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思想的精髓究竟是什么,能让我们痴迷两千年?

纵横百科 112 0

道家思想的精髓究竟是什么,能让我们痴迷两千年?

我们总是喜欢把自己生活的时代定义为历史上最优秀的时代,我们总是觉得,我们这个时代的伟人比任何时代的伟人都要多;我们这个时代里的文化,比什么时候都要灿烂。

其实,古人们也曾有过这种思想。可惜的是,历史是无情无义的,把多数人都推进故纸堆里去了,只让少数人在历史上闪闪放光,这就是历史沉淀的结果。

战国时期,中国马拉松式的历史由直道走到了一个拐弯处,出于对旧文化的怀疑,人们看不到未来究竟是一个什么样子。过去的信仰、伦理、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这个时期,历史由稳定转为混乱,这不仅有战争带来的混乱,也有思想上的混乱和文化上的混乱。

俗话说的好,乱世出英雄。其实,乱世也出真理、乱世也出理论、乱世同样出思想。武将们在收拾着旧山河,文人们也不会忘记利用这个大好时机,把自己的主张施于天下人。于是乎,武将们在争夺天下,文化人便各施奇术,一片百家争鸣的景象。

道家思想的精髓究竟是什么,能让我们痴迷两千年?

儒家如同“写字”,道家如同“书法”

乱世出了太多太多的英雄,当然,也出了许多许多的思想家。孔子、曾子、墨子、老子、庄子、荀子、孙子、韩非子,都是那个时代的产物。

当然,还有很多学者在创立着自己的学说,他们要把自己的思想灌输到人们的思维中去,在这一过程中,他们或许能在这种贯穿的递进中扬名立万。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些思想家的学说相互排斥,相互依赖。在这种火花四溅的文化大碰撞中,中国文化进入了繁荣时期,这些文化改变了历史,使中国社会由奴隶社会变为封建社会。

汉代以后,儒学文化占了上风,统治人们的思想上千年。后来的历史,虽然也出现过许多名人名士和不同的学说,但最终没有超越儒学。

因为后期并没有发生像战国时代的那种混乱局面,没有出现那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景象,唐、宋、明文化的灿烂,其基础仍然没有逃出儒、法、释、道这些学说。

道家思想的精髓究竟是什么,能让我们痴迷两千年?

以前,我欣赏孔孟给我们带来的儒学,中庸之道是哲学的经典,更是教给了我们人类最精华的处世之道。儒、法之争,争了2000多年,孔孟曾经一次次被人推到故纸堆里去,又从故纸堆里抢救上来,争来争去,儒学仍然是占据了上风,成为统治者的至胜法宝。

然而,真正让人们树立起道德的,还是道家的哲学。而道家的鼻祖,就是老子。

至于老子的地位有多么高大,可以看看下面这个故事。

当年孔子曾去拜见老子,对老子有一段精彩的评价:“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虽说两人的学说不同,甚至理论上还有些还具有对抗的意味,可在孔子的眼里,他对老子只有仰视的份儿,从他对老子的评价中可见一斑。

老子的学说属形而上,而孔子的学说属形而下,孔子的儒学讲究的是实用主义,而老子的学说则充满了君子之气。

道家思想的精髓究竟是什么,能让我们痴迷两千年?

如果非要把他们的哲学比较一番的话,我觉得可以把孔子的儒学看做是在写字,而老子的道学则称得上书法了,孔子的字只能让人看得懂,老子的道则是一种艺术,有高山仰止之感。

老子作为一个哲学家,他的《道德经》区区5000余字,历经2000余年,仍然闪烁着光芒。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要顺应自然,而不是去破坏自然,并且要按照自然条件去办事,这大概是老子《道德经》的精髓所在了。

我们当年“与天斗,与地斗”,斗了那么多年,斗来的结果却是满世界的雾霾,以及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在这方面,还是老子有先见之明。

对宇宙间的运动以及演变,老子曾经有过特别精彩的解释,所谓“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短短13个字,道出了宇宙运动演变的根本规律。

道家思想的精髓究竟是什么,能让我们痴迷两千年?

如果说儒家学说是给帝王将相的一种治国之道的话,那么,道家学说则是给世上的君子们开的一剂良药了。

儒家讲治世,道家重养德,“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我们是不能抗拒自然规律的,违背了自然规律,人类将会一事无成,甚至会身败名裂。

“不争”就是道学中的处世精髓,我们平时常说的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其实就是跟道家学来的理论罢了。

“无争”自得快乐清净

老子出生的年代,战火纷飞,正是文人跟武将展示自己最好的时机了,那些战乱中的浮躁之士,都在运用战争这个武器展现自我,在战争的血性中创造出自己的业绩。

而老子一肚子的学问,却能够在这种战乱之中守着自己的信仰,他看透了人生。“不争”,偏偏是老子的聪明之处。

标签: 道家思想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