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是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出现的一个重要学派。道家产生于春秋后期,道家之名,最早见于西汉司马谈的《论六家要旨》,称为"道德家”。《汉书•艺文志》称为道家,列为九流之一。其创立者是著名思想家老子,主要代表人物老子、庄子、彭蒙、田骈等。
道家学说是以“道”为最高的哲学范畴。道是世界的最高实体,道既是宇宙万物的本源,也是宇宙万物赖以生存的依据。道家学派以道来探究自然、社会、人生之间的关系。
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他首先提倡以“道” 为世界本源的思想,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认为万物产生于道又重新回归于道,而道是永恒的。老子还认为,道是普遍的法则,“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提出了
"反者道之动”,认为有无、刚柔、强弱、祸福、兴废等都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但主张"圣人之道, 为而不争”,在政治、军事上以无为而治、柔弱胜刚强为指导思想。
在认识论方面强调"涤除玄览”的认识方法,主张“绝圣弃智”以“使民无知无欲”。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思想。庄子的社会伦理观发展了老子贵柔守雌的思想,一方面主张"安时而处顺”,完全顺从自然,另一方面又追求与天地并生,与万物为一的
“至人”境界。
老子和庄子一脉相承,形成了道家内部的老庄学派。其后,道家思想与名家、法家相结合,成为黄老之学。为汉初统治者所重视。到汉武帝时,提倡独尊儒术,黄老之学渐渐衰退。道家的主要著作有《道德经》、《庄子》等。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思想精髓是主张"道德”。
道家思想对中国政治、思想、科技、文化、艺术等方面,都有深刻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标签: 道家学派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