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时期有这么多的名臣武将,为何像“燕云十六州”等地方依然没有收回,未能像汉唐一样实现大一统呢?

纵横百科 137 0

燕云十六州,是指包括现在的北京、天津海河以北以及河北北部地区和山西北部地区。

公元936年,石敬瑭反唐自立,向契丹求援。契丹扶植其建立后晋,石敬瑭甘愿当辽太宗儿子,938年,石敬瑭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往后中原数个朝代都没有能够完全收复。宋仁宗时期,他的名臣武将众多、为什么也没有收复“燕云十六州”呢?

1。辽国当时兵强马壮。由于源源不断地吸收和借鉴了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辽国在政治、经济、农业方面实力大增。又由于辽国持有游牧民族骑马的快速作战方式,在冷兵器时代,辽国的军事实力也不容小觑了。宋仁宗为政宽厚,为手下的文 臣武将提供了发挥能力的平台,也成就了自己一代明君的声誉。但审时度势,要收回“燕云十六州”不是最佳时机。大宋没有把握百分之百地光复这个中原的天然屏障。

2。如果北宋强势收复燕云十六州,就要消耗国力,不利于国计民生。反过来说,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收复了燕云十六州,却改变不了与辽国接壤的事实。还打破了当时两国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睦邻关系,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新的军事冲突,从而严重影响大宋的国家建设。

3。宋太祖赵匡胤曾经在内府库专置“封桩库”,要用金钱赎回失地,劳神费力后,未果。宋军还在河北南部兴建“北京”大名府和辽国对峙,也没有占到丝毫便宜。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太宗赵光义趁辽国政权新旧交替之时,御驾挥师北征,试图收复燕云地区,双方在高梁河展开激战,宋太宗中箭,乘驴车逃走,北宋名将杨业被俘后也死于非命。智勇双全的赵光义连辽国的一个寡妇(萧后)都打不赢,宋仁宗在文治武功方面比赵光义差得远,汲取这些教训。再劳民伤财、兴师远征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呢?,仁宗心里是有数的。

4。到宋真宗时,宋辽议和,结成澶渊之盟。仁宗也要遵守这个盟约,在庆历年间又缔结了新约。在澶渊之盟的基础上增加了岁币,这就是“庆历增币”。总算换来了边界稳定。

宋仁宗是大宋的第六代君主,到他继位时,大宋国内矛盾缓和,人民安乐。宋仁宗即做守成之君,好则 好矣,但整体的政治氛围趋近保守,不容创新,一切沿袭前人的传统。致使国力相对于辽国,北宋国力已开始下滑!庆历新政昙花一现后,很快归于死寂,再无大的作为。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下,是不容许大动干戈的。

5。重文轻武是北宋的国策,仁宗心知肚明,他要与文官集团共治天下。武将备受文官的打压,他也了如指掌。这从狄青的遭遇可以就看得出来。边关难出真正的独当一面的武将。

所以,宋仁宗一朝,尽管有吕夷简、包拯、范仲淹、韩琦、文彦博等出将入相的人物,文艺有张先、柳永、晏殊、宋祁、苏舜钦、欧阳修、苏轼、黄庭坚等大家。但他们都只是清平治世时的人才,并非是冲锋陷阵的豪杰。根本没有收回“燕云十六州”所需要的真正的文武双全的军政人才。

标签: 历代名臣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