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春秋时期著名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生卒不详。多数研究者认为他就是李耳,俗称老聃。据传他曾做过周王朝的史官,后隐居于楚国苦县(今河南归德一带)。现存《老子》一书,又叫《道德经》,成书于战国初期,是用韵文写成的一部哲理诗,其中吸收了不少民谣民谚,共五千多字,是研究老子思想的主要依据。
老子生活在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形成的时代。政治思想上,他代表奴隶主阶级的沒落思想,既对现实不满,又感到无能为力;既对衰败的奴隶主阶级的典章制度失去信心,又对新兴地主阶级的制度深恶痛绝。他主张“无为而治”,一切顺其自然,甚至主张回到“小国寡民”的原始氏族社会中去。在哲学思想上,他认为虚无恍惚的“道”是世界之根本,因此,他是客观唯心主义者。他又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看到了宇宙万物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他认为“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他还提出事物的发展能够向相反的方向转化,即“反者道之动”的命题,“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一语相当清楚地说明了对立面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关系。这些朴素辩证法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标签: 道家学派创始人
文章来源:
纵横百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346732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已特别标注为本站原创文章的,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