛政带来积怨不能让统治阶层警醒,欲望膨胀大兴兵戈之际也仍要羌蛮卖命。天下哪有如此混账的逻辑?!

对于横征暴敛与贪官酷吏所导致的“叛乱”四起,那时的古人并非看不清楚。无奈“家天下”的性质,决定了“天子”至高无上的权威。

  例~安定上计掾皇甫规上疏曰:“……夫羌戎溃叛,不由承平,皆因边将失于绥御,乘常守安则加侵暴,苟竞小利则致大害,微胜则虚张首级,军败则隐匿不言。军士劳 怨,困于猾吏,进不得快战以徼功,退不得温饱以全命,饿死沟渠,暴骨中原;徒见王师之出,不闻振旅之声。酋豪泣血,惊惧生变,是以安不能久,叛则经年,臣所以搏手扣心而增叹者也!……臣不胜至诚,没死自陈!”帝不能用。

三,皇汉三无明粉都持有日人发明的“元清非中华”的腐臭论调,都有“汉人王朝仁慈爱民”的无耻意淫。可当清醒者指出皇三明的无知时,狡辩抵赖无计可施的皇三明,甚至会说出“那也是自己人”这样脑残无双的智障逻辑来。那在《资治通鉴》里,是否对“自己人”真的就好了那么一点呢?

例~广陵刘瑜乃至京师上书言:“中官不当比肩裂土,竞立胤嗣,继体传爵。又,嬖女充积,冗食空宫,伤生费国。又,第舍增多,穷极奇巧,掘山攻石,促以严刑。州郡官府,各自考事,奸情赇赂,皆为吏饵。民愁郁结,起入贼党,宫辄兴兵诛讨其罪,贫困之民,或有卖其首级以要酬赏,父兄相代残身,妻孥相视分裂……”

例~诚以常侍贵宠,父子兄弟布在州郡,竞为虎狼,噬食小民……

例~王甫、曹节等奸虐弄权,扇动内外,太尉段阿附之。节、甫父兄子弟为卿、校、牧、守、令、长者布满天下,所在贪暴。甫养子吉为沛相,尤残酷,凡杀人,皆磔尸车上,随其罪目,宣示属县,夏月腐烂,则以绳连其骨,周遍一郡乃止,见者骇惧。视事五年,凡杀万余人。

例~羌既转盛,而缘边二千石、令、长多内郡人,并无守战意,皆争上徙郡县以避寇难。三月,诏陇西徙襄武,安定徙美阳,北地徙池阳,上郡治衙。百姓恋土,不乐去旧,遂乃刈其禾稼,发彻室屋,夷营壁,破积聚。时连旱蝗饥荒,而驱劫掠,流离分散,随道死亡,或弃捐老弱,或为人仆妾,丧其太半。

  例~初,京、雒遭董卓之乱,民流移东出,多依徐土。遇操至,坑杀男女数十万口于泗水,水为不流。操攻郯不能克,乃去,攻取虑、睢陵、夏丘,皆屠之,鸡犬亦尽,墟邑无复行人。

腐朽的“封建王朝”统治阶层,在达到“疯狂”的境界之际,不仅对“自己人”毫无仁慈之心,对少民同胞更是视若刍狗。

例~诏遣谒者冯禅说降汉阳散羌。段以春农,百姓布野,羌虽暂降,而县官无廪,必当复为盗贼,不如乘虚放兵,势必殄灭……于是东羌悉平。凡百八十战,斩三万八千余级,获杂畜四十二万七千余头,费用四十四亿,军士死者四百余人;更封新丰县侯,邑万户。

统治者的疯狂残暴和冷血嗜杀,让有良知的士子开始思索~

  臣光曰:《书》称“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聪明,作元后,元后作民父母。”夫蛮夷戎狄,气类虽殊,其就利避害,乐生恶死,亦与人同耳。御之得其道则附顺服从,失其道则离叛侵扰,固其宜也。……若乃视之如草木禽兽,不分臧否,不辨去来,悉艾杀之,岂作民父母之意哉!且夫羌之所以叛者,为崐郡县所侵冤故也;叛而不即诛者,将帅非其人故也。苟使良将驱而出之塞外,择良吏而牧之,则疆埸之臣也,岂得专以多杀为快邪!夫御之不得其道,虽华夏之民,亦将蜂起而为寇,又可尽诛邪!……

这些字字血泪的记述,实实在在是对皇汉三无明粉莫大的嘲讽!

四,穷凶极奢带来了涸泽而渔的后果。而古代中国的农业文明特性,决定了土地与人口,是任何一个王朝都不可或缺、并全力争取的基本资源。唯有土地与人口,才有可能给统治阶层带来他们梦寐以求的权力和无尽的享受。因此,当东汉末年的战乱致使人口剧减,努力使人口增长从而有赋税增加,是统治阶层维护统治的基本要求。

  《通史》(范蔡版)分析总结~司马懿灭辽东,令“中国人(中原人)欲还旧乡者,恣听之”,地方官吏和豪强不得阻止。后来司马昭灭汉,劝募蜀人内徙,应募者给食粮两年,免徭役二十年。晋武帝灭吴,优待内徙的吴人,将吏免徭役十年,百姓及百工免徭役二十年。这不一定是为了减损蜀吴户口来补内地户口,主要还在于招北方流亡户口归旧乡里。东汉末,士民避乱,或逃入深山大泽,或投奔边塞外落后族,晋用重赏招募流亡,是恢复户口的一种方法。晋武帝时,塞外不少落后族率众内附,很可能是中原流亡人起着劝说的作用。

不仅流亡后返乡的中原人带来少民族裔,统治阶层更是借此来当作巩固自己的手段~兵源与贡赋。所以,当有少数族裔不堪忍受而有了回归故土的举动时,统治阶层的反应必定是追讨、剿杀!

  例~初,窦宪既立於除为北单于,欲辅归北庭,会宪诛而止。於除自畔还北,诏遣将兵长史王辅以千余骑与任尚共追讨,斩之,破灭其众。

  例~(建康元年144)春,护羌从事马玄为诸羌所诱,将羌众亡出塞,领护羌校尉卫琚追击玄等,斩首八百余级。赵冲复追叛羌到建威阴河;军渡竟,所将降胡六百余人叛走;冲将数百人追之,遇羌伏兵,与战而殁。冲虽死,而前后多所斩获,羌遂衰耗。

  例~南匈奴右温禺犊王乌居战畔出塞。秋,七月,度辽将军庞奋、越骑校尉冯柱追击破之,徙其余众及诸降胡二万余人于安定、北地。

战乱致使人口剧减兵源不足,各个军阀都会利用一切资源,包括少数民族作为自己争权夺利的工具。

  例~初,张温发幽州乌桓突骑三千以讨凉州,故中山相渔阳张纯请将之,温不听,而使涿令辽西公孙瓒将之。军到蓟中,乌桓以牢禀逋县(粮饷拖欠不发),多叛还本国。张纯忿不得将,乃与同郡故泰山太守张举及乌桓大人丘力居等连盟,劫略蓟中……十二月,屠各胡反。是岁,卖关内侯,直五百万钱。

除了招揽和禁逃,掳掠也是偶见于史书的手段。为了一己之私的贪欲,那时的古人,如果知道后世皇汉意淫的“仁慈”,是否会“良心发现”呢?!

  例~春,吴主使将军卫温、诸葛直将甲士万人,浮海求夷洲,欲俘其民以益众,陆逊、全琮皆谏,以为:“桓王创基,兵不一旅。今江东见众,自足图事,不当远涉不毛,万里袭人,风波难测。又民易水土,必致疾疫,欲益更损,俗利反害。且其民犹禽兽,得之不足济事,无之不足亏众。”吴主不听。

  例~吴诸葛恪以丹阳山险,民多果劲,虽前发兵,徙得外县平民而已,其余深远,莫能禽尽,屡自求为官出之,三年可得甲士四万。……

这些或直白或隐晦的文字,实际上告诉了后人一个残酷的历史~人口为农业文明最重要的资源。当人口资源不足之际,占领、掳掠蛮夷为奴、为民,是古人的“常态思维”。

五,古典中国,边疆少数民族与中原王朝的矛盾,主因是中原王朝秉持陈腐的“华夷观”,以及施行歧视、压榨性的政策所导致。在“华夷观”的主导下,挑起边疆少数民族的内斗,也是中原王朝为了争取利益最大化而一贯采取的策略,并为此不择手段。这一策略到了明朝发挥到极致,最终在清朝统一后才得以结束,这才最终奠定了如今多民族大一统的局面。

例~冬,南单于遣兵与北虏温禺犊王战于涿邪山,斩获而还。武威太守孟云上言:“北虏以前既和亲,而南部复往抄掠,北单于谓汉欺之,谋欲犯塞,谓宜还南所掠生口以慰安其意。”诏百官议于朝堂。太尉郑弘、司空第五伦以为不可许,司徒桓虞及太仆袁安以为当与之。弘因大言激厉虞曰:“诸言当还生口者,皆为不忠!”

例~护羌校尉傅育欲伐烧当羌,为其新降,不欲出兵,乃募人斗诸羌、胡;羌、胡不肯,遂复叛出塞,更依迷吾。育请发诸郡兵数万人共击羌。……羌豪迷吾复与诸种寇金城塞,张纡遣从事河内司马防,与战于木乘谷;迷吾兵败走,因译使欲降,纡纳之。迷吾将人众诣临羌,纡设兵大会,施毒酒中,伏兵杀其酋豪八百余人,斩迷吾头以祭傅育冢,复放兵击其余众,斩获数千人。迷吾子迷唐,与诸种解仇,结婚交质,据大、小榆谷以数,种众炽盛,张纡不能制。

例~ 护羌校尉贯友遣译使构离诸羌,诱以财货,由是解散。乃遣兵出塞,攻迷唐于大、小榆谷,获首虏八百余人,收麦数万斛,遂夹逢留大河筑城坞,作大航,造河桥,欲度兵击迷唐。迷唐率部落远徙,依赐支河曲。

例~鲜卑拓跋力微复遣其子少漠汗入贡,将还,幽州刺史卫表请留之,又密以金赂其诸部大人离间之……既而力微疾笃,乌桓王库贤亲近用事,受卫赂,欲扰动诸部,乃砺斧于庭,谓诸大人曰:“可汗恨汝曹谗杀太子,欲尽心收汝曹长子杀之。”诸大人惧,皆散走。

乱世军阀和得势小人无法无天,胆子大到后人难以想象。

  例~幽州刺史冯焕、玄菟太守姚光数纠发奸恶,怨者诈作玺书,谴责焕、光,赐以欧刀,又下辽东都尉庞奋,使速行刑。奋好斩光,收焕。

正是因此,军阀大员之间的恩怨纠葛和睚眦必报,也会使少民受灾。而若军阀大员若对少民看不顺眼,即使尊贵如“单于”也不能幸免。所有征伐的终极目标,就是为了“天下”尽入“股掌”而已。

  例~春,正月,皇甫棱免,以执金吾朱徽行度辽将军。时单于与中郎将杜崇不相平,乃上书告崇;崇讽西河太守令断单于章,单于无由自闻。崇因与朱徽上言……于是徽、崇遂发兵造其庭。

  例~护匈奴中郎将张与南单于呼徵不相能,擅斩之,更立右贤王羌渠为单于。

  例~平州刺史崔毖,自以中州人望,镇辽东,而士民多归慕容,心不平。数遣使招之,皆不至,意拘留之,乃阴说高句丽、段氏、宇文氏,使共攻之,约灭,分其地。

六,两个典型人物~刘渊与石勒。

(一)刘渊,匈奴人。从最初一心想报效朝廷,到因“非我族类”的排斥而如临深渊,最终因族人被压迫被奴役,终于起兵反叛。

  例~初,南单于呼厨泉以兄於扶罗子豹为左贤王,及魏武帝分匈奴为五部,以豹为左部帅。豹子渊,幼而隽异,师事上党崔游,博习经史。……于是兼学武事。及长,猿臂善射,膂力过人,姿貌魁伟。为任子在洛阳,王浑及子济皆重之,屡荐于帝,帝召与语,悦之。济曰:“渊有文武长才,陛下任以东南之事,吴不足平也。”孔恂、杨珧曰:“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渊才器诚少比,然不可重任也。”……东莱王弥家世二千石,弥有学术勇略,善骑射,青州人谓之“飞豹”。处士陈留董养见而谓之曰:“君好乱乐祸,若天下有事,不作士大夫矣。”渊与弥友善,谓弥曰:“王、李以乡曲见知,每相称荐,适足为吾患耳。”因欷流涕。

  例~刘渊闻太弟颖去邺,叹曰:“不用吾言,逆自奔溃,真奴才也!然吾与之有言矣,不可以不救。”将发兵击鲜卑、乌桓,刘宣等谏曰:“晋人奴隶御我,今其骨肉相残,是天弃彼而使我复呼韩邪之业也。鲜卑、乌桓,我之气类,可以为援,柰何击之!”渊曰:“善!大丈夫当为汉高、魏武,呼韩邪何足效哉!”

(二)石勒,羯人。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真正的从奴隶到将军。

例~初,上党武乡羯人石勒,有胆力,善骑射。并州大饥,建威将军阎粹说东嬴公腾执诸胡于山东,卖充军实,勒亦被掠,卖为茌平人师欢奴,欢奇其状貌而免之。

对石勒的悲惨遭遇,《中国通史》里做了比较详细的分析~

  羯族人高鼻深目多须,是入塞匈奴十九种中羌渠种的后裔,散居在上党郡。……羯人与汉人杂居,受汉族地主奴役。以石勒为例,可以类推羯人的一般生活,石勒家世代做部落小帅,算是一家小贵族。石勒十四岁跟本邑商人到洛阳贩卖货物。后来代父当小帅,在商人郭敬、地主宁驱家作田客,出力为主人耕种。晋惠帝末年,并州荒乱,石勒和本族人出外逃生,穷极无法又回来依靠宁驱。晋官吏想缚石勒去出卖,赖宁驱保护得免。石勒出外求食,路上遇到郭敬,哭拜诉说自己饥寒没有生路,郭敬给他食物和衣服。石勒对郭敬说,现在羯人饥饿极了,可以诱骗他们去冀州(河北省南部)求食,到了那里,把他们出卖,你得身价钱,羯人得活命,双方都有益处。石勒想牺牲别人,自己分些利益,固然是阴险的想法,但也说明当时羯人实在穷苦到极点。郭敬很同意他的献计,不料并州刺史司马腾大规模地实行了这个计谋。司马腾派兵大捉诸胡人,两人一枷,押到冀州去出卖,石勒也被捉去,卖给茌平县(山东茌平县)地主师欢家为耕奴,石勒时年二十余岁,善骑射,勇健而有谋略,师欢怕他鼓动家中诸耕奴反抗,把他释放了。石勒没有饿死,后来还获得释放,这种遭遇比一般羯人好些,但已是何等惨苦的遭遇。

每提到“五胡乱华” ,总能看到义愤填膺、正义满满的皇汉。而五胡当中,每提到羯人,皇汉们更是咬牙切齿,直有如丧考妣般的痛不欲生。而什么“好心收留却恩将仇报”等等的无知意淫,也成了皇汉心里想当然的“真相”了。

如今的网络文章,在提到“五胡乱华”之际,基本都是将中原人(汉人)视作了完完全全的受害者,丝毫未见对乱世缘由刨根问底的分析。而有了无良文人的狭隘历史观,才会有无知皇汉的无耻意淫。

必须将敢于正视历史的“大家”,对这段血腥历史的总结摘录下来。这段总结很简短。我想,或许就是由于记录血腥的文字已经太多了,故有大师的心绪难平之感,悲天悯人之怀;故有大师笔端的字字千钧之重,直抒胸臆之痛!~

  少数族人民推翻西晋统治的愿望是正义的,表现为行动却是野蛮性的。这种野蛮性表现的强弱,和少数族豪酋及汉族失意士人野心的大小成正比例。所以社会遭受大破坏,应该由西晋统治者和这些野心家负主要责任。

“御之得其道则附顺服从,失其道则离叛侵扰,固其宜也。…夫御之不得其道,虽华夏之民,亦将蜂起而为寇,又可尽诛邪!”~~千年之前的古人尚且能看清混乱的根源,怎么如今的众多文人反倒“不明所以”了呢?

打着“勿忘历史”的旗号,却干着精心裁剪的勾当~~无良文人对历史在“利己主义”前提下的有意掩盖和肆意取舍,不仅助长了皇汉的极端主义情绪,更有可能对中华民族未来的整体发展,平添许多意外。无良文人的这种举动,实实在在是在做着反华势力的鼓手,充当了分裂势力的马前卒!

真实全面的历史,才会蕴含并展示出客观、理性和睿智!

如此,以史为鉴,才能看清未来!

中华民族,是56个民族共同的中华!

标签: 五胡乱华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