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老子的《道德经》,你有什么见解?

纵横百科 112 0

中国人读《道德经》并不稀奇,难得的是外国人也读《道德经》。来看在一个德国人眼中,《道德经》是怎样的。

中国哲学的黄金期是春秋战国时代。与此同时,以古希腊为首的西方哲学也已登峰造极。后人把这一时期叫:轴心时代。

如果把整个人类看作一个个体,轴心时代无疑是这个人的16岁花季。自从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几千年来,中国哲学一步步走向坟墓。半道上杀出的王阳明,让这位重病号重燃希望,腾一下从病榻上坐了起来,然而那不过是回光返照,让人空欢喜一场,重病号依旧是将死之人。反观西方世界,在漫长而黑暗的中世纪结束之后,哲学大师如雨点一样,密密麻麻,多到让人数不清。连小国丹麦,都出了克尔凯廓尔这种哲学奇才。德国就更不用说了,是公认的哲学圣地,十个哲学家里五个都是德国人,还有两三个是德国裔。而我们……

嗯,好在,我们还有《道德经》。

《道德经》又名《老子》,记载了春秋时期楚国人李聃的思想精华。《道德经》分上下两篇,总共81章,是道家哲学思想的典籍,也被誉为万经之王。先不说历代大家怎么推崇它,单说一个事,在北京南馆公园里的健身步道上,有一段路是鹅卵石铺的,上面刻意拼成了“道法自然”四个字。而“道法自然”就出自《道德经》。

第一次接触《道德经》,是七八年前。当时是被动收听的,耳音灌多了,就想自己看看。这一看不要紧,看完惊为天书。而且读它像吃甘蔗一样,越嚼越有味。

不仅中国人爱《道德经》,外国人也爱。德国人汉斯-格奥尔格·梅勒专门研究汉学(师承汉学大师陶德文),还尤其偏爱中国哲学。当2000多年前的《道德经》,遇到了21世纪的德国哲学家梅勒,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

《东西之道:<道德经>与西方哲学》,是德国汉学家梅勒的作品。在书中,他以《道德经》为线索,对比了东西方哲学的异同,其中对宇宙、人性、欲望、情感、时间、生死等十大意象做了精彩的解读。下面,来简单说说说本书的几大亮点。

《道德经》的宇宙观,可以概括为一个字:道。《道德经》开篇第一句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啥是道?啥是名?用什么词来解释,都不精准。但你可以把道和名之间关系,理解为实和虚、有和无、真和假等等。道家的宇宙观主张道法自然。《道德经》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地、天、道,这一长串都是层层包含的关系,最大的是道。这句话的意思简单来说就是,人要遵循宇宙自然的规律。在老子眼中,道是一种看不见的力量,是一种客观规律,尽管它不创造世界,但万事万物最终都会归结到道上。打个比方,我们在外面忙活了一天,早晚得回家睡觉;人活到一定年纪,总有一天得躺进棺材。家和棺材,就是道的N种形式里的一种。

古希腊的普罗泰格拉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西方基督教认为,上帝是造物主,上帝先在头脑中形成观念,在用这个观念去创造万事万物,于是世界上就有了山川湖泊,花鸟鱼虫。老子却认为,人只是老天N个孩子里的一个,在老天眼里,万物平等,人并不比其他生物高贵。所以,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它的潜台词是,人之所以认为自己最重要,无非人类在自恋罢了。人类也并非是哪个造物主造出来的,本质上人类和万物没什么区别,假如万物不复存在,人类也必将消失。

道家的生活观也很有意思,里面的内容包罗万象。

无为无不为,是老子的重要思想。在本书里,梅勒引用《左传》里曹刿论战的例子,来说明何为不争之德(不得不说,这个角度切得真好)。曹刿论战不用多说了,是人都知道,齐国之所以战败,是因为开战前就把全部精力耗完了。梅勒认为,鲁国能胜,关键在于曹刿能灵活运用两次“无为”和一次“有为”,最终克敌制胜。这是“无为无不为”思想的胜利。接着,梅勒又举了个例子。19世纪初,拿破仑率60万大军远征俄国,企图歼灭20万俄军。结果,许多法军并没有战死沙场,而是被俄国的严寒冻死了,在饥寒交迫中法军战斗力大大折损,最终只存活了3万人,仓皇撤离。梅勒觉得,拿破仑吃败仗的主要原因是忽略了自然规律,而《道德经》中一直在强调的天地自然的力量。人在自然面前,什么都不是。

《道德经》里,主张过低欲望的生活。在这一点上,老子和古希腊斯多葛学派的观点有些像,但没有后者决绝。老子认为,打造和谐社会不能空喊口号,而是需要全社会自上而下地进行自我管理。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只有管理者先做出表率,底下的人们才会跟着学,也才能形成“我无欲而民自朴”的理想社会。这一条也适用于现代商业社会。最高明的管理艺术,就是不去管理,这样人们的头脑才不会被禁锢,才会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道德经》不贬低感官欲望,但它认为,人不能只追求感官享受,而要保有一颗如婴儿般的赤子之心。在这里,梅勒说了一句很经典的话:欲望表示满足的匮乏,满足意味着欲望的匮乏。这句话本身,就运用了老子的“祸兮福兮”的思想。

《道德经》里,也谈到了生死观。老子认为,死亡和活着其实是一枚硬币的两面,有生就有死。它们同样真实。如果一个人能够超越个体视角,那么死亡就失去了威力,变成生命中的某一刹那。要想成为不朽,个体就不能从狭隘的视角来看待生命。

梅勒将《道德经》与圣奥古斯丁的《忏悔录》做了对比。他发现,这二者对永恒的看法是有区别的。老子认为“此刻”尽管是短暂的,但它是真实存在的;而圣奥古斯丁则认为“此刻”转瞬即逝,不可能成为永恒。这意味着,老子主张时间的持久和变化,而圣奥古斯丁则强调时间的不纯粹性。

《道德经》像一道门,一道“回家”的门。一旦打开这道门,世界在你眼中很可能就成了一张X光片,你看许多事情都会豁然开朗。有人说《道德经》太玄虚,看不懂。那是因为:他们是站在人类的视角去读这部书的。出发点就错了,再走多远的路,也很难找到回家的门。老子说“圣人无常心”、“圣人皆孩之”,什么意思呢?就是要让我们恢复清净心,别把人类自身看得那么大、那么重要。

如果能把自己当做一株花,一棵草,或一块千古不化的顽石,怀着这样的心态去看这部书,或许会有很不一样的收获呢。

对于老子的《道德经》,你有什么见解?

对于老子的《道德经》,你有什么见解?

对于老子的《道德经》,你有什么见解?

对于老子的《道德经》,你有什么见解?

对于老子的《道德经》,你有什么见解?

对于老子的《道德经》,你有什么见解?

标签: 道家典籍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