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孔子的资料

纵横百科 275 0

  孔子(前552年10月3日/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子姓[1]孔氏,名丘,字仲尼,?(今中??|曲阜)人,中?呵锬┢诘乃枷爰液徒逃摇?鬃邮侵腥A文化中的核心?W說儒家的首代宗??,集華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r已被譽?椤柑炜v之聖」、「天之木鐸」,是??r社?献畈?W者之一,?K且被後世尊?橹谅}(聖人之中的聖人)、至聖先??、萬世??表。

  孔子和他??立的儒家思想?χ?统r、韓?⑷毡尽⒃侥系鹊?^有深遠的影?,這些地?^又被稱?儒家文化圈。

家世与生平

家世

孔子生于周灵王廿年阴历八月廿七(前551年9月28日),出生于鲁国。孔子的六代祖叫孔父嘉,是宋国的一位大夫,做过大司马,在宫廷内乱中被杀,其子木金父为避灭顶之灾逃到鲁国的陬邑,从此孔氏在陬邑定居,变成了鲁国人。

孔子父亲叔梁纥居于鲁昌平乡鄹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为鄹邑大夫。叔梁纥的元配施氏为孔纥一连添了九个女儿,孔纥望子心切,于是续娶一妾,虽然生了一个儿子名为孟皮,却脚有残疾。所以孔纥在72岁时三娶18岁的颜征在,生孔丘仲尼。《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叔梁)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

  传说中在孔子出世前颜征在曾梦见山神驾着祥云,口中喃喃自语:“祷尼丘得贵子,继衰周而素王,择空桑为产地。”孔纥与颜氏遵循山神的吩咐,果然得一壮丁,即为孔子。(参见《中国文学史演义》第一册,钱念孙教授著,正中书局,1999初版)

仪容

孔子生而首上圩顶,长成后身长九尺六寸(周时尺寸,大约1。

  76米,一说1。83米),被称为“长人”。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孔子“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字仲尼,姓孔氏”。即孔子之名“丘”来源于此。唐朝司马贞认为:“圩言乌。顶音鼎。圩顶言顶上窳也,故孔子顶如反宇。反宇者,若屋宇之反,中低而四傍高也。

  ”即孔子头顶中部有凹陷。清朝陈立相信此说,“是孔子首形象邱,四方高,中下,故名丘焉。”史学家钱穆在《孔子传略》中也持此说。

早年

孔子3岁时,叔梁纥去世,葬于防山。颜氏移居曲阜阙里,将孔子抚养成人,在他17岁时去世。孔子打听到父亲葬处,将父母合葬于防。

孔丘19岁时娶宋人亓官氏为妻。第二年亓官氏生子,鲁昭公派人送鲤鱼表示祝贺,该子便名为孔鲤,字伯鱼。孔鲤先孔子而死,有遗腹子孔?常肿铀肌?

孔子早年生活极为艰辛,他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年轻时,他受过季氏家臣阳虎的欺侮,不过也做过季氏的委吏和乘田,管理仓储和畜牧。

在艰难困苦中,孔子发愤好学,他遍访名师,虚心求教,先后“问礼于老聃,学鼓琴于师襄子,访乐于苌弘。”(详见《孔子家语》)

周游列国

大约三十岁左右,最初的一些弟子来到孔子身边。此后,孔子一直从事教育事业,他广收门徒,相传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

  他首倡有教无类及因材施教,成为当时学术下移、私人讲学的先驱和代表,故后人尊为“万世师表”及“至圣先师”。

35岁时,鲁昭公被三桓大夫击败,逃到齐国后,孔子便到齐国。齐景公数次问政于孔子,想封孔子为尼谿田,遭齐相国晏婴进言劝阻。后来孔子得知不被受用后,便重回鲁国,聚徒讲学。

鲁定公九年至鲁定公十四年,孔子仕鲁,初为中都宰(中都为今山东汶上县),又做司空,后以大司寇行摄相事,这是他政治生涯的巅峰。鲁定公十年,鲁定公与齐景公会于夹谷,孔子取得外交上的胜利,使齐归还侵占鲁的汶阳等地。鲁定公十三年,为重新确立鲁公室的权威,孔子策划实施了“堕三都”的政治军事行动,希望能够削减三桓大夫的实力,于是先堕叔孙氏之郈,再堕季孙氏之费,然而围攻成的攻势最终功败垂成。

孔子治下鲁国颇有起色,引起齐人警惧,齐大夫黎锄设计,向鲁赠送女乐文马,造成鲁定公不问朝政。这使得孔子与鲁公、季子等在道德与政见上的分歧难以弥合,孔子最终去鲁适卫。其后,孔子率众弟子周游列国,辗转于卫、曹、宋、郑、陈、蔡、叶、楚等地,然而均未获重用。

  其间,在匡、宋、蒲等地,孔子一行多次被困遇险。

颠沛流离凡十四年,前484年,年近七十岁的孔子被季康子派人迎回鲁国尊为国老,但未受鲁哀公的任用。这段期间孔子专注于教育和古籍整理。孔鲤、颜回、子路皆先他而去。孔子有所感慨:“昔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

  ”5年后,孔子逝世,被葬于曲阜城北的泗水岸边。众弟子为其服丧3年,子贡为孔子守坟6年。

回首一生,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初事鲁国

适齐

35岁时,鲁昭公被鲁国掌权的叔孙、季孙、孟孙三桓大夫击败,逃到齐国,孔子便离开鲁国到齐国。

  孔子曾与齐太师谈说音乐,闻习韶乐之盛美,三月不知肉味。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齐景公说:“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他日又问政于孔子,孔子说︰“政在节财。”景公想封孔子为尼谿田,遭齐相国晏婴进言劝阻。

  后来孔子得知齐大夫想害孔子,景公没有办法,孔子则重回鲁国,聚徒讲学。

鲁定公九年至鲁定公十四年,孔子仕鲁,初为中都宰(中都为今山东汶上县),又做司空,后以大司寇行摄相事,这是他政治生涯的巅峰。鲁定公十年,鲁定公与齐景公会于夹谷,孔子取得外交上的胜利,使齐归还侵占鲁的汶阳等地。

  鲁定公十三年,为重新确立鲁公室的权威,孔子策划实施了“堕三都”的政治军事行动,希望能够削减三桓大夫的实力,于是先堕叔孙氏之郈,再堕季孙氏之费,然而围攻成的攻势最终功败垂成。

留卫期间

孔子到了卫国,卫灵公提供孔子在鲁国时的相同待遇。居住一段时间后,孔子遭人诬谄,孔子害怕获罪而离开。

在前往陈地时,途经匡城,颜回举策指著郭外缺口说︰“昔吾入此,由彼缺也。”因孔子身材高大,被匡人误以为是鲁国的阳虎,而遭围捕。子路感到愤怒,夺戟准备交战,但被孔子阻止。过程中孔子曾与颜回失散,一度以为颜回已死。

孔子在蒲城滞留几个月后返回卫国。

  有人劝孔子,要有所作为,便要拜见卫灵公夫人南子,孔子谢绝。但后来不得已而前去拜见,孔子入门时,朝着北面,低头俯地,不敢正视;夫人南子亦于帷幕中再拜孔子。子路得知后,为此事甚感不满,表面上不说,但孔子心里明白,孔子便告诉子路先前的执著连上天都讨厌。

  数月后,卫灵公与夫人南子同车,孔子为次,其余官员在后,招摇游市而过。孔子对此事引以为耻,颜刻问有何耻辱,孔子感叹︰“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便离开卫国。

过宋之危

孔子到了宋国以后,在大树下和弟子习礼。宋司马桓魋欲杀孔子,将大树拔除。弟子打算尽速离去,孔子说︰“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相失于郑

孔子在郑国时,与弟子失散,孔子独自站立在郭东门。

  有人告诉子贡说,东门有个人疲累的像条丧家之狗。弟子赶紧找回孔子,并将此话告诉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

受困陈蔡

吴伐陈、楚救陈之际,楚昭王派人聘请孔子,孔子随即出发。陈、蔡大夫惧怕孔子为楚国所用,便将孔子围困在陈、蔡野外,孔子等人不得行,绝粮七日,许多弟子病倒不起。

  弟子中多有不快者,孔子仍旧讲诵不绝。后来派子贡至楚,楚昭王兴师迎接孔子。

思想

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西周社会以血缘氏族为基础的政治制度崩溃瓦解,而基于文化认同的“诸夏”民族共同体正在形成。这是中国人的文化自觉最初发生的年代,古典成为时尚,一些人开始思考天道、人生和世界秩序等方面的问题,原先由贵族所垄断的文化教育也正逐渐流入民间。

  孔子正是这时代精神的代表人物与集大成者,遂开战国诸子百家之先河。

《易传》,《春秋》,《孝经》,《论语》是了解其本人思想的主要著作。

“仁”的人生哲学

仁是孔子和弟子反覆探讨的课题。孔子会针对不同的弟子与不同的时机来讲述“仁”的真谛。大抵来说,孔子的“仁”就是曾子所说的“忠恕”二字而已。

  孔子又说:“刚毅、木讷,近仁。”、“巧言令色,鲜矣仁。”在告诉我们“仁道”就是真诚踏实,切忌浮夸不实而违逆正道。

子贡有一次问孔子:“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孔子说:“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孔子告诉子贡行仁不必好高骛远,从自身做起,再推己及人。也就是“我好”,“你好”,再进而推展至“大家都好”的意思!

颛孙师志向太高,孔子认为他的个性可能流于偏激,所以孔子告诉颛孙师行仁的方法有五道:“恭、宽、信、敏、惠。

  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孔子告诉颛孙师行仁要从“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着手。对于自己的修养要严谨,对待别人则是恭敬宽容,又能厚待别人,如此才是行仁的方法。

颜渊是孔门弟子中的模范生,孔子曾称赞他“其心三月不违仁”。

  孔子只希望他能用“礼”来进一步约束自己就可以了!

冉雍品德优良,又有政治才干,曾任季氏宰。当他问仁时,孔子说:“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孔子的回答比较偏向政治层面。孔子告诉冉雍行仁的方法就是待人恭敬,使民宽爱,如此一来,大众对你都没有怨恨,就是行仁政。

司马牛言多而躁。当他问起孔子什么是仁,孔子告诉他“仁者其言也?”,揭示慎言的重要。

当子贡问仁时,孔子用比喻的手法来告诉他“以友辅仁”的重要:“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孔子又谆谆告诫我们:“当仁,不让于师。

  ”、“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以及“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闲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礼”的社会秩序

礼,就是“节制”,宋明儒者也解作“理”。《司马迁˙太史公自序》有:“礼以节人,乐以发和。”我们来看孔子对于礼的阐释--- --- 《论语˙泰伯》:“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礼,也是“真情”,而且在上位者必须作为人民的表率。所以孔子接着说--- --- ‘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礼,不是浪费铺张,而是真情流露;宁愿节俭简陋,也不奢侈浮夸--- --- 《论语˙八佾》:“林放问礼之本。

  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奢也,宁戚。’” 《论语˙阳货》:“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礼,是对天地万物的尊重。借由对礼法的好问,来表达自己对于天地的敬意--- --- 《论语˙八佾》:“子入大庙,每事问。

  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大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君子与小人

君子与小人虽然是以身份地位区分开来的,但孔子不认为这是唯一的差别,更重要的在于修养和境界。对此孔子有很多说明,如他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中庸(“不偏不倚,无过不及”)是修养的最高境界,同时也是方法,有着丰富而精微的内涵。

  近百年来,不少人反感于中庸,大概是将它误解为同流合污、媚世自是、毫无原则的伪君子行径,其实这样的乡愿也正是孔子所深恶痛绝的,他说:“乡愿,德之贼也。”他认为,如果不能达到中庸,狂狷是次好的境界,毕竟“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 孔子又说: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朴实和文采两面均衡)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患得患失)。”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君子道者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君子泰(安舒)而不骄(傲慢),小人骄而不泰。”

为政之道

正名是孔子最重要的政治主张。我们可以从下面这个故事来彻底了解孔子“正名”的涵义:

当孔子三度至卫时,卫国发生了一件大事。原来先前卫灵公宠爱夫人南子,想要把公位传给南子的庶子。

  于是,嫡长子蒯聩便企图暗杀南子以保公位。不幸谋杀计划未成,而卫灵公得知此一消息之后勃然大怒,欲弑子蒯聩。蒯聩逃亡至晋,卫灵公便与晋国宣战。就在卫灵公想要请教孔子有关兵阵之事时,孔子说:“俎豆之事,则尝学之。军旅之事,未之学也。”隔天孔子便感慨万千地离开卫国。

  现在灵公过世,蒯聩又不在国内,蒯聩子辄便继承公位,是为卫出公。但是,就在此时,蒯聩亦在晋军护送下回到卫国,父子便为了争夺公位而反目成仇。孔子看在眼里十分伤心!有一天,子路问孔子:“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孔子便对子路不厌其烦地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由上述这个故事我们可以了解,正名的目的在于维系一个秩序良好的社会,使人们有一定的规范遵循,而不致生活在一种不可预期的状态之中。很多人认为孔子希望能够恢复西周的礼乐,也有一些人认为他只是以复古的名义鼓吹一种新的世界秩序。

立信,对于孔子而言,不仅是个人的美德,而且是一个基本的政治原则。

  子贡请教为政的要点,孔子说:“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而其中最重要的是第三点,他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德治,孔子认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孔子曾任掌刑罚的大司寇,他怎会不知道严刑峻罚立竿见影的效果呢?但是,孔子深深感受到“民免而无耻”的社会隐忧,所以才提倡用道德伦理来教化人民,彻底洗涤人心,激发人的善性,才是经世济民的正途!

孔子的教育理念与教学实况

孔子教学的项目有四:文、行、忠、信。

  (原文见于论语述而篇)文,指诗书礼乐等古代文献;行,是德行;忠,意指尽心尽力;信,即为诚实无欺。孔子对于古代文献十分重视,尤其是诗、礼、乐。他认为这三项学问对于人的性情养成非常重要。《论语˙泰伯》:“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诗,可以使人兴起好善恶恶之心;礼,使人进退得宜,进而可以立身于世;乐,可以使人养成完美的人格。

  顺道一提,孔子曾经这样称赞诗经:“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学不厌、教不倦,使孔子成为中国的“大成至圣先师”。他主张“有教无类”,学生多至三千人,从“论语”书上看来,他教导学生的只是人生日常所必经问题的解答,以及人与人相处所必备条件的阐明。

  其道合理而平凡,易知易行;然而用之于身则身修,用之于家则家齐,用之于国则国治,用之于天下则天下平。

三千弟子和七十二贤人

据《史记》记载,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精通六艺者七十二人,称“七十二贤人”。

在德行方面出众的有:颜回、闵损、冉耕、冉雍。

在政事方面出众的有:冉求、仲由。

在言语方面出众的有:宰我、端木赐。

在文学方面出众的有:言偃、卜商、颛孙师、曾参、澹台灭明、原宪、公冶长、樊须、有若、公西赤。

孔子死后,“七十子之徒散游诸侯,大者为师傅卿相,小者友教士大夫。

  ”这样就在政治上打破了贵族垄断的世卿世禄制,为专制君主自由任免布衣卿相的官僚体制创造了条件。

整理编修古籍

相传孔子作《春秋》(《孟子·滕文公下》:“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微言大义,寄托政治理想。(现在一般认为《春秋》是孔子编辑鲁国原始史料后寄托其政治理想之作,也有少数学者认为《春秋》非孔子所编撰。

  )《春秋》一书所载年代(前722年到前481年)就称为春秋时代。孔子门人及其再传弟子将其学说结辑成《论语》,是为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文献。汉代定型的《礼记》一书中也曾记述孔子的思想(如其中的《大学》 及《中庸》等),又有记录孔门思想的《孔子家语》一书,传统上被认为多伪撰,但近年渐得学界重视。

  南宋时,朱熹将《论语》以及《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与反映亚圣孟子思想的《孟子》一书合在一起撰写了《四书集注》,是谓四书。四书与《诗》(诗经)、《书》(尚书)、《礼》(礼记)、《易》(易经)、《春秋》五部经典合称“四书五经”,乃儒家学说之核心经典。

历代追封追谥

孔子殁,弟子心丧三年,庐于墓旁者百余室,因名其地为“孔里”,并各植树一棵,又名“孔林”。孔子后裔承继其儒学,为名相、博士、大儒,现在台湾之孔德成先生,为其七十七世孙,孔子人格伟大,至公无我,是教育家、哲学家、亦是政治家。 孔子去世后,历代帝王为彰显对孔子的尊崇,不断追封追谥。

朝代 年代 帝王 封谥

东周 周敬王四十一年(前479年) 鲁哀公 尼父

西汉 元始元年(公元元年) 汉平帝 褒成宣尼公

北魏 太和十六年(492年) 北魏孝文帝 文圣尼父

北周 大象二年(580年) 北周静帝 邹国公

隋朝 开皇元年(581年) 隋文帝 先师尼父

唐朝 贞观二年(628年) 唐太宗 先圣

唐朝 贞观十一年(637年) 唐太宗 宣父

唐朝 干封元年(666年) 唐高宗 太师

武周 天绶元年(690年) 武则天 隆道公

唐朝 开元二十七年(739年) 唐玄宗 文宣王

宋朝 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 宋真宗 玄圣文宣王

宋朝 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 宋真宗 至圣文宣王

元朝 大德十一年(1307年) 元成宗 大成至圣文宣王

明朝 嘉靖九年(1530年) 明世宗 至圣先师

清朝 顺治二年(1645年) 清世祖 大成至圣文宣先师

清朝 顺治十四年(1657年) 清世祖 至圣先师

中华民国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 国民政府 大成至圣先师

自汉武帝以后,孔子及其开创的儒家一系思想构成了其后中华文化的主流,对中国及部分周边国家的社会及民众各方面的发展均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孔子的形象与思想也被后人根据当时的需要做出了各种不同甚至相反的解读与诠释,其学术思想被奉为占统治地位的官方意识形态直至清朝末期。

  儒家文化超越国界,在东亚一带传播久远,并为西方所关注。北宋时孔子嫡派后裔被封为“衍圣公”,子孙世袭一直到中华民国,77代衍圣公孔德成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改封“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现居台湾。

影响

孔子与中华文化

孔子虽为诸子之一,但“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本是中华文化的集大成者。

  秦朝以法家学说治天下,西汉武帝前推行道家理论而以“无为”治国。汉武帝时董仲舒提出“罢黩百家,表章六经”,确立巩固了孔子学说在中华文化中的主轴地位,孔子也成为中华文化的代表人物。国学大师柳翼谋以孔子为“中国文化之中心”,“其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其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开;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

孔子与世界

孔子学说在中国周边地区,如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地,都有深远的影响,形成了东亚儒家文化圈。截止到2007年6月,国外开办的孔子学院(学堂)已有156所。[2]

孔子的思想也对世界其它地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西方,儒家学说推动了欧洲近代启蒙运动[来源请求],以伏尔泰、狄德罗、卢梭、洛克、霍尔巴赫、莱布尼茨、休谟、魁奈等人为代表的西方近代启蒙先驱吸取孔子思想,打破欧洲封建世袭和神学统治,催生发展了自由观、平等观、民主观、人权观、博爱观、理性观、无神论观等现代观念,促进了人文、政治、经济、社会乃至科学等方面学说的发展。

  [3]。

争议

因政治考虑为求方便统治,孔子的思想被历代帝王重视。因而更令古代中国趋向保守,各学科停步不前。孔子在近代受到越来越多的批评。有人认为孔子思想是封建社会的一部分。

祭孔

后人为了纪念孔子,在世界很多地方都有建有孔庙进行祭孔的活动。

  从1952年开始,在台湾,孔子的生日被定为教师节。

批林批孔

在文化大革命中,1974年,中国大陆发起“批林批孔”运动。中国大陆各地的孔庙的文物古迹因此遭到了很大的破坏。

  孔子(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尼,英文:Confucius, Kung Tze 。俄语:Конфуций 。兄弟排行第二,所以也有人称之为“孔老二”。春秋后期鲁国人,汉族。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夏历八月二十七日)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鲁源村);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日)逝世,享年72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

他的祖先是宋国贵族,大约在孔子前几世就没落了。孔子年轻时做过几任小官,但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从事教育,相传所收弟子多达三千人,贤人72,教出不少有知识有才能的学生,“桃李满天下”就出自此处 。孔子为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任鲁国司寇;后携弟子周游列国;最终返鲁,专心执教。

  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上,对华夏民族的性格、气质产生最大影响的人,就算是孔子了。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千古圣人”,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尊为至圣(圣人之中的圣人)、万世师表。因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丘,曾修《诗》、《书》,定《礼》 、《乐》,序《周易》,作《春秋》。

  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姜广辉认为,“面对春秋时期诸侯争战不休、人民困苦不堪的现实,孔子不是象宗教家那样,创造出一个外在的超越的全知全能的救世主,通过天启和神谕来规范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而是回首历史,到上古“圣王”那里去寻找智慧。

  孔子自谓 “述而不作”,实际是以“述”为“作”,通过对历史传统作当代诠释,来实现价值的叠加和转换。他正直、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社会。他的成功与失败,无不与他的品格相关。他品格中的优点与缺点,几千年来影响着中国人,特别是影响着中国的知识份子。

政治生涯

孔子自20多岁起,就想走仕途,所以对天下大事非常关注,对治理国家的诸种问题,经常进行思考,也常发表一些见解,到30岁时,已有些名气。鲁昭公二十年,齐景公出访鲁国时召见了孔子, 与他讨论秦穆公称霸的问题, 孔子由此结识了齐景公。

  鲁昭公25年,鲁国发生内乱,鲁昭公被迫逃往齐国,孔子也离开鲁国,到了齐国,受到齐景公的赏识和厚待,甚至曾准备把尼溪一带的田地封给孔子,但被大夫晏婴阻止。鲁昭公27年,齐国的大夫想加害孔子,孔子听说后向齐景公求救,齐景公说:“吾老矣,弗能用也。

  ”孔子只好仓皇逃回鲁国。当时的鲁国,政权实际掌握在大夫的家臣手中,被称为“陪臣执国政”,因此孔子虽有过两次从政机会,却都放弃了,直到鲁定公9年被任命为中都宰,此时孔子已 51岁了。孔子治理中都一年,卓有政绩,被升为小司空,不久又升为大司寇,摄相事,鲁国大治。

  鲁定公12年,孔子为削弱三桓(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家世卿,因为是鲁桓公的三个孙子故称三桓,当时的鲁国政权实际掌握在他们手中,而三桓的一些家臣又在不同程度上控制着三桓),采取了堕三都的措施(即拆毁三桓所建城堡)。后来堕三都的行动半途而废,孔子与三桓的矛盾也随之暴露。

  鲁定公13年,齐国送80名美女到鲁国,季桓氏接受了女乐,君臣迷恋歌舞,多日不理朝政,孔子非常失望,不久鲁国举行郊祭,祭祀后按惯例送祭肉给大夫们时并没有送给孔子,这表明季氏不想再任用他了,孔子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离开鲁国,到外国去寻找出路,开始了周游列国的旅程,这一年,孔子55岁。

孔子带弟子先到了卫国,卫灵公开始很尊重孔子,按照鲁国的俸禄标准发给孔子俸粟6 万,但并没给他什么官职,没让他参与政事。孔子在卫国住了约10个月,因有人在卫灵公面前进谗言,卫灵公对孔子起了疑心,派人公开监视孔子的行动,于是孔子带弟子离开卫国,打算去陈国。

  路过匡城时,因误会被人围困了5日,逃离匡城,到了蒲地,又碰上卫国贵族公叔氏发动叛乱,再次被围。逃脱后,孔子又返回了卫国,卫灵公听说孔子师徒从蒲地返回,非常高兴,亲自出城迎接。此后孔子几次离开卫国,又几次回到卫国,这一方面是由于卫灵公对孔子时好时坏,另一方面是孔子离开卫国后,没有去处,只好又返回。

鲁哀公2年(孔子59岁),孔子离开卫国经曹、宋、郑至陈国,在陈国住了三年,吴攻陈,兵荒马乱,孔子便带弟子离开,楚国人听说孔子到了陈、蔡交界处,派人去迎接孔子。陈国、蔡国的大夫们知道孔子对他们的所作所为有意见,怕孔子到了楚国被重用,对他们不利,于是派服劳役的人将孔子师徒围困在半道,前不靠村,后不靠店,所带粮食吃完,绝粮7日,最后还是子贡找到楚国人,楚派兵迎孔子,孔子师徒才免于一死。

  孔子64岁时又回到卫国,68岁时在其弟子冉求的努力下,被迎回鲁国,但仍是被敬而不用。鲁哀公16年,孔子73岁,患病,不愈而卒。

  孔子(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尼,英文:Confucius, Kung Tze 。俄语:Конфуций 。兄弟排行第二,所以也有人称之为“孔老二”。春秋后期鲁国人,汉族。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夏历八月二十七日)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鲁源村);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日)逝世,享年72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

他的祖先是宋国贵族,大约在孔子前几世就没落了。孔子年轻时做过几任小官,但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从事教育,相传所收弟子多达三千人,贤人72,教出不少有知识有才能的学生,“桃李满天下”就出自此处 。孔子为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任鲁国司寇;后携弟子周游列国;最终返鲁,专心执教。

  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上,对华夏民族的性格、气质产生最大影响的人,就算是孔子了。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千古圣人”,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尊为至圣(圣人之中的圣人)、万世师表。因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丘,曾修《诗》、《书》,定《礼》 、《乐》,序《周易》,作《春秋》。

  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姜广辉认为,“面对春秋时期诸侯争战不休、人民困苦不堪的现实,孔子不是象宗教家那样,创造出一个外在的超越的全知全能的救世主,通过天启和神谕来规范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而是回首历史,到上古“圣王”那里去寻找智慧。

  孔子自谓 “述而不作”,实际是以“述”为“作”,通过对历史传统作当代诠释,来实现价值的叠加和转换。他正直、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社会。他的成功与失败,无不与他的品格相关。他品格中的优点与缺点,几千年来影响着中国人,特别是影响着中国的知识份子。

标签: 孔子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